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芳 《孔子研究》2020,(1):73-81
中国传统社会以伦理为本位,以孝治国和依礼治村是乡土社会治理的显著特征。首先,孝道传承始于"有礼可依",仪式赋予孝道以知识化和规范化,节庆又将族群的精神气质具象化为礼仪传统。其次,传统乡绅在地方自治和村庄教化中起到传道和卫道的作用,使得乡村孝道在运行中"违礼必究"。再次,乡村孝道的传播和再生产,还有赖于无形的乡村舆论形成的孝道保护的文化磁场,牵引着乡村社会"依礼而治"、"无讼自治"。在百年社会急速蜕变中,现代社会良性协调机制的供给远落后于传统社会良性治理机制的断裂速度,将传统的伦理资源转化为现代社区治理的社会资源,以礼治村与以法治村相辅同向而行,有助于构建新时代文明礼治的乡村社会共同体。  相似文献   

2.
徐勇  黄辉祥 《学海》2002,(1):10-15
上世纪 80年代初 ,伴随以家庭承包制为基础的经济体制改革 ,在农村基层政权和社会管理体制上形成了“乡政村治”格局 ,即从国家体制上 ,行政权上收至乡镇 ,乡镇成为基层政权组织 ;乡镇以下的村实行村民自治 ,建立群众性自治组织———村民委员会 ,对本村事务行使自治权。但这一体制在实际生活中的表现形式却复杂多样 ,特别是乡镇基层的行政权仍然以各种方式向村渗透 ,并在乡村治理中呈支配性地位。我们在河南省中部的L乡调查发现 ,乡镇通过目标责任制实现对村的行政主控便是其表现形式之一。一、乡域治理的社会构成及权力体制(一 )乡域治理…  相似文献   

3.
苏北“网红村”景观设计研究作为新时代背景下乡村旅游创新发展的重要实践,通过介入“网红”景观策略与景观建构形式,构建参与性、互动性的乡村旅游景观,吸引游客前来参观打卡,实现乡村旅游创新发展。以江苏省淮安市龟山村为例,通过场地景观重构、文化形式转译、多维主体认同构建,探讨苏北“网红村”景观设计促进乡村振兴的新路径,为乡村旅游村建设发展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4.
吴倩 《孔子研究》2023,(4):32-39
儒家乡村治理的实践智慧体现在“德治教化”“耕读家风”与“士绅精英”三个方面。德治教化是儒家乡治的重要特点,汉代三老制、宋明乡约等德治措施注重价值引导、内在自律,德治传统在当代经过创造性转化可与法治建设相辅相成,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家族是古代乡村社会的基本单位,耕读家风被历代王朝誉为道德楷模、乡治典范,传承发展耕读家风有助于以家庭建设为起点移风易俗、塑造文明乡风。以士绅为主体的乡村精英引导古代民众处理了大量乡村公共事务,现代乡贤不再局限于家世出身或道德领域,因地制宜地发挥新乡贤作用成为乡村治理灵活有效的政策选择。总之,农耕文明治理乡村的实践智慧必将在乡村振兴新征程中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黄湾樟乡村特色生态小镇为主要内容进行展开,分别对黄湾樟的村文化与黄湾樟的生态进行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施为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有效的保障,我国经济也逐渐地壮大起来,从沿海到内陆,从一线城市到二线城市,再到原本落后的农村。虽然国家越来越重视乡村的振兴工作,致力于打造有特色、有韵味的乡村,但是现如今我国乡村建设还处于发展阶段,仍有很多困难等待我们去解决。因此,广西特色小镇的规划设计项目探讨了乡村型小镇的相关问题,并得出了"三原"答案——"保留乡村原貌"、"不改变乡村原质"和"传承乡村原文化"。  相似文献   

6.
一、绪论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治国治政思想是孔子政治思想的重要部分。孔子的治国治政思想可以概括为三点:(1)强调治政者要具贤人人格;(2)要求治政者以德治国;(3)期望治政者采取的治民措施要符合道德的要求。孔子治政思想的特征也可以概括为如下几点,即强调君臣正名分,主张上下关系隶属,不主张并列;强调上下左右关系协调,不主张相互关系对立;强调治政者自身修养,不主张外部实行监督;强调君臣治民,不主张民众有什么权力。孔子的治政思想在我国影响巨大。我国古代有许多精通孔子治政思想的政治家和官员。元代张养…  相似文献   

7.
在城镇化进程加快和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乡村生态建设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文章以水敏性理念为切入点,对乡村景观水体整治模式做研究思考。首先对水敏性理念的提出和理论做了探讨,认定它是水敏性城市概念的延伸和尝试,提出了水敏性理念的前提要求、核心、技术途径、规划展望;其次以石洞沟村为整治模式载体,将水敏性理念运用到石洞沟村河道景观整治当中,发掘现状问题并提出整治策略;最后以石洞沟村生态景观为核心,对村落整体建设与生态发展的规划框架做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8.
杨俊凯 《学海》2003,(5):201-202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 0 0 2年 ,第 443页  以小故事来讲述大理论是一件既让人快慰而又充满挑战的学术体验。吴毅先生的新著《村治变迁中的权威与秩序——— 2 0世纪川东双村的表达》以其精致而又严密的文章结构 ,冷峻而又理性的行文风格实践了这一颇具吸引力和挑战性的体验。在这种体验之中 ,他以小叙事的方法对整个 2 0世纪的中国乡村政治的大逻辑进行了一次尝试性研究 ,给时下的中国农村问题研究提供了许多新的启示。该书以四川省东部地区一个普通的村庄———双村为个案 ,运用政治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法和民族志的叙述架构 ,详细地考察…  相似文献   

9.
《学海》2017,(4):36-41
能人治村是村治逻辑和村民行动逻辑的双重呈现。能人治村类型划分有获得方式和实现方式两个向度。依据能人治村实现方式,可以区分为能人集权型、能人竞合型和能人主导参与型三种不同类型,能人主导参与型强调村民参与村治过程,在决策合法性、合理性、主体间的沟通信任度以及村治契合度等方面优势相对明显。现实选择看,魅力能人主导协商型是能人主导参与型的进一步升华,代表了能人治村的发展方向,需要从能人队伍建设、协商化、组织化、法治化等方面全面推进。  相似文献   

10.
广西横县地区属于桂西南地区,其依托茉莉花经济不断发展,从而也推动了乡村旅游建设的发展。文章首先选取横县地区以传统村落旅游分析横县壮族地区传统村落的旅游资源现状和旅游景观的要素,提出现存的问题并进行总结归纳;其次对横县壮族地区旅游景观的人文资源、自然资源及村庄形态等因素进行分析,并作出相关的结论;最后结合以上的结论,以榃僧村的旅游景观改造设计为例,对广西横县地区的壮族村落旅游景观的提出改造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