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开展科学无神论的宣传和教育,是思想战线上一项长远的、不可间断的事业,也是实施“科教兴国”的重要思想保障。然而宣传无神论不能只靠一件件地揭露鬼神迷信的事实,还要通过这些事实,说明鬼神迷信为什么错误、鬼神为什么是不存在的道理。只有明白了鬼神不存在的道理,才算树立了无神论的世界观,才能有效地抵制形形色色的鬼神迷信。  相似文献   

2.
一、迷信内涵及其本质 迷信是指非理性的、无根据地盲目信仰和崇拜神仙鬼怪等超自然物的行为和思想,是“相信不该信的东西”。中国社会的迷信思想比较深厚。胡适说,中国百姓“天旱了,只会求雨;河决了,只会拜金龙大王;风浪大了,只会祷告观音菩萨或天后娘娘;荒年了,只好逃荒:瘟疫来了,只好闭门等死;病上身了,只好求神许愿”。迷信活动和迷信思想形形色色,古代有图腾崇拜、巫术、解梦鬼神、相术、占卜、算命、风水、拆字、祥异、择吉、符咒、求雨等等。 迷信的本质是非科学的,是愚昧无知的表现。迷信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原因、认识原因和心理原因等等。 从历史角度分析,迷信思想、巫术意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有些思维方式不科学。何祚庥在《追踪到公审——胡万林事件采访内幕》中认为,“为什么反对伪科学有较大的阻力。中国社会的历史本来就是个封建社会,迷信思想本来就有比较深厚的传统。不仅在老百姓中,在相当一些干部里面,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首先是伪科学方面把现代社会对科学的信任说成是“迷信科学”。近来,也有一些朋友把人们对科学的信任和迷信鬼神等量齐观,认为二者在心态上没有什么差别。他们认为,迷信,就是“入迷(执着)的相信”。这不仅不合迷信这个概念的本义,也不合生活实际。  相似文献   

4.
中华民族的文化一直呈现出多元兼容风格,丰富的人文主义理念和超自然的神秘主义思想,“和而不同”;多神主义与无神论思想并存。中国五四运动倡导的“科学与民主”精神。包括反对迷信鬼神,宣传无神论,成为中国进入近现代的思想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5.
一场声势浩大的与法轮功邪教组织的斗争令社会猛醒。鬼神迷信假借着科学旗号,披着传统文化外衣,已经从涌动的暗流成为泛滥蔓延的祸水,直接威胁着社会稳定。为了把握当前鬼神迷信的现状,探讨遏制迷信流行的对策,3月24日,中国科协第  相似文献   

6.
张载的鬼神观念,是一种全新的,在最大程度上摆脱了世俗迷信信仰的鬼神理论。但是,张载鬼神观念的义理化转向.并非是一种对传统超验意义鬼神的替代。而是立足于传统原始本质的鬼神.并在此基础上赋予了义理化的内涵,从而发明了义理与祭祀相统一的鬼神观念。由于他的创造有力地抨击了传统社会的世俗鬼神迷信信仰,所以他在无神论史上也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两个文明建设不断向前推进,科学精神逐步深入人心。但也应看到,某些地方鬼神迷信的沉渣假借科学和传统文化的名义重新泛起,在社会生活中严重泛滥。为什么鬼神迷信现象在我国社会转型,经济社会发展最好的时期表现得如此严重?本文就其根源与对策作以探讨。一、鬼神迷信现象是唯心主义有神论的必然反映鬼神观念是在人类长期的认知过程中产生出来的,开始仅是一种迷信而已,后来,人类社会的发展出现了阶级分化,占统治地位的剥削阶级思想家,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地位,将人们已有的迷信思想加以理论化和系统化,并进而产生出了有神论。有…  相似文献   

8.
辛竹 《科学与无神论》2008,(6):F0003-F0003
人为什么会生病?今天,虽然科学早已解答了这个问题,但近些年来,一些有迷信思想的人还在认为生病是“冲犯了鬼神”,“得罪了菩萨”,是“鬼神作怪”等等。于是烧香拜神的,请求鬼神宽恕的,让巫婆驱鬼斩妖的,在各地尤其是边远山区和农村又死灰复燃了。这样做既花了冤钱,又延误了治病的时机,使小病变大病。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殷周之际宗教观和政治理论的分析,认为孔子对鬼神天命的模棱两可的态度肇源于周公的"以德配天"思想。以德配天思想的实质乃是将过去人们对天命的重视转移到人为的修德,是理性对感性的替代。孔子对周初"以德配天"思想的继承旨在强调德或仁的重要性,而认为只要一个人尽心于仁德和职分,不祈求天命而天命自至。这样,天命成为人为修德的一种自然结果。故孔子强调"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强调"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孔子的思想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之后,逐渐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信仰特色,即虽敬奉鬼神,但从不因迷信鬼神而置人为努力于不顾。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古代,魂魄观念往往联结着“有神”与“无神”之争。王廷相别具一格的魂魄观,从气化宇宙论维度界定人的魂魄,认为人的魂魄是“气”所产生的灵妙作用。他认为,魂魄因气的集聚而生成,亦因气的散失而消逝,魂魄并不能在人殁后转化为鬼神。“魂”与“魄”作为气的作用的显现,本质上同根同源,故不能分而为二,因此他否定了“魂”“魄”二分观念。他对儒家经典中的“鬼神”与世俗宗教和民间信仰中的“鬼神”作出准确区分,并对人的魂魄回归作出新的解释,否定了世俗宗教和民间信仰所说的“鬼神”的存在。王廷相的魂魄观从“形气”切入,侧重陈述“气”的质性,较为彻底地贯彻了无神论,是中国古代无神论思想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范畴。鲁迅曾言:中国文化的根柢全在道教。道教思想的核心则应在“天人合一”。在“天人合一”思想不断发展与完善的进程中,《太平经》“三一为宗”天人思想应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它继承了老子之道和传统天神信仰,吸收了阴阳五行说和仙家之术,熔修身、治国于一炉,把前人较模糊的“天人合一”思想加以概括并深化为较具体的“三一为宗”思维模式,再以此统天道观、政治观和内养观于一整体思想体系。这一体系首先以“三一为宗”思维模式阐述天道,然后以天道观指导个人修行,以个人修炼去感悟大道,证得统…  相似文献   

12.
邪教分子和暴恐分子疯狂杀人的思想基础是反科学的鬼神迷信。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应加强科学世界观和无神论宣传教育,消除鬼神迷信对群众的影响。要揭露鬼神迷信的反科学本质,批判其哲学基础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改进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加强科学无神论知识普及,加强党对宗教学研究的领导,发挥宗教学研究在批判神学、破除迷信、传播真理方面的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13.
这是一篇触目惊心的报告。其中关于中学生鬼神迷信思想的调查结果,说明了我国学生中的 鬼神迷信思想已发展到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时期。这一结果,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料。学生们问老 师: “科学世界观和无神论这么重要的内容为什么在大学课本里没有?”那么,我们接着要问:中学 课本里有吗?小学课本里有吗?有多少? 我们在这里再一次向有关部门呼吁:救救我们的孩子!帮帮我们的老师。理直气壮地向我们的孩子说一句:鬼神是不存在的,星座与个人的命运是没有关系的。  相似文献   

14.
这些年来,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出现了许多极为反常的现象。一些地方超出宗教政策允许的范围,出现了滥建庙宇之风。“气功热”、“传统文化热”、“特异功能热”遍及全国城乡,而其中的许多内容是在宣扬封建迷信。一些宣传鬼神迷信的出版物大量出版,充斥街头书摊,看相、算卦、看风水一类的迷信现象沉渣泛起。“一些迷信、愚昧活动日渐泛滥,反科学、伪科学活动频频发生,令人触目惊心”(1994年12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科学普及工作的若干意见》)“法轮功”一类邪教孳生、蔓延、坐大成势。一些共产党员、党员干部也迷失方向,放弃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相信迷信邪说、相信有神论,有的人陷入了“法轮功”  相似文献   

15.
今年8月中旬,由国家古籍出版规划小组、山东省华夏文化促进会和山东大学于青岛联合举办了“中国传统文化与21世纪”学术讨论会,SO余名学者与会。会上,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市场经济的关系问题成为中心议题之一。一、如何界定中国传统文化第~种意见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以儒教或儒道互补为主干。因为纵观中国历史,尽管多次改朝换代,儒教基本上占据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地位。儒家伦理是整个传统.文化网络的核心层。其他各种民问世俗文化则以“异端”形式存在,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亚文化体系。还有人认为,在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  相似文献   

16.
“元神不灭论”是李洪志歪理邪说的深层“理论”基石。戳穿“元神不灭论”,李洪志就会原形毕露,他度人上天成神的臆说就会不攻自破,“法轮功”神坛也就轰然坍塌了。“元神不灭论”是形神关系问题的一个说法,与之对立的是神灭论。在中国历史上,思想家们围绕着形神谁决定谁,神灭与神不灭,以及与此紧密相联系的鬼神迷信与反鬼神迷信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历代无神论者前赴后继地坚持战斗,给神不灭说以沉重的打击。如汉代王充高扬“生无不死”和“死不为鬼”的思想,有力地批判了迷信观念。南朝范缜撰写《神灭论》,提出“形质神用”的命题…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必要性和可能性两个方面,论述了科学无神论是反邪教工作的重要思想资源。文中认为科学无神论思想符合先进文化思想方向,是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题中之义;可以对邪教受害者在思想上"挖根断源",破除鬼神迷信观念;有利于受害者建立自强不息的独立人格,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和批评质疑的思维习惯。  相似文献   

18.
运用“理性”概念来诠释先秦哲学的确有助于揭示中国思想的特点,但同时也揭示不同学者对此概念运用的任意性。无论是葛瑞汉对中国古代哲学中存在理性论辩的宣称,还是陈汉生对中国古代哲学中没有“理性”概念的断言,都仅仅从两个不同角度说明西方对“理性”的传统定义并不能完全概括东西方的相应经验。这一解释模式所揭示的,不是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而恰恰是西方概念体系的局限。  相似文献   

19.
东方现代化模式与东亚传统文化─—福冈“东亚传统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记实高令印1994年4月8—10日,在日本福冈举行了“东亚传统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主题是研讨东方思想,包括1.中国传统思想的展开,2.中国周边地区的中华文化,3.传统与现代——新儒家...  相似文献   

20.
人为什么会生病?今天,虽然科学早已解答了这个问题,但近些年来,一些有迷信思想的人还在认为生病是冲犯了鬼神,得罪了菩萨,是鬼神作怪等等。于是烧香拜神的,请求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