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平等是人类的永恒理想。平等观念是理解当代政治实践及各理论流派历史演变的一个核心概念,也是明辨各流派思想家本真意蕴的关键。当代世界两种与平等话题紧密相关的矛盾凸显了G.A.柯亨的思想的价值:其一是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的社会-经济不平等现象与自由主义理论家对不平等的辩  相似文献   

2.
《学海》2017,(2):204-216
欧美国家2016年的政治动荡使二战后确立的西方自由秩序陷入危机。本文着眼于阐明两种结构性成因。首先,全球化的断层性在许多国家加剧了国内经济的不平等,激发了反全球化力量的崛起;其次,多元主义和全球主义引起民族主义和地方认同的反弹,形成了文化认同的裂痕。这两种趋势引发了欧美社会的政治意识对立,促成了民粹主义势力的兴起。  相似文献   

3.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基督教福音派在全球范围内的复兴和发展,基督教福音派在神学思想上摆脱了对社会参与的禁锢,在组织上逐渐形成了全球化的社会参与网络,成为全球公民社会中的重要行为体.福音派的跨国社会参与在全球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它又显示出对美国霸权的强烈依赖,削弱了它在全球治理中的意义和影响.  相似文献   

4.
2007年秋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不是单一的经济现象,是一种包含着经济、政治、文化在内的复杂的社会现象。对于这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我们只能用全球话语霸权的解释模式,才能揭示其本质的东西。这种解释模式的特点在于,把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欠发达国家看作一个系统,从经济、政治和思想的权力关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角度,从内在系统的历史演化来说明两者的关系。如此可以确定:这是美国长期以来主导和控制全球经济、军事和文化观念的结果。具体地说,是美国及垄断资本集团基于自身的利益在全球范围内推行新自由主义政策和观念的结果。这表明,资本主义全球金融体系本身就包含着不平等、不正义,因此,我们今天要消除全球金融危机,就必须从根本上消除现有的全球话语霸权,改变现有的权力关系以及由此构造的世界格局,实现世界的平等、公正和正义。  相似文献   

5.
全球化中的价值认同与价值观冲突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近代以来,全球化浪潮对人类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表现在价值 观上,就在于全球化一方面促成了全球范围内引人瞩目的价值认同,另一方面也在世界上引起 了普遍而激烈的价值观冲突。全球化中这一普遍而奇异的矛盾现象,本身就构成了全球化运  相似文献   

6.
晏辉 《现代哲学》2020,(2):8-15
现代化、现代性和世界性是同等程度的范畴,其间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现代化描述的是一个由资本的世界运行逻辑所完成的现代生产逻辑的生成过程。现代化作为一个整体性的社会运动,由三个核心要素构成,即欲望的神圣激发,它提供了动力;市场的发现和广泛运用,它提供了环境;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充分运用,它提供了手段。当动力、环境和手段被并置在一起的时候,一个持续的现代化运动就开始了。现代化运动造成一个整体性的现代社会,它有属于其自身的若干规定性,这就是现代性,它的根本表现就是复杂性。它如同一块银币的两面,在把财富、民主、平等贡献给人类的同时,也把不平等、物化、公共危机(公共卫生危机是危害最大的一种)、风险抛给人类。资本和消费在世界范围内流动,风险在全球范围内潜伏、爆发、传播。在全球化背景下,必须用一种风险和代价意识纠正、矫正和完善在现代化运动中形成的独断思维和任性意志。任性被证明是自由的最大敌人。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已不再是单一的价值诉求,而分明成了康德道德哲学视阈中实践哲学的绝对命令。  相似文献   

7.
佛教认为在无始时万物是平等的,即在时间开始时是平等的,而一旦人们开始“行”(无明缘行)就造成了不平等,所以要实现平等就要改造人们的行为。在改造人们的身心与言行上,佛教提出了“八正道”,这就为平等的实现提供了内在的保证。从改造内心来实现平等正义正是现代伦理所缺乏的内容,对此佛教无疑可以提供很多可供借鉴的内容。在拨开无明的妄见的遮蔽后,佛教认为众生是平等的。佛教认为有情众生在修行解脱上是平等的,这就在最大范围内保障了个人选择权力和努力成果。佛教的平等观还要求我们要有一种“平等智”,以觉悟之心平等的对待万事万物…  相似文献   

8.
卡斯特的"流动的空间"思想结束了其早期著作中"结构和能动性"之间的矛盾,实现了两者的辩证统一。这表现为,社会的主导性活动逐渐以全球性的流动的空间的形式被组织起来,而后者在完成资本积累的同时,通过一种支持结构,排斥地方及其民众,深化了社会的不平等现象。地方民众开始围绕各种原始认同,建构起抵制性认同,但其所固守的地方性排斥逻辑,使之不可能成为一种全球范围内的转化性的力量。只有从其中生成的计划性认同,才能终止流动的空间与地方的分裂,建构出一种新的社会和国家。  相似文献   

9.
心理学全球化强调心理学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目的是构建大一统的全球化心理学。心理学本土化遵循"一种心智,多种心态"的研究原则,是以社会历史文化为依托建立本土心理学的过程。在心理学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中,学术帝国主义和文化霸权主义削弱了非西方心理学的话语权利,遏制了心理学本土化的发展,造成心理学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冲突。为了消解这种冲突,应该基于文化的视角提出心理学全球化的研究原则以有利于其发展。  相似文献   

10.
苏共纲领强调指出,现时代的基本内容是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在全世界范围内取得胜利。共产主义正在实现使一切人摆脱社会不平等、压迫和剥削的伟大历史使命,确立各国人民的和平、劳动、自由、平等、博爱和幸福,从而开拓了地球上真正的人类历史。共产主义表现出一种全新的社会生活形式。与以往一切社会形态不同,共产主义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