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十年来我国儿童发展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79年《心理学报》复刊,标志着我国心理学新时期的开始,至今已十年了.如何评价这十年来我国儿童发展教育心理学研究?我们试图通过对十年中发表的有关文献进行调查,来分析这一领域的研究状况和动向.为此我们收集了14种心理学期刊和97种相关期刊上有关儿童发展教育心理学的文献共2274篇,建立了1979-1988年我国儿童发展教育心理学文献数据库,经过参考有关文献,请教有关专家,在反复讨论、修改的基础上,确定了对这些文献进行数量和质量测量的标准,从各领域文献数量随年度变化趋势、研究的一般水平、研究者和期刊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本文是这项研究的一部份结果.  相似文献   

2.
全盲儿童的人格特征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丽耘 《心理科学》1999,(6):557-558
1前言在全社会的关注下,我国特殊教育事业已迅速发展起来。特殊教育的发展,为心理学提供了许多新的研究课题。探讨残疾人在特殊环境下的心理发展规律,对于特殊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重大意义。前人在盲童的感知觉方面做过不少研究,而对于盲童的人格特征则较少涉足。为此,本研究采用艾森克人格调查表试图对盲童人格特征进行一些初步的探讨,并比较他们与正常儿童人格方面的异同,以便更好地了解盲童,帮助、教育盲童。2研究方法2.1被试盲童组:广州市盲校11—16岁的全盲儿童52人。其中男生30人,女生22人。对照组:52…  相似文献   

3.
儿童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它是研究儿童与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和发展过程或阶段中的各种心理特点及其规律的科学。研究儿童心理学对哲学认识论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列宁曾指出:儿童智力发展史是“构成认识论和辩证法的知识领域"之一。而更重要的是:儿童心理学能为教育工作、儿童医疗卫生、儿童文艺、广播电视等社会实践领域提供儿童心理发展方面的基础科学知识。儿童心理学的重要性,就决定了我们探讨我国儿童心理学前进道路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创造力的心理学研究进展与研究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映学  寇冬泉  张大均 《心理科学》2007,30(2):489-491,481
人类对创造力的认识进程,离不开哲学、生理学、脑科学和心理学等学科所作的研究贡献.但在对创造力的众多学科研究中,没有比心理学所作的研究贡献更大的了。本文着力从生理心理学、心理测量学、认知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等心理学分支学科的角度,分别阐述了创造力的心理学研究进展。本文认为.对创造力的心理学研究要有更理性的研究取向.那就是.应进一步加强和促进创造力的纵向研究和应用研究,应大力提倡创造力的多学科、多视野协同研究。  相似文献   

5.
青少年的品德形成和发展问题,是目前不少学科正在认真开展讨论的一个重要课题。有关研究材料认为“儿童品德发展问题是现代心理学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七十年代至今“西方关于教育心理学、儿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方面的著作几乎没有一本不论及儿童品德发展的问题”(李伯忝:《西方儿童品德发展研究的历史和现状述略》)。近  相似文献   

6.
本文综述了我国儿童发展心理学自1982年以来在五个方面的进展:认知发展研究;社会性发展研究;跨文化研究;特殊儿童研究;方法论问题。作者指出,我国的儿童发展心理学在近几年在上述几个方面均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其中认知发展领域的研究占主导地位,而社会性发展领域的研究发展最快。对于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国外关于儿童收养的心理学研究主要集中在收养儿童的心理适应、认知发展及人格发展等方面, 研究呈现了不同收养年龄、不同收养前经历、不同收养背景下的儿童不同的发展态势, 并做了原因探析和干预机制的探索。但国外该领域的心理学研究仍存在样本区分不明确、对原因的探讨相对薄弱等问题。国内儿童收养的心理学研究应更关注未经历剥夺环境的大龄儿童, 从亲属与非亲属收养、保密型与开放型收养的利弊对比等方面有针对性的开展本土化研究。  相似文献   

8.
儿童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出现在我国科学史上,大约是在20世纪初开始的。解放前,儿童心理学家在科研和教学方面也作了不少工作。但是总的看来,当时的研究还比较零散,缺乏计划性及系统性。全国解放以后,为儿童心理学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为建立马克思主义的儿童心理学提供了优越的社会基础。中国儿童心理学家、教育家朱智贤教授早年就致力于儿童心理学的研究与教学工作,时有论文、著作发表出版。  相似文献   

9.
幼儿百以内数概念的形成和促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在我们研究小组的一篇题为“儿童在数及数学上对部分与整体关系认识的发展”的文章中曾提到,发展心理学不仅要研究现有的发展水平,更要在“动”中研究发展的潜力以及作为认知对象的系统结构。本研究的问题就是在这种指导思想下提出来的。儿童数概念的研究在国际上是发展心理学较早的研究课题之一。现代在这方面也有不少研究。我国自新中国成立至1962年为止,关于学前儿童数概念的发展也进行过一定的研究,累积了不少有关资料。1979年全国九个地区对3—7岁儿童数概念和运算能力发展进行了协作研究。本研究是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如何促进幼儿百以内数概念的形成,以更好地为开发亿万儿童的智力服务。  相似文献   

10.
7-12岁儿童反应时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反应时间的测验是实验心理学最早研究的课题。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心理学工作者对影响反应时间的各种因素有着多方面的研究成果。但我国在这方面研究不多,对不同年龄儿童反应时间的发展更是很少涉及。本研究主要目的在于探索我国7—12岁儿童的反应时间的发展规律及其特征。  相似文献   

11.
个体审美发展研究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杜卫 《哲学动态》2001,(6):14-17
美育的任务 ,就其特殊性而言 ,是促进个体的审美发展。对我国来说 ,“审美发展”(aestheticdevelopment)是一个从西方英语国家引进的美育理论概念 ,个体审美发展研究是发展心理学、审美心理学和美育理论结合的产物 ,也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在 2 0世纪各种心理学理论中 ,发展心理学对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影响可谓最大 ,目前我国也已经拥有不少发展心理学方面的论著和实验研究报告。但是 ,无论是在美学界 ,还是在心理学和教育学界 ,我国对从儿童到青少年的审美发展研究却几乎是空白。目前我国的发展心理学主要是依据皮亚杰…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基于人–职匹配理论,结合中国特殊教育行业特征,编制了特殊教育教师职业人格量表,初步揭示了特殊教育教师的职业人格现状。以特殊教育教师为被试,采用调查、专家访谈方法,经项目分析与修改,最终确定包含7个维度36个项目的特殊教育教师职业人格量表。进一步分析发现,特殊教育教师职业人格量表具备较好的信效度,能够作为特殊教育教师职业人格的测量工具;我国特殊教育教师职业人格总体发展较好,在不同性别、年龄、教龄与职称方面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3.
刘范 《心理学报》1981,14(2):3-9
在这个讲演中简单介绍了我国发展心理学的情况和研究工作的几个主要方面,介绍了我国3—12岁儿童数概念和运算能力发展的研究,并从矛盾运动的观点结合研究结果讨论了儿童认知的发展,还提到了研究的协作方式。  相似文献   

14.
本文扼要介绍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教育局于1948年召开的第一次有关学校心理学的会议,此作为学校心理学始倡,以及会议分发给世界各国政府的问卷节要,讨论了学校心理学的不同任务,特别是普通教育系统中特殊教育的随班就读的各项任务。本文还概述了学校心理学在智力甑别、社会适应、教学咨询和职业指导方面的作用;尝试性地提出了以前忽略学校心理学的问题,指出它在我国将来发展的前景。  相似文献   

15.
心理学中的社会化是指一生物有机体向社会有机体的转化过程,儿童社会化过程就启始于出生。关于儿童社会化的探讨是发展心理学的中心课题,无疑也是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之一。近年西方对儿童社会化的实验研究和理论探讨再度盛行起来,下面做个简单介绍。纵观许多关于儿童社会化的心理学研究,很容易发现,是各种总体的理论模型在支配着研究者的思想。每一种模型都首先给出儿童与他人接触时发生作用的特殊假设和发展途径。便径直去探讨社会化的最终产物及其心理机制过程过程。有这样三种模型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6.
目前,在心理学领域关于人格的研究和人的心理健康的研究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随着特殊教育的发展,心理学界已对聋哑学生的感知觉、记忆、思维、言语和智力等进行了大量研究,而对聋哑学生人格和心理健康水平的研究则很少。  相似文献   

17.
人有意识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基本事实,因此,人的意识即成为“普通心理学”中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其它一些分支心理学(如儿童心理学、医学心理学、犯罪心理学等)中也不能回避作为具体个人的意识问题。但是,关于人的意识的概念,从心理学的历史发展至今日,始终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这对心理学的发展显然不  相似文献   

18.
试论团体创造力研究与创造心理学的理论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雪梅 《心理科学》2005,28(5):1277-1279
团体创造力研究是当前创造心理学的新方向。本文讨论了自J.P.Guilford以来,从个体层次创造力研究发展到重视团体创造力研究的演变过程。认为团体创造力研究不仅在创造心理学传统理论框架内开辟了一个新时期,其方法论视角的转换为以更广阔视野揭示创造力本质打开了思路。  相似文献   

19.
儿童认知发展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引言本世纪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成果颇丰,期间最有影响的人物当推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现代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在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上都得益于皮亚杰的先驱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对皮亚杰理论的验证、补充和发展,皮亚杰去世后的近十几年来,有关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以下仅就下述3个重要的论题回顾一下近年来的研究成果:一是关于认知发展的阶段;二是关于认知发展的机制;三是关于幼儿对人类基本知识领域朴素理论的发生和发展的研究。2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阶段论和连续论一直是发展心理学中争论不休的经典问题,…  相似文献   

20.
以1981—2020年刊发在《应用心理学》的1755篇文献为对象,采用CiteSpace和VOSviewer对其进行可视化分析,一方面分析《应用心理学》创刊四十年的学术影响力,另一方面探讨应用心理学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结果发现,管理心理、教育心理和心理测量是载文的三大主要领域,人因学及人工智能是主要的研究前沿。突出以领导—下属、决策为核心的管理心理学的应用研究、探索关于特殊群体的发展与教育心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采用多种研究手段探索情绪与认知潜在的心理和神经机制等是未来我国应用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