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庄子是属于田园的,你无法想象一个都市里的庄子。都市是一个用机械构造出来的世界。都市最本质的特征是其机械性。不仅外在的物质世界充满机械性,而且其内在的组织构造也是机械的。人在田园中走路,完全可以随心所欲,但在都市却不行,如果你闯红灯。  相似文献   

2.
第二个论题:真主的古有 我们说:世界存在所需要的原因是古有的(????)。(1)因为,如果他是新生的,就必定需要另一个原因;若另一个原因也是新生的,亦必再需要另一个原因。如此这般,造成无限推演。这是荒谬的。是故,原因之序列必然终止于一个古有者,停止在他那里。他就是我们寻求的称为世界之创造者的主宰。我们必定要承认他的存在。  相似文献   

3.
灵性流韵     
所谓灵性,就是通天意,合自然,应时而生,顺势而动,运化有节,演变随律,物自成韵,秀以自逸。灵性之于人而言,是孕育智慧之果的花朵,是开启创意生活之门的钥匙,是引领着我们享受浪漫人生的觉识,是自我能够自由穿行于内在精神世界和外在物质世界的通道。灵性如水,清澈澄明,映花照月,朗然静丽;灵性若不被蒙尘,则一生颖睿乐  相似文献   

4.
张宇杰 《哲学研究》2023,(1):115-124
梅洛-庞蒂在《知觉现象学》中认为从世界彻底退回到先验意识的“完全还原”是不可能的,并质疑胡塞尔晚年的“第二次还原”最终导致先验现象学在世界问题上陷入悖谬之中。鉴于此,本文围绕胡塞尔在先验现象学的三个不同时期对于世界问题的基本观点,对梅洛-庞蒂的上述质疑进行了辨析:从胡塞尔的视角来看,梅洛-庞蒂所说的世界悖谬首先建立在人格自我与生活世界的习性关联之上,而胡塞尔晚年则指出对于这一悖谬的彻底澄清需要进一步回溯至这种习性关联本身的发生。在此,胡塞尔所说的“第二次还原”或“彻底还原”的最终旨趣并不是从世界彻底退回到先验意识,而是朝向最原初的被动性领域进行彻底回溯,由此自我与世界之间更原初的关联也得到了揭示。  相似文献   

5.
圣召     
在历史的每个时刻,人类都面临着来自天主召叫的特殊挑战。21世纪将既不会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圣召所面临的诸多严重挑战世纪。从《圣经》的记载和世界的历史中我们发现在人类生活和建设的这个世界上总是有为圣召兴盛和衰微的环境。就像我们的基督徒先辈们克服了他们各自时期有关圣召的挑战,我们的信仰驱使我们现今做同样的努力。  相似文献   

6.
2011年10月5日,对于全球果粉来说,无疑是个悲痛的日子,56岁的苹果公司前CEO乔布斯在家人的陪伴下平静地离去。然而,正如他生前设计的引发了全球热潮、改变了我们生活方式的苹果系列产品一样,他的离世,再次直指人心,直击人类灵魂深处那种对天才早逝的哀婉、对创新精神的渴望、对改变世界的冲动。从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的苹果公司总部,到远在大洋彼岸的中国,苹果发型、鲜花蜡烛、isad网络新词……人们以自己的方式怀念时代巨人乔布斯。乔布斯是传奇。传奇的人生同样可以注解。注解传奇不能只停留在表面。剥离诸如超越时代的创新精神、独具慧眼的战略思考、艺术唯美的产品设计、精彩绝伦的演讲内容,这些乔布斯化的外在符号,我们看到了一个禅者乔布斯和他的禅悟生活。  相似文献   

7.
人生活在一个语言的世界中 ,而语言的力量是神奇的 ,我们不仅用语言来表达我们的思想和知识 ,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语言来学习和掌握我们未知的东西 ,可以说人对外在物质世界的感知和认识无不反映在语言世界中。所以伽达默尔认为 ,可以被领悟的存在就是语言。以中医为例 ,我们要学中医就首先要学习《内经》 ,而学习《内经》首先要解决的是对《内经》表述的理论的理解 ,即对语言的理解。于是 ,问题出来了。众所周知 :一部《内经》 ,注者如云 ,歧解叠出。原因何在 ?理解不同。为何理解不同 ?语言本身具有不同理解的可能性。我们且看这样一个例子 :…  相似文献   

8.
我时常静静地沉淀在丰富多彩的大自然的角落里,寻找着美。寻来寻去,终究无果。到最后,我还是回到了最开始。“一个自己返回到自己的圆圈。”[1]在自我的世界里审视着美,那种美的直觉让我莫名安心、简单和幸福。不用在意旁人的眼光,该与不该随心而定,做最真实的自己。从自己的亲身体验去感受,从自己的内心深处去领悟,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世界中去发掘、感知我们的“真心”;并到找到“真心”的“真我”中去展示我们的生活状态。  相似文献   

9.
《法音》1989,(9)
每个人打从母胎降临到世间以后,便面对着一个多元的世界,过着相对的人生生活。由于我们离不开好恶、得失、取舍、利害……因此,我们的心也就随着多元的外在而扭曲、迷失了自我。一个分裂、多角的心,不统一,又不集中,当然也就不能发挥力量了。一开始我们就经常受到外在的得失、毁誉、好恶……相对观念的影响,而萌生出恐惧、忧虑、不满的心态,并经常被这些因素所牵制、干扰,使我们活得不自在、不自由、  相似文献   

10.
引言 我们今天生活在一个日益全球化的世界中,这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相互联系和相互依存逐渐成为世界赖以为支撑的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人都越来越相同,也不意味着我们在创建一个更加和谐与更加世界性的世界。相反,悖论在于,我们越是在全球层面相互联系,  相似文献   

11.
李云飞 《哲学研究》2012,(6):58-64,127
<正>作为胡塞尔后期思想的核心,"生活世界"问题已引发了广泛而持久的争论。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胡塞尔本人对 "生活世界"概念表述的歧义性: "前科学的直观的周围世界"、"具体的生活世界"和 "原初的生活世界"等诸种含义彼此错综交织,构成难以释解的谜团。在《欧洲科学的危机与先验现象学》( 以下简称 "《危机》") 中,"生活世界"问题的探讨以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对照为出发  相似文献   

12.
张曦 《道德与文明》2020,(2):122-129
《哪吒之魔童降世》是一部"成长文学"主题的动画作品。它高扬一种"伦理唯我论"的伦理信念,将一个充实"他人"、因而难免存在偏见的社会世界全然视为主体能动性建构的障碍和陷阱,倡导和呼吁一种"自我决断"的生活主张,并将这种生活主张视为卓越人生得以成就的哲学基础。但这种伦理唯我论式的生活主张只是一个"神话"。尽管卷入由"他人"所组成的意见世界注定意味着我们将饱受偏见和无知的折磨,但对于任何一个试图在意见世界成就功业的人来说,坚实稳固的主体能动性的真正养成恰恰依赖于同真实意见世界的遭遇。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种形而上学承诺,"视觉中心主义"肇始于古代希腊的科学与哲学主张。而作为一种人类的生活方式,"视觉霸权"是一个特殊的近代事件。"视觉霸权"助长了单一的理性控制权,将我们带入消费至上的碎片化、增殖化的商业世界,注定要扭曲我们对于外在世界的真实感知。因此,走出"视觉中心主义",突破"视觉霸权",端正视听关系,让我们能够通过"洗耳"而聆听世界,无疑是最近几十年来西方听觉文化研究的新视野。在沟通神秘世界、形成文化共同体以及塑造政治力量等方面,人类听觉本身有着视觉器官无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14.
耶稣的眼睛     
桂志文 《天风》2013,(11):37-37
眼睛就像针孔摄像头,因为有了她,世界都在我们眼里;因为有了她,我们也会“赤裸”在别人世界。这扇窗帮助了我们,也暴露了我们,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们以为自己仅仅是世界的观光者,其实别人早己从我们这扇窗户里看到了屋内的风景,那就是我们的心,我们的意念等。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保守你心。  相似文献   

15.
常识是人们广泛认同并得到检验的信念。常识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得以形成并受到检验,这决定了人民群众是常识的主体。人类在生命活动中形成“我”的生命意识,“要活下去”和“要过好日子”的信念概括了人类生存意识和生活意识的最终追求,成为两个最具普遍性的常识。我们可以把常识划分为“与感觉和知觉相联系的常识”和“与观念相联系的常识”,后者包括“知识类型的常识”和“价值观念类型的常识”。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决定了“与目的形成相联系的价值观念类型的常识”比“与方法形成相联系的知识类型的常识”更为重要。同人生最根本的“利害”相联系的“要活下去”和“要过好日子”的信念是常识世界的核心。人文精神作为追求自由的主体意识,既是最具有影响力的社会价值观念,也是由历史唯物主义诠释了的“世界精神”。作为常识世界核心的生命意识是人文精神内核的集中体现,这代表了唯物史观的基本态度。人文精神通过常识世界中的生命意识,以集体意识的方式、“共鸣”的方式、“范式”的方式和归宿感的方式成为人文精神发挥作用的机制。一方面,我们要尊重常识,认识到“事出反常必有妖”。对于以生命意识为核心的常识世界的敬畏,在某种意义上具有崇高的信仰意味。另一方面...  相似文献   

16.
坚持和而不同 构建和谐世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坚持和而不同,构建和谐世界,有着深厚的内蕴和巨大的张力,内容十分丰富,需要我们认真领会、探索、思考。人类世界,是一个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文化构成的世界,和而不同则是引领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文化和平、和合、和睦、和谐相处进而“协和万邦”的普世原则。应该认识到,构建和谐世界,要靠全人类共同努力,长期奋斗,应该有各国都能认同,都能遵循的原则。以“和而不同”为核心的“和为贵”思想理念,不失为构建和谐世界的总原则。  相似文献   

17.
贺安平 《天风》2001,(5):39
在这物质的世界中,我们必须承认,我们不能没有钱,也不能不用钱。除非我们不生活在这世上,否则,我们总得需要用钱。 但一个基督徒如何从钱财中得到福气和免除因钱财而遭受的苦楚,这确实是值得我们思考的。  相似文献   

18.
在我们生活的世界里,有这样一种奖项,它穿越了百年的岁月沧桑依然光芒四射,毫无争议地成为了人类社会最杰出人士翘首仰望的辉煌圣殿,它执掌着世界上最严肃的精神财富天平,称量着人类社会各个领域的精神质量,成为推动人类发展进步的标尺。  相似文献   

19.
哲学与生活世界的关系如何?我们常常讲哲学来源于生活世界,也应该回到生活世界。此种概括无疑是正确的,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内容。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这些内容展示出来,以便对这个关系的脉络有  相似文献   

20.
夏新穗 《天风》2008,(7):16-17
物质世界,人们离不开金钱,无论是教会事奉,还是个人生活,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到金钱的支配,这是无须否认的。但是如何对待金钱,树立一个什么样的“金钱观”,却直接关乎着事奉的成功和失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