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1《吕氏春秋》中的中医学治则思想《吕氏春秋》作为杂家名著兼采先秦诸子各家之说,有些学术观点与《内经》很接近,如其反对用宗教迷信方法抵御疾病,说:“今世上(尚)卜筮祷词,故疾病愈来”(《季春纪第三·尽数》)。《素问·五藏别论》则说:“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吕氏春秋》蕴含有许多中医治则思想,在《内经》中亦有所体现,如《季春纪第三·尽数》曰:“故凡养生,莫若知本,知本则疾无由至矣。”《孝行览第二·孝行》又曰:“凡为天下,治国家,必务本而后末。”养生治国须“知本”“求本”,治病亦须“治病必求于本”(《素问·阴阳应象大…  相似文献   

2.
运气学说首见于王冰《黄帝内经素问注》,但在唐末至宋初这段时期的正史和医学史资料中未见记载。本文通过文献稽考和史料辨析,指出:《元和纪用经》、《玄珠密语》、《天元玉册》和《素问遗篇》与《黄帝内经素问注》中的"七篇大论"之间有密切关联,运气理论在唐宝应元年至北宋嘉佑二年这段历史时期里,是以秘密授受的方式在道教体系内进行传承和发展,至北宋在医学界大力推广提倡运气学说时,其基础理论体系在道教系统内已经趋于成熟;王冰得授"七篇大论"是在"斋堂"得到秘密授受,其后的运气理论传承和研习、发展也与道门中人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在拙作“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核心”一文 (以下简称“核心”一文 )中 ,笔者曾经提出“气化核心”的观点 ,这一观点赖以确立的前提即《内经》存在着气学理论体系 ,当然 ,“核心”一文是把这一前提看作是不证自明的 ,这亦是建国以来中医学术界普遍的态度。但现在看来 ,问题并非如此简单 ,因为“核心”一文发表后有关商榷的来函中 ,不少热心读者认为 :《内经》不存在气学理论体系。可见 ,《内经》的气学理论是否形成体系仍是眼下需要探讨的问题。1 气学自然观1.1 气为宇宙万物之本原《素问·天元纪大论》引《太始天元册》文曰 :“太虚寥廓 ,肇…  相似文献   

4.
1《吕氏春秋》中的中医学治则思想 《吕氏春秋》作为杂家名著兼采先秦诸子各家之说,有些学术观点与《内经》很接近,如其反对用宗教迷信方法抵御疾病,说:"今世上(尚)卜筮祷词,故疾病愈来"(《季春纪第三·尽数》).《素问·五藏别论》则说:"拘于鬼神者,不可与言至德."  相似文献   

5.
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内经》对医目的论述及中医学发展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北京100700)孟庆云《内经》是一部以讨论人体健康和疾病为重点阐述人体生命科学的古代著作。关于医学的目的,在它的不同论篇里,有不同的理论层次,其中以防病治病的...  相似文献   

6.
《内经》中的心身医学思想河南省南阳中医药学校(473061)郭延东,吕云玲(一)心主神明而率全身的心身理论《灵枢·本神》指出:“所以任物者谓之心。”《灵枢·卫气》云“神生于五脏,舍于五脏,主导于心。”《素问·灵兰秘典论》指出“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  相似文献   

7.
情志理论是中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内经》认为五志,即“怒、喜、思、悲、恐”五种情志变化与内脏有密切的关系。肝“在志为怒”,心“在志为喜”,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悲”,肾“在志为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明确了情志的产生以五脏之精气为物质基础。当五脏发生虚实盛衰变化时,往往对外界某种刺激极为敏感,会直接影响到人的情志活动,而有情志异常的相应表现。《素问·宣明五气篇》云:“精气并于心则喜,并于肺则悲,并于肝则忧,并于脾则畏,并于肾则恐,是谓五并,虚而相并者也”。马莳注释…  相似文献   

8.
成书于先秦时期的《黄帝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经》两大部分。《灵枢经·九宫八风篇》的内容与《周易》关系密切。它不仅记述了八卦式占,而且保存了洛书方面的珍贵资料,对研究《周易》有着重要的意义。下面是我们读了此文之后的一些看法和想法,就叫读后记吧!  相似文献   

9.
从文本表达看易、老、孔、医的同源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子》、《论语》和《内经》等经典的文本表达呈现出共性:篇与篇、段与段甚至句与句之间看似缺乏逻辑衔接但却是一个有机整体。这种表达方式受到《易经》卦与卦、爻与爻排列方式的直接影响。其文本特征为:指点、叙述(呈现)和互文见义。共同的文本表达方式是易、老、孔、医同源性的又一重要表现。  相似文献   

10.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是记述扁鹊和仓公医事活动的专篇。目前,中医界大多集中在对其原文的医古文语言学分析、扁鹊和仓公医事活动年代的考证、所载病案的病因病机与诊法的探讨等方面,而专篇探讨扁鹊和仓公治疗学思想的研究尚缺,本文就此加以论述,并与《内经》简单地对照。1《  相似文献   

11.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是记述扁鹊和仓公医事活动的专篇.目前,中医界大多集中在对其原文的医古文语言学分析、扁鹊和仓公医事活动年代的考证、所载病案的病因病机与诊法的探讨等方面,而专篇探讨扁鹊和仓公治疗学思想的研究尚缺,本文就此加以论述,并与《内经》简单地对照.  相似文献   

12.
马王堆帛书《系辞》中的“马” ,其义同于“数”。根据《素问》的记载 ,“数”是人中之阴阳 ,“象”是天地之阴阳。这与帛书《要》篇中将《易》归于“人道”的说法相通。另外 ,据秦汉时代的流行观点 ,伏羲画卦的传说也与人道思想有关。  相似文献   

13.
1 《内经》是实验科学吗《内经》是实验科学的观点是刘里远博士在其新著《古典经络学与现代经络学》中提出的,刘博士认为“古人以极其杰出的实验科学思想,真实地记录了观察到的生命现象,总结出高度概括性的生命规律”[1]。“《内经》是以观察和体验到的现象、事实为依据的,它建立于对人体的形态解剖、生理活动及病理变化的基础上,建立于人体和自然的对比和联系上,因此《内经》是实验科学”。[1]一般认为《内经》是传统医学典籍,是经验性的,那么,为什么刘博士要将《内经》的性质定为“实验科学”?他又为什么能将《内经》定…  相似文献   

14.
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必须更新思维方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必须更新思维方式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武汉430000)徐木林,王秋琴一、传统中医的思维方式《内经》是中医基础理论的奠基性巨作,两千余年来基本是沿袭《内经》所创立的理论体系,有效地指导着中医临床各科的医疗实践。出于《内经》时代的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15.
《周易》与《黄帝内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中国古代哲学有密切的联系。尤其是《周易》的自然哲学对中医学理论的奠基之作《黄帝内经》影响巨大,自古即有医易同源之说。《周易》对《内经》之影响是多方面的,本文仅选择阴阳、变易、时位中、象数,来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阴阳导源于《周易》,《内经》在医学方面作了发展;《内经》对变易运动、时位中概念的吸收,使中医学呈现出有别于西医学的民族特色;象数是中医学建立理论体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在1992年8月下旬举行的“海峡两岸齐文化学术讨论会”上,我作了关于《管子》轻重理论的简短发言。因时间关系,未能作深入的讨论。现草此文,进一步阐述我的观点,以期有利于讨论的深化。一、《管子·轻重》同《管子》其他各篇不属于同一经济思想体系《管子》各篇观点并不完全一致,这是多数学者的共识。我想进一步指出的是,《管子·轻重》同其他各篇,不只是一般的不一致,而是属于根本不同的两种经济思想体系。今本《管子》为刘向所编。刘向将《管子》各篇分成八个组,第七组是《管子解》,这  相似文献   

17.
读诵和研究《论语》的人通常认为《论语》每一篇的篇名是随机截取的,各篇之间没有内在逻辑联系,每一篇中的各章也是随意罗列的。作者通过多年的研究发现:每一篇的篇名其实是精心挑选的,它形象地表达出该篇的主题;各篇之间存在着严密的因果逻辑联系;每一篇中的各章都是围绕主题而采撷编排的。一言以蔽之,《论语》乃编撰者精心构划之作。  相似文献   

18.
文化人类学具有跨文化研究的学科优势,其理论与方法逐渐在中医研究中得到关注,文化人类学在中医经典著作的《黄帝内经》的研究中理应发挥作用。理顺了法、英、美等西方有影响力的人类学家的理论与方法,并将其运用到《内经》研究中,分析了《内经》冠以“黄帝”书名的缘由、“祝由”治病、对重视“脏腑”功能的理解以及对所蕴含的传统文化思想的解读等相关内容,不仅拓宽了《内经》的研究领域,而且对于社会文化传播、《内经》国际化的学术交流以及教学都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19.
《易经》《内经》阴阳说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经》《内经》阴阳说之比较陈利国《易经》作为哲学典籍,其思想内容集中到一点,就是以阴阳两种属性的对立统一说明事物变化的原因和规律。《内经》作为中医学的经典著作。吸取了大量的哲学思想,建立起了以阴阳五行为论理工具,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脏象经络为理论核...  相似文献   

20.
人生活在一个语言的世界中 ,而语言的力量是神奇的 ,我们不仅用语言来表达我们的思想和知识 ,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语言来学习和掌握我们未知的东西 ,可以说人对外在物质世界的感知和认识无不反映在语言世界中。所以伽达默尔认为 ,可以被领悟的存在就是语言。以中医为例 ,我们要学中医就首先要学习《内经》 ,而学习《内经》首先要解决的是对《内经》表述的理论的理解 ,即对语言的理解。于是 ,问题出来了。众所周知 :一部《内经》 ,注者如云 ,歧解叠出。原因何在 ?理解不同。为何理解不同 ?语言本身具有不同理解的可能性。我们且看这样一个例子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