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否定之否定规律究竟包括哪些基本内容,这是学术界长期争论的问题之一。黄枬森、张翼星同志的《关于对立统一学说与否定之否定学说的分化》(载《哲学研究》1982年第5期,以下简称《分化》)一文认为,经过两次否定完成一个周期的三段式没有普遍性,不能把它作为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内容,而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基本内容只是“前进性和重复性相统一”。对此,我们有不同的看法。我们认为,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基本内容大致可以作这样的概括:由于事  相似文献   

2.
否定的否定规律是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发展中概括出来,成为唯物辩证法的一个重要规律。到了社会主义时期,这个规律仍然普遍发生作用,但有它的新情况和新特点,这是必须充分注意、认真研究的。本文拟就社会主义时期的否定的否定问题,提出一些初步的看法,以便共同探讨,共同解决。 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否定是自己创造条件否定自己  相似文献   

3.
我国学术界对否定之否定规律的讨论,始于一九五六年。当时,由苏联哲学家讨论阿历山大罗夫主编的《辩证唯物主义》一书引起的关于辩证法基本规律的研究,特别是关于否定之否定规律的研究,引起了我国学术界的兴趣。庞朴在《哲学研究》一九五六年第三期上发表《否定之否定是辩证法的一个规律》一文,于是讨论便由此展开。当时讨论的主要问题是:一、辩证法和辩证方法是否是两个东西?二、“辩证方法的四个特征是否是“辩证法”  相似文献   

4.
唯物主义辩证法的许多重要原理中,关于否定之否定规律的问题在马列主义哲学教学实践中,具有特殊的意义。这首先是受马列主义哲学的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意义所决定的。否定这一范畴以及整个否定之否定规律,当今已成了激烈的意识形态斗争的对象。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少有机体是按规律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群众越是自觉地认识和利用社会发展规律,按规律办事,就愈能取得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功。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系统中,社会主义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其中一个基本规律。主体自觉  相似文献   

6.
一否定之否定规律是辩证法的三个基本规律之一否定之否定规律是辩证法的三个基本规律之一,是唯物主义辩证法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之一,今天,否认这一点的人,已经很少了。但是,作为辩证法三个基本规律之一的“否定之否定”规律的确切的特定的基本内容,还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理解,为了试图在这一方面作一些探讨,首先说明一下辩证法各个基本规律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否定之否定规律在临床中的应用海南省工人疗养院(海口570005)何爱萍,王祖朝在临床工作中,特别是在疾病的诊断过程中,否定之否定规律显得非常重要。一般来说医生对复杂疾病的诊断思维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即最初印象、初步诊断和最后确诊。最初印象是在接触病人...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哲学界对否定之否定规律的研究讨论比较活跃,现将讨论的主要情况概述如下.一、否定范畴1.关于否定的形式 通常认为否定分两种:一是辩证的否定即自我否定,一种是形而上学的否定即外力作用的否定.现在有人提出,辩证否定并不等于自我否定,它是自我否定和非我否定的有机统一;主观否定是一种主观随意的否定,它等同于形而上学的否定;至于外来力量对事物的否定即非我否定应得到肯定.在谈到非我否定和主观否定的关系时,论者指出,尽管它们有某些方面的相同之处,但不可混用,理由是:非我否定是一种客观存在,而  相似文献   

9.
哲学理论也如同物质过程一样有它的历史。苏维埃时期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历史,就是确定它作为辩证法理论规律的历史,研究它的内容、揭示它的方法论作用的历史。虽说否定之否定规律有它自身的遭遇,但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把它排除在哲学发展的整个列宁阶段的范围之外。苏维埃时期最先研究辩证法理论的是列宁。列宁的《论战斗唯物主义的意义》成了决定辩证法的发展和拟定研究它的各种问题的基本方针的纲领。广泛开展研究唯物辩证法运动的成果之一是,  相似文献   

10.
在情境中使用的否定,是相干否定;在世界中使用的否定,是经典否定。我首先给定了两个逻辑,一个是信息的基础相干逻辑L_1,另一个是与L_1联系紧密的逻辑系L_2。其中,L_2被同时包含世界和情境两者的类模型所刻画。当我们只考虑某个L_2模型中包含情境的部分(连同可达关系,不相容关系,以及可分辨情境的集合)时,我们将得到一个L_1的模型结构。在给定了一些关联L_1的模型结构与可能世界的直觉条件后,我们得到了一类特殊的模型——被这类模型刻画的逻辑可以合理地将相干否定与经典否定关联,并且允许我们认为此二者是相容的。在这篇文章中,我首先给定了一个简单的信息逻辑——一个非常弱的相干逻辑。然后,我尝试对其中的命题联结词的真值条件使用经典的处理。以上处理我分两步完成。首先,使用Routley-Meyer的语义以及相关的信息解释。然后,我给出了另一个能够整合环境(或情境)与可能世界之间关系的逻辑。这一关系,可以理解为信息与真之间的形而上的关联。在文章的最后,我将指出在在相干逻辑中整合经典否定的好处。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在关于辩证法的讨论中,许多争论都涉及对立统一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关系问题。在黑格尔那里,辩证法的核心是什么?是对立面的统一还是否定之否定?马克思主义关于辩证法的核心的观点,同黑格尔的观点是否一致?对立统一規律是辩证法的核心这  相似文献   

12.
十七世纪的荷兰人斯宾诺莎曾提出一个著名的哲学命题——“任何规定都是否定”。十八世纪的德国人黑格尔对此十分赞赏,根据这一命题作了大量文章。近、现代的许多哲学家,包括有的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家,也认为这一命题是辩证否定的极好表述。其实,斯宾诺莎的这一命题,并不是什么深奥的哲学命题,而是非常简单的逻辑学常识。“规定即是否定”,实际上是形式逻辑“A是A,不是B”的命题的另一种表述。这种“规定即是否定”  相似文献   

13.
否定之否定究竟是不是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它有没有不可取代的客观的固有内容和特征?肯定这一规律在理论上和实践上有何重要意义?等等,是当前哲学界对这一规律展开讨论中发生争议的问题。本文试就这些问题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肖焜焘同志的长篇论文《关于辩证法科学形态的探索》(见《中国社会科学》1980年第2期),内容广泛,有不少有见解的思想,读后深受启发。但是其中有一些理论观点,是值得商榷的。比如:文章说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都认为否定问题是深入了解辩证法的关键;否定是发展的源泉;把辩证法三大规律联成一体的是否定的否定等等。意思是说,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就是否定的否定。对此,我有些不同的理解。下面就来谈谈我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否定     
否定与肯定是一对孪生兄弟,然而他们性格迥异,秉性相反。肯定是艳阳高照,否定是云翳满天;肯定是和风细雨,否定是雷电交加;肯定是芳草佳木,否定是奇峰险壑;肯定是甜美、是温馨,否定是辛辣、是暴烈。故肯定多被人青睐,否定多受人排斥。  相似文献   

16.
一否定之否定的规律,正如恩格斯所说,是黑格尔整个哲学体系构成的根本规律。本文只限于讲他哲学体系的第一部分——“逻辑学”中否定之否定的规律。黑格尔整个哲学体系依“绝对精神”发展的三大阶段而分为三个部分:即“逻辑学”、“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在逻辑学阶段中,“绝对精神”只是作为超时空以外的纯思维、纯概念而发展。自然界则“是不能在时间上发展的,它只能在空间上展开自己的多样性”。在精神哲学阶段中的东西则既在空间之中,也在时间之中。否定之否定的规律是“绝对精神”在其  相似文献   

17.
在否定加工研究领域,存在着两大重要而又对立的心理学理论——命题理论和具身理论。命题理论主要有图式+标签模型和否定的模型理论,它们认为否定是一个抽象的逻辑符号,其作用就是向核心命题(肯定论断)的对立面转换;具身理论主要有两步模拟假设与否定的知觉模拟理论,它们认为否定是以时间耗费或空间延展为表征的具身过程。在介绍两种理论的主要观点以及局限性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二者的异同及其理论方法上的不足,最后提出了否定加工的抑制-反刍-再抑制理论。  相似文献   

18.
重建个人所有制是未来社会重建劳动者所有权或私有财产的所有制形式,是在社会所有制的基础上,重建消费资料的所有制形式。马克思揭示了重建个人所有制的"否定之否定"的发展道路。通过深入理解这一"否定之否定"的发展道路,我们就能更深刻地理解马克思的重建个人所有制思想。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否定算子的兰贝克演算,提出了兰贝克演算的极小否定扩张,刻画了兰贝克演算的极小否定扩张的代数模型,同时证明了兰贝克演算的极小否定的扩张判定性,并发展了该逻辑的一个根岑序列演算。同时本文也将结论拓展到兰贝克演算的德摩根扩张并证明其判定性。  相似文献   

20.
“两次否定三个阶段”不是关于否定之否定过程的正确表述黄宗理我国许多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科书,在谈到否定之否定过程时,常用“两次否定三个阶段”来加以概括。这种概括是不正确的。事物的否定之否定过程表现为三个阶段,但在三个阶段的序列发展中,辩证的否定并非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