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怀疑是一种保护机制,它能防止你做一些危害自己性命的事儿。比如,你百分之一百相信你能飞,但如果你从20层的大楼往下跳,相信你的信念会同你一起粉身碎骨。你有怀疑系统不是个问题,问题是,你大脑里运行的软件以及你身体的其他部分都是4万年前的东西,已经过时了。所以,要赶上4万年的进化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儿。  相似文献   

2.
坚持读书,把读书当成一种习惯,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儿。但是,即使能坚持读书的人,也往往会钻牛角尖。  相似文献   

3.
美就是美,丑就是丑,昭昭然,界限分明。世界上可没有这样绝对的事儿。而美中包含有丑,丑中涵纳着美,这倒似乎是事物的一种常态。  相似文献   

4.
这是一个崇尚成功的时代,书店里摆满了“成功学”著作,媒体天天追捧“成功人士”。成功无疑是件爽快事儿,它意味着灯红酒绿、顾盼自雄、前簇后拥,与一个人失败时的灰头土脸、低声下气、人见人厌截然不同。然而,我们很少知道,真正的成功者,其牛命往往与失败血肉相连。  相似文献   

5.
上午在阳台上看书,却不知为何看不进去,决定找一位朋友聊聊天,进门才发现家里有牌局.一群人正把麻将牌洗得哗啦啦响。朋友抬头问:“有事儿?”我笑着摇头说:“没事,只是来看你们打牌。”  相似文献   

6.
正人生在世,难免会有遇到负面能量的时候,没必要把这些放在心上,心宽则体胖,可以腾出心来做其他更重要的事儿,而不是一直在无谓的事情上耗着。要学会宽容,才能在社会上有更广的生存道路。"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心变大了,那些烦心的事儿就不是个事儿了,就能做到包容,把所有的是非恩怨搁在肚子里消化。我们开始受教育的时候,不管是在小学、中学还是大学,得到的多是正面词汇,像勇敢、善良、积极、热情等,全是好词,但是一走到社会上,就经常碰到负面词汇,什么奸诈、诡异、摧残、  相似文献   

7.
三叔经营着一家快递公司,虽然员工不多,可是也有十来个人。员工每天要在公司里吃午餐,然而经常吃盒饭也不是个事儿,所以三叔就打算找一个人给大家做饭。告示贴出去几天后,终于有一个中年妇女来应聘。经过一番交流,终于敲定了。工资是每个月900元,就做中午一顿饭,不包吃。  相似文献   

8.
有的人摊上了好事儿、喜事儿,或真的"心想事成"了,就手舞足蹈,喜形于色;若遇上倒霉背运、遭殃受难的事儿,立马心烦意躁,满面愁云。这种人有喜则喜,有忧则忧,不饰遮掩,感情外露。这岂不是做人的坦诚与真实?对于这般赤裸裸的、从里到外透着真实的人,人们历来看法有别、褒贬不一。有人喜欢含蓄荣辱不惊的人,认为他们深沉稳健理智,心里藏得住感情的千变万化,终成大事。有的人虽然不公然反对有城府、含而不露的人,  相似文献   

9.
著名影视明星任泉,与刘晓虎、陆毅并称为“上戏三剑客”,因出演《少年包青天》中的公孙策和《都是天使惹的祸》中的邵剑波而广为人知。除了演戏之外,任泉还经营着餐馆“蜀地传说”,目前已经在北京、上海等地开了10多家连锁店,每家店的规模都在一千平米左右,顾客需要排队等号才能入席是常事儿。其招牌菜“大盘鲶鱼”、“蜀地排骨”等,让人一想起就口水直流。  相似文献   

10.
“两口子的事儿,有时说不出个什么理儿来。”这话,我不只一次听说过。其实,这也不是说夫妻之间就没有什么原则了,就可以不讲原则了。只是说,夫妻相处,还是应多讲情,少讲理。因为,好多在理的事儿,没情却做不到。好多不讲理的人自认理亏,却是因为却  相似文献   

11.
正父亲在车间干苦力,一天工作九个小时,母亲看着心疼,晚饭时便给父亲倒上一壶酒,让他解乏。父亲酒量很大,一斤白酒下肚一点事儿没有。但父亲平日不喝大酒,只愿意在家浅酌。一旦开喝了,酒场上还没遇到过对手。后来,父亲酒量大这事儿被单位领导知道,一有陪酒的场合便让父亲去应酬。  相似文献   

12.
神秘的纽扣     
一年初冬.俄国降了一场大雪,气温一下子降到了零下三十多度。军营里开始发放御寒的大衣,可是当战士们穿上大衣后,这才发现大衣上竞一个扣子都没有,有人将这件事报告给了沙皇,沙皇得知此事后大为恼火,立即下令把监制军装的大臣找来问罪。大臣说:“这件事儿很奇怪,我曾多次到过军装  相似文献   

13.
正鲁迅曾遭遇过"假鲁迅",对冒自己之名四处招摇之人,也不过是登个启事,澄清一下就算了。这种倒霉事儿,不仅鲁迅,京剧大师梅兰芳也曾碰到。抗战爆发后,梅兰芳为明志而告别舞台。有段时间,梅兰芳的日子还挺落魄的。以往,在舞台上,梅兰芳赚了个盆满钵满,达官贵人一郑千金,也是常有的事儿。但对梅兰芳来说,赚得多,花得也  相似文献   

14.
总体一盘棋     
世界上,为了生存的斗争总是惊心动魄的,人类如此,动物如此,植物也会如此。 有甲壳虫在树上爬行着,突然刮来了一阵大风,爪子有些抓不住了,或蓦然遭遇了强敌,得赶紧逃命,于是它“啪”地一声,让自己坠落于地。但这一次它运气并不好,摔了个仰八又。可它也自有办法,一边的几只脚划拉着,另一边的一些腿猛一使劲,漂漂亮亮打了一个翻身仗,它也就又摇摇摆摆探头探脑爬着,干它该干的事儿去了。  相似文献   

15.
我越来越发现,身边那些衣食无愁,日进百金的朋友们竟成了“苦吟派”,他们挺着富有的肚子抓耳挠腮、愁眉苦脸,一嘴的牢骚,一腹的怨气,一副“最近比较烦”的样子。我问他们怎么了,他们没好气地说,没有一件顺心的事儿,真是愁死人。  的确,在竞争激烈的今天,让人不满意,不顺心的事情实在太多了。可是,你甘愿这样苦恼下去吗?你不想改变一下你的情绪吗?其实,快乐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关键在于你用什么样的心境去看问题。  这种心境应该是平和恬淡的,是静如止水的。现代生活、市场经济、信息时代,处处充满了诱惑。有的人被…  相似文献   

16.
1990年在中国大地上,发生了惊天地、泣鬼神的义和团运动和残暴的八国联军入侵。至今一百年了,还值得我们从各方面追寻史实,以求明辨是非。那一年事儿多了,本文只追述一些基督教传教士的所作所为,以示一斑。不过,事情还得有个头,那就是西方传教士如何进入中国的。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清政府不断遭受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订立一个又一个的不平等条约。从而,外国差会乘机派遣一批又一批传教士进入中国。特别是1858年订立《天津条约》时,美国传教士卫三畏(SWWilliam)把“传教宽容条款”塞进了条约,传教士们更以征服者…  相似文献   

17.
读云门     
行方 《佛教文化》1996,(2):17-18
今人所尚,除多方赚钱,还喜谈佛论禅。我也是,并且还是专业地谈——学的就是佛教史禅宗史,专门地谈——从北京出发,跑了几千里地,到广东的一个禅宗祖庭云门寺,去和一班少壮有为的学僧专门谈,号称授业。那么这该是何等快意的事儿呵!更何况,时值入冬,北方早已是草木摇落,霜天肃杀,而在我这番谈佛论禅的地方,却阳光明媚,林木葱郁,千年古寺不让港台那些现代化寺院,已修耷得十分精致,寺院门口的三角梅开得红红火火,给进门礼佛参禅的人先是一团灿烂照人的笑,人情味浓极了。至于那班学僧,依男女两众分列两班,均可谓在佛界骨干…  相似文献   

18.
投资自己     
小江刚到北京的时候,被雷着了。有钱人太多了!是他的第一印象。隔三差五,就有同事通报,又买了车,又要去香港游。轮番轰炸!基金、黄金、保险,也是大家挂嘴边的话题。不过,那都是一掷千金的事儿。像他这种存款数字刚过5位数的人,简直没到入门  相似文献   

19.
读黄山     
一、读雾我们到黄山时,是一个细雨迷茫的春晨。由于行程所迫,我们既向往黄山的风光,又不能因迷恋而耽搁了自已该做好的那份事儿,所以从慈光阁坐缆车成了唯一的选择。我当时想,这也如同成事一样,没有定法,需要每个人根据自已的时间、空间、体智而定。像我们这种总是被事务推着跑的人,有云水之意,也无云水之力。黄山的云雾,是出了名的。没有到黄山前,在电视、图片上看到黄山的云雾,我就暗自决心,一定要到黄山去看云。而真正在雾中的人会是什么感受呢?那种如梦如幻的感受,将一个佛说人生如梦的理念,活生生的展现在面前。坐上缆…  相似文献   

20.
曹雪芹捉鬼     
曹雪芹初搬到北京西郊香山时,人生地不熟,又加上他在城里时被抄过家,所以好多人都看不起他.有些旗人子弟还成心欺负他.后来通过他为民除鬼的事儿,才开始受到人们的尊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