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对残疾人康复重视程度的提高,残疾人康复工作正不断向前推进。但在残疾人康复工作推进过程中,残疾人康复工作经费保障方面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财政投入总量不足、保障范围偏窄,经费筹措渠道单一、缺乏科学合理的经费分担机制,资源配置不合理、经费运用不足等。康复经费保障问题已成为目前残疾人康复工作顺利开展的瓶颈,在一定程度上困扰和影响着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全面落实。为了解上海残疾人康复相关经费筹集和运用情况,本文对2005年~2006年上海市6个中心城区达标评审中有关残疾人康复经费保障部分的指标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残疾人享有均等公共服务是社会文明与和谐运行的体现,作为社会的"润滑剂"与补充的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基于人道主义并对残疾人的发展产生观念性影响。推进残疾人享有均等公共服务的政策实践需要对其进行伦理思考与辩护——平衡权利主体与权力主体以及促进政府、社会与残疾人三者之间的和谐。残疾人享有均等公共服务模式的伦理性构建的基点是社会对残疾人的态度、包容残疾人的发展,核心是如何定位残疾人享有均等公共服务的权利与义务,关键是残疾人公共服务的责任主体及其评判能力。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对残疾人康复重视程度的提高,残疾人康复工作正不断向前推进.但在残疾人康复工作推进过程中,残疾人康复工作经费保障方面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财政投入总量不足、保障范围偏窄,经费筹措渠道单一、缺乏科学合理的经费分担机制,资源配置不合理、经费运用不足等[1-3].康复经费保障问题已成为目前残疾人康复工作顺利开展的瓶颈,在一定程度上困扰和影响着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全面落实.为了解上海残疾人康复相关经费筹集和运用情况,本文对2005年~2006年上海市6个中心城区达标评审中有关残疾人康复经费保障部分的指标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中国残疾人就业政策的结构与扩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伟国  代懋 《学海》2007,3(4):48-55
残疾人就业受到国际性的普遍关注,其就业水平以及就业政策结构不仅是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也是各国人权观念的体现.我国自八五期间起便开始系统关注残疾人就业问题,迄今已经形成了相对完整的残疾人就业政策体系.本文在客观描述我国近年来残疾人就业的市场格局与系统概括我国残疾人就业政策结构的基础上,考虑我国和谐社会发展以及残疾人就业的自身特殊性,借鉴国外实践,对我国残疾人就业政策的扩展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基于刻板印象内容模型(SCM),探讨了健全人对不同能力水平残疾人的刻板印象.其中,实验1基于对残疾人刻板印象内容量表的修订以及对能力发挥度不同的残疾人图片的筛选,考察了健全人对残疾人的外显刻板印象.实验2采用单类别内隐联想测验(SC-IAT)考察了健全人对残疾人的内隐刻板印象.结果发现:(1)在外显层面上,被试对高能力残疾人表现出高胜任且高热情的积极刻板印象,而对低能力残疾人表现出低胜任但高热情的混合刻板印象;(2)在内隐层面上,被试对高能力残疾人表现出高胜任且高热情的积极刻板印象,但对低能力残疾人表现出低胜任且低热情的消极刻板印象;(3)残疾人能力的有效发挥可显著改善被试对其胜任度和热情度的外显及内隐刻板印象.  相似文献   

6.
以残疾人图片和镶嵌残疾人图片的正性行为描述性信息为刺激材料,采用PPT任务和概念启动范式,通过两项实验探讨了健全人对肢体残疾人的自动化趋近/回避行为倾向及其可塑性。结果发现:(1)被试对残疾人表现出显著的自动化回避倾向(实验1);(2)阅读残疾人正性行为描述性材料可促进被试对残疾人的自动化趋近反应,而降低其对该类人群的自动化回避反应(实验2)。因此,广泛而持久地传播现实社会中那些身残志不残的残疾人的正性信息,有助于改善健全人对该类人群的自动化回避倾向。  相似文献   

7.
探讨残疾人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自我同情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幸福感指数量表、大学生自我同情量表对普通高等特殊教育学校206名在校残疾人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残疾人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与自我同情存在显著正相关,与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正相关; 自我同情与主观幸福感存在显著正相关。(2)残疾人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不能直接预测主观幸福感,但通过自我同情的中介作用间接预测主观幸福感。自我同情在残疾人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8.
以镶嵌残疾人图片的正性行为描述性信息为文本阅读材料,以大学生为被试,采用概念启动范式,考察了健全人对残疾人态度改善的可能性.研究结果表明,阅读残疾人正性行为描述性材料不仅可以降低健全人对残疾人的负性认知评价,而且可以提高其对残疾人的钦佩感和减弱其对残疾人的嫌弃感,同时也可提高健全人对该类人群的积极趋近行为和减弱对该类人群的消极趋近和消极回避行为,从而证明基于文本阅读的间接接触可改善公众对残疾人的负性态度的假设.因此,创造条件鼓励残疾人尽力发挥其积极的社会功能,引导和塑造其身残志不残的品质,有助于改善健全人对该类人群的消极态度.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上海市残疾人康复相关组织机构的建设和运行状况.根据《上海市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综合评价法,对6个区残疾人康复工作进行评价.研究发现组织网络实现率为77.6%,技术服务、管理和服务网络的实现率分别为92.6%、82.9%和69.0%.因此,应加强残疾人康复服务网络、规范基层残疾人管理网络建设,加大社区精神残疾康复机构建设力度.  相似文献   

10.
新疆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是为自治区各民族残疾人谋福利的社会团体。它的主要任务是争取社会各族各界关心残疾人的生活、工作、医疗和教育;举办残疾人福利事业,筹集管理和使用残疾人福利基金;开展残疾的预防宣传教育;促进肢体伤残康复医学的研究和开展学术活动等。帮助残疾人,扶危解难,是我国各族人民的传统美德。在基金会成立会上,乌鲁木齐市伊协主任谢日甫江大毛拉宣读市伊协的  相似文献   

11.
根据《上海市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综合评价法,对上海市6个区残疾人康复工作进行评价。研究发现,残疾人康复政策环境实现率为96.3%,5个二级指标实现率均超过80%,三级指标达标率63.3%。应明确残疾人康复工作的重要性,将残疾人康复纳入政策工作计划,各区残疾人康复政策环境建设应协调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12.
采用问卷法调查了600名残疾人,考察了自尊在残疾人领悟社会支持与其生活满意度之间关系的中介作用以及该过程是否受到沟通的调节。结果发现:(1)自尊在残疾人领悟社会支持与其生活满意度之间起着完全中介作用;(2)自尊的中介作用受沟通的调节,沟通调节了领悟社会支持——自尊——生活满意度这一中介过程的后半路径。因此,残疾人领悟社会支持对其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是有调节的中介效应。研究对提高残疾人生活满意度并指导相关理论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据《人民日报》报道,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三月十五日在北京宣布成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彭真到会祝贺,希望全社会进一步发扬支持残疾人、尊重残疾人、关心残疾人生活、学习和工作的良好风气。习仲勋、王震、余秋里、王平、段君毅、程子华,朱学范、阿沛·阿旺晋美、荣毅仁、李鹏、杨静仁、胡子昂、赵朴初等也到会热烈祝贺。王震、习仲勋、胡子昂在会上讲了话。基  相似文献   

14.
“为国分忧,替残疾人解愁”。这是河南省淮阳县城内清真寺管理委员会全体成员的共同愿望。他们在政府和县伊协等部门的大力支持帮助下,自筹资金,添置设备,办起了残疾人福利工厂,安排了25名穆斯林盲、  相似文献   

15.
根据《上海市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综合评价法,对上海市6个区残疾人康复工作进行评价.研究发现,残疾人康复政策环境实现率为96.3%,5个二级指标实现率均超过80%,三级指标达标率63.3%.应明确残疾人康复工作的重要性,将残疾人康复纳入政策工作计划,各区残疾人康复政策环境建设应协调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16.
残疾人既是社会的成员,又是家庭的成员,因此,从伦理学方面来说,如何对待残疾人,就既是社会公德问题,又是个家庭道德问题。由于大部分残疾人的生活主要是在家庭里度过的,这就使家庭中的其他成员如何对待他们,要比社会上的人们如何对待他们更显得重要。可是,目前的伦理学还没有把如何对待残疾人作为一个特殊的家庭道德问题来研究。其实,在有残疾人的家庭中,如何对待残疾人往往是家庭矛盾的焦点。家庭中的残疾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些是长辈,有些是晚辈,还有  相似文献   

17.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残疾人康复队伍是实现2015年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的根本保证[1].因此,在康复工作中应重点抓好三支队伍的建设.一是康复管理队伍的建设,其主要负责残疾人康复的方向,并协调各部门工作.二是康复专业队伍的建设,康复专业技术涉及到多门学科,需要运用医疗、教育、职业、工程等手段,既需要运用因地制宜简便可行的方式,更需要运用高科技的成果[2].三是社区康复队伍的建设,主要包括社区康复医生和康复指导员,为残疾人提供便捷的康复服务并做好有关记录和评估工作[3,4].上海残疾人康复队伍状况如何?本文对2005年~2006年上海市6个区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达标评审中有关"康复队伍建设"部分的指标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成年期残疾个体对不同类型社交线索的注意偏向,以正常人作为对照组,通过两个实验,分别采用情绪Stroop任务和同中选异任务考察了成年期残疾个体对社交反馈言语线索和社交反馈情绪线索的注意偏向。研究发现:(1)残疾人对社交拒绝词的颜色命名显著快于正常人,即残疾人对消极社交反馈言语线索存在注意偏向;(2)残疾人对愤怒面孔的检测显著快于正常人,正常人对快乐面孔的检测显著快于残疾人,即残疾人对消极社交反馈情绪线索更加敏感,而正常人则对积极社交反馈情绪线索更加敏感;(3)残疾人不存在对消极社交反馈情绪线索的注意解脱困难。  相似文献   

19.
《学海》2016,(6):28-32
社区康复(Community-based Rehabilitation,CBR)已经成为发展和改进残疾人康复服务,促进其权利保障和社会融入的重要途径。社区康复涉及医疗、护理、生活、工作和社交等各个方面,既需要不断提升医疗服务和保障水平,也需要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持续改善对残疾人群体的政策关怀,仅靠社区自身的力量是难以回应这些复杂问题的。社区康复的社会化就是秉持社区康复理念,充分整合和放大社区的资源优势,发挥政府公共部门、社区自治组织、社会非营利性机构,以及残疾人家属的参与功能,针对残疾人的基本康复需求提供及时、有效、经济和方便的综合服务,努力实现残疾人康复服务的多元主体协同供给,帮助残疾人群体改善参与社会生活的自身条件,在促进身体康复基础上实现残疾人全面发展。当前,我国残疾人社区康复事业的发展仍然受制于诸多瓶颈因素,整体发展水平不高并且存在巨大地域差异。为此,必须要进一步转变发展理念、健全和完善社区康复的硬件设施、加强组织建设和人才培养、理顺和创新各项工作机制,借鉴和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优势,充分激发和吸纳社会主体的力量,形成共建共享、协同推进的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20.
医学康复是全面康复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步.它能够使残疾人的身体功能以及心理功能得以最大限度的恢复[1].在此基础之上,残疾人全面康复的其它内涵可以更加行之有效,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我国康复事业建立初期,医学康复担当过十分重要的角色[2];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医学康复仍然要作为康复事业的核心内容继续加强.为了解上海城区残疾人医学康复的工作情况,本文对2005年~2006年上海市6个区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达标评审中有关"医学康复"部分的指标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