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弘景禅师是唐初天台宗重要高僧,但因史料有限,学界对其研究较薄弱。1994年湖北当阳玉泉寺宋代铁塔地宫中出土的舍利石函铭文,记载了弘景禅师的两项事迹。两项事迹未曾见于传世文献,但所涉时间恰与文献中高僧一行、怀让等人师从弘景的记载相契合。该铭文对研究弘景禅师壮年时期活动及其与皇室关系有补史作用,并明确了其"三受诏入宫"之所指,进一步充实了弘景的生平年表。  相似文献   

2.
正唐代高僧义净因"仰法显之雅操,慕玄奘之高风",于咸亨二年(671)十一月"附舶广州,举帆南海",历经二十五年,周游三十余国,求得梵本经律论近四百部。归国后,义净先后在大福先寺、西明寺、福先寺、荐福寺等寺院翻译佛经。义净西行求法,意在佛律,冀望通过整饬戒律,矫正时弊,因此,他"虽遍翻三藏,而偏攻律部"。然而,由于唐代戒律之学在道宣等人的倡导下,已形成"《四分》独尊"的局面,义净所译根本说一切有部的律典并没能在中土得到弘持。在义净翻译的众多佛经中,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是有"诸经之王"之称的《金光明最胜王经》。  相似文献   

3.
长期以来,人们多视鉴真为律宗大师或律学大师,只有少数学人注意到了鉴真与天台宗的关系,其中尤以巨赞法师的<鉴真大师的律学传承>一文涉及较多.但巨赞法师仅认为鉴真"爱好天台宗","对于天台宗是如何的心悦诚服".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内外典文献入手,在分析鉴真修行环境和弘法活动的特征中探赜索隐,提出了鉴真大师不仅是律宗高僧,而且还是天台宗大德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4.
公元八○四年(唐德宗贞元二十年),日本最澄法师(传教大师)随日本遣唐使来我国天台山,从国清寺道邃禅师和佛陇寺行满座主习天台教观。学成后回国,在比睿山延历寺创立了日本天台宗,尊奉我国天台宗创始人智者大师及其传人道邃、行满大师为宗祖。一九八○年,日本天台宗怀着对祖师报恩的心愿,提出在我国天台山国清寺建立智者大师、传教大师和行满、道邃大师的显彰碑。为了纪念中日友好的先驱者和增进两国佛教界的友谊,中国佛教协会决定随喜日本天台宗的这一殊胜功德,并商定在显彰碑落成时共同举行揭幕报恩法会。  相似文献   

5.
以渡边惠进座主为首的日本天台宗访华团一行22人,于5月11日至13日访问北京,专程拜访了中国佛教协会和国家宗教事务局。赵朴初会长在钓鱼台国宾馆亲切会见并宴请了访华团全体成员。此次访华团会集了该宗主要领导成员,其中包括座主渡边惠进,宗务总长、日中友好天台宗协...  相似文献   

6.
弘法大师空海在中日佛教文化交流史上是一位很重要的人物。他和传教大师最澄在九世纪初同时入唐求法。回国以后,最澄创立了日本天台宗,空海创立了日本真言宗,被称为日本平安时代两大宗派。空海入唐之前,曾专攻中国古典,汉文造诣很深,并以书法著名。入唐以后,在长安青龙寺师事惠果和尚,传承了金、胎两部大法。不久惠果圆寂,他受同门之托(一说因宪宗之敕),撰书了《惠果和尚之碑》。唐末天下大乱,长安都城被毁,青龙寺亦无存,惠果和尚之碑遂失其所在。幸其碑文为空海携归日本,收录于空海所著《遍照发挥性灵集》(汉文)。为纪念弘法大师“入定”  相似文献   

7.
湛如 《中国宗教》2020,(2):78-80
天台宗是汉传佛教较早成立的宗派,主张止观双运、教观总持,是印度佛教中国化的有效尝试,而长安西明寺是玄奘法师自印度归来居住过的重要道场。西明寺与天台宗的谱系传承及相互关联,是了解中古时期佛教中国化进程中有益路径。一、西明寺律学传承西明寺律宗之传承,始自道宣,为《四分律》无疑,但其后继之人模糊不清。道宣之后,多有人前来学习瞻仰遗迹。道宣同时代的律师,在西明寺中还有数位,道世为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8.
王亚荣 《中国宗教》1995,(收录汇总):80-81
义净西行求法,圆满归来,学业冲博,精通梵学。回国后曾任国立译场译主,兢兢业业工作十余年,其翻译水平和成就得到后世认可。他终生学律、持律、传律,所译代表作品以律学经典为主,包括7部根本说一切有部的律学典籍,为佛教的中国化作出了不朽贡献。  相似文献   

9.
正大唐高僧义净,济南长清人,西天取经二十五载,归国后,一生绍隆三宝,弘济为心。那么,义净大师二十五年的西行求法路上到底走过了哪些国家,朝礼了哪些佛陀圣迹呢?一公元641年,义净大师在齐州城西的土窟寺出家(今山东济南长清张夏四禅寺),17岁即萌发了西游印度求法的最初信念。671年,经过20余年的学习和准备,义净大师终于从广州孤身踏上了西行求法  相似文献   

10.
<释门正统>与<佛祖统纪>是两部由宋代天台宗人编写的佛教史书,在这两部史书里,以知礼大师作为十七祖的天台宗正统谱系开始正式建立起来;同时,围绕知礼大师祖师地位的确立问题,<正统>与<统纪>在成书旨趣上也体现出了重大差异:<正统>明显更为关注天台宗传承的延续性问题,<统纪>则更为强调了本宗思想领域内部秩序的统一.明了这种差异不仅有益于我们加深对这两部天台宗史书的理解,而且亦有益于我们在进行佛教思想史研究时,对天台宗的思想发展状况做出更为准确的判断和理解.本文即从知礼祖师地位的确立这一问题出发,对二书成书旨趣的差异再做一番探讨.  相似文献   

11.
文溪 《佛教文化》1997,(4):23-23
这一段话引自明代天台宗高僧智旭所著《阅藏知律》,充分表现了天台宗的思辩方式。天台宗的思想修养、宗教体验,不主张一味追求远离尘世的绝对纯净的境界。它认为这种境界不是一般人可以在当下就得到的。一般人是凡夫俗子,凡夫俗子一动念就是妄念杂念;但一定不能厌弃这此妄念杂念,要善于把握它们,利用它们做材料,达到向纯真圣洁的转化。天台宗这样主张,是因为它认为凡夫俗子的每一个闲念中,都包含着十种境界,最高是佛,最差是地狱;还包含着十种性质和现象。也就是说,在人。C之中,有善也有恶,有好也有坏,是复杂的而不是单一的…  相似文献   

12.
天台宗与禅宗是中国佛教的两个重要宗派,禅宗早期主张藉教悟宗,天台宗则强调解行并进。六祖以后,禅宗提出教外别传,天台宗则以教立宗。晚唐以降,禅宗依靠其对世俗势力的影响帮助天台宗恢复经典,天台宗则以经教的优势为禅宗提供教理方面的助益。两宗关系呈现出一个各自独立发展到相互对立到相互合流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律分五部"是南朝初期出现的一种观点,反映了当时的僧人对早期戒律传承史的一种知识史建构。这种观点的出现受到西域佛教的影响,其目的是为了将当时传译的几种律藏纳入到一个合理的解释框架中。到隋唐之际,随着十八部论的兴起,义净"四种尼迦耶"的影响,五部说又被不断的重新建构,形成新的五部说。  相似文献   

14.
于晴 《中国宗教》2020,(4):24-25
大唐高僧义净,济南长清人,西天取经二十五载,归国后,一生绍隆三宝,弘济为心。那么,义净大师二十五年的西行求法路上到底走过了哪些国家,朝礼了哪些佛陀圣迹呢?一公元641年,义净大师在齐州城西的土窟寺出家(今山东济南长清张夏四禅寺),17岁即萌发了西游印度求法的最初信念。  相似文献   

15.
周郢 《法音》2023,(5):55-56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释义净,其乡贯旧多据唐中宗《大唐中兴三藏圣教序》之说,定为范阳;日本武田章《义净の出生地に就いての考》(《山下先生还历纪念东洋史论文集》)及王邦维先生《唐高僧义净生平及其著作论考》一书中,始据多种史料,考为齐州(今山东济南)。王先生又举《义净塔铭》“齐州山莊人”之语,疑“山莊”为“山茌”之误:“义净生在齐州山庄。山庄一地,名不见经传,很使人怀疑是‘山茌’一名之误。古书‘庄’字常写作‘莊’或‘庒’,与‘茌’字形状非常相近。而唐初齐州所辖数县,山茌正是其中之一,位置在州治历城之西,即今济南市西的长清县。义净后来七岁时入齐州城西四十里许的佛寺里出家,也恰好在这一带。这样看来,义净极可能就是齐州山在人。”  相似文献   

16.
韩焕忠 《哲学动态》2002,(12):33-35
在 2 0世纪出现的中国佛教研究的重大成果中 ,凡是涉及到天台宗的 ,大都注意到了天台宗的判教。纵览先贤时彦的这些成果 ,我们可以发现一些有关天台宗判教的共识。在这些成果的相互比较中 ,也可以看出各家研究的个性和特色。有关天台宗判教的共识大致有以下几点 :1 .都将智大师对全部佛教经典和理论所作的“五时八教”判释视为天台佛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并且当作天台宗与其他宗派互相区别的基本标志 ;2 .都对“五时八教”的基本内容进行了详尽而明晰的解释和说明 ,由于所据原典大致相同 ,所以大家在此一点上基本没有什么分歧 ;3.都注意到智…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天台宗的教义和历史,了解天台宗在佛教史上的地位、作用及其影响,继承佛教文化,使天台宗后继有人,天台宗佛学研究社不久前在天台山国清寺隆重开学。天台宗佛学研究社成立于1940年,至今有四十多年的历史,在“文革”期间停办。重新恢复的佛学研究社,由天台山国清寺方丈唯觉法师主持,聘请苏州西园寺、杭州灵隐寺及本山的四位法师担任讲师。目前该社有正式学员十六人,旁听生五人。学员主要  相似文献   

18.
觉醒 《法音》2012,(1):23-25
天台宗是中国佛教史上第一个成立的宗派,也是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宗派。近现代以来,上海和香港在弘扬天台宗方面发挥了较为积极的作用,沪港佛教天台宗因为谛闲、宝静、倓虚等高僧的影响而一脉相承,成就了两地佛教亲如一家的殊胜因缘。一、近代上海佛教天台宗的弘传古代上海虽早有天台宗的传播,但总体上流传并不很广,信徒也不是很多。及至近代,由于不少高僧在上海兴办佛学研究社、法藏学社等机构,专  相似文献   

19.
张凯 《宗教学研究》2017,(3):100-103
本文首先对《四明尊者教行录》所载北宋初期日本天台宗僧源信“二十七问”的求决对象与“再答日本国十问”的作者归属进行了考察,澄清了相关史实,纠正了学界的通常说法.其次对中日两国基于各自立场对源信求决动机的不同记载与论说进行了梳理与评判,指出源信求决是继承自日本天台宗开祖最澄以来入唐求决的传统,也有为自宗在日本佛教宗派斗争中的发展谋求资源,以期保持自宗地位与利益的考量.  相似文献   

20.
45年前的1964年4月7日,中国天台宗祖庭天台山国清寺的僧众举行法会,纪念日本天台宗慈觉大师圆仁圆寂一千一百周年,当时正在中国访问的日本高僧西川景文长老和大河内隆弘长老以及他们的夫人在时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赵朴初居士的陪下应邀出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