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伊本·鲁世德(IbnRushd公元1126年-1198年生于安达鲁西亚)是一位享誉世界的阿拉伯哲学家、自然科学家、伊斯兰法学家,并精通医学、天文学和数学,曾担任艾布·叶尔古卜·尤素福哈里发的御医和近臣,在西方被称为"阿威罗德"。他一生中的主要社会公职是在家乡科尔多瓦担任大法官。奉阿卜杜·穆厄敏哈里发之命,伊本·鲁世德翻译并注释了亚里士多德的全部哲学著作。他将伊斯兰的传说与希腊哲学,特别是亚里士多德的哲学融合成自身的思想体系,是中世纪阿拉伯—伊斯兰哲学的集大成者。其学说在13、14世纪对欧洲影响极大,仅哲学、宗教方面的著述流传后世的有118部之多。  相似文献   

2.
学习阿拉伯书法的一点体会杨东文阿拉伯书法艺术作为世界书法艺苑中的一朵奇葩,在其历史进程中,经过书法大师的系统规范和广泛使用,才逐渐趋于完善。可以说,阿拉伯书法艺术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随着阿拉伯哈里发国家版图的不断扩大,伊斯兰教也得到了广泛...  相似文献   

3.
阿拉伯哲学     
阿拉伯哲学是公元800年到1300年间,在哈里发封建伊斯兰教国家(这些国家包括近东,中东、北非和西班牙诸国)的社会基础上产生的各种哲学流派的总称。说得精确一些,阿拉伯哲学涉及的不只是阿拉伯哲学,而且还有用阿拉伯语撰写成的哲学,因为在阿拉伯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中,除了阿拉伯人以外,还有波斯人、土耳其人、塔吉克人、乌兹别克人、阿塞拜疆人和犹太人。培育这种中世纪东方哲学的精神土壤,一方面是伊斯兰教和神学思想,另一方面是希  相似文献   

4.
欧麦尔传略     
先知穆罕默德归真后,在伊斯兰教旗帜下联合起来的阿拉伯人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第一任哈里发艾布·伯克的功绩在于重新统一了阿拉伯半岛,并开拓了疆土。但艾布·伯克执政两年就归真了,继承这一伟大事业并使伊斯兰教发展成为一个国际性宗教的,是第二任哈里发欧麦尔。他为哈里发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在穆罕默德圣人归真后的伊斯兰教发展初期,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是:由谁来继承他的事业出任哈里发,肩负起领导新生的穆斯林政权的历史重任。“哈里发”为阿拉伯语Khalifah的音译,意为“继任者”、  相似文献   

6.
自1955年4月亚非国家万隆会議以来,中国与阿拉伯各国之間的友誼关系获得了新的发展,自中埃和中叙建立正式邦交以来,这种友誼关系日愈密切。中国与阿拉伯各国的知識分子都知道,我們的友誼关系是有着悠久的历史傳統的。古老的友谊关係远东与近东之間虽然相距数万里,但很早以前,在交通工具还是原始工具的时代,中国与阿拉伯国家之間就发生了政治、經济和文化上的联系。中国船只一直航行到希拉城,在那个时代,海岸就在現在的安那查夫,我們的証据是阿卜杜勒·麦西哈的談話:在艾卜·伯克尔任哈里发的时代,他对哈立德說:“你还記得么?”他说:“我还记得,中国船只停泊在这些堡垒的后面。”(1)从前,中国船只航行到阿  相似文献   

7.
中世纪的阿拉伯民族,不仅建立过一个拥有广袤领土的封建大帝国——阿巴斯朝哈里发阿拉伯帝国,而且对人类文化、哲学的发展做出过重要的贡献,这是史有定评的。  相似文献   

8.
花拉子模的穆斯林学者──比鲁尼的生平及学术成就略述张广鳞比鲁尼(973一1048)是中世纪阿拉伯才华横溢的穆斯林科学家、哲学家、历史学家。他本名穆罕默德·本·艾哈迈德,别号艾卜·莱哈尼·比鲁尼,以比鲁尼著称。他对数学、天文学、历法学和地理学也有精深的...  相似文献   

9.
穆圣说:“你们要把教育和书法结合起来”。第四任哈里发阿里·本·艾比·塔里布也说:“你们要搞好书法,因为它是一把打开求生之门的钥匙”。阿拉伯文书法是阿拉伯艺术宝库中的璀璨明星,是无声的音乐,有声的图画。其作品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和艺术魅力。在伊斯兰教在中...  相似文献   

10.
正中华文明与伊斯兰文明之间,是源远流长的文明交流。虽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交流内容不同,但结果一样,增进了两大文明之间的互惠共赢,结出了友谊的硕果,推动了各自社会的发展。一、古代中伊文明交流与伊斯兰教中国化《旧唐书·西域传》记载,伊斯兰教兴起后,唐高宗永徽二年(651),阿拉伯帝国第三任哈里发奥斯  相似文献   

11.
哈桑·巴士里(642-728)是伊斯兰教早期著名的圣训学家、教义学家,他曾和伍麦叶王朝第五任哈里发阿卜杜·麦立克(646-705)有过书信往来,在信中他向哈里发详细阐述了关于前定与自由的观点。在一些中世纪的阿拉伯《书目》以及教义学著作中都曾提到哈桑·巴士里著有论述前定的一封书信,但是这封书信的阿拉伯原文,直到1933年才由赫尔穆特·里特(Hellmut Ritter)编辑公开出版((1))。这个编辑本基于在伊斯坦布尔发现的两个抄本,即圣索菲亚博物馆抄本(编号:1589)和科普吕律博物馆抄本(编号:3998),前者为14世纪中期的手抄本,后者抄写于1477年。赫尔穆特版本中的大部分内容由迈克尔·施瓦兹(Michael Schwarz)于1967年翻译为英文((2)),后来收录在安德鲁·里潘(Andrew Rippen)和扬·克纳珀(Jan Knapper)所编的《伊斯兰研究文本来源》,((3))这也是哈桑·巴士里这封书信的唯一英译本。后来在德黑兰大学图书馆又发现第三个抄本(编号:1022),抄写时间为1360年左右。苏莱曼...  相似文献   

12.
早期四大哈里发(艾布·伯克、欧麦尔、奥斯曼和阿里)的时代到公元661年1月阿里逝世时结束。阿里的长子哈桑被库法的穆斯林代表们选举为继任的哈里发,但仅五个月后,他就让位于以争夺哈里发宝座和建立一个新王朝为目的,而以优势兵力和他交  相似文献   

13.
阿里传略     
阿里是伊斯兰教早期四大哈里发中的最后一位,和他的三位前任一样,是圣门弟子中最杰出者之一,在穆斯林群众中的声望一向很高。在选举第三任哈里发时,奥斯曼表态选他,但奥斯曼本人因多一人拥护而当选。奥斯曼遇害后,广大穆斯林群众就把希望寄托于他了。阿里继任大位,适在国家动乱之时。他不计个人的得失,在危难中出任哈里发,使伊斯兰教事业在历经重重矛盾中,仍然朝着统一性的大方向发展。他的无畏的精神是突出的。  相似文献   

14.
我国回族在形成过程中,不断带来阿拉伯、波斯等地的优秀文化,回回天文学就是一颗耀眼的明珠。从宋代以后,一批批穆斯林天文家来到中国。他们长于历算,能编撰精密的历法、预报日食、月食和五星(金、木、水、火、土星)的运动,测定时间和地理纬度,并有一整套构思新颖、结构独特的  相似文献   

15.
<正>●世界第一高楼——哈里发塔落成世界第一高楼——哈里发塔于2010年1月4日举行了竣工典礼,迪拜政府借哈里发塔落成典礼庆祝迪拜酋长谢赫穆罕默德·本·希德·阿勒马克图姆继位4周年,阿联  相似文献   

16.
阿巴斯哈里发王朝是紧接着伍麦耶哈里发王朝的伊斯兰教王朝,即我国古代史籍上所记载的黑衣大食。它在长达五百余年(公元750—1258)的曲折历史中,共传有37位哈里发,第一位是艾卜勒·赛法哈。阿巴斯人是打着“哈什米亚”的旗号而兴起的,藉以显示他们和先知穆罕默德同宗(先知的曾祖父哈什姆是赛法哈的高祖父阿巴斯的祖父,先知是赛法哈的叔曾祖),所以有继承先知伟大事业的权利。他们为此而  相似文献   

17.
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已有130O多年的历史。一般来讲,唐、来两代为其传播的初期阶段,元、明两朝则是进入广泛传播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清真寺不仅始终是穆斯林履行宗教功课,进行思想交流,开展学术文化研究,举行重大活动的中心和维系穆斯林社会生活的桥梁、纽带,而且与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息息相关,发挥了极为重要的特殊作用。据有关史籍的记载,自唐永徽二年(公元651年),大食(阿拉伯哈里发国家)第一次派使臣到长安后,中阿双方间的关系甚为密切,大食使节不断来华,民间贸易活动日趋繁荣。由于唐、来…  相似文献   

18.
奥斯曼传略     
第三任哈里发奥斯曼的名字,对中国穆斯林来说是比较熟悉的,主要是因为关于伊斯兰教开始传入中国的时间问题,中国穆斯林一般地是以《旧唐书·西域传》所记载的“永徽二年”(公元651年)为依据的。那便是伊斯兰教历30年——奥斯曼哈里发在位的第八年。其次,《古兰经》标准本的定本、开始复制和流通是奥斯曼哈里发任期内的事,这也是世界穆斯林所知悉的。  相似文献   

19.
什叶派是伊斯兰教第二大教派。"什叶"意为"宗派、同党"后来专指拥护阿里的人,故称什叶派或阿里派。该派认为只有穆罕默德的堂弟兼女婿阿里及其后代才有资格成为穆罕默德的继承人,即哈里发。四大哈里发的前三位和后来伍麦叶时代、阿拔斯时代的哈里发被视  相似文献   

20.
彭加勒的科学伦理观析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彭加勒的科学伦理观析要伍玉林朱尔·昂利·彭加勒(1854—1912)是法国著名的科学家。他的研究囊括了数学、天文学、物理学和科学哲学等学科,而且都取得了非常突出的成就。他的科学哲学思想自成一体,其中关于伦理与科学的关系,重点阐述了科学在道德教育中的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