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保罗的忠心     
刘承邦 《天风》2004,(1):8-9
“……他是我拣选的器皿,要在外邦人和君王并以色列人面前,宣扬我的名。……为我的名必须受许多a的苦难。”(徒9:15-16) 保罗是耶稣复活升天后亲自拣选的一名使徒(林前1:1),他肩负了主赋予的重任——向外邦人和以色列人传福音。  相似文献   

2.
"羊多牧少"之中国教会中的传道人绝大多数都感到自己很忙,正如马大一样。一个忙碌的传道人往往容易因为"伺候的事多,心里忙乱"(路10:40),于是,"他们使我看守葡萄园;我自己的葡萄园却没有看守"的景况就凸显在一些传道人的身上(参雅1:6)。本期话题"传道人与灵修"旨在帮助和提醒忙碌在工场中的教牧同工,不要忘记在神面前的安静与灵修,因为上帝看工人过于他的工作,只有在与主有美好关系中的侍奉,才有真正的价值和功效。  相似文献   

3.
一个人信主受洗,并不就此万事大吉,好像已经坐上一架飞机,可以立刻被送到天堂会。信主受洗不过是灵程的开始。一旦走上了这条道路,就要努力向前。主耶稣说:“天国是努力进入的,努力的人就得着了。”(太11:12)使徒保罗说:“我不是以为自己已经得着了。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记背后,  相似文献   

4.
《中国天主教》2007,(1):1-1
你们不要忧虑说:我们吃什么、喝什么、穿什么?因为这一切都是外邦人所寻求的,你们的天父原晓得你们需要这一切。你们先该寻求天主的国和他的义德,这一切自会加给你们。(玛6:31-33)惟独事奉主依恃主的照顾  相似文献   

5.
我信永生     
人人都清楚,事物的存在,只是一个过程。诚如古人所说:“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 “上主,你给我的岁月屈指可数,寿数在你面前等于虚无。人的生命好像泡影,浮生若梦,劳而无功。因为我在你面前只是旅客,像我列祖一样只是过路。”(咏·38)  相似文献   

6.
从自己的哭声中开始,在别人的泪水中结束,这就是一个人瞬间的一生,这中间的时光或短或长,就是生命的过程。我们信奉伊斯兰,我们生命的始终,就是认主独一,同时孝敬父母也是遵从主命。真主在尊贵的《古兰经》中说:“你的主曾下令说:你们应当只崇拜他,应当孝敬父母。如果他们中的一人或者两人在你堂上达到老迈,那末,你不要对他俩说:‘呸!’不要喝斥他俩,你应当对他俩说有礼貌的话。你应当毕恭毕敬地服侍他俩,你应当说:‘我的主啊!求你怜悯他俩,就象我年幼时他俩养育我那样’”(17∶23-24)。这节启示在要求人们崇拜真主之后,立即提到孝敬父母,可…  相似文献   

7.
江维藩 《天风》2012,(2):45
(九十三)受造意识"在造物之主面前,我乃受造之物。"怀着这一受造意识,我曾写过一篇《窑匠难道没有权柄》(《野地里的百合花》第55篇),窑匠指耶和华上帝:主是窑匠,我是泥土。窑匠如何转轮作器皿,我也如此在他手中。我可能报废无用,但他的深恩永不弃我。他将踩动转轮,从新再作。他看怎样为好,他有权如何作我。  相似文献   

8.
汪维藩 《天风》2020,(1):55-55
在上帝威严的面光之中,真正意识到自己是罪人的人,无一不像那在圣殿前的税吏:"远远地站着,连举目望天也不敢,只捶着胸说:'神啊,开恩可怜我这个罪人!"’(参路18:13)迥异于那种以自我标榜为祷告的、自以为义的法利赛人。在上帝的圣洁、崇高、伟大、无限面前,没有一个罪人不感到战栗、惊惧、震撼而无地自容。这是许多先知使徒的亲身经历。  相似文献   

9.
<正>在教会里,称耶稣为"主",当然是起码的要求,但是称耶稣为主的人,并不一定真以耶稣为主。这在一般的基督徒身上,或者在终身立志服侍主的传道人身上都适用。主耶稣曾说过一个事实,即"凡称呼我‘主啊,主啊’的人,不能都进天国"(参太7:21),就向我们揭示了不同的人来到耶稣面前,带着不同的目的,其生命的表现当然也是完全不同的。有些人  相似文献   

10.
平稳安静     
张志祥 《天风》2001,(1):36-37
赞美诗133首《安静近主歌》告诉我们,这里是主的殿,要轻步走。人当存着一颗敬畏的心,安静来到主的面前,因为我们的主大而可畏。使徒保罗多次教导我们要立志作安静人。我们是神的儿女,要在神的面前作安静人。这都是圣经的宝贵教训。 神要我们安静,我们也想安静,可我们却常常安静不下来。正如保罗所说,立志行善由得我,只是行出来由不得我。这是为什么呢?在我们内心当中有两律交战,一个是顺从神的律,一个是  相似文献   

11.
使我能听     
经文:“主耶和华赐我受教者的舌头,使我知道怎样用言语扶助疲乏的人。主每早晨提醒,提醒我的耳朵,使我能听,像受教者一样。主耶和华开通我的耳朵,我并没有违背,也没有退后。”(赛50:4—5) 以赛亚书50章4—9节是对神的理想仆人的描写,有人认为这是预言到主耶稣这位受苦仆人的情况,也是今天每一位传道人的榜样。  相似文献   

12.
第一幕:先知预言以赛亚先知有三个人扮演旁白:公元前八世纪,以色列先知以赛亚预言耶稣基督的降生。我可以差遣谁呢?谁肯为我们去呢?(赛6:8)三个人在一起举手仰目祈祷。(幕启)男声同诵:“我在这里,请差遣我!”先知(甲):(赛7:14) 你们当听,你们当听,主自己要给你们一个兆头,必  相似文献   

13.
邮寄情绪     
邮寄情绪是在20世纪中,这是让我自己最满意的事情之一。 通过读书,我知道了以下的话语:“幸福让人分享之后,就成了两个幸福;痛苦让人分担之后。就成了半个痛苦。”并且从这句话语中,得到了很大的启迪:虽然生活中许多的事情自己不能够主  相似文献   

14.
吴恩平 《天风》2006,(24):6-7
在耶路撤冷有一个人名叫西面。这人叉公义叉虔诚,素常盼望以色列的安慰者来到,又有圣灵在他身上。他得了圣灵的启示,知道自己未死以前,必看见主所立的基督。他受了圣灵的感动,进入圣殿,正遇见耶稣的父母抱着孩子进来,要照律法的规矩办理。西面就用手接过他来,称颂神说:“主啊,如今可以照你的话,释放仆人安然去世,因为我的眼睛已经看见你的救恩,就是你在万民面前所预备的,是照亮外邦人的光,又是你民以色列的荣耀”(路2:25-32)。  相似文献   

15.
单渭祥 《天风》2006,(24):34-36
并且被造的没有一样在他面前不显然的。原来万物在那与我们有关系的主眼前,都是赤露敞开的(来4:13)。经文:来4:13中国人特别讲究“亲情”、“友情”、“人情”等人际间的“关系”,这与深受基督教文化影响并以“约”(法理)为其文化基础的一些西方民族是存在明显区别的。刚才我们所读的一节经文中提到了另外一种“关系”,就是人与神的关系。圣经特别说这位造天地万物的主是“与我们有关系的主”!一个人蒙恩得救,其实就是一种与神全新关系的开始;一  相似文献   

16.
今天,我们要查考的是逾越节前耶稣先回到伯大尼,然后再从伯大尼上耶路撒冷去过节期间的所言所行。这一段经文也是耶稣最后的公开事工。耶稣在伯大尼和耶路撒冷(约12:1—50)逾越节前六日,耶稣来到伯大尼,就是拉撒路复活的地方(约12:1)。在那里有人为耶稣预备了晚餐。和耶稣一同坐席的还有拉撒路以及其他的人。马大一如既往地以行动者的形象服侍主(约12:2)。这时候,马利亚带着一瓶非常昂贵的香膏进来。她跪在耶稣面前并用自己的头发膏抹耶  相似文献   

17.
赵秀 《天风》1995,(1):11-12
当晨曦冲破黑暗迎来了第一声鸡啼的时候,我在朦胧中睁开了惺忪的睡眼,还依稀清楚地听到慈爱的天父轻声地对我说:“孩子,醒来吧,我赐给你平安。”曙光透过窗帘洒满了房间,我才清醒地意识到又迎来了新的一天的黎明。我的周身又一次地沉浸在主所赐给我的爱河里。这爱河里有丰盛的生命,有奇妙的恩典,也有数不尽的怜悯和宽恕。 在主面前,我恰似一个刚学会走路的孩子。我曾经对未来有过许多的渴望、追求和向往:我曾叹息过自己未赶上那烽火硝烟的战争年代,我曾遗憾过自己被“文化大革命”  相似文献   

18.
路娟 《天风》2007,(20):37
在神的家中有金器、银器、木器、瓦器,不管哪等器皿,只要能合乎主用,都是宝贵的。任何一种器皿,如果失去了"有用"这一价值,在人和神的面前将是不值一提的。一个人不管他的地位、权利、名誉怎样,最重要的是:要做一个有用的人。有一个神的仆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我  相似文献   

19.
福音默祷     
一、真福 福音:那神贫的、哀痛的、温良的、饥渴慕义的、怜悯人的、心里洁净的、缔造和平的、为义而受迫害的人,是有福的。(参阅玛五3~10) 默祷:主、耶稣基督,我时常追求生命的价值,如同深秋的果儿,在艳阳下炫耀。然而你却用将临的严冬给我以羞涩与困窘,为了让我超越自己。  相似文献   

20.
陈巧凤 《天风》2001,(7):26
我想真该平静下来作一次忏悔了,在慈悲仁爱的上帝面前。 我曾经以为自己是那么地有爱心,有耐心,再加上信心。但这所有的一切在这段远离上帝的日子里让我重新认识到自己的软弱、虚伪、假冒为善。我是那么地有爱心,帮助好多人;我是那么地有耐心,主日带领主日学的小朋友,我是多么地有信心,为病人代求。但是所做的一切一切都是那么的虚伪。的确、其中所存的只是“人爱”,没有“神爱”。是啊,在教会里谁不认识我呀!可是就是这样一个人物却走上了一段远离神的日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