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乡关何处     
很多年前,我被搁浅在大山的皱褶里,苦咽父母脸上的汗水。突然有一天,我害怕了,因为屋后的山花在年复一年复制着一个从荣到枯的过程,不曾改变;而屋前的泥巴土路弯弯曲曲伸进荒芜的野外,数日没有过往人烟,不曾改变。我知道,我必须逃离了,逃离一座大山的宿命。  相似文献   

2.
正对于很多人来说,"远方"是颇具诱惑的两个字,远方有诗、有风景、有不一样的情趣,因此被很多人赋予了无限的想象和浪漫的延伸。去远方,是很多人心中的梦想,走得越远越好,可以此逃离日复一日单调重复的生活,以此逃离柴米油盐的羁绊,获得不一样的体验和感受。都说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见惯了的山水,过惯了的生活,即使闭着眼睛摸索,也知道哪里  相似文献   

3.
人在路上     
第一次使用专业相机的时候,正是一个烈日炎炎的夏日正午。太阳无所顾忌地直射而下,丝毫不怜惜血肉之躯的人们。脸被晒得发烫,汗水沿着鬟角的发丝滴落,兴奋的心情终于被消磨殆尽,便只想着快点拍完交差.然后逃离这个炙热的烤炉。  相似文献   

4.
李震作品     
正作品介绍:该作品是围绕着逃向自然展开的。是本人在某一阶段逃离日常状态的记录:都市的快节奏生活不断压缩着我的精神空间,我始终有一种逃离的欲望,从而把目光聚焦在自然之中,把所有形象隐藏在自然之物里,消解身份、性别、外貌,单纯作为一个生物去靠近自然,与之融为一体,得到短暂的休憩。  相似文献   

5.
在演讲过程中,人们遇到的最大问题莫过于怯场。演讲者由于一种强烈的畏惧心理而使精神高度紧张,引起呼吸系统、血液循环系统和部分内脏器官的不良反应,如:口干舌燥、喉咙发紧、语无伦次、期期艾艾、面红耳赤、表情僵硬、双手发抖、两腿打颤,且总有一种念头在支配着,那就是要逃离台下的睽睽众目,最后不得不狼狈地逃离讲台,演讲彻底失败。 演讲者怎样克服怯场呢?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必须弄清怯场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佛家有句活:人最难逃离的是自己设定的重重“心囚”。一个将所有的诱惑和欲望都一古脑儿往身后的行囊里塞的人,人生之路焉能不步履艰难?痛苦和悲哀也因此而产生。有个百足虫的故事很能说明这个问题:一只百足虫正静静地  相似文献   

7.
老年人生命态度及其与抑郁和社会支持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死亡态度描绘量表(修订版)、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和个人资源量表2000对京津地区的516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探讨老年人生命态度的结构及特点,并选取几个因素探讨其对老年人生命态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生命态度的结构包含死亡恐惧、死亡逃避、自然接受、趋近接受和逃离接受五个维度。(2)在生命态度的五个维度中,自然接受和趋近接受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死亡恐惧、自然接受和逃离接受存在显著的教育程度差异;(3)抑郁与自然接受呈显著负相关,与生命态度其他四个维度呈显著正相关;社会支持与死亡恐惧呈显著负相关,与自然接受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她出生于非洲索马里沙漠的一个游牧民族。12岁那年,仅仅为了5头骆驼,天真无邪的她被父亲嫁给60岁的老叟。眼前的这个猥琐老男人一脸坏笑:"喜欢我的手表吗?你将是我第四任妻子。"望着那双邪恶的眼睛,她选择了在新婚之夜于一片黑暗中逃离,投奔摩加迪沙的外祖母。在荒芜空寂的沙漠中奔走,她的内心充满了无助和忐忑。慢慢地脚步越来越重,上下眼皮也开始打架。猛  相似文献   

9.
是否逃离     
地球之上,心灵的疆域无以丈量。每颗心都是精神宇宙中的一个星体,不断运动,不断演化, 不论故土与他乡。常常有逃离的欲望。环境的压力,违心的选择,无奈的状态, 时世的转换,希望的引诱,爱情的召唤,自我的怀疑。但逃离什么?  相似文献   

10.
主持寄语小和尚的故事出自《生经》。附佛外道往往利用众生不明佛法,假借佛教片言只语装点自己、迷惑群众,众生一旦接触佛法真谛,佛法光辉自然使附佛外道黯然失色,自惭形秽,象乌鸦一样逃离开去。三个和尚新传@理诤  相似文献   

11.
何琪 《美与时代》2016,(9):70-71
超现实主义绘画营造了一个个深刻玄妙的"梦境",在战乱年代超现实主义画家以此梦境逃离残酷现实,而在数字时代,超现实主义绘画深受媒介创造的集体记忆影响,本文以达米安·洛布为例,具体分析其四个创作阶段的画面叙事手法和历史脉络,探寻其创作过程中与媒介景观的相互联系。  相似文献   

12.
圣母小故事     
赛实耳(Cesaire)和陆(Rlio)神父都记叙了丰德佛劳(Gonterreult)女隐修院佩亚脱利(Beatria)修女的事迹,表现了我们伟大的中保、辨护人童贞圣母玛利亚是怎样同情,怜悯罪人的。这位可怜的修女经不起一个浪荡青年甜言蜜语的引诱,受骗上当,决意离开修院,去远处过他们淫乱无耻的生活。她在逃离前,到修院传达室的圣母像前放下钥匙,因为她是看门修女。之后,她不顾廉耻,逃离了修院。一眨眼,这样悲哀无耻的生活过了十五年。一天,在城中一条小  相似文献   

13.
英国青年路易斯·莫里大学毕业后谋得了一份银行职员的工作,收入不错,社会地位也不赖。可上了一段时间的班之后,他逐渐厌烦起来。那种刻板乏味的程式化生活让他厌倦,他选择了逃离。  相似文献   

14.
(天亚社讯)一队25人的天主教青年歌唱团在东北七邦巡回演唱一个月,藉音乐宣传和平,呼吁平息当地种族间的武装冲突。该合唱团名为“和平行动”,由东北部十个教区青年牧民工作者组成的青年委员会主办。歌唱团在阿萨姆邦古瓦哈蒂城的鲍思高学校举行成立庆典。邦首长在典礼上强调,各方面应鼓励青少年在这受种族分离主义武力破坏地区中,成为和平之士。该邦一些争取部族独立的博多族青年被指责涉及去年年底炸弹爆炸案,造成35人死亡。在过去数年,博多族与另一部族的斗争,已导致300多人死亡及数千人被迫逃离家园。受青年组织暴力攻击的邦…  相似文献   

15.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主体的价值满足缺失及伦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出现了农村生态环境逐渐得到改善但农民却不断逃离乡村的怪象。这使得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因主体流失而面临瓶颈。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农民以自豪感为核心的本体性价值满足和以成就感为核心的社会性价值满足发生了严重缺失,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主体不能为作为农民感到自豪,不能为作为农民而拥有较高社会地位和道德尊严。解决这一问题的出路是:必须转变"农民落后"的伦理观念,提高农民的社会地位和物质财富收入。当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获得较高本体性价值满足和社会性价值满足之后,就不会再逃离家园而热衷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6.
勒维纳斯肯定意向性理论在现象学中的重要性,但不认同胡塞尔的意识意向性以及海德格尔的生存意向性,展显了一种超越认知意向性的别样的伦理意向性。自我在"逃离"中遭遇到"他者",初步彰显了伦理意向性。在自我面向他者中,伦理意向性得以最终确立。  相似文献   

17.
如果你的桌子上总是堆积着处理不完的公文,常常在赶赴一场又一场的会议途中巴不得逃离它们,在竞争激烈的同事中既要取得高人一筹的业绩,又要处理好复杂多变的人际关系,那么无疑你是高压力的一员。 虽然每个人压力不尽相同,经验也不见得可以完全套用,但是看看那些成功人士从强大压力  相似文献   

18.
再思和谐     
邓艳英 《天风》2010,(1):24-25
<正>电影《逃离苏比波》中,有这样一幅画面:集中营焚尸炉的烟囱矗立在美丽的田野上,背景是绚丽的太阳,天空是那么透明清新……假如烟囱前面的定语不是"集中营焚尸炉",那该是多么美丽的画面!但此  相似文献   

19.
恩赐的配搭     
儿时,曾听到这样一个故事:有一瞎子和一跛子是邻居,二人互下往来。一天,两个人的家人全部外出。忽然发生火警。于是跛子来到瞎子门前大叫,叫瞎子背他,由他指示最适当的通道逃离火海。结果二人平安脱险。 这个故事教训人们要互助互爱。而另一方面也引申出一个道理;人各有所长,能善用长处,是走向成功的捷径。 罗马书12章记着说:“按我们所得的恩赐,各有不同。”诚然,恩赐是圣灵为了工作的需要,随己意分给各人属灵的才能,不  相似文献   

20.
<正> 抗日战争后期,日寇进攻湖湘,逼取我国西南。在那烽火连天的日子里,我只身逃离湖南,于1944年秋,考入国立西南联大师范学院,学习一年。这时冯友兰先生为西南联大文学院院长。因不在一个院系,与冯先生接触不多。我同冯先生接触较多,了解较深,是在解放以后。1957年,我到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现在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工作,先做了几年编辑,在处理稿件中,即常同冯先生发生接触。尤其从1960年后,我又调入中国哲学史组,一面从事研究工作,一面充当学术秘书。冯先生当时执教北大,但被聘兼任哲学所中国哲学史组组长,接触的机会从而增多。在“文革”中遭遇虽然不同,但个人之间的交往从未间断。直至冯先生病危,我仍前往医院探望。他当时讲话已经困难,还连哼几个“谢谢”。告别友谊医院时,余音犹在耳边回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