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我们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现有回族十四万六千人,其中宗教信仰的派别有:“哲合忍耶”、“伊合瓦尼”、“格底目”和“噻奈夫”。这四个教派除传人我县时间较短、人数较少的“噻奈夫”外,其余三个教派在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互相歧视、攻击甚至仇杀的事件。因而在各教派之间一直存在着一个不团结的问题。 解放后,在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光辉照耀下,他们各行其是,互相尊重,使广大伊斯兰教界和信教群众不仅在政治和经济上获得了翻身解放,而且开始享受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在教派关系和民族内  相似文献   

2.
《法音》1992,(9)
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1)每个公民既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在同一宗教里面,有信仰这个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个教派的自由;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信教而现在不信教的自由。(2)我国各宗教一律平等。(3)宗教与国家政权相分离。宗教不能干预国家的行政、司法、学校教育和社会公共教育,国家政权也不能用来推行或禁止某种  相似文献   

3.
各位代表、各位同志: 中国佛教协会是全国各民族、各教派佛教徒共同的爱国组织,是团结、进步的组织。中国佛教协会高举爱国爱教的旗帜,维护信徒的合法权益,贯彻党和国家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开展同各国佛教界人士的友好交往,做了大量的工作。在过去的四十年里,佛教界人士同信仰其他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同呼吸共命运,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天风》2000,(11)
在宗教问题上,我们始终要把握住最基本的两条宪法原则,一是尊重宗教信仰自由,一是坚持独立自主办教。宪法第3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尊重宗教信仰自由,是基于对广大信教群众信仰选择的真诚的尊重,基于宗教存在和发展的客观规律。我国目前有1亿多信教群众。只有尊重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才能使更多的人团结起来,共同致力于实现民族振兴的伟大目  相似文献   

5.
《天风》2003,(5):30-33
——我们对宗教信仰自由的尊重,是对客观存在的尊重,是对客观过程的尊重,是对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的尊重。 ——我们对宗教信仰自由的尊重,是对基本人权的尊重。尊重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才能使更多的人团结起来,实现民族振兴,共建美好世界。 ——我们对宗教信仰自由的尊重,扎根于深厚的文化传统之中。中国历史上在信教与不信教者之间,在信仰不同宗教者之间,很少因为宗教信仰而发生大规模的冲突。 ——我们对宗教信仰自由的尊重,有宪法和法律作保障。 ——面对宗教信仰自由被歪曲和践踏,我们主张:通过各国立法、司法和行政措施,更加卓有成效地实现和保障宗教信仰自由。 ——面对打着宗教旗号的宗教极端主义、恐怖主义的猖撅与威胁,我们主张:国际社会共同反对破坏人类和平的宗教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 ——面对有些国家利用宗教干涉别国内政和强权政治利用宗教问题对别国的欺压与干预,我们主张:尊重各国的主权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的实践,以对话代替对抗。 ——面对冷战结束后因民族、宗教因素引发的局部冲突与危机,我们主张:信教与不信教者之间,各宗教、各教派之间相互尊重和宽容。 ——面对世界多元文化的激荡与融合,我们主张:求同存异,增进了解,加强交流,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三中全会以后,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在临夏县麻尼寺沟公社得到全面贯彻落实。近几年来,信教群众的宗教生活和风俗习惯都得到恢复和受到尊重。我就在这个公社的中路清真寺当阿訇,群众亲切地称我“团结阿訇”。 在中路清真寺作“者麻阿提”礼拜的有二百多户,包括回、东乡、保安、撒拉等民族;还分有不同的教派。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十年动  相似文献   

7.
在宗教问题上,我们始终要把握住最基本的两条宪法原则,一是尊重宗教信仰自由,一是坚持独立自主办教。宪法第3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尊重宗教信仰自由,是基于对广大信教群众信仰选择的真诚的尊重,基于宗教存在和发展的客观规律。我国目前有1亿多信教群众。只有尊重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才能使更多的人团结起来,共同致力于实现民族振兴的伟大目标。同样,坚持独立自主办教,也是基于对全中国人民意愿的真诚的尊重,基于中国曾经长期受过帝国主义侵略和掠夺的历…  相似文献   

8.
在宗教问题上,我们始终要把握住最基本的两条宪法原则,一是尊重宗教信仰自由,一是坚持独立自主办教。宪法第3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尊重宗教信仰自由,是基于对广大信教群众信仰选择的真诚的尊重,基于宗教存在和发展的客观规律。我国目前有1亿多信教群众。只有尊重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才能使更多的人团结起来,共同致力于实现民族振兴的伟大目标。同样,坚持独立自主办教,也是基于对全中国人民意愿的真诚的尊重,基于中国曾经长期受过帝国主义侵略和掠夺的历史…  相似文献   

9.
今年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第三十周年,在过去三十年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保持快速增涨,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都上了大台阶,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在宗教工作方面,党和政府认真履行宪法赋予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相似文献   

10.
《福建宗教》2000,(5):1-1
在宗教问题上,我们始终要把握住最基本的两条宪法原则,一是尊重宗教信仰自由,一是坚持独立自主办教。宪法第3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尊重宗教信仰自由,是基于对广大信教群众信仰选择的真诚的尊重,基于宗教存在和发展的客观规律。我国目前有1亿多信教群众。只有尊重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  相似文献   

11.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中国的人权状况》白皮书,是一部权威性的文献。真实地反映了中国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劳动、司法、宗教信仰等各个方面享有的广泛、平等的权利,显示了我国政府一贯对公民权利的重视,这必将对国际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也有力地批驳了那些以人权为幌子干涉别国内政的言论。建国四十多年来,党和人民政府贯彻执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宗教信仰自由,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之一。现代各国法律上虽规定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但有的把某种宗教定为“国教”或实行政教合一的制度,不能真正确保公民宗教信仰自由。而我国宪法和  相似文献   

12.
宗教無强迫     
共产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根本意义在于:信教或不信教是自由的;信仰那一种宗教或那一个教派是自由的;現在信教,将来不信,或是現在不信,将来又信教,也是自由的,別人不得加以干涉。这是非常正确的政策,也是党所坚持的长期不变的政策。信仰宗教的人存在到什么时候,共产党的这一政策也将不改变地继续存在。我們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我国除了伊斯兰教而外,还有着其他許多宗教和教派。党制定这个宗教政策,有利于加强宗教界和非宗教界以及宗教界內部的团結,有利于祖国的统一、各民族的团結和社会主义建設。但有些人却未深入領会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也不了解伊斯兰教义,主張用强制压迫的方法进行宗教活动。存有这种想法的人,是没有重視古兰經所說的“宗教无强迫”这句話。从宗教界本身来說,也是不近乎情理的。穆罕默德圣人和他的弟子們在傳播伊斯兰教时,毕尼沙里木·依布尼勿甫部落有个名叫艾森的信徒。曾到穆罕默德圣人那里去控訴說:“我有两个儿子,但他們不肯接受伊斯兰教”。他问:“是否可以强迫我  相似文献   

13.
从世界来看,目前世界人口约60亿,各种宗教信徒就达48亿,占世界人口的4/5左右。从我国情况来看,我国是个多宗教的国家,中国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权利受到宪法和法律的保护。目前,我国宗教信仰者已经达1亿多。我国有56个民族,其中55个少数民族多有自己的宗教信仰。因此,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核心江泽民同志曾指出:“要了解  相似文献   

14.
本法律旨在保护宪法赋予公民的信机自由和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第一条基本概念信仰自由——每个公民根据自己的信念在遵守宪法和法规的条件下,自由地选择、拥有传播宗教的或无神论的信念,信奉任何宗教或不信奉任何宗教之活动的权利。宗教——历史上所形成的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以相信作为崇拜对象的现实的与超自然的力量和物为根据的观念及祭把实践的总和。宗教信仰(教派)——具有自己一整套宗教观念、仪式和祭把的任何宗教、教会和宗教组织(联合会)的属性。在布里亚特共和国,佛教(格鲁派传统)、昔日斯拉夫教会(旧礼仪教会)、俄罗…  相似文献   

15.
《中国天主教》2005,(1):9-12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了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维护宗教和睦与社会和谐,规范宗教事务管理,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以下称信教公民)或者不信仰宗教的公民(以下称不信教公民。) 信教公民和不信教公民、信仰不同宗教的公民应  相似文献   

16.
正宗教信仰自由,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处理宗教问题的一项长期的基本政策,也是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宪法第三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同时也规定:"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  相似文献   

17.
那仓 《法音》2003,(6):7-8
各位朋友,各位领导:美国国际宗教自由委员会年度报告中攻击西藏和其他藏区藏传佛教信仰状况,说什么“西藏严厉控制宗教场所和宗教活动”,这是完全没有根据的,也是没有道理的。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政策,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宗教自由的权利和风俗习惯。政府在致力于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教育等各项事业的进步,提高包括信教群众在内的广大少数民族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同时,特别注意尊重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保护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对各民族包括宗教文化在内的文化遗产和民间艺术进行普查…  相似文献   

18.
或许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中国,伊斯兰教可否有相适应的空间?能否持续健康地发展下去?回答是肯定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相同的“宗教信仰自由”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公民有信仰宗教和不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这个宗教和那个宗教的自由。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干涉公民信仰宗教和不信仰宗教的自由。”这条纳入国家母法之列的规定表明了中国政府对宗教问题的观点和立场;也表明了国家对公民人权的充分尊重。《古兰经》第二章第二百五十六节说:“宗教信仰没有强逼,正…  相似文献   

19.
无论从法律依据、理论基础、客观根据和根本出发点来说,开展无神论研究和宣传教育同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都是一致的。深入理解这种统一需要弄清宗教与宗教意识形态的关系、宗教意识形态与有神论的关系、无神论与马克思主义无神论的关系。实现二者的统一要经过自觉的努力。开展无神论研究和宣传教育必须自觉遵守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坚持无神论需要克服对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误读。不能把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当成共产党员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不能把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当成积极发展宗教;理解宗教的群众性不能忘记对不信教群众宣传无神论的责任,理解宗教的长期性不能忘记宗教长期存在过程中的变动性。  相似文献   

20.
简论宗教信仰自由及其法治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俊开 《天风》2007,(19):32-35
宗教信仰自由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人权,与有关国际公约一样,早已得到了我国法律、法规的确认和保障。进一步正确理解并切实保障各族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权利,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宗教信仰自由的内涵宗教信仰自由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人权,具体内容究竟包括哪些方面,一般群众未必明白、甚至有些宗教管理干部也不是十分清楚,只有准确把握它的内涵,才能正确行使和保障这一权利。根据宪法及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