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跟随     
利百加 《天风》2007,(4):20-21
耶稣在复活后对彼得说“你跟从我吧!”虽然这句话只有短短的五个字,却是耶稣用生命所发出的。古往今来,无数的基督徒为此而活,立志成为一个跟随耶稣的人。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面对信仰时,却显得那样的苍白无力。曾几何时,在追随耶稣的道路上,我们显得摇摆不定;曾几何时,在追随耶稣的道路上,我们让主伤心不已。所以每当在《约翰福音》中读到耶稣的这句话“你跟从我吧”!我们应该一次又一次地再思我们的信仰,叩击我们的心灵。我们对比以色列人的跟随,时刻提醒自己成为一个用信心跟随主的人。  相似文献   

2.
卢龙光  叶菁华 《天风》2005,(9):24-25
这个专栏过去三期探讨了《尼西亚信经》的第一段落,谈论了我们对天父上帝的信仰。今期开始我们进入了《尼西亚信经》的第二段落,这段落论及我们对主耶稣基督的信仰。相比起其它段落,第二段落篇幅明显最长。这个不难理解,因为基督教信仰的核心就在于对耶稣基督的信仰;这是我们信仰的独特性。我们基督徒不只是“信上帝”的人,更是“信耶稣”的人,是基督的  相似文献   

3.
《天风》1997,(3):24-24
由广东省有关部门组织编写的这篇《社会公德四字歌》,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倡导人们正确对待人与社会、人与人及人与自然这三个层面的关系,读来琅琅上口,给人启迪。社会公德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类似广东《四字歌》的做法,在其他一些地方也在开展。社会正在大力营造一种讲公德的良好风尚。在刚刚闭幕的第六届全国基督教会议的《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大力提倡“一个好基督徒应该是一个好公民”。置身这样形势下的基督徒,应怎么样?如何更好地在人群中见证基督?这篇《四字歌》所讲的多数似属生活琐事、礼仪小节,但也有“保护环境”、“报效祖国”、“尊师重教”、“崇尚科学”等重大内容,作为一名好的基督徒公民,这些内容仍不失为必要的提醒。  相似文献   

4.
《天风》1997,(3)
由广东省有关部门组织编写的这篇《社会公德四字歌》,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倡导人们正确对待人与社会、人与人及人与自然这三个层面的关系,读来琅琅上口,给人启迪。社会公德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类似广东《四字歌》的做法,在其他一些地方也在开展。社会正在大力营造一种讲公德的良好风尚。在刚刚闭幕的第六届全国基督教会议的《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大力提倡“一个好基督徒应该是一个好公民”。置身这样形势下的基督徒,应怎么样?如何更好地在人群中见证基督?这篇《四字歌》所讲的多数似属生活琐事、礼仪小节,但也有“保护环境”、“报效祖国”、“尊师重教”、“崇尚科学”等重大内容,作为一名好的基督徒公民,这些内容仍不失为必要的提醒。  相似文献   

5.
我们常会听到教会中有人这样说:“信主的人死后进天国,不信主的人死后下地狱”。这是因为许多基督徒认为信主的人一旦去世了,他们真的就是蒙恩得救了,认为他们的灵魂已经进了天国享福去了。事实上,这与基督教“末世论”教义中有关天国的教导是相悖的。试想,如果基督徒死亡之后就进入了上帝的国,那么,今天世界上就不会存在有一个活的基督徒了,因为所有的基督徒都会因此去追求死亡。如果上帝在基督徒一死后就实现了他的终极救赎,将死去的基督徒接到他的国里,岂不是与圣经启示给我们的关于上帝的救赎发生了矛盾  相似文献   

6.
徐瑞英 《天风》2002,(2):18-18
我们常会听到教会中有人这样说:”信主的人死后进天国,不信主的人死后下地狱”。这是因为许多基督徒认为信主的人一旦去世了,他们真的就是蒙恩得救了,认为他们的灵魂已经进了天国享福去了。事实上,这与基督教”末世论”教义中有关天国的教导是相悖的。试想,如果基督徒死亡之后就进入了上帝的国,那么,今天世界上就不会存在有一个活的基督徒了,因为所有的基督徒都会因此去追求死亡。  相似文献   

7.
林静宜 《天风》2013,(9):29-29
出于感化不同信仰读者的需要,我的作品很少会正面地提基督,一位主内读者以为我不是基督徒,很热心地发了两篇文章过来,一篇是《为什么信耶稣》,一篇是理论性的文章,这位读者希望我能通过这两篇文章来归于主。我有些小兴奋。但是,我跟那位读者说,信仰需要慢慢感化,如果一味灌输,会适得其反。  相似文献   

8.
《天风》编辑同工主内平安: 我村有个姊妹礼拜天去聚会,回来时因车祸亡命,家人很伤心。那些世人有的说:“信主的还会轧死?神怎么不保护她?”有的说:“信耶稣不会死,能永生,怎么还会轧死呢?”还有的说:“她如果不信主,不去聚会,这怎么会死呢?看你还信主不?”……这一事故发生,对我教会有很大  相似文献   

9.
耕心 《天风》2022,(10):前插1-前插1
曾经有人如此评述基督徒信仰不进则退的情景:"信主一年,主在眼前;信主十年,主在天边."此话的口气虽然略显绝对,但对每一个基督徒来说,耶稣是谁?倒是一个值得终生思考,且需时常做出回应的问题.这是基督徒信仰养成与安身立命的根基,耶稣在世传道接近尾声时,选择在该撒利亚腓立比与门徒独处,曾直接与其跟随者进行问与答(参太16∶13-17).  相似文献   

10.
耶稣领我     
曹韵 《天风》1996,(7):41-42
经文:“你的手必引导我,你的右手也必扶持我。”(诗139:10) 每当我手捧《赞美诗(新编)》,高声清唱第258首《耶稣领我歌》时,感激之情就会如电波般涌过。不禁回想起这10几年来,耶稣亲手领我一步步走过的灵程,是多么慈爱又是多么奇妙。 我是怎样认识神的 1980年,我10岁。那年爸爸得了一场大病,几乎危及生命。由于当时山西的医疗技术有限,于是我爸。  相似文献   

11.
生命的活水     
王德飞 《天风》2010,(2):40-41
我受洗时间不长,在基督里算是一个新兵。我成为基督徒后,一些同事、朋友都很惊讶,觉得不可理解。不过也难怪,因为连我自己有时也感到不可思议——这就是我吗?我怎么会信耶稣呢?因为我曾经是一个多么顽梗不化的人,以为信耶稣就是迷信,而迷信就是无知。  相似文献   

12.
因为我不美     
“愿主耶稣的荣美藉我彰显,所有主的奇妙爱心与圣洁,使我充满圣灵,赐我善美性情,直到耶稣的荣美藉我彰显。”这首《赞美诗(新编)》短歌29首《彰显主荣美》,唱出了我的心声。它鞭策我对自己的审美观进行了一番返思。使我认识到:作为一名基督徒,要为主作出美好的见证,首先必须具有善美的性情,以至能彰显出主  相似文献   

13.
赵皎钦 《天风》2003,(4):61-61
笔者于去年12月末的一天早晨到农贸市场买菜时,看到一卖鲜姜的摊位上按堆卖,上前问业主“多少钱一堆”? “五毛钱”,我不由自主地说:“这么多,真便宜。”突然在我前面的一位老妇回过头来对我说:“你信耶稣吧,”我立刻亲切地告诉她:“我就是基督徒。”她高兴地喊了一声:“哈里路亚!”转过头去又向业主说:“你也信耶稣吧。”老汉很尴尬地随口应合“我信,我信”。同时,  相似文献   

14.
正基督徒所信仰的基督教是什么样子?基督徒所信的耶稣是什么样子?该书用大量的历史事实,冷静平和的分析,卓越的推理,揭示了在最初的几个世纪里,耶稣如何从人变成了上帝之子,被抬高到了与无所不能的上帝的位置,又进一步如何变成了基督教的基本教义。该书荣登《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通俗易懂、富有启发性,基督徒与非基督徒都能够从中受益。  相似文献   

15.
因为我不美     
陶圣光 《天风》1997,(6):24-25
“愿主耶稣的荣美藉我彰显,所有主的奇妙爱心与圣洁,使我充满圣灵,赐我善美性情,直到耶稣的荣美藉我彰显。”这首《赞美诗(新编)》短歌29首《彰显主荣美》,唱出了我的心声。它鞭策我对自己的审美观进行了一番返思。使我认识到:作为一名基督徒,要为主作出美好的见证,首先必须具有善美的性情。  相似文献   

16.
“敬求救主帮助你,安慰勉励看顾你;主真愿意帮助你,主必领你到底……”《赞美诗(新编)》275首,是姑婆婆在生前最喜欢唱的一首歌,在她住院的最后2个多月里,每天都叫我唱这首歌给她听。 姑婆汪桂芬,湖南省永州市人,中等个子,一直留着短发,慈祥的面孔上常常带着微笑。她一生勤奋工作,没有结婚,晚辈们都尊称她为姑婆婆。听姑婆婆说:她的父母都是裁缝,在天父的带领下,姑婆婆的父母较早听到福音,并成了当地第一对信耶稣的、而且是第一对传福音的夫妇。  相似文献   

17.
基督徒的信仰与生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教会内部,我们有时会听到这样的议论:“信主的和不信主的不相干”,“基督徒和其他人不相配,不能同负一轭”……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进一步提问:“基督徒可以跟不信教的人结合吗?”再推而广之,我们又会问:“基督徒能否跟不信主的人交朋友?或者说,能不能跟不信主的人交往?”我们认为,每个基督徒都是人类社会群体里的一分子,不可能超越社会不与外界交往和接触,不与持不同信仰(或者没有信仰)的人来往,自我封闭、自我隔离。事实上,我们有着广泛的社会人际交往(包括国际友好往来)。中国的基督徒和不信教的广大群众一直长期生活在一起并结下了深厚…  相似文献   

18.
谢劲松 《天风》2002,(6):16-17
基督徒是耶稣的门徒。耶稣的门徒是跟从耶稣,信他道的人。基督徒相信耶稣的道,并在自己的行为、言语与内在品质上力争体现出这个道。在耶稣的门徒里,那些特别令人仰慕的门徒被称为圣徒。基督徒虽然未必都是圣徒,但是他如果是按照耶稣的教导去行事做人,他就会改变自己的内在品质,变  相似文献   

19.
黄兆安 《天风》2018,(12):26-26
当跨进主的福门,得到了平安的福,我自以为信主的目的达到了,正想与主告别时,圣经中十个麻风病人的故事(参路17:11—19)及时唤醒了我。我知道主赐平安后,人当知恩、感恩。当我读到《提摩太前书》1章15节“基督耶稣降世,为要拯救罪人”,那时,我明白了信主不是单求身体平安,而是追求灵魂得救、不再犯罪,享受永生的福乐。  相似文献   

20.
焦富齐 《天风》2007,(8):12-13
正因为主耶稣已经从死里复活了,主耶稣复活的大能和复活后永远的生命,要进入每个信主之人的生命中——经文:约11:24;林前15:14“我信身体复活”这句话,已经被列入《使徒信经》,这是基督教最基本的信仰之一,也是基督教最重要的基本教义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