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山寺建筑与塑像概述贵和南山寺位于台怀镇南2公里处,昔为五台山十大青庙之一,今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庙坐落之山位于台怀镇的南面,称为南山。雄伟高峻,佳木葱笼。南山上建寺,故称南山寺。南山寺创建于元贞一年(1295),元成宗赐额大万圣佑国寺。真觉...  相似文献   

2.
1987年8月19日,南山寺住持慈音给五台山管理局打来电话,说南山寺住的居士,从中台顶买回了金钱,是工人们从祈光塔下偷挖出的……。我接到电话随即到南山寺详细了解情况:8月9日,原平下正华村柳茂生、霍福印、霍存保游中台顶,从维修祈光塔的民工手中,以每枚一元买下三枚。回到南山  相似文献   

3.
清凉山梵乐与南山寺屈彦男南山寺是五台山著名寺庙之一,素有研习佛教音乐的传统,寺庙里不仅有老一辈佛乐专家慈音、万福、灵琰、灵发等,近年来还培养出一批年青僧人:如汇存、汇光、悲善、悲义等,在国内外都享有较高的声誉。五台山的庙堂音乐分两大类。即青庙和黄庙。...  相似文献   

4.
五台山南山寺建筑群的石雕装饰艺术,题材丰富、雕刻精美且艺术价值颇高,具有显著的时代文化特征,为研究清末至民国中期五台山建筑石雕艺术提供了精美的范本。从作者3次去南山寺对其石雕艺术考察结果来看,南山寺雕饰纹样内容以福、禄、寿文化为核心,雕饰手法多采用浮雕和线刻。与此同时笔者发现南山寺建筑装饰石雕艺术受到五台山区域匠作文化、寺庙经济因素以及当时社会文化的影响,使建筑装饰石雕艺术呈现出风采独具的题材、图案表现及文化特征,展现了清末至民国中期五台山汉传佛教寺庙装饰艺术光彩动人的实际成就。  相似文献   

5.
五台山南山寺建筑群的石雕装饰艺术,题材丰富、雕刻精美且艺术价值颇高,具有显著的时代文化特征,为研究清末至民国中期五台山建筑石雕艺术提供了精美的范本。从作者3次去南山寺对其石雕艺术考察结果来看,南山寺雕饰纹样内容以福、禄、寿文化为核心,雕饰手法多采用浮雕和线刻。与此同时笔者发现南山寺建筑装饰石雕艺术受到五台山区域匠作文化、寺庙经济因素以及当时社会文化的影响,使建筑装饰石雕艺术呈现出风采独具的题材、图案表现及文化特征,展现了清末至民国中期五台山汉传佛教寺庙装饰艺术光彩动人的实际成就。  相似文献   

6.
憨山大师是明代五台山的一位著名高僧崔正森《清凉山志》卷3曰:“或久栖胜地,道著清凉;或暂入兹山,感通大圣”者,就可为五台山的高僧。憨山大师不仅来过五台山两次,前后住了九年,而且修禅开悟,也是印证于五台山;他不仅研究宣传了五台山的佛教,而且也保护了文殊...  相似文献   

7.
元朝统治者对宗教持兼容并蓄的态度,遂使佛教建筑得以迅速发展。五台山南山寺正是这一时期汉传佛教山岳寺庙的典型代表。从该寺的选址和建筑布局入手,试分析其形成原因。五台山南山寺选址受到了历史、外部环境、风水学、宗教活动、园林景观等因素的影响;同时通过对现存寺院建筑体以及修建年代等分析得出该寺建筑群的布局特色。  相似文献   

8.
南山寺座落于台怀镇南五里许的南山脊上,为五台山青庙十大寺之一,是游山者必到之处。此寺环境幽雅,规模宏伟,设计别致,建筑壮观。有人名其“曲径南山”,列为五台山新十景之一,有人说它大有花园风  相似文献   

9.
影壁作为我国独有的小品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五台山历史悠久,寺宇林立,至今保存有唐代以来各个朝代的庙宇60余座,大多建有影壁,特别是南山寺的影壁多达9座。五台山影壁形式多样,材质齐全,内容丰富,集建筑、绘画、雕塑于一身,与所属建筑浑然一体,既有观赏作用,又具有调节空间的功能,是十分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0.
五台叹咏     
巍魏五台山 浩茫云海间 古寺连广宇 神台接霄汉 登临天地阔 攀绝日月咳 堪叹造化力 缘何尽陶然一九八七年八月七日于南山寺五台叹咏@高山~~  相似文献   

11.
桑吉 《法音》2002,(9):42-43
由山西省五台山研究会、山西省社会科学院、五台山风景名胜区政府联合主办。五台山碧云寺、显通寺承办的五台山佛教文化国际学术会议,于8月8日至11日在五台山台怀镇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12.
五台山石雕,寺寺皆有,历史有长有短,内容有简有繁。罗喉寺的石雕卧狮,是五台山较早的石雕艺术品,南山寺、龙泉寺是现代石雕最多、最繁、最佳之处。普化寺的石雕亦颇有名,石佛寺的石牌楼亦属石雕佳品。  相似文献   

13.
一、飞雪迎春 毛主席路居馆在塔院寺方丈院内。1948年春,毛主席率中央机关离开陕北,东渡黄河,经过山西,奔赴河北西柏坡途中,于4月9日路居五台山塔院寺方丈院。方丈院一进三院,毛主席住里院北屋东阁,周恩来同志住同院东屋北阁,任弼时同志住同院西屋北阁。4月10日上午,参观五台山中心区的寺庙。下午,毛主席一行绕石咀镇,登长城岭,下龙泉关,经陈南庄,前往西柏坡。  相似文献   

14.
五台山的南山寺、龙泉寺、菩萨顶都有一百零八级石台阶,唯有菩萨顶的最出名。人们谈起五台山游览的话题,常会问道:“爬过‘一百零八’吗?”这“一百零八”就是指菩萨顶的石台阶,它在人们心目中成了菩萨顶的代表性建筑。叶剑英同志《游五台山诗》中的“三十六丈高耸塔,百零八级石阶层”,就是说的大白塔和菩萨顶。陈毅同志诗:“本  相似文献   

15.
初到五台山多次心仪到五台,冗繁旁午昨方来。人间有此雄丽景,顿教禅怀浩荡开。兴远翅东西南北中台顶 一三二四五高峰, 达在云天一望中。 哪得飞身凌绝项? 大千无处不葱笼! 力登南山寺万壑千岩奔足下,无边林木单如潮。我今放眼南山寺,他日思及兴尚豪。 快饮龙泉水正是炎炎六月天  相似文献   

16.
由五台山研究会、山西省社科院、五台山风景名胜区政府主办、五台山碧山寺、显通寺承办的“五台山佛教文化国际学术会议”,于2002年8月8日——11日在清凉圣地五台山五峰宾馆胜利召开。出席这次会议的有五台山研究会特邀顾问、北京图书馆馆长任继愈、山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申维辰、原山西省人大副主任、五台山研究会会长李玉明、山西省社科院党组书记、院长、五台山研究会副会长张成德、山西省民族宗教事务局局长周新玉、原山西省旅游局局长杨建峰、山西省旅游局副局长韩和平、忻州市副市长谌常瑞、五台县县长。  相似文献   

17.
由省社会科学院和五台山研究会组织几位同志翻阅了大量历史资料,从中选出有关五台山的一部分记载,重新加以点校注释,陆续出版一套五台山研究丛书。其中包括《五台山游记选》、《五台山古诗选》、《五台山楹联集锦》、《五台山碑文集注》、《五台山佛经总目》、《五台山佛教史》、《五台山花卉》、《五台山革命史》、《三传点校注评》及《五台山巡礼行记校注》等。这批文献资料跨越历史一  相似文献   

18.
《五台山研究》2007,(3):43-43
为积极开展对五台山多学科、全方位的研究,使五台山早日加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名录,并形成一门“五台山学”,特制订五台山研究学术规划大纲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法音》2004,(7):48-48
本刊讯山西省佛教协会顾问、五台山佛教功德慈善总会名誉会长、五台山佛教协会原副会长、五台山塔院寺退居方丈寂度法师,于2004年6月21日6时45分,在太原崇善寺安详示寂,世寿94岁,戒腊66夏。寂度法师生于1910年农历十一月十五日,重庆市铜梁县平滩乡新华村人。1939年在峨眉山万佛顶依海静法师剃度出家,当年到成都近慈寺拜能海上人为师,受具足戒,随恩师在寺内修习佛法10年。新中国成立后,寂度法师追随能海上师驻锡四川省绵竹县云悟寺,1953年又随恩师登上五台山,驻锡清凉桥,先后任知客、都监。文化大革命期间回原籍务农,1978年重返五台山住十方…  相似文献   

20.
芜蒌豆粥、滹沱麦饭,是产生于五台山地区的两个历史典故。芜蒌是芜蒌亭的略称,在今河北省饶阳县东北的滹沱河之滨。滹沱,即滹沱河,发源于五台山东北的泰戏山(一名武夫山,亦名派[gu]山)。东台小柏谷水、北台大柏谷水注入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