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干部带动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全国政协委员、农工民主党中央宣传部长李汉秋教授11月13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天津市和平区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是人民群众自发选举“十佳公仆”及由此而在干部和群众中产生的“公仆效应”,最值得推广的也是这种百姓选公仆的经...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事业”,强调要实现“以积极健康、丰富多采、服务人民为主要要求的文化生活质量的显著提高”。为了广泛地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积极参加体育健身,增强体质,丰富和活跃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提高生活质量,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国务院于1995年6月颁发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明确指出:“使全社会认识到,身体素质是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物质基础,全民健身工作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重要内容,体育发展水平是社会进步与人类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3.
杨立华 《学海》2022,(5):117-127
要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公共管理学,首先要弄清特色、风格、气派等概念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整体性联系。在结合中国古今文论,辨析特色、风格、气派、境界、精神和气象等相关概念的基础上,本文发展了评价作品、研究和构建学科、学术的新气象论,指出气象是综合了特色、风格、气派、境界、精神等诸要素的更为整合性的概念,意为作品、研究、学科、学术等在整体上所形成的内外合一的总体性景象,而精神则是其核心要素、支柱和灵魂。之后,基于大视域俯瞰法,通过与中国历史、特别久远的未来以及其他国家的大时空的比较分析,本文指出“共和气象、人民精神”应是新时代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公共管理学构建的整体和核心目标,并探讨了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4.
伟大的普通一兵雷锋离开我们已经三十多年了,但人民至今难以忘记他那忠实于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定立场;以人民利益为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螺丝钉”精神;关心同志、助人为乐、毫不利己、专门为人的共产主义风格,勇于克服困  相似文献   

5.
优秀的传统伦理文化在民族和社会发展史上曾起过重大的作用。这种作用在今天仍然不可低估。我们应该利用它来养育、熏陶我们的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一代的精神品质,并使之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相衔接,以切实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服务。 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之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并深深植根于民族的心灵,为世界所仅见。其内容决不象有人所讲的仅仅是“三纲五常”、“男尊女卑”,其功能特征,也不能仅仅归结为只是压抑人的个性、为封建剥削压迫制度服务,而是  相似文献   

6.
我国国民素质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与我国的大国地位不相适应。我国国民素质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我国国民科学精神缺失。提高我国国民素质需要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我们要以科学精神弥补我国传统文化之不足.提高我国国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更好地发挥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性,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7.
对“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核心”的理解高成新(山西大学政教部030006)中共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提出了“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核心”的道德命题,这是一个崭新的观点,引起了理论界的研究和讨论。现将有关观点综述如下。一、关于为什么将“为人民服务作...  相似文献   

8.
雷锋精神的核心内容就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具体表现在爱岗敬业、助人为乐,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上。雷锋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部分,一种具体体现,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脉相承。提倡和崇拜所谓"多元化",称当今的社会是所谓"多元社会",应当提倡什么"多元价值",这类提法含混笼统,很不科学。我们要用雷锋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一",来统一我们的价值观念和思想道德,引领和武装全国人民,提升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改善社会风气,振奋民族精神。学习雷锋精神,关键是要信仰和实践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在学习雷锋精神之时,不能停留在简单地"为百姓做好事"上,还应当提升到学习马克思主义、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上,提升到努力学习哲学,用唯物辩证法哲学观察和分析事物上,这里有着雷锋精神的精髓。  相似文献   

9.
在未成年人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两个理论问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2004年2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这份十分重要的文件在论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任务时,首先强调的就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问题,明确要求“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  相似文献   

10.
信仰是人的一种精神追求,它存在于人的心灵深处,外化在人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上。信仰对人的行为有巨大的导向、鼓舞和激励作用。邓小平同志曾说:“我们过去几十年艰苦奋斗,就是靠用坚定的信念把人民团结起来,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奋斗。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凝聚力。没有这样的信念,就没有一切。”因此,“在军队里要讲信念,在人民中间,在青年中间,也要讲信念。”(《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90~191页)小平同志这里讲的信念其实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信仰。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是思想道德建设,而信仰则是思想道德建设的灵魂…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的人生价值观可分为青年时期和后青年时期两个阶段。青年时期毛泽东基于对个人地位和个人自我价值的充分肯定,强调个人的主观道德修养,并将此称之为“精神的个人主义”。随着毛泽东在党内领导地位的确立,以及中国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的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展开,毛泽东形成并发展了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的人生价值观。两个不同时期的人生价值观,其中一以贯之的东西是以解决中国向何处去、为绝大多数中国人民谋利益及与之相适应的种种奉献精神为最高的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为人民服务与集体主义的联系杨浩文《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指出: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原则。把握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的核心与原则之间的联系,对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意...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突出强调了思想道德建设。我认为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的道德建设,是重中之重。从领导干部所处的地位及其社会影响来看,党政领导干部是社会的骨干、国家的栋梁、人民的公仆,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路线的贯彻执行者,代表党和人民掌握和行使各种权力。领导干部能否经得起执政和金钱、美色的考验,取决于他们的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14.
构筑中国梦,实现中国梦,必须要“志于道,据于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必须重视和发展道德的作用,传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传统美德,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以我们的道德思想和实践,支撑起我们民族复兴的擎天大厦.  相似文献   

15.
为人民服务: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陈勇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  相似文献   

16.
叶小文同志在《社会主义的宗教论》中指出,正确认识宗教的群众性,全面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社会主义的宗教论”的核心命题。这是十分正确的。毛泽东同志的“为人民服务”、邓小平同志的“三个有利于”以及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的核心都是着眼于人民群众。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始终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其理论、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坚持执政为民,是由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决定的,是实践“三个代表”的本质要求。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  相似文献   

17.
李伟 《孔子研究》2023,(5):68-74+158
“文”“儒”会通的文化基础在于对“人”的价值肯定与“人本”精神,这不仅是以儒学为主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实质,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价值底蕴。因此,其必然成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文化基础。强调“文”“儒”会通,一方面可以促使我国文学艺术的繁荣发展更加贴近“人民性”与“时代性”,进一步指明文艺创作的价值方向;另一方面则是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两创”开辟更为深广的实践道路,从文化传承、创作精神与人本价值等方面,真正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参与到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与时代实践中。更为关键的是,立足于当代中国的“时代性”,坚持“人本”精神的“人民性”,贯穿文艺创作研究实践中的“创新性”,将这三者统一起来,才能真正实现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以更加高远的时代精神推动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和实践发展。  相似文献   

18.
列宁在十月革命前,阐明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巴黎公社实行“社会公仆”的原则、防止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的思想,包括铲除特权、人民管理、人民民主等。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总结实践经验,防止公仆变为主人的思想很丰富、很深刻,也弥足珍贵:警惕“执政党的引诱力”,防止脱离群众的危险;反对特权,对党员的惩处严于非党员;坚持体制改革,健全权力制约和权力监督机制;加强法制,从严执法;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19.
最近,根据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关于“八荣八耻”的重要论述,全国全民正在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宣传教育。“八荣八耻”是一面引领社会风尚的旗帜。我们坚信,以“八荣八耻”为价值标准,对于公民个体进行道德遵循,规范言行,砥砺精神;对于社会,将其与整个思想道德建设、社会主  相似文献   

20.
王述友  张晓东 《学海》2023,(4):13-19
“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政党理论的重要支撑,发挥着科学理论指导、政党形象价值呈现以及政党文化价值传承的功能。“以人民为中心”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结合的具体历史产物,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标识。从政党形象而言,“以人民为中心”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核心政治理念,直接呈现了中国共产党团结人民、带领人民的政党形象与坚定的革命斗争的政党形象,保持政治宣传的阐释力,成为政党与公众之间产生价值共鸣的桥梁。“以人民为中心”也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价值传承的重要载体,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的形成提供了精神动力、价值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