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蹄窝中的鲜花这是一条山间小径,鲜有人迹,只是每年春天农人赶着牛到山顶犁田,牛悠然地走着,在小径上留下清晰的蹄印。一场甘霖,使蹄印里积满了雨水,雨后初霁,蹄窝里竟开满了鲜花,像一只花盅。由于有了蹄窝,便存住了生命之水,于是早就不知何时被风刮来的野花的种籽便在水的滋润下开出灿灿的花朵,姹紫嫣红,楚楚动人,妆扮了寂寞的大山。生命就是这样地无所不在,美有时也不须多少呵护与关爱。有时,一蹄窝水就能绽放出五彩斑斓。当你踏上山间的小径,给你的是一路芬芳,一路惊叹,一条绚烂的彩带。那鲜嫩的花蕊中擎着的露水泡着七色的太阳,莹亮莹亮,…  相似文献   

2.
从泥塘中采藕,是一件辛苦活。采藕季节虽然天气很寒冷,但人还要站在污泥中,把手伸进污泥里,先把污泥挖开,再将藕一根一根地刨出来,可谓苦不堪言。据说几位日本农民在塘中采藕,其中一位肚子有点不舒服,放了一个响屁。旁边的一位农民开玩笑说:“要是你这个屁对着藕放,藕就会被冲出来了。”这句话说得大家捧腹大笑。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其中一位农民在哈哈大笑之后,反复回味着这句话,他想,藕可能会被气流冲出来吧。于是,他抓住这个念头不放,回家后马上动手试制,很快发明了一种冲击采藕器。用这种工具采藕,不但速度比手工挖要快得多,而且采出的…  相似文献   

3.
爱无处不在     
佛祖为普渡众生、宜扬人生的真谛而不停奔走在人世间。这是个炎热的夏天,太阳用它火一样的热量炙烤着大地,此刻,佛祖正在骄阳下匆匆赶路,尽管他已是大汗淋漓,仍不愿意驻足歇息一下。  相似文献   

4.
大家可能听到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天凌晨,一位游客推着一辆装满稻草的手推车来到了两国之间的边境。边防哨兵疑心顿起:对稻草是不需要征税的,但是稻草下面到底是什么?这位哨兵仔细地对手推车中的稻草进行了搜查,但是一无所获。哨兵非常疑惑,亦感到很恼火,但是他给这位游客放行了。第二天这位游客又来了,还是推着一辆手推车,这次里面装满粪肥,粪肥也是不需要交税的商品。这位哨兵认为,他这次可看穿了这位旅行者的鬼把戏。对稻草进行搜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是粪肥会使得这位哨兵的手臭不可闻。但是,哨兵知道他的职责。他找来一把…  相似文献   

5.
一个部落首领的儿子在父亲去世后承担起了领导部落的责任。但是,由于他花天酒地,游手好闲,部落的势力很快衰落下来。在一次与仇家的战役中,他被仇家所在的部落擒获。仇家的首领决定第二天将他斩首,但是可以给他一天的时间自由活动,而活动的范围只能在一个指定的草原上。  相似文献   

6.
倒过来想     
据说,下面这道题是俄国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设计的。从前,有个农夫,死后留下了一些牛。他在遗书中写到:妻子分全部牛的半数再加半头。长子分剩下牛的半数再加半头,他所  相似文献   

7.
有一个很有趣的有奖征答题目:在一次乘船游览中,母亲、妻子和儿子同时落水,应该先救谁?有人说先救母亲,因为妻子没了可以再娶,儿子没了可以再生,唯有母亲今生今世只有一个;有人说应该先救妻子,因为有了妻子便会有儿子,至于母亲已近人生之途的尽头,死也无憾;还有人说应该先救儿子,因为儿子年龄最小,尚未体验人生的乐趣,而母亲、妻子则不然。三种答案各有其理,但都未获奖。获奖的竟是一名8岁小孩,他的答案是:应该先救离自己最近的人。由此想到另一个同样有趣的有奖征答题:在一个充气不足、开始下降的热气球上载着三位科学家…  相似文献   

8.
韩信的赫赫战功,多是在劣势条件下取得的。他创造的几个出色的以弱胜强的战例,都包含着强弱转化,以奇制胜的一些辩证方法。  相似文献   

9.
法国天才数学家格洛阿因思想激进而锒铛入狱。出狱后,他去拜访老朋友鲁柏。可他万万没有想到老友已于半个月前被歹徒凶残地杀害了,他家里汇来的巨款也被洗动一空。据鲁柏所住公寓的女管理员介绍说,鲁柏的死很可能与他突然继承的一笔遗产有关。凶手见财起歹意,杀害了鲁柏,抢走了他的巨额财  相似文献   

10.
《三国志》中记载着这样一个故事:孙权之子孙亮发现内侍刚刚从内库中取来的蜂蜜中有鼠屎,非常生气,当即召来管内库的官责问,内库官吓得磕头如捣蒜,连呼冤枉。孙亮耐心地问:“内侍向你求过蜂蜜吗?”内库官回答:“他以前向我求过蜜,我实在不敢给他。”孙亮又责问内侍,内侍大喊冤枉:“我  相似文献   

11.
川田是一名好动脑筋的旧汽车推销商。在他的用心经营下,他的小店不仅在竞争激烈的汽车经销市场上站住了脚,而且利润年年增长。川田的成功主要得益于他对顾客心理的准确把握,他善于逆向思维。  相似文献   

12.
凡人的发明     
清凉薄荷糖C·A·克兰是专售巧克力的商人。他每到夏季便苦闷异常,因为巧克力变软,甚至融化,销售量急剧下降。他苦思冥想,制造了一种专供夏季消暑用的硬糖。造型上一改块状、片状型,而压制成小小的薄环。1912年,他正式批量生产这种命名为“救生圈”的具有薄荷味的硬糖,颇受欢迎,至今不衰。超市的购物推车S·N·戈德曼是目前超级市场人人必需的购物推车的发明者。1937年他在俄克拉荷马城超级市场,观察到顾客个个挎着、背着装满物品的筐和口袋,排着队等待着结账。他灵机一动,于是试制了一辆四轮小型推车。结果深受消费者…  相似文献   

13.
郑板桥少年时就十分聪明,他上学时虽然功课很好,但因为家境贫寒,却常常遭到学官(教书先生)的白眼。原来,这个学官是个势利小人。有钱有势人家的子弟,见到他这个老师,可以免礼;而穷人家的孩子见到他,却必须打躬作揖、恭敬备至。否则,不是找茬打板子,就是无中生有地罚站。郑板桥非常讨厌这  相似文献   

14.
“原点思维就是从思维的原出发点考虑问题。”课堂上,我向学生讲了原点思维的定义,然后讲了一个小故事。清朝末年,重庆商人刘继陶到川北收购桐油。没想到桐油尚未榨出就已被先到的商人订购一空。正当他无计可施时,一个推销油篓的小贩启发了他的灵感。他了解到今年桐油大丰收,油篓需要量大,因桐油尚未榨出,还没有人注意油篓市场。他果断地将计划购买桐油的钱全部用来订购油篓,垄断了油篓货源,结果获了厚利。讲完故事,我随即提出了一个问题:“刘继陶思维的原点是什么?”部分学生应声答道:“买桐油。”同学们看到我否定的神情,稍为沉寂后,如梦…  相似文献   

15.
勇敢挺身而出:不论身处什么状况,对自己不知该说什么而感到困窘是无妨的;让我们想帮助的人知道我们的感觉,也是无妨的。甚至可以老实地说:“我不知道你的感觉,也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但是我真的很关心你。”即使自己对这样的表达觉得可笑,还是可以让对方知道,你不急着“现在”和他交谈。  相似文献   

16.
烏孜別克族     
“烏孜别克”一詞最初在历史上出現,是在公元14世紀。当时由蒙古人在中亚建立的金帳汗国(即欽察汗国)的汗(即国王)的名字叫做烏孜别克,在金帳汗国統治下的突厥部落和蒙古部落經过了长期的共同生活,結合为一个新的部族,也就称为烏孜别克人。16世紀,鳥孜别克人在昔班尼汗的統治下,深入阿母河和锡尔河的中间地带,开始由游牧生活轉入定居,从事农业生产。在往后的历史发展中,烏孜别克人虽然也曾建立过汗国(如哈拉汗国、烏孜别克汗国、浩  相似文献   

17.
古印度有个著名的寓言《聪明人和他的两个学生》写道:一个聪明人收了两个学生,一天晚上他各给了他们一块钱,吩咐道:“我给你们的钱不多,但是要你们立刻买样东西来,能够把这间黑暗的房间完全塞满。”这真是个难题!一块钱能够买什么东西呢?怎么能够买这许多东西把这大房间塞满呢?但是,他的两个学生,都立刻遵命出去买。隔了  相似文献   

18.
悟性与发明     
1823年,苏格兰一个叫麦金托什的橡胶工人,因为家里太穷买不起雨伞,所以雨天里总是冒雨赶路。有一天他在工作时一不小心将一些橡胶汁滴到了自己的衣服上,衣服弄脏了怎么办呢?他有些懊恼地用手指去擦抹粘在衣服上的橡胶汁,企图把它擦掉,准知越擦橡胶汁覆盖的面积越大,粘得结实,根本拿它没办法。无  相似文献   

19.
炎帝与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祖先,故我们常称自己是炎黄子孙。炎帝,即神农,在远古时代,尝百谷,制耒耜,兴农业,疗民疾,为人类的进步,为我们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他起于烈山,居姜水,是姜姓部落的首领。传说他牛头人身,可能是以牛为图腾的氏族。他率领他的部落,从我国的西方沿黄河流域逐渐来到中原地区,游牧渔猎。后来,另一个姬姓部落黄帝族,从西北方也来到中原地区。两个部落之间曾在阪泉之野发生过三次大冲突。炎  相似文献   

20.
小杨开车经过一个交通监控点时,感觉到闪光灯闪了一下。他心头一怔:“我并没有超速啊,会不会搞错了。”于是他绕了个圈,减低速度,重新从那个监控点通过,闪光灯又闪了一下。这就怪了。小杨又绕了一圈,再次减低车速,又从那个监控点通过,闪光灯又闪了一下。“肯定是照相机坏了!”小杨断定,释然开车而去。可是不久,小杨收到交警三张罚款单,案由是:“据监控机记录,你驾车经过此处,三次未系安全带。”这是一则小笑话,笑点是故事中的小杨掉进思维陷阱而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屡试屡犯,被罚了几番款。人的思维具有一定的惯性,往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