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调查表明,绝大部分(87.7%)大学生不信仰宗教,超过六成(63.7%)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是“无神论者”。少数民族大学生、高职院校大学生、父母文化程度较低的大学生、父母信教的大学生、家乡宗教氛围浓厚的大学生信仰宗教的比例相对更高。大学生信仰宗教主要是为了“寻求精神寄托”和“消灾祈福”,而且主要是受父母亲戚的影响。此外,85.0%的大学生信仰宗教是在高中及以前,但是只有15.4%的信教大学生参加宗教活动的频率较高,68.0%的大学生不能正确认识宗教现象。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大学生宗教信仰基本现状,加强大学生信仰教育提供参考。使用自编调查问卷,随机对1016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837份,调查发现大学生有宗教信仰者64人,占被试的7.65%;其中大学生的信仰宗教排名依次为佛教、道教、基督教:信教学生最初接触宗教的原因主要是:承袭家庭传统占37.5%,寻求心灵寄托占35.94%,受信仰群体的感染26.56%;大学生去宗教场所的主要原因从高到低依次为(1)祈福占51.73%;(2)参观浏览,占49.34%;(3)陪同他人参观,占44.68%;(4)好奇,占32.38%;在对待宗教的态度上,92%的信教学生对不同宗教信仰者持好感和理解态度.另有89%的无宗教信仰学生对宗教信徒持好感和理解态度;无宗教信仰的学生中有8.12%A-有皈依某种宗教的想法.有10.51%人没有参加宗教的原因是由于时间的限制,他们有可能成为潜在的宗教信仰人群。因此,需要加强对大学生共产主义信仰的教育及马克思主义关于宗教理论的教育。  相似文献   

3.
对涉及北京地区大学生宗教信仰状况的调查研究进行梳理.发现其研究内容主要有五个方面:(1)大学生信仰宗教的基本状况:具有宗教信仰的大学生人数比例呈上升趋势.信教大学生在家庭背景、性别、年级和专业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2)大学生接触宗教的途径和信教的原因:大学生接触宗教的途径主要来自书籍、课堂和亲朋好友。多数信教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才选择信教,信教原因具有多重性;(3)大学生的宗教观念和信仰活动特征:多数大学生对宗教持宽容态度,大学生信徒对基本教义、教理的理解程度高,参加宗教活动热情高。更倾向于团契活动;(4)信教后对大学生的影响:信教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的改变非常大。且他们在思想倾向上存在消极性;(5)对策建议:认为应多管齐下,包括有开设相关课程和加强对非法传教活动的管理。这些研究的不足表现在:总体上缺乏科学无神论的观察视角:部分研究缺乏客观中立的立场:部分研究缺乏对研究对象的深入了解。  相似文献   

4.
苏尔金是清代以信教著称的苏努家族中的重要人物,早年间曾涉猎儒、佛、道三家,康熙四十六年首次接触天主教,于康熙六十年领洗入教,此后获罪遭羁押,直至雍正五年去世,始终坚持天主教信仰。所著《圣教真实凭据》与《圣教真实利益》,主旨在于说明天主教真实无欺、尽善尽美,从而推动其广泛传播,具有贴近实际、合儒辟佛的特点。作为现存为数不多的宗室天主教著作,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宗室教徒的整体特色。  相似文献   

5.
关于大学生信教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大学生信教是当代社会的一个突出现象。根据2003年、2005年和2008年三次较大规模调查的结果,信教大学生的总比例约在10%左右,信基督教的约占大学生总人数的不足4%。从绝对量看,来自农民家庭的信教大学生较多,从家庭背景与信教人数之比看,来自个体户家庭和私营企业主家庭的大学生较多。从性别的角度看,女生较多。从年级看,低年级的较多,但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呈上升趋势。个案分析,家庭的影响、民族传统的影响不容忽视,学生个人遭遇的问题和宗教组织的积极拉拢是重要诱因。分析大学生信教的成因,国民教育体系的某些缺憾使得学生在形成世界观、价值观的时期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从而导致信仰空白或曰精神荒漠的出现,从而给了宗教以可乘之机。  相似文献   

6.
《科学与无神论》2013,(6):30-35
中国社科院国情调研重点项目《当代大学生信教群体状况调查》课题组选择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清华大学四所高校,开展专项社会调查。课题组撰写的国情调研总报告已经引起各界关注.现将其中重要部分以系列报告的形式陆续刊登。本文为系列报告之一.重点分析当代中国大学生信教不断升温的现状。近些年来。随着社会“宗教热”的升温.宗教势力不断向高等学校渗透.其中教会体制外的“文化传教”成为主要的传教方式。调查的样本显示.在大学校园传教的现象比较普遍,其中基督教势力最为活跃。大学生信徒不断增长,呈上升趋势.基督教徒比例最高。田野考察表明,非注册类型的大学生基督教团契增长迅速,其神学倾向,认为政府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是干涉宗教信仰自由.只有参加家庭教会,才能获得“纯正的信仰”。这类基督教团契与现实社会之间的张力较大。在当代中国的公共教育领域里.“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的原则.受到公开挑战。  相似文献   

7.
调查表明,绝大部分(87.7%)大学生不信仰宗教,超过六成(63.7%)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是"无神论者"。少数民族大学生、高职院校大学生、父母文化程度较低的大学生、父母信教的大学生、家乡宗教氛围浓厚的大学生信仰宗教的比例相对更高。大学生信仰宗教主要是为了"寻求精神寄托"和"消灾祈福",而且主要是受父母亲戚的影响。此外,85.0%的大学生信仰宗教是在高中及以前,但是只有15.4%的信教大学生参加宗教活动的频率较高,68.0%的大学生不能正确认识宗教现象。  相似文献   

8.
《中国宗教》2022,(2):36-38
《广州市宗教事务管理条例》(修订)(以下简称《条例》)于2021年10月27日经广州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十六次会议通过,于2021年12月1日经广东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七次会议批准,自2022年2月1日起施行。一、修订背景广州市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五大宗教俱全,信教人数约95万人。由于广州毗邻港澳,国际和境内外交往频繁,流动人口多、宗教种类多、信教群众多,抵御境外宗教渗透工作任务艰巨繁重。  相似文献   

9.
在《科学与无神论》杂志2005年第六期上,刊登了署名文丁的文章《科学无神论必须进入大学校园——一组有关调查和论文的述评》,通报了有关杂志关于宗教在大学生中发展状况以及信教原因的论述。在2005年无神论学会学术年会上,来自一些大学的教师也谈到了目前大学生无神论教育匮乏,出现了大学生加入宗教比例增长的趋势。为此,中国无神论学会与《科学与无神论》杂志编辑部于2005年12月15日专门组织了一次关于无神论教育能否也进入大学校园问题的座谈会。参加座谈会的有清华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语言大学、中国矿业大学等高校…  相似文献   

10.
<正>“必须坚持把广大信教群众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的这一重要指示,着眼新时代宗教工作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为我们指明了今后开展天主教工作的方向、路线和举措。在推进新时代天主教工作的征程上,我们不但要融会贯通学习领会,更要紧密结合福建天主教实际,做到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在当前形势下,要尽力做到以下几个“明确”,切实把广大信教群众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  相似文献   

11.
海外消息     
《天风》2013,(2):63-63
调查显示基督教仍是全球最大宗教 据英国路透社报道,一份对信仰的全球调查显示,以人口数量为标准,世界第一大宗教是基督教,然后是伊斯兰教,不信教的人群排第三位,印度教排第四。基督教目前拥有22亿信徒,占世界人口的31.1%,这中间包括天主教和新教。前者的信徒超过11亿,占基督教人口的50%以上,接下来是占37%的新教和占12%的东正教。基督教是分布最均匀的宗教,全球各地均有信徒。研究显示,全球69亿人口中,有84%拥有宗教信仰。  相似文献   

12.
河北省围场县三义永乡三岔口村马连道村是天主教友聚居的地方(全村84户,其中有两户不信教)。十年动乱结束后,党的宗教政策逐渐落实,他们开始了正常的宗教活动。一九八三年以来,教友们响应政府关于开展“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的号召,积极开展创建文明村活动,现已收  相似文献   

13.
编译者按:本刊1998年第1期曾以《一份科学家信教调查卷的思考》为题,编译了美国佐治亚大学历史系教授爱德华.J.拉尔森(Edward.J.Larson)和拉里·威泽姆(LarryWitham)发表在国际自然科学权威刊物《自然》(NATURE)杂志第386卷(1997年4月日出版)的一份关于美国...  相似文献   

14.
河北省涿鹿县黄土港村是个天主教友聚居村,全村530人,其中天主教群众占百分之九十九。近年来,该村党支部一班人,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千方百计为信教群众办实事,搞服务,深受群众的信赖,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关系。1987年,他们群策群力,积极筹集资金为村里两眼  相似文献   

15.
新华社主办的《嘹望》周刊1987年第3期在《瞭望信箱》专栏刊登该刊编辑部写的《这种活动是“信教”还是“迷信”》,摘录如下: 目前,我国的宗教主要有五种:佛教、道教,天主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耶稣教)。根据各教的传统和习惯,在宗教活动场所内或在教徒自己家里进行的拜佛、诵经、烧香、礼拜、祈祷、讲经、讲道、弥撒、受洗、受戒、封斋、过宗教节日、终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大学校园中的“宗教热”持续升温,大学生信教现象颇受关注。大学生信教的比例、信仰宗教的原因、大学生的宗教认知状况等问题都需要实证性的研究来给予回答。本文从芜湖三所高校大学生信教状况的问卷调查入手。并通过个案访谈的方法。研究上述问题。以及对德育工作者的应对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当代大学生的宗教信仰呈现出较为明显的矛盾性倾向。其主要方面表现为,大学生中明确表示信仰宗教者总体比例较高,并呈逐年增多趋势;部分大学生对党和政府的宗教政策及法律法规了解不够,甚至理解偏颇;大学生中宗教渗透问题日趋严重;在明确表示信仰宗教的学生之外,还有相当比例的学生在将来很有可能发展成为宗教信徒。其次要方面表现为,大部分信教学生其实并非就是严格意义上的宗教信徒,他们对宗教的理想追求与信念又十分淡薄。但这也正表明矛盾双方存在着相互转化的契机。因此,教育部门如何应对就成为问题的关键。本文认为,足够的重视、在高校内部设立相应的宗教管理机构、加强宗教知识培训与马克思主义宗教学课程建设是做好大学生信教工作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早在明代,澳门就成为西方天主教在远东的传教中心。19世纪后期葡萄牙强占澳门以后,天主教和其他西方宗教势力进一步增强,然而,澳门的炎黄子孙并没有纷纷皈依西方宗教,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仍然信奉以佛教为主的中国传统宗教。据1970年的统计,澳门信仰佛教的人数占总人口的76%以上①,这说明佛教在澳门宗教信仰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不过,佛教在澳门取得如此显要的地位,是从近代,尤其是民国以后开始的。澳门地区包括珠江三角洲的澳门半岛和一匹仔、路环两岛。这种地理环境,使澳门对内地文化有很强的依赖性。早在四五百年以前,…  相似文献   

19.
武汉是一座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的城市。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等,其信教人数众多。主要有佛教归元寺、道教长春观、伊斯兰教民权路清真寺、天主教上海路天主教堂(汉口圣若瑟堂)、基督教荣光堂等。  相似文献   

20.
在人们的想象中,西藏这块神秘的佛教圣地,藏族人是全民属于藏传佛教的信徒。殊不知,在西藏东部横断山脉的边沿,澜沧江东岸的盐井地方却有一个天主教的教友村。这个村的藏民人口千人左右,而其中信仰天主教的就超过了百分之九十,且有二百多年的信教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