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拼音在儿童分享阅读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伍新春  李虹  舒华  李文玲 《心理科学》2002,25(5):548-551
本研究采用真实课堂中的教学实验法,探讨了拼音在小学一年级儿童分享阅读中的作用。结果发现:(1)分享阅读是一种适合于我国低年级教学的理想早期阅读法;(2)阅读材料的注音方式是影响儿童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生字注音方式不利于学生的学习;(3)全体学生都能在分享阅读中进行伴随学习,学生的语文能力越高,伴随学习率越高;(4)注音方式对不同能力学生的作用不同,其中,生字注音方式最不利于差等生的学习。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程序教学”,是把教材分解为许多小的项目,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每一项目都提出问题,要求学生作出或选出一个答案,然后给予正确答案进行核对。近年来,在美国以及苏联、西欧各国对程序教学进行了不少的研究,已经提出了编制程序的各项原则,制造出呈现教材的多种工具。作为一种提高教学效率的方法,程序教学经过加工改造,能否为我国的教学改革服务,是一项值得研究的课题。通过程序教学的研究,能否进一步了解我国学生学习过程的规律,也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对程序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效果作了对比。研究表明,程序教学可以缩短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果、激发学习动机,有助于自学能力的培养。如果程序教材能够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在教材中尽量增加启发因素,那么程序教学对于思惟能力的培养也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B.F.斯金纳一派的心理学家在谈论程序教学的有利因素时,喜欢对比班级教学的缺点(B.F.Skinner,1954)。他们认为程序教学具有下面这些重要的因素:1.学生作出积极反应;2.小的步子;3.对每一反应的及时反馈;4.学生自定步调;5.程序教材的修改以学生的反应为基础等。在他们看来,传统的班级教学不可能具备这些因素,因此学习效率不高。  相似文献   

5.
由于布卢姆(Bloom 1971a,1976)和布洛克(Block 1971,1974)的研究和论述,分步掌握学习是一种教学程序,它是把学习层次分成一些单元,要求学生在开始学习下一个单元前先掌握上一个单元。掌握程度通常由单元测验决定,学生必须以高水平成绩如85%通过测验。布卢姆(1971a,1976)认为,依靠分步掌握学习这种程序,能够使教学效果达到均等的程度。大多数学生能够 (1)在高度熟练水平上达到相似的学习程度,(2)花费相似的时间量。布洛克对分步掌握学习研究的述评(Block 1971,1974;布洛克和伯恩斯,1976)趋向于支持布卢姆的论断,即分步掌握学习策略能使大约80%学生的成绩达到非分步掌握学习中20%的最好成绩水平。  相似文献   

6.
一点設想1964年初我们试用程序教学的方法来探讨提高英语教学的问题。对英语教学与程序教学我们都沒有经验,因此我们决定,对英语教学,从调查研究开始,对程序教学,我们遵循这样一条原则,就是外国的东西必须使之为中国的实际服务,可以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的就用,不能提高或提高不多的就不用。所以斯金纳有关程序教学的一些原则,有的试用,有的加以修改后运用,有的不用。根据对目前中小学学生学习外语的情况和中国学生学习外语的特点的初步了解,我们和有关的六个单位协作,结合程序教学的某些原则,提出了我们自己的英语程序教材编写原则。我们的总的设想是:  相似文献   

7.
“程序教学”是一种个体自学的方式。由于这种教学经常通过机器来进行,因而又称“机器教学”、“自动教学”。目前“程序教学”则是应用较多的名称。程序教学是自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普莱西(S.L.Pressey)试制一架自动教学机器开始的。他的第一架机器曾在1924年美国心理学会年会上展览过。在1925年的心理学会年会上又展出了改进的机器。这个机器能自动地同时执行测验和计分任务,并教练习性的教材。普莱西把他的设计总结如下:①把学习材料以一系列问题形式连续地呈现出来;  相似文献   

8.
课程是由教材、教师、学生、教学情景等组成的一个动态系统,课本教材又是课程理念的载体,是课堂教学的依托,它所包含的数学知识和能力要求,是我们教学的重要资源。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依据课程标准,创造性地用好课本教材。数学教材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特别是实验教材,那就是插图多。课本教材中,有的采用生动地语言来描述学习课题,有的采用直观的图例来描述。对于年龄较小的学生,用具体的图例来描述,学习课题更直观、更有效。因为用图形中的物体来表示数学内容和数学方法时,学生不仅易学易懂,面且更能深沉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自觉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学习心理学的研究目的,在于探索如何开发学生的智力,而思维是智力的核心。因此,对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思维的研究是学习心理学的一个重要课题。本研究目的在深入分析学生解答应用题的思维活动,并由此探索低年级小学生解答应用题的不同思维模式,既为学习心理学的研究积累资料,又为改进算术应用题教学提供心理依据。学生解答应用题的三项指标是:(一)对应用题结构的认识;(二)对应用题数量关系的理解;(三)对应用题运算符号特定意义的理解,亦即说明采用解题方法的理由。本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一九六五年三月至四月心理研究所程序教学研究小组为探讨成人使用程序教材进行学习的特点和要求,曾在北京市一所业余学校使用自编的程序教材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试探性教学试验。现将这次试验情况大致报导如下。试验对象是北京市一所干部业余学校算术班的学员,共18人(男12入,女6人),绝大多数是工厂工人,年龄在18岁至38岁之间,学员的文化程度相差甚大,有的只有初小程度,有的已接近高小毕业,可以说是一个颇具有代表性的成人业余学习的实验组。学员们学习的时间是每周两个晚上,每次学两小时,中间有10分钟休息。学习方式是自学,只在学员有困难时,才进行一些个别辅导。在学习第三周开始,允许学员将教材带回家自学,自己记录时间。在学习过程中曾进行过两次测验,填写过一次意见表,结束  相似文献   

11.
正小学英语教学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基础阶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灵活设计教学环节,使他们在活跃的学习氛围中进行学习,提高听说读写能力。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要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使学生在教师的激励下掌握教材中的英语知识,提高学习效率,使课堂教学在创新教学形式下高效进行。一、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12.
美学作为当前大学教学体系中重要的一门,由于其学科自身的特性,加之教材的相对滞后以及教法的相对单一等因素造成的问题日渐显现.运用"问题意识"对美学课程进行审美化的教学以加强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积极性、主动性,切实地改变学生对美学的偏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中学生知识学习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自编的《中学生知识学习观量表》,探讨了中学生知识学习观的现状和特点。结果表明:(1)中学生的知识学习观在总体上还是建设性的;(2)不同性别、文理科学生在知识学习观各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3)初中生的知识学习观比高中生的知识学习观更具建构性;(4)不同成绩水平的学生在知识学习观各维度上存在显著的差异,知识学习过程观、知识价值观、知识学习态度观是中学生学习成绩的有效预测变量。  相似文献   

14.
一、利用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有利于创设情境,激发求知欲 所谓情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形象的场境,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发展。情境的创设可以使学生与问题之间架设起一座“桥梁”,情境的创设不但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有效的引导学生分析和探索问题,产生解决问题的动力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正思维是人脑借助于语言对客观事物进行概括的间接的反应过程,它以感知为基础又超越感知的界限,是认识过程的高级阶段。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选择合适的时机,创造适宜的条件,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一、教材中的直观操作,培养学生灵动创生思维在低年级教学中,教材根据学生年龄特征,恰当地安排直观操作,让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培养学生质疑发问的能力。如教学"倍的  相似文献   

16.
该研究以成就目标理论为指导,实证探索不同课堂目标导向对学习成功感的影响。以170名初二学生为被试,在数学课上通过不同的目标导向教学,创造出不同的目标情境,即课堂掌握目标情境、课堂成绩-趋近目标情境和课堂结合目标情境,以研究不同课堂目标导向对学生学习成功感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课堂上创造不同的目标情境具有可行性和重要性;(2)教学干预后,三个实验班学习成功感显著高于对照班;(3)经过教学干预,三个实验班学习成功感有显著提高,而对照班学习成功感前后测无显著差异。研究表明三种课堂目标情境均有助于提高学习成功感。从总体上看,研究的结果支持多重目标理论。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新一轮课改的推进,小学数学教学也迎来了新的变革,最明显的就是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的改变。苏教版教材也越来越适应儿童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它让数学课堂从教师讲解学生被动接受,转变成为学生提供上台讲解、主动创生。一、教材安排对儿童思维发展的优势分析(一)意境让儿童由感性思维发展为理性思维如:《5以内的加法》的教学  相似文献   

18.
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新型学习方式。小组合作提问学习正是基于这一理念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它能改变提问,对于教师来说是激活学生思维的有效方法,而对于学生来说,这是驱动思维,蓄积而发的内在表现,课堂提问贯穿课堂,我们实际教学中,要善于抓住教材中主要内容的奇巧之处来提出疑问,激起学生思维的波澜,恰当地利用课堂提问,必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相似文献   

19.
正"兴趣是一个人积极探究某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小学生的学习动机比较简单,兴趣是最主要。所以,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突出趣味性,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使他们愉快学习。学生在第一次接触计算机的时候,由于新奇,自然会有兴趣。但如果教学方法不恰当,兴趣会在很短的时间内消失。兴趣是学生创造力的源泉,是学生最好的教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怎样让这个最好的老师发  相似文献   

20.
正英语是一门工具性的语言,要学好英语学科,不仅要掌握好教材中的知识,还要学会用学到的英语知识进行交流。在开展英语教学时,教师要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活跃的氛围中进行英语听说读写环节的训练,促进他们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一、创设英语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汉语的影响,学生在用英语进行交流时,经常说出"汉语式的英语"。因此,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创设浓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