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文星象在先秦人民的生活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诗经》中的许多篇章都有涉及。从《诗经》中有关星象的描写,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到先秦人民对星象具有较高的认识水平,也可窥测出当时的人们已经能够运用天文知识来进行占侯、授时等活动。此外,星象的运用也促进了诗歌的表达效果,呈现出一定的美学意蕴。  相似文献   

2.
人类社会的许多领域,都有对“时空”问题的探讨,而对于涵盖在文学范畴中的诗歌自然也不另外。文章以“时空”这一概念为落脚点,探讨中国诗学的“时空”意识及其对“时空”的认识和接受历程,从横向和纵向对比得出中国古代诗歌与中国古代诗学在“时空”意识上的不平衡性,并就这一不平衡现象出现的原因及诗学的继续发展提出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绝地天通是中国文明史上的重大事件,它既是宗教事件,也是历法事件,因为中国古代巫教的核心就是天文历法。绝地天通确立了统一历法,重黎是掌握历法天道的巫师,它与《尧典》中的“观象授时”和《易传》中的“神道设教”都是以天文历法为核心,确立了自然与文明的区隔,却并非绝对的天人分裂,而是总体上的天人合一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4.
书讯     
本书是国内外第一部综合研究马王堆天文书的专著。我国古代的”天文”书籍,与现代自然科学中的天文学著作性质有别,它们除记载天文、历法等科学知识外,还记载了大量思想文化方面的信息,对研究古代思想文化也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五星占》、《天文气象杂占》、《日月风雨云气占》等三种马王堆天文书,是目前所见时代最早的一批中国古代天文书,因而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5.
2009年是国际天文年,这是继北京奥运会后中国迎来的第二个百年一遇的“大事情”。由于天文这个学科从它存在的那一天起,它的不实用。就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多的重视,以至于这等百年大事在人们心中的地位少之又少,知道的人除了天文界更是寥寥无几!  相似文献   

6.
哭泣的鱼     
中国古代的一首用寓言手法写成的民间诗歌,名叫《枯鱼过河泣》。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父子疏离、祖孙亲近现象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的家庭伦理中存在着父子疏离、祖孙亲近的文化现象 ,它是儒家重孝轻慈的文化根源 ,也极有可能是昭穆制度的现实基础。在这种文化现象的影响下 ,形成了中国古人循规蹈矩的保守性格 ,使中国古代社会呈现出前进一步后退半步的发展态势。这种现象在当代中国社会仍然普遍存在 ,应该也必须引起教育专家和主管部门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时空因素在中国古代诗歌创作中具有重要作用,时间、空间以丰富的形式表现出来,并逐渐形成相对稳定的时空组合类型。时空因素与诗歌抒情的关联日益突出,不同时空组合类型使诗歌抒情特质产生差异,而特定时空组合与相关抒情类型的关联也趋于稳定,并在诗歌创作中延续。中国古代诗歌不同审美特质的转变,也显然受到时空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儒家思想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而中庸思想堪称儒家思想的精髓,其不仅有利于巩固政治统治,还对文学创作尤其是中国古代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使得诗歌具有一种中和美、包容美、平衡美、和谐美。中庸思想以其包容性使中国古代文学在内容上更加的深刻与丰富。因此,中庸美学不仅是中国古代诗歌的精髓,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创作的重要影响因素与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10.
大约两千五百年前中国古代的春秋时代在现今苏州市编著的《孙子兵法》是世界最高水准的兵法书,它用简明的篇章总结了“不战而胜”的原理和原则,格调高雅,条理清晰。而且,篇法、章法、句法完整,运用三段论法和演绎法,使得文脉通畅。另外,《孙子》全篇形成一个科学体...  相似文献   

11.
五行说对中国古代气象学的影响胡化凯五行说是中国古代形成的一种重要理论,它是古人借用五种事物构造的一套理论模式,是中国古代一种特殊的抽象符号体系(胡化凯《五行说—中国古代的符号体系》,《自然辩证法通讯》,1995年,3期)。它之所以能被古人广泛应用于科...  相似文献   

12.
学界关于中国古代存在宗教宽容的看法是对中国古代宗教兼容的误读。中国古代宗教之所以长期存在多神兼容现象,乃是宗法社会、原始思维与专制政治这三大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真正的宗教宽容是社会文化具有宽容精神的产物,它需要自由、平等的价值支撑与民主、法治的制度保障。由于中国古代的宗法专制与政治专制并不具备这样的社会条件,故不可能培育出真正的宽容精神,也不可能产生严格意义的宗教宽容。  相似文献   

13.
<正>在古代,天文学与星占学的分野十分模糊,两者几乎可以并行而论。在古人看来,天文(星占)学不仅仅是观测记录天体运行的一门纯粹技术,更是一种与政治得失、个人休咎密切相关的知识体系。古代中西方对此的认识基本一致。黄道十二宫作为西方天文星占学的基本理念,发源于巴比伦,完成于希腊,后由希腊东传印度,影响广及欧亚。黄道十二宫原是西人为了表示太阳在黄道(带)上的运动位置而拟定的称谓,与中国古代以赤道观测为基础的天文历法学相互区别,独立发展。隋唐时期,随着印度  相似文献   

14.
徐晓鸿 《天风》2009,(6):42-43
“怀古诗”是中国古代诗歌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这类诗歌往往藉着历史人物、事件或遗迹,通过怀古惜今吟咏抒发诗人内心的情怀,读起来有强烈的历史厚重感,许多诗歌有感而发,思古幽情绵长,极易引发读者的共鸣。怀古诗在《诗经》和《楚辞》中已经占据着重要地位,至唐代达到巅峰,“安史之乱”后,中国进入到社会动荡和民族融合的时期,这类诗歌重新成为中国诗歌中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史上的能臣谋士,是一个特殊的人才群体,他们的奇才大志,集中体现了蕴藏在古代劳动人民之中的无穷智慧,而通过他们导演出的中国古代史上的一幕幕生动绚丽的剧目,为后人留下了优美、华丽的篇章。从谋略家的开山始祖吕尚,到功过昭著的李斯,运筹帷幄的张良,直至天才奇才诸葛亮等等这些受中国寻常百姓喜爱、崇敬甚至神化供奉的人物,无一不是各为其主的谋臣,又无一不是各据所处特殊环境为国建功立业的智多星——  相似文献   

16.
中国宋代(公元960-1127-1279年)人物画,在唐、五代人物画已有重大成就的基础上又向前继续发展,进入了灿烂多姿的鼎盛时期,形成与唐代人物画并驾齐驱的新的高峰,成为中国古代绘画史上极其辉煌的篇章.  相似文献   

17.
旅游是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产生的一种经济、文化现象,作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本身所涉及的方方面面无一不展示着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思维习惯、传统习俗等。无论是放  相似文献   

18.
《周易》情感思维初探傅云龙,柴尚金《周易》是中国古代宇宙代数学,历史上的各种学问皆“援易以为说”。它无疑对中国古代哲学、史学、文学、宗教以及自然科学都有着重大影响。《周易》是中国哲学思维之滥觞,它提供的深刻哲理和思维方式,至今仍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  相似文献   

19.
宗教是最重要的意识形态和社会现象之一,它对人类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巨大而深刻的作用和影响,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对中国古代战争中宗教所曾起过的种种作用及作用机埋,中国先哲对宗教本质的认识和对宗教消极作用的化解等问题,作了一些规律性的探索和阐释。  相似文献   

20.
从天子卦阴阳变化规律谈阴阳平衡论柳少逸,蔡锡英“一阴一阳之谓道”,意味着“法则”,是方法论。阴阳学说是几千年来,我国劳动人民用以解释自然、社会等某些事物和现象的说理工具,它在天文、地理、律历、医学、哲学等各方面所起的巨大作用,早已得到历史的认可。但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