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是以排尿异常及慢性盆腔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综合征.其病因、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学改变还不十分清楚.最新研究表明,其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类似,并与体液免疫有关,过程中有多种细胞因子参与,本文就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组织相关免疫学改变及其意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血-前列腺屏障的假说及其对前列腺炎研究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慢性前列腺炎的研究工作中,血-前列腺屏障的研究是个被忽视的领域。在Pubmed等医学类数据库中找不到一篇关于血-前列腺屏障的研究综述。甚至找不到一个关于它的令人满意的定义。我们的研究目的,就是尝试从不同研究领域的文献中寻找有关“血-前列腺屏障”的理论和实验的依据,提出一个建立在非相关文献间的隐含联系中的假说。我们相信,血-前列腺屏障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在前列腺炎的发病机制中扮演着关键性的角色。  相似文献   

3.
在慢性前列腺炎的研究工作中,血-前列腺屏障的研究是个被忽视的领域.在Pubmed等医学类数据库中找不到一篇关于血-前列腺屏障的研究综述.甚至找不到一个关于它的令人满意的定义.我们的研究目的,就是尝试从不同研究领域的文献中寻找有关"血-前列腺屏障"的理论和实验的依据,提出一个建立在非相关文献间的隐含联系中的假说.我们相信,血-前列腺屏障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在前列腺炎的发病机制中扮演着关键性的角色.  相似文献   

4.
颜色类别知觉效应(Category Perception, CP效应)表明, 在颜色之间物理差异距离相等的前提下, 个体区分不同类别的颜色比区分同一类别的颜色更快、更准确。这一效应产生的机制成为普遍进化理论和Sapir-Whorf假设之间争论的重要证据。支持CP效应由语言驱动的学者提出了CP效应单侧化、受语言即时任务影响、跨语言研究和神经生理机制等证据, 以表明语言在CP效应中起决定性的作用; 支持CP效应具有普遍性的学者以CP效应双侧化、婴儿的CP效应、跨语言的反证等证据提出了质疑。近年来, 出现了第三种观点, 认为在颜色CP效应中语言驱动机制和普遍机制并存, 这种理论是普遍进化理论和Whorf假设的折衷观点。从支持CP效应由语言驱动的证据、支持CP效应独立于语言的证据以及支持两种机制并存的观点等三个方面入手, 可分析颜色CP效应的产生机制及语言在其中所起的作用, 未来研究可从概念系统渗入知觉系统的角度进行拓展。  相似文献   

5.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一个发病率不断增加且具有高病死率的临床症候群.尽管几十年来,药物及器械治疗取得了较大的进展,预后有所改善,但病因学组成一直发生着变化.冠心痛及高血压病成为中老年人CHF的主要病因.贫血、肾功能不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糖尿病常与CHF并存并加重其预后.CHF的各种指南不断为心力衰竭的诊治提供新的信息并使预后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关于特应性皮炎(AD)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迅速,目前研究认为AD发病主要是皮肤屏障功能障碍、免疫应答异常和环境因素刺激共同作用的结果。遗传学研究证实,皮肤屏障功能相关基因和免疫应答及其调控基因参与AD发病。皮肤屏障功能障碍是皮肤激发和维持AD炎症的重要原因。在皮肤屏障受损的基础上,外源过敏原和微生物就很容易透过角质层进入表皮和真皮,进而引发免疫应答。AD瘙痒的病理生理学机制还不清楚,除外组胺,其他的炎症介质和致痒原等也参与介导了瘙痒发生。  相似文献   

7.
本文关注近年来在科学哲学等领域引起广泛关注和争议的CP定律的形式刻画。论文首先考察了CP定律的不同分类和用法,继而锁定排除式CP定律作为重点研究对象。论文对完成者方法、不变性和稳定性理论、趋向性理论和正常性解释进行了探究,同时,作为一种尝试,将逻辑学领域中对概称句的正常刻画引入CP定律的刻画之中,文末对刻画标准及这些方向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8.
阿尔茨海默病(AD)的病因学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存在胆碱能假说、β-淀粉样肽假说、基因假说、营养因子假说、有害网络假说等,但尚无一种假说能较完整地解释AD的发病机制,所以AD的临床治疗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9.
阿尔茨海默病(AD)的病因学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存在胆碱能假说、β-淀粉样肽假说、基因假说、营养因子假说、有害网络假说等,但尚无一种假说能较完整地解释AD的发病机制,所以AD的临床治疗仍然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10.
谢书书  张积家  朱君 《心理学报》2019,51(11):1229-1243
采用色环搜索单任务和双任务范式, 考察语言中区分蓝、绿的汉族和语言中蓝、绿混用的纳西族对蓝色和绿色的辨别是否存在颜色范畴知觉效应(Categorical perception, 以下简称为CP效应)。结果发现:(1)纳西族对蓝色和绿色的区分比汉族困难, 体现了语言的作用; (2)语言中蓝、绿混用的纳西族与语言中区分蓝、绿的汉族都出现显著的蓝绿CP效应; (3)两个民族被试的左视野的CP效应受到图形记忆次任务的显著干扰, 说明左视野的CP效应与右脑激活有关。整个研究表明, 颜色CP效应既存在普遍的知觉机制, 也存在语言驱动机制, 语言的作用存在直接效应。研究结果支持颜色词与颜色认知的相互作用理论。  相似文献   

11.
敬畏是由神秘、浩大且超出当前认知图式事物引发的复杂情绪体验, 具有自我超越性。敬畏的心理学研究近期受到极大的关注, 但敬畏的本质或心理机制是什么等问题还不清楚。针对“敬畏的心理过程是什么”这一科学问题, 我们通过文献综述, 在厘清敬畏的概念演变、相关理论发展和实证研究基础上拟提出敬畏的心理模型, 尝试阐述敬畏的心理过程及其认知神经机制。我们认为敬畏心理涉及预期评估、结果评价和自我超越等认知过程, 并且包含浩大感、顺应需求两大核心特征, 以及内部与外部、积极与消极两大主要维度。未来亟需在敬畏测量工具的研发、敬畏相关理论的验证及不同文化群体间敬畏行为的比较分析等方面进行多学科的基础和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2.
卒中后抑郁障碍(PSD)是脑卒中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脑卒中患者健康及生活质量,PSD的预防性治疗已成为神经科、精神科和康复科医生关注的热点。PSD的发生可能与社会、心理、生物学因素均有关,但其确切的发病机理尚不清楚。已发现早期对患者进行预防性治疗能够有效地降低PSD的发生以及严重程度,以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就PSD的病因学研究和预防性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青少年物质成瘾行为受到普遍的关注, 成瘾物质滥用的机制一直是学者们探讨和研究的焦点。门户理论提出青少年发展成严重药物滥用者的过程存在顺序和阶段特征, 合法物质的使用会增加发展为非法药物使用的风险, 这种顺序效应得到了实证研究的支持。本研究在综述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发现, 基于门户理论视角下青少年药物使用存在顺序效应, 但以往研究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例如药物使用顺序的不固定, 解释范围有限, 内在机制不清楚以及各种影响因素缺乏整合等。未来可以扩展研究对象和范围, 以深入研究顺序效应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14.
结合医学的发展轨迹,在对相关文献进行系统疏理中发现,一些曾经或正在风靡的病症概念中或系统或散在地涉及了亚健康的相关问题。就亚健康与慢性疲劳综合征、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及中医未病等相关概念作一比较分析,希冀有助于亚健康概念与范畴的研究及确定。  相似文献   

15.
随着聚乙二醇化干扰素(IFN)的普及应用和慢性丙型肝炎规范化治疗的开展,其治愈率不断提高.但疗效不佳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不断积累,难治性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成为临床医生必须面对的挑战.难治性丙型肝炎患者应当分为两类,第一类为“难治疗”性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该类患者由于宿主条件限制,不能耐受IFN联合利巴韦林(RBV)的标准治疗,如儿童和老年人、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等.第二类为“难治愈”性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该类患者可以耐受标准治疗方案,但按照应答指导的治疗原则(RGT)治疗后,效果仍然不佳或复发.本文就近年关于难治性丙型肝炎的研究进展,从难治性丙型肝炎的定义、机制、治疗诸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工作场所不文明行为违背人际相互尊重的原则, 为组织环境带来广泛的慢性危害, 但由于其表现形式温和、伤害意图不明显, 因而长期被人们所忽视。近年来, 和谐的工作环境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 工作场所不文明行为也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回顾国外研究, 对工作场所不文明行为的概念界定、测量工具、前因变量和影响结果进行了系统梳理, 在此基础上总结对制度设计和选拔培训的管理启示, 并提出测量本土化、机制情境化、层次群体化、视角动态化等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汤明明  侯公林 《心理学报》2011,43(7):784-791
慢性应激能够影响学习和记忆等认知功能。海马和额叶是与学习和记忆联系密切的脑区, 参与信息的获得、保持及提取。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FGF2)对神经元发生、存活以及损伤修复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目前成为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相关研究的热点。本研究旨在探索慢性应激如何影响大鼠学习和记忆能力, 以及这一过程中FGF2蛋白在海马和额叶中表达的改变。实验中将1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慢性应激组, 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温和刺激建立大鼠慢性应激模型, 通过Morris水迷宫实验及Y迷宫实验检测学习与记忆功能的改变, 并对海马及额叶中FGF2蛋白的表达情况进行Western blot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发现, 5周慢性应激导致大鼠学习和记忆能力受损, 海马及额叶FGF2蛋白表达下调。因此认为, FGF2蛋白可能参与慢性应激损害学习记忆能力的机制, 提示FGF2可能是诊断和治疗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的分子靶目标。  相似文献   

18.
随着聚乙二醇化干扰素(IFN)的普及应用和慢性丙型肝炎规范化治疗的开展,其治愈率不断提高.但疗效不佳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不断积累,难治性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成为临床医生必须面对的挑战.难治性丙型肝炎患者应当分为两类,第一类为“难治疗”性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该类患者由于宿主条件限制,不能耐受IFN联合利巴韦林(RBV)的标准治疗,如儿童和老年人、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等.第二类为“难治愈”性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该类患者可以耐受标准治疗方案,但按照应答指导的治疗原则(RGT)治疗后,效果仍然不佳或复发.本文就近年关于难治性丙型肝炎的研究进展,从难治性丙型肝炎的定义、机制、治疗诸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抑郁逐渐低龄化使得青少年抑郁备受关注。快感缺失,作为抑郁的一种核心临床症状,已成为抑郁最具前景的内表型之一。然而,青少年抑郁的快感缺失的神经机制迄今仍不清楚。本研究首先汇总两种神经机制模型即三元模型和社会挫折模型;其次,在多种奖励加工如金钱奖励、努力动机奖励、未来奖励和社会奖励条件下,概述青少年抑郁的快感缺失的神经机制前沿进展。未来可以深入探索努力动机奖励和未来奖励在预测青少年抑郁中的作用,加强研究青春期阶段与性别是如何交互影响早期抑郁快感缺失,将无创伤电磁刺激应用于青少年抑郁干预中,进一步澄清青少年抑郁的快感缺失的神经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20.
中、西医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中、西医肝病临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现状,着重探讨了中医药在防治乙肝中的优势和不足.指出多数医生存在对乙肝发病机制认识模糊、不能提供合理的治疗方案和研究方法欠科学等三个误区.倡导用循征医学方法对中医药防治乙肝的疗效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