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正一、原始教义之本怀如今所说之佛法,据其内核,总分为两个系统:原始与发展。早在佛化时期,释迦牟尼佛所说的,全是关于解脱道的阐述,是以四圣谛、三法印、八正道为核心的实用经验教法。经概括为三十七菩提分:"诸比丘!我所知及为汝等宣说之法,汝等应善理解、实践、修习、宣布、令此梵行,长续久住,此则为众生之利益、幸福,慈愍此世间及为人天之利益、幸福者  相似文献   

2.
南怀瑾是当代有"禅宗大师"之称的著名佛学家,他为回应现代科学的挑战,对佛教义理作出了创新性的阐发和弘扬.通过融通佛教禅学与现代科学,他探索了禅宗实现现代转换的可能性.借助对传统"神秘"文化的阐释,他沟通了佛教与现代文化之间的对话渠道.但是其"禅者"的致思倾向以及佛法观念上的保守性,也影响了他融通佛教与科学文化的彻底性.  相似文献   

3.
欧阳竟无先生晚年创立的教法思想体系,是近现代中国佛教思想史上的重要判教思想体系之一。本文首先从“佛境菩萨行”的教法纲领、“立教”及作为文字教法的“佛学四科”三个方面,精细地考察了欧阳这一教法思想体系的内涵;接着将欧阳的判教思想与近代以来另外两大判教体系(太虚及韩清净二人的判教体系)加以比较,阐述欧阳判教体系的特质。同时指出如何将欧阳偏向“佛教化”的判教思想体系与太虚偏向“中国化”的判教思想体系,在更高层次上加以整合,实现“佛教的真精神”与“当代中国机性” 的协调,当是近代佛学巨匠遗留给当代中国佛教的一大思想主题。  相似文献   

4.
1893年第一次世界宗教大会的召开,标志着世界宗教对话运动的肇始。不同历史时期,日本传统佛教与新佛教团体参与世界宗教对话的态度、实践方法各具特色,其理论形态也表现出了颇具时代性的思想特点。日本佛教能够以东方佛教代表的姿态活跃于世界宗教对话的舞台,既有其历史性与现实性的契机,也有缘自日本佛教自身的组织性、方法性的特质。特别是战后日本佛教学者着力探讨的诸宗教对话之理论根基及其现实发展路径等问题,对于建构具有东方宗教特色的宗教对话理论、拓展当代东西方宗教对话实践具有启发性。传统佛教团体在与西方宗教对话过程中不断阐释传统教义之现代性的做法、当代新佛教团体在对话与实践过程中倾力协作的态度、宗教领导者关切人类命运的姿态,对我国当代诸宗教的发展与和谐共建亦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证严 《法音》2009,(4):28-33
首先感恩中国佛教协会及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共同举办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广邀诸山长老、佛教界鸿学大儒共聚一堂,为佛教在当今世界之贡献及  相似文献   

6.
宗教中国化的根本属性是长期性,当代中国宗教依旧面临着中国化的问题,具体而言中国宗教要达成对当代中国的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核心价值文化认同。赵朴初的人间佛教思想集中体现了佛教的当代中国认同,它将"人间佛教"的核心内容(佛教人本关怀哲学和人学菩萨道教法)置于社会主义文化语境中重新涵化,表达了中国佛教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接契,对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认同;进而倡导中国佛教自利利他、庄严国土、利乐有情,服从服务国家民族最高整体利益,服务当代中国的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和谐、民族团结、祖国统一、中外友好交往。赵朴初的人间佛教思想可为当代中国宗教中国化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7.
袁久红是一位对佛教文化有着炽热感情的青年学人,他在《佛性在当代的闪光》一文中,从三个方面介绍了日本当代两位具有世界影响的佛教学者——铃木大拙和池田大作以显发佛性为特征的佛教人道主义思想,语言流畅,文笔清新,读来给人以启迪.  相似文献   

8.
智者大师广弘教法,创五时八教的判教方法,发明一念三千、三谛圆融的思想,创立天台宗的修证体系,成为中国佛教宗派史上第一个宗派——天台宗的创始人。因其创宗立说之辉煌贡献,人们大多注重于他的思想创新,而于其在佛教制度层面之创立,则关注  相似文献   

9.
《法音》1981,(3)
立正佼成会是日本信奉日莲上人教法的在家佛教团体,以受持《妙法莲华经》为主,创建于1938年3月5日,原作“立正交成会”,1957年因该会创始人之一——长沼妙佼副会长逝世,遂改“交成”为“佼成”。该会在创建之初只有三十名会员,由村山日里任会长,石原淑太郎任副会长,长沼妙佼和庭野日敬任总务长。1948年经日本政府承认为宗  相似文献   

10.
所有同处于生、老、死的同修们:由于演讲时间只有短短一小时,以下我就择取上座部佛教的某些殊胜特色做个重点报告。一、由于禁止对原始教法做任何废除或修改,只容许添加能令原始佛教更精确的说法,上座部佛教成了唯一成功保存古老纯正佛教教法的部派。谈到上座部佛教的第一项特色之前,我们必须先认知,不论佛教有多少宗派,各派都有从初期到后期的经典,而这些经典是由不同的经论权威因应环境渐渐添增而成。这是很明显的事实,毋需证明。至于上座部佛教,有一项值得注意的特点:那就是我们无权删除或修改佛陀在经典中所说的任何教法,虽然佛陀于将入…  相似文献   

11.
随着台湾社会现代化的提升,寺院经济与世俗经济逐渐契合.当代台湾佛教寺院的经济来源、经营机制,由之呈现新的特点与趋势.佛教应社会市场之需求变化决策信仰的生产和营销.但现代寺院经济与世俗经济,并非已然无别,实是传统之寺院经济的改造与衍伸.当代台湾佛教寺院经济的研究,为大陆乃至台湾学界所较少涉及.本文的努力,旨在为当代台湾社会及宗教文化形态的把握提供某种分析路径,同时试图资作大陆佛教当代发展的有益借镜.  相似文献   

12.
《法音》2016,(9)
正本刊讯9月2日下午,宗性副会长在北京广济寺怀远堂会见缅甸昂山禅师一行,宾主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交流。会见中,宗性副会长指出,汉藏南传三大语系都是传承佛陀的教法,随着现代交通通讯科技的高度发达,在全球化浪潮下,国际佛教交流频繁,对话越来越多。他简单介绍了当代中国佛教发展概况,以及我会近期接待缅甸国家最高僧伽委员会代表团的情况,指出,中国三大语系佛教与缅甸佛教  相似文献   

13.
20多年前在法国南部一个叫做梅村的地方,一位名叫一行的东方禅师来到这里隐居修行。当时也许没有人会想到,这样一位默默无闻的东方和尚,仅仅凭着他的一己之力,竟然把古老的东方智慧—一佛教撒向了西方世界。迄今为止,由他所主持的提供专念禅修的静修营已经遍布北美和欧洲的30多个国家受他的佛教思想影响的人,恐怕要用十数万来计了。今年5月,这位在当代西方世界享有盛誉的佛教高僧,率领82位洋弟子,来到被他称为佛教故乡的中国参访。在京期间,我们有幸在一起座谈,结下了一段殊胜因缘。一、实践人间佛教的理想一行禅师(THCNHAT…  相似文献   

14.
一、人生佛教之意趣佛法是佛所证的一切法实相,及众生可以由之证到诸法实相的方法。同时,在佛亲证的方面为证法,就佛对众生说的方面为教法,前者是契理的,后者亦兼契机的,这是佛法大概的性质。佛以所证的法应机宣说,佛在世时佛为法本,一切皆依佛说,佛灭度后,佛弟子结集佛法而流传于世,始有佛教。初为迦叶阿难等综合整理为《阿含经》,古译为“法归”,即一切佛法的汇归。后经几百年流分为各种部派,至五六百年间部派相争,不能见佛法的真相,于是龙  相似文献   

15.
时值本焕长老舍报往生3周年之际,北大佛学教育研究中心与弘法寺联合举办"本焕长老与当代佛教"学术研讨会,很有意义。关心当代中国佛教,群策群力促进中国佛教事业健康发展,是对本焕长老最好的纪念。本焕长老是当代中国佛教爱国爱教的典范。他拥护党的领导,深爱自己的祖国,关心人民的福祉,致力于增进社会和谐,坚持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道路。他虽然遭遇不公,经历过坎坷,但始终无怨无悔,坚持同党和政府风雨同舟,是我党肝胆相照的真诚朋友。  相似文献   

16.
当代尼泊尔佛教张惠兰1997年10月,尼泊尔世界和平佛学院在加德满都巴聂硕尔落成,这是近年来尼泊尔佛教发展进步的又一个成果。众所周知,尼泊尔蓝毗尼是佛祖释迦牟尼的诞生地,是世界佛教徒向往的地方。可以说,尼泊尔国家和尼泊尔佛教均由此享誉全球。虽然尼泊尔...  相似文献   

17.
林佳 《佛教文化》2012,(5):46-49
拥有当代佛教音乐多个“第一”的法师 他是大陆第一位出版佛教歌曲个人演唱专辑和CD的法师,也是世界上第一位拍摄佛教歌曲MV的法师,他曾参与创办大陆第一家佛教慈善机构一一厦门南普陀寺慈善事业基金会,曾在国家级电台主持佛乐专题……  相似文献   

18.
沈卫荣 《法音》2010,(3):16-19
<正>一对世界佛学研究现状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当代佛学研究领域内最有人气、最有成就的一个分支是"印藏佛学研究"。佛教虽然起源于印度,可是印度佛教早在十三世纪初就已消亡,用梵文记录的大乘佛典保存  相似文献   

19.
李洪志的传法传功活动始终打着“佛法”的幌子,他的众多传法讲演中也充满“佛言佛语”。然而,他所讲的“佛法”完全是自己的杜撰,不仅与我国现存五大宗教之一的佛教的核心理论丝毫没有共同点,而且直接与之对立和冲突。他通过对一些佛教名词术语的肆意曲解和无知臆断,通过对佛教的诋毁和对佛教界人士的中伤,妄图达到宣扬迷信,神化自己,笼络信徒,欺骗愚弄学员的目的。一、李洪志在贬低和攻击传统佛教的基础上编造他的“佛法”,以便网罗信徒。“佛法”原指佛的“教法”,用来概指佛教的教理或理论。李洪志标榜自己所传的“法轮大法”属于“佛家…  相似文献   

20.
<正>智顗(538-597),我国天台宗实际的创始者,世称"智者",为隋炀帝敕封尊号。智顗宣扬教法30余年,提倡止观双运和解行并进,是推动佛教中国化的代表人物。一提佛教中国化,我们首先会想到道安法师,因为他开创了佛教中国化的道路,是佛教中国化的逻辑起点。其次,会提到六祖慧能,禅宗是一个完全中国化的佛教宗派,《坛经》被称为经,把中国佛教祖师大德的论说抬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