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约翰 《天风》2004,(9):49-49
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约3:16)。 "神爱世人"(约3:16),在原文中作"神爱世界"。神对这个世界的伟大爱意与善意让人感功。每个人都受惠于神,每一物都有赖神恩。神是每个人的朋友,虽然每个人未必把神当成朋友。主耶稣在这方面就是伟  相似文献   

2.
上帝爱我们     
姜子金 《天风》2008,(20):12-13
在生命中最令人感到欣慰的信息就是“上帝爱我们”。尤其是对那些在生活中备感痛苦的神的儿女,这个信息能使我们的心灵感到温暖与慰藉。“上帝就是爱”这是整本圣经向我们宣告的主题。在基督里经历到他爱的人都会由衷地说阿们,而那些回应迟疑的人则是因为他们常常知道这个真理,却没能以饱满的热情相信并接纳这个真理的缘故。对于神的儿女遇到最大的危险,就是将信仰停滞于字面言语,将它视为一种理论、  相似文献   

3.
有神论     
有神论(theism)一词来自希腊文“theos”,即“神”的意思。这种信念把神或神灵当成人格的、值得崇祀的礼拜的对象。神超越于这个世界,但又关注这个世界。神可以将他的意志或意思通过某些个别的人、通过某些事迹或事件、通过某些经典传达给世人。如果人们认为:  相似文献   

4.
宗教伦理问题在世界各大宗教中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问题之一。从一定意义上说,宗教就是有关神与人关系的问题,因为宗教把人对外部世界的关系拟人化为神与人的关系,使人与人的关系从属于对神的义务。不同的宗教对神与人的关系作出了不同的解释,其善恶观就集中体现了这种解释,从而显示出不同宗教之间各自的特色。神是人创造的,不同的神与人关系是不同民族特定社会关系的反映,不同的宗教特色反映了不同民族的伦理文化。  相似文献   

5.
经文:撒上15:22,弥6:7—8 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说“犯罪”的问题。没有信主的人会觉得那纯粹是个法律问题,是以行为结果来界定的。而信主的人认为这不仅仅是个法律问题,同时也是个信仰问题。因为除了法律标准的罪,还有神所定的宇宙性的标准(灵性)。“罪”在原文中的意思是“射不中目标”,即达不到目的。简单说就是,神造人有他自己计划和目标,就是要人以神为中心地生活,与他同行、与他同工。人的生活如果脱离了神要求的  相似文献   

6.
直至今日,"一次得救,永远得救"这个说法依旧颇有争议。关于"得救"一词的解释,笼统而言乃是指得到神的救恩,一方面看,是指神将人从罪恶捆绑中、从世界引诱中、从自我堕落中救出来,另一方面也是借着耶稣基督,人类从与神为敌的关系转变成为神的儿女,神将人从他的愤怒中挽回,使人从他的公义审判下因耶稣基督慈爱的代赎而得拯救。  相似文献   

7.
王雪芬 《天风》2001,(10):39
读创世记1-2章,我们知道:神把一切都造好后,第七日造我们人。按人的设想:在一切未造出来之前先造人,因为人是万物之灵,可通过双手来“创造世界”。神没有按常人的想法去做,而是把天地万物都造好了再造我们人类,这充分体现了神的爱!神为了爱我们,首先造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这个环境不仅悦我们的眼目,饱我们的肚腹,而且使我们获得代谢所需要的营养素,我们的肉体生命得以存活。 感谢神!神赐给我们人类是最好的。世界上所有的  相似文献   

8.
《天风》2015,(5)
<正>经文:可12:28—34;太22:34—40;路10:25—28"你要尽心、尽性、尽意、尽力爱主你的神。"神是爱,爱世界上所有的人,并且希望人们也回应他的爱。爱神的人,神也有许多美好的应许。耶稣爱人,不惜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并且也对怎样爱神提出了明确要求,大凡爱神的人都有遵守的义务。这个要求在他受难周第三天回答律法师提出的刁钻问题中得以充分体现。在回答中,耶稣把如何爱神这个问题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引用所有犹太人都能吟会诵的《申命记》6章5节说明爱神  相似文献   

9.
张斌 《天风》2011,(7):58-59,61
若问我们姊妹们在这个世界上的最大心愿,大多数人恐怕会说,一个幸福的家庭,有情投意合的丈夫,有健康活泼的孩子,有稳定的生活,等等。即或是没有结婚的姊妹,绝大多数都希望上帝给自己预备一个合神心意也合自己心意的男朋友,最终指向,也是希望建立一个幸福的家庭。  相似文献   

10.
穆斯林的养生之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穆斯林的养生之道是建立在“代治者”的理念基础上的。穆斯林认为,宇宙万物包括人都是真主安拉创造的。安拉让人成为天地间的精华,让人成为大地上的“代治者”,奉安拉之命,受安拉之托,治理这个世界,建设这个世界,使整个世界繁荣昌盛。完成“代治者”的神圣使命,固然需要很多条件,如知识、能力等,但健康的身体是前提条件。为此,人必须爱护珍惜安拉所赐予的生命,让生命呈现出最大活力,释放出最大能量,发挥出最大效益。以珍爱生命、保护生命为荣;以糟蹋生命、滥杀生命为耻。基于对生命价值和生活意义的高度认识,才有了穆斯林的…  相似文献   

11.
关于宗教的本质及其作用,向来众说纷纭,尤其是对于当代的世界宗教更是如此,让人无所适从。但是如果能回到马克思主义的原典,从本真的马克思主义出发,就能得以透视和回答。宗教的本质其坚硬的内核就是人对神的信仰。由于人对"神"的认识是发展变化的,所以人对宗教的认识也是发展变化的,这个变化从量变到质变,最终会导致"神"及其外在表现"宗教"的消亡。  相似文献   

12.
本文依据Einbildung这个概念探讨了以埃克哈特为例的德国神秘主义者是如何对神的形象和世界图景进行构造的。基于柏拉图的理念学说和基督教的神人同构说,德国神秘主义者们对imaginatio这个拉丁词进行本土化,随之开创了一种德国神秘主义的认知范式,即以图像的转化为中介来构造神-人-世界的关联体系。在这个以一种神性的想象力/构造力为主导的体系中,有限者与无限者于神秘的直观中达成合一。  相似文献   

13.
心意更新     
高欣  新望 《天风》2002,(2):41-41
圣经罗马书第12章2至3节中有宝贵的经文:不要效法这个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变化,叫你们察验何为神的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要心意更新,不是光凭人自立的决心,而是要让我们的灵在圣灵里重生,新生之灵有真理和灵感,心意就会更新;真理在这新生之灵里面运行,就使之活泼常新,日新月异。只有我们心意更新了,才能察验神的旨意,知道何为善良、纯全,并可得神的喜悦。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是物质的世界,是色彩缤纷的一个万花筒,变幻无穷,气象万千,众生百态,冷暖无常,生活在社会群体  相似文献   

14.
教会历史上曾出现一个著名的异端派别叫诺斯底派。他们认为物质是恶的,因此这个物质的世界不可能来自至善的神,从而否定了神的创造。现在竟有人坚持说世界是属魔鬼的,世界上所有的世人,除信主的人之外,也都是属魔鬼的。他们这样不加分析,轻易作出结论,把信主的和不信主的对立起来是错误的,如果这样教导  相似文献   

15.
张洁晨 《天风》2006,(2):20-21
弟兄姊妹,今天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看到不同的国家和民族各有其不同的特点和传统,当这些传统不适应时代发展和前进的时候就要作出调整。教会自古以来也有许多的传统,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必须作出调整,因为教会传统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形成的。我们刚刚读的两段经文告诉我们,神不喜悦我们拘泥于传统,假如我们敬拜神只是为了遵守人的遗传和习惯,那就毫无意义,甚至会被神责备。法利赛人就是因为过分强调表面而忽略了神的旨意以至于被神责备是假冒为善的人。在今天我们也发现,有的时候我们过分注重教会历来的传统而忽略了神在当时代的旨意,本末倒置,不能荣神益人,这是我们必须重视的一点,因为这对我们危害很大,今天我就和大家来看一看关于教会传统和神的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季剑虹 《天风》2001,(1):4-7
主耶稣道成肉身、受死、复活、升天都是为了实现神的奥秘计划,而这个计划的集中点就是要在地上建立一个荣耀的教会,这是神的中心工作,为此神从未停止过工作。我们都知道教会有两重性:一是宇宙性,这个宇宙性的教会又称之为属灵的教会,是无形无体的,是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世界上凡接受主耶稣救恩的人,不论他们是何国籍、是何民族、是活着的还是已死去的,从古至今和以后千年万代都在这个宇宙性的教会里面,这个宇宙性的教会因着主耶稣基督的得胜而得胜,  相似文献   

17.
中国民间宗教:文化神与神文化汤立新神是宗教的核心。神的产生不能超出这两种可能,一是人创造了神,二是人与神是共生的,也就是说神是作为人之为人的某种内在联系。如果这是我们思考的不同的角度或层次,我们怎么来建立其间的联系?世界上存在各种各样的宗教,存在着形...  相似文献   

18.
如果不是作者近些年开始去世界不同的地方,他以为全世界越来越宗教化,以为全世界都在赞美神,都在做礼拜,走在为摆脱原罪而奋斗。他以为世界就像一些美国人所说的那样:如果没有神,没有宗教作为道德基础的社会是不能存在的,那里的人们将无恶不作,世界将陷入无法无天的混乱。但当他到了丹麦和瑞典之后,  相似文献   

19.
爱的真谛     
张合安 《天风》2005,(9):26-27
爱本是世界上最美的一个字,爱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字。爱被称为自然界的第二个太阳,爱是社会和谐的粘合剂,爱是人际关系和睦的催化剂,爱是化解矛盾、仇恨、隔膜的一剂良药!爱更是基督教中最重要的一个字,因为爱是神的最大属性,是律法的总纲,爱就完全了律法,爱是最妙的道(参林前12:31),爱是命令的总归(参提前1:5)。世界需要爱维系,社会、教会、家庭都是如此。有神的形象和样式的人需要爱,万有也同样需要爱。这个世界若没有了爱,我不知道人类还能否生存?这个世界若丧掉了爱,我不知道它会变成何等光景?  相似文献   

20.
佛教苦乐观略谈陈霞从一定意义上说,宗教就是对人生的一种看法,因此人生观在宗教教义中占有重要地位。上帝或神是人的本质的异化,因此宗教人生观的共同特征是通过对上帝或神的肯定,,来否定人本身,马克思指出:“人奉献给上帝的越多,他留给自身的就越少。”①世界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