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丁素 《哲学动态》2002,1(2):37-40
"信息方式"(the mode of information)是继"信息"概念出现之后,美国加州大学历史学教授M.波斯特(M.Poster)在<信息方式>,以及在<第二个媒介时代>中,基于现代技术,特别是信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反映了后工业社会之后,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当今社会的影响及其地位.同时M.波斯特本人还结合马克思的"生产方式"理论,特别是后结构主义理论,论述了"信息方式"概念的意义及其成立的可能性.本文将从M.波斯特的信息方式入手,介绍一下M.波斯特的信息方式概念的含义及其产生的哲学背景,并运用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分析一下信息方式概念提出的意义及其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设计和建设适合老年人生活的人性场所,首先需要分析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和生理心理特点。康复景观的理论与我国中医养生理论相结合指导下的景观实践有利于当前我国社会老龄化形势下一些相关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3.
4.
5.
近两年来,我国广泛开展了有关生活方式问题的讨论,讨论中提出了一些亟待深入探讨的理论问题。本文就其中的几个理论问题作一粗浅述评,以期引起进一步的研究和讨论。一、生活方式的科学归属问题生活方式究竟是哪一门社会科学的对象和范围,这是讨论中首先涉及的一个基本问题。意见有三:(1)是社会学的对象;(2)是横挂哲学、社会学、经济学和心理学等等之边缘的新的一门边缘科学的对象;(3)是哲学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范畴。事实上,社会生活方式是一个广泛复杂的社会现象,可以从本学科的视角出发展开研  相似文献   

6.
苏联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依据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优越性,在40年之内使自己的祖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共产党和劳动人民是依据着对社会主义生产方式发展规律性的科学认识来进行自己实践活动的;因而揭示社会主义生产方式运动中各种矛盾之间和这些矛盾同经济规律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初中生遭遇的生活事件和应对方式,及两之间的关系。方法 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和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对263名上海市初中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 (1)在过去3个月内,发生频率较高,对学生影响较大的主要的生活事件是学习压力、人际关系和受惩罚;(2)积极应对方式的分数高于消极应对方式的分数;(3)生活事件应激强度值与消极应对方式之间呈显的正相关关系。结论 初中生主要采用积极的方式应对生活事件,生活事件应激值与消极方式呈显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生产方式概念是历史唯物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概念。据笔者的粗略考察,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里,对这一概念有许多不同的表述。在这些不同的表述中,有些涵义较为接近,有些涵义又有所不同。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指人们保证自己生活的方式。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一书中说:“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密切相联。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即保证自己生活的方式的改变,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①马克思在这里明确把生产方式定义为人们“保证自己生活的方式”。生产方式作为人们“保证自己生活的方式”主要包括下面一些内容:(1)人们用什么样的劳动资料进行生产,是用手工工具呢,还是用大机器;(2)  相似文献   

9.
生活方式的评价尺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社会生活方式在历史上是发展的。那么,我们根据什么说,这个时代的生活方式比以前。的时代的生活方式更为进步呢?换句话说,评价它们的进步的尺度是什么?  相似文献   

10.
天津市社科联于1985年12月2目至5日举行了社会主义生活方式研讨会。会议主要讨论了社会主义生活方式的本质特征、演变趋势和发展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的方法与途径等问题。与会同志认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活方式,首先表现为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同中国文明的结合,其精神支柱是共产主义的理想、信息和道德。在建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同志曾经讲过,从老百姓到军人之间有一段距离。这个距离在某种因素上,就是由老百姓的生活方式转变为军人生活方式,要使自己由一个老百姓变为一个正式军人,除了其他方面的转变以外,生活方式的转变也是一个重要方面。 军队是人民民主专政的柱石,担负着保卫祖国和建设四化的光荣使命。为了完成这一使命,军队要准备打仗,要反击侵略者的侵略。要打仗就会有流血牺牲,这就决定了军队生活方面又有其自己的特点: 第一,军人的共同理想和追求是实现国防现代化。尽管军人来自四面八方,军人的职责各种各样,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理想和追求,就是为了实现  相似文献   

12.
建设社会主义的生活方式问题特别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活方式问题非常重要。这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物质文明建设的巨大力量,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是中华民族新的腾飞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14.
在当前生活方式问题的讨论中,研究者普遍注意的是通过人们的生存活动来确定其生活方式。从这种观点看来,生活方式是与生存条件相一致的,是该社会特有的生存活动类型的总和。但是,仅仅承认人的生活方式对社会条件的依赖性是不够的,因为生活方式关系到每个人的具体生活活动,是通过每个人的生活活动表现出来的,在同一个社会中,个人的生活方式因对生活的不同理解相态度而  相似文献   

15.
生活方式是生活的总体模式和基本特征,这种总体模式和基本特征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表现着人的素质。人才,他们以其创造性劳动为社会进步作出了较大贡献,是具有较高素质的人,他们的生活方式具有真善美的特征。爱因斯坦就曾说过,“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是善、美和真”(《爱因斯坦文集》第3卷,第43页)。  相似文献   

16.
今年七月初,解放军政治学院哲学教员培训队举行讨论会,探讨生活方式的有关理论问题。主要围绕以下三个问题展开:一、对生活方式要作多角度的思考一些同志感到,生活方式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与社会系统的各个方面都发生着联系。以往的一些讨论,由于各拘于某些侧面,因而难以从总貌上把握生活方式的内涵,需要从多种角度作出思考,进而从整体  相似文献   

17.
设计与生活密切相关,是物质与精神的结合,是科技物化的载体。设计既是文化现象也是商业现象,设计的目的是为了人类更合理的生活。  相似文献   

18.
试论交往方式变迁与思维方式转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鲁子 《哲学动态》2002,2(4):31-34
思维方式的转型是与社会结构的变迁 ,特别是与人们的交往方式的变迁联系在一起的。非市场经济条件下基于传统共同体基础上的人们之间“人的依赖关系”的交往方式向市场经济条件下基于现代市民社会基础上的人们之间“物的依赖性”的交往方式的历史性变迁 ,是理解思维方式转型的一个契机。透过交往方式的变迁这一契机 ,我们看到所谓思维方式的转型实际上就是由传统的非辩证的思维方式向现代的辩证的思维方式的转换。本文尝试着把思维方式的转型与人们之间交往方式的历史性变迁联系起来进行讨论 ,以期将思维方式转型问题的讨论引向具体和深入。…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认为明末来华的耶稣会传教士利玛窦借助伦理哲学和自然科学传教的方式深受欧洲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代精神的影响,利玛窦首先在非基督教文明中找到中西方共同的人文价值,以此为传播天主教打下基础。利玛窦及其后继者通过交友和理性论辩等途径,使一部分中国士大夫皈依了天主教。在利玛窦的传教方式中,手段与目的之间达到统一与和谐。  相似文献   

20.
当代世界正在卷起一场新技术革命的浪潮。在这场浪潮中,一切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挑战,其中最重要的是变革物质生产方式的挑战。物质生产方式作为社会结构的基础和核心,制约着整个经济、政治、文化和意识等等的变化,新技术革命对各种社会生活关系的影响,归根到底是通过变革物质生产方式来实现的。因此,探索物质生产方式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及其同新技术革命的一般关系,对于我们自觉迎接这场挑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