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阅读障碍儿童识字特点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作业分析方法,定量分析了小学二至五年级阅读障碍儿童的错别字类型,定性分析了其易错或易忘字的类型特点.初步探讨了阅读障碍儿童识记汉字的方法,从而推导障碍原因.研究结果表明:(1)汉语阅读困难儿童的错别字分五类,以形似错误为主.(2)随年级增高,形似错误的比例增加.依此结果可以推论:汉语阅读障碍儿童的识字方式是以图形式记忆为主的,未建立有效且强的形-义联结,其心理词典的词条数目少且精确性较差.  相似文献   

2.
一、研究任务和方法一、研究任务一是初步测量小学生的记忆广度的指标;二是了解小学生记忆广度的差异。二、方法被试:小学二年级、四年级、六年级学生各20人,男女各半。识记材料数字共10次(从一个数字到十个数字);部首共10次(从一个首部到十个首部);字母(均为声母)共十次(从一个字母到十个字母)。每次呈现时间均为一秒钟.所有被试都个别参加三种识记材料共30次的测量。每种识记材料10次的呈现顺序相同(实验前随机排列确定)。  相似文献   

3.
笔画繁简和词性差别对初识字儿童识记汉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如何教低年级儿童识记汉字,广大教师多年来已积累许多经验,教育、心理学工作者也作过不少研究。不过一般多着重于教学方法的改进,而对影响儿童识记汉字的条件还缺乏比较系统的分析。经验证明,儿童识记汉字的难易既受字形、字义的影响(在方言区字音也是影响难易的因素),也受生活经验和心理发展水平的制约。同一年龄和年级儿童  相似文献   

4.
采用词汇判断任务,以小学三年级、五年级儿童以及大学生为被试,考察单字词识别中的多义词识别优势效应的年龄特点.结果发现:(1)三组被试都表现出单字词识别中的多义词识别优势效应,且效应发生在低频字上;(2)随年龄的增长和识字能力的提高,儿童汉字识别的错误率降低;而多义词识别优势效应呈现递减的趋势.小学三年级已经发展出多义词的识别优势,小学五年级的反应模式与大学生的基本接近.最后,从语义反馈量、加工方式差异等角度对结果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选用WISC—R 和临床记忆量表的部分测题,考察了小学儿童短时记忆发展特点.结果表明:(1)小学儿童短时记忆能力随年龄增长呈上升发展趋势,7—9岁年龄段是迅速发展时期;(2)凡运用记忆策略识记材料,其效果总比机械识记好;小学中、高年级儿童的意义识记和机械识记效果均优于低年级;(3)小学各年龄段儿童具体词的记忆效果均优于抽象词,但这种差别随年龄增长而缩小.  相似文献   

6.
小学2~5年级儿童基于成功基础率的策略适应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28名小学2~5年级儿童为被试,采用BST实验任务,对策略成功基础率变化进行控制,探讨了小学儿童策略适应性差异和发展特点。结果表明:(1)在策略成功基础率变化的情况下,小学儿童策略适应性存在年级差异,表现为2年级儿童策略适应性水平低于3年级儿童,2、3年级儿童策略适应性水平低于4、5年级儿童。(2)小学儿童策略适应性发展存在阶段性,儿童在小学2~5年级内策略适应性发生了质的变化,但是这种变化是一种渐进的发展变化过程,表现为从小学2年级到4年级儿童的策略适应性呈现显著的、渐进的变化,4、5年级之间儿童策略适应性处于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7.
小学儿童提问能力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以图片和文章两种不同形式呈现实验材料,以小学二、四、六年级的90名小学生为被试,要求他们对实验材料进行提问,从而考察儿童提问的发展以及刺激材料属性对提问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小学儿童提问的数量和质量随年级的增长而提高;(2)刺激材料属性与年级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儿童的提问产生了影响,六年级儿童对图片的提问在数量和质量两方面优于对文字的提问;(3)小学儿童的提问元认知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  相似文献   

8.
小学五年级学生汉语阅读知觉广度的眼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呈现随眼动变化技术"对小学五年级学生的阅读知觉广度进行了眼动研究.结果发现,(1)小学五年级学生的阅读知觉广度具有不对称性.(2)小学五年级学生的阅读知觉广度为注视点左侧一个汉字到注视点右侧两个或三个汉字的空间.  相似文献   

9.
为了考察汉字识别在语素意识和阅读流畅性之间的作用,本研究通过对小学一至六年级856名儿童的语素意识、汉字识别和阅读流畅性的测查,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分析,结果发现:(1)语素意识在整个小学阶段都影响阅读流畅性;(2)在一至五年级,汉字识别在语素意识和阅读流畅性之间起着中介作用;在六年级,其中介作用不显著。结果表明,语素意识可以促进阅读流畅性发展,且年级越低,汉字识别在其中的中介作用越大。  相似文献   

10.
采用配对联想学习范式, 通过2个实验, 系统考察了书面字形在汉语低年级儿童口语词汇学习中的作用。实验一以40名二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 控制了假字的形旁透明度, 操纵了声旁的规则性, 要求儿童分别在规则字、不规则字和无字形条件下学习4个新异物体的名称, 结果发现呈现不规则汉字阻碍了儿童口语词汇的学习;实验二以27名一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 采用相同的配对联想学习范式, 同时操纵了假字的声旁规则性和形旁透明度, 再次发现了不规则汉字的阻碍效应, 并且发现透明形旁对口语词汇学习的促进作用。整个研究表明, 书面字形在汉语儿童口语词汇学习中具有重要作用, 这对今后的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都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工作是建立一套适合我国特点并有利于开展跨文化研究的图形加工实验的技术资料。工作包括两部分:1.建立一套图形标准化常模。2.建立相应的图库及图一词实验计算机软件,其中包括识别、启动、同时匹配和Stroop四个实验程序。为保证实验的精度,程序编制中解决了图形的即时呈现、即时消失、刺激的随机呈现、反应时精度1毫秒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不同阅读水平儿童汉字音形义联结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小学四年级儿童为被试,通过音义联结、音形联结、形义联结和音形义联结四项测试,对不同阅读水平儿童汉字音形义的相应联结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阅读水平儿童在汉字音、形、义联结强度上存在显著差异.(2)低阅读水平儿童汉字字形表征的模糊影响了他们汉字音形、形义的联结强度.  相似文献   

13.
以小学二、三年级儿童为对象,探讨汉字学习与儿童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关系。结果表明,汉字学习水平与儿童综合操作水平之间存在密切关系,总体上来说,汉字学习水平高者其综合操作水平也高:汉字学习水平与儿童分析操作水平之间不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4.
以146名小学一年级儿童为研究对象, 进行了历时2年的3次追踪测试, 考察小学生从一到三年级的语素意识、汉字识别和词汇知识之间发展关系的变化。在控制了语音意识、快速命名、正字法意识、一般认知能力和自回归效应后, 结果发现:(1)一年级时的汉字识别显著预测二年级的同音语素意识和同形语素意识; (2)一年级时的词汇知识显著预测二年级的复合语素意识和汉字识别; (3)二年级时的汉字识别和词汇知识对三年级的同音语素意识、同形语素意识和复合语素意识均有显著预测作用; (4)二年级时的同形语素意识对三年级的词汇知识具有显著预测作用。结果表明, 小学一至三年级的汉字识别和词汇知识对语素意识具有预测作用; 三种语素意识对汉字识别和词汇知识的预测作用中, 只有同形语素意识能够显著预测词汇知识; 三种语素意识、汉字识别和词汇知识的发展关系存在变化且具有阶段性特点。  相似文献   

15.
丁芳  刘颜蓥  张露 《心理科学》2018,(2):357-363
为了探讨小学儿童的程序公平认知以及不同程序信息下程序公平认知归因取向的发展特点,研究采用自编的程序公平认知情境故事材料,对150名小学1、3、5年级儿童进行测查。结果表明:小学儿童的程序公平认知能力随年级增长而提高,在有投票权且同等和有投票权但不等下的程序公平认知得分显著高于在无投票权下,在消极结果信息下的程序公平认知得分显著高于在积极结果信息下,且年级、程序信息、结果信息两两之间和三者之间均存在显著交互作用。随年级增长,小学儿童的程序公平认知归因在结果取向和权威取向上不断减少,在过程取向上不断增多,在能力取向上则是上升到3年级之后又逐渐减少。研究说明小学儿童的程序公平认知能力随年龄增长而发展,并受程序信息和结果信息的影响;小学儿童的程序公平认知归因随年龄增长越来越倾向于过程取向。  相似文献   

16.
汉字听写是小学生读写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多种认知技能影响。以858名小学一至六年级学生为对象,考察了元语言意识(语音意识、语素意识、正字法意识)和快速命名对汉字听写的影响,在控制了智力和口语词汇的影响后,结果发现:(1)语音意识和正字法意识在低年级儿童的汉字听写中起着重要作用,对中、高年级没有显著影响;(2)快速命名在中、高年级儿童的汉字听写中起着独特作用,而对低年级没有显著影响;(3)语素意识对整个小学阶段的汉字听写都起着重要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各认知技能在儿童不同的发展阶段对汉字听写的作用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7.
学龄儿童汉语正字法意识发展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李娟  傅小兰  林仲贤 《心理学报》2000,32(2):121-126
该研究以小学一年级、三年级、五年级儿童及大学生为被试,让他们对左右、上下和半包围三种结构类型的90个真字、假字和非字进行词汇判断,以探讨儿童正字法意识的发展,结构类型的相应影响,以及年龄对汉字识别中结构类型效应的作用。结果表明;(1)儿童正字法意识的形成是以识字为基础的逐步发展的过程。小学一年级儿童已萌发了正字法意识,但至五年级时才基本达到了成人水平。(2)只有小学一年级被试的真字识别受结构类型影响。汉字识别中是否存在结构类型效应可能与被试识字经验、材料熟悉性等因素有关.(3)年级内部正字法意识的萌发和年级之间正字法意识发展的差异不受结构类型的影响,但萌发之后各年级内部均是对左右结构汉字正字法意识优于上下结构和半包围结构。  相似文献   

18.
书写是小学阶段书面语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受到多种认知技能的影响。采用追踪研究考察了127名小学五年级儿童的语素意识和快速命名对其五、六年级时的汉字听写和抄写的影响。控制了非言语智力、语音意识后,结果发现:(1)儿童汉字听写和抄写能力随时间发展均有显著增长;(2)五年级语素意识显著预测了五、六年级两个时间点的听写,五年级快速命名仅显著预测了五年级听写;(3)五年级语素意识和快速命名预测了五年级抄写。研究表明语素意识和快速命名对汉字听写和抄写存在不同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9.
小学儿童的汉字形旁意识的再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舒华  宋华 《心理科学》1993,16(5):316-318
在《小学儿童的汉字形旁意识的实验研究》(《心理科学》1993年第3期,以下简称《形旁意识研究》)中,我们初步发现小学儿童的汉字形旁意识随着年级而发展,三、五年级儿童已能自觉利用形旁信息帮助学习和推理生字词。并且发现语文能力高的儿童在生字词上的多重选择得分明显高于语文能力低的儿童。但是该研究中选用的汉字都是儿童知道其形旁的意义的,并且我们将全部汉字组成儿童可理解其意义的词,然后要求儿童进行多重选择。然而,儿童在日常学习中遇到的情况可能更加复杂。例如,对有些汉字,儿童可能不知道其形旁代表的意义,如很少儿童知道汉字“雏”的形旁“佳”的意义是“鸟”。再如,生字有时可能出现在儿童概念不熟悉的词中.在这些情况下,儿童是否仍能意识到汉字形旁的作用并利用形旁进行推理呢?本研究中,我们试图在更复杂的条件下,进一步探讨儿童利用形旁进行推理的特点及不同能力儿童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学前和小学低段不同识字量儿童的认知能力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193名学前儿童和291名一到三年级小学生为研究对象, 比较了不同年级、不同识字量儿童在语音意识、语素意识、快速命名、视觉技能和正字法意识方面的差异。结果显示, 不同年级、不同识字量儿童分别在语音意识和语素意识的不同层面存在差异, 学前主要表现在音节删除和语素建构任务中, 小学阶段表现在韵母识别、音位删除以及语素判断和语素产生方面;快速命名能力是区分各阶段儿童汉字识别能力的有效指标, 学前儿童的视觉能力与识字量密切相关, 而小学儿童的正字法意识与识字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