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司徒乔(1902-1958),广东开平县赤坎塘边村人,是前期岭南画家的优秀代表,被人们称作"有血性的画家"、"人民画家"等.他的艺术生涯分为三大阶段:艺术的探索期、艺术的高潮期、艺术的成熟期.司徒乔以毕生精力,关注着现实社会:对旧时代的控诉和对新社会欢乐的歌颂.他虽从未受到过正规的艺术训练,但他靠着他的坚强意志,更靠着他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对人民深深的爱,走出了独具特色的绘画创作之路.  相似文献   

2.
前言 卡米耶·毕沙罗(1830-1903)是一位较不被大众所知的法国印派画家,然而却是塞尚所大为尊敬的一位画家.塞尚曾说:"毕沙罗是最接近自然的画家之一":又说"谦虚而出众的"毕沙罗就像是他的父亲.  相似文献   

3.
前言 黑格尔说:"艺术家形象表现的方式正是他的感受和直觉的方式,正如画家把他的情感马上变成形状和颜色."[1]艺术作品是画家情感和思想表达的外化形式,而情感作为一种能够唤起读者心灵深处细小涟漪的载体,无疑是艺术作品的灵魂.尤特里罗就是这样一个有着张力的画家,他在创作时将自己的内在情感因素置于其中.  相似文献   

4.
郭若虚在<论气韵非师>一文中,把"人品"提高到非常重要的地位,认为画家的"人品"对其绘画作品有决定性作用.由此,对画家本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此外,他在<论气韵非师>一文中提到的"轩冕才贤,岩穴上士,依仁游艺,探赜钩深",是对孔子儒学的一种回顾,提示出文人画家达到高雅"人品"的根本途径,是文人画教育思想发展成为蒙养说,以及"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一个线索.  相似文献   

5.
“不是烟斗”的烟斗——马格利特绘画中的哲学悖理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格利特是超现实主义画家当中最独特的一员.他的非常规想象和富有哲学性的思想和作品,总是浮游着一种淡淡的哲学悖理的味道.他的作品的主题"不可思议"又充满哲理,形成了他独具一格的哲理超现实主义绘画风格,带给我们以思考和震撼.  相似文献   

6.
阿尔希波夫(A rkhipov,Abram Efimovich 1862~1930)出生于农村,是俄罗斯、苏联画家.曾参加过巡回展览画派.他主要描绘农村题材,善于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曾获俄罗斯联邦共和国"人民艺术家"称号.  相似文献   

7.
德·斯塔埃尔以蕴含自然,奔放厚重而又清新幽静的艺术作品,确立了他在现代绘画史上的地位,被称为"抽象第二代"大画家.与同一时期的抽象派画家相比,如大名鼎鼎的德库宁、波洛克等人,德·斯塔埃尔并不为我们所熟知,然而他的名字与作品,在其死后的半个多世纪以来,持续受到西方艺术界热烈的讨论,并有大批的追捧者.  相似文献   

8.
赵腊梅 《美与时代》2004,(10):26-27
黄宾虹(1865.1.27-1955.3.25)是中国画历史上的里程碑.黄宾虹的艺术理论及作品影响着众多画家及美术爱好者的艺术素养、审美感觉.他的画功力深厚,笔法厚重,层层渲染,达到了他毕生所追求的"浑厚华滋"的最高境界.黄宾虹山水画具有哪些方面的艺术特色呢?  相似文献   

9.
1839年,法国人达格尔公布了他发明的照相技术,引起了许多画家的恐慌.有个画家曾悲叹道:"从今日起,图画算是完了!"这不是无端的担忧.如果绘画和照相同去争夺逼真对象的皇冠,绘画的前途当然是黯淡的,但是一个半世纪过去了,绘画不仅没有死亡,在一定意义上说,绘画比照相更得到了许多人的钟爱.  相似文献   

10.
郭熙是北宋杰出的画家,其美学思想更为直接地表现在画作上,他的山水画造诣颇高,有着十分突出的成就和贡献,历代文人学士对此多有赞语.如<图画见闻志>说他:"工画山水寒林.施为巧赡"[1].<墨庄漫录>中也记郭熙"以画得名",并盛赞他的画"雄伟清润,妙绝一时"[2].  相似文献   

11.
不非人之非     
正我国著名画家齐白石先生生前在与人交往时,特别注意到了"不非人之非"这一点。他终身守着这样的交际之道:勿道人之短,勿说己之长;人骂之一笑,人誉之一笑。他对前辈画家和同辈画家都恭谨有加,尽说善处。齐白石作画,一向主张师古而不拘泥古意,"下笔要有我法",但他对先辈画家的杰出成就却深表景仰,尤其推崇徐渭、朱耷和  相似文献   

12.
孙琳 《美与时代》2007,(1):55-56
在明代画家中,沈周是成就最高的一位.这位布衣终身,大隐于市的画家,对于元明以来文人画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他集文人、隐士和画家三位于一体,在绘画中溶入了自己的文气与隐意,隐逸型文人的心态和生存状态成就了他在绘画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张惠 《美与时代》2005,(1):30-32
唐代是工笔人物画发展最为辉煌的时期,在这一时期涌现了大批的工笔人物画家,如:吴道子、阎立本、韩幌、尉迟乙僧等.其中,最为杰出的是被称为"画圣"的吴道子,他笔下的人物"弘须云鬓,数尺飞动,毛根出肉,力健有余".他的笔墨线条继承了"六朝三杰"的传统技法,又有所发展和创造.行笔"其势圆转,而衣服飘举",在美术史中素有"吴带当风"之称.  相似文献   

14.
刘松年是一位佛道、人物、山水、界画兼善的画家.从他传世的<罗汉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将人物与花鸟、山水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刘松年以其对"五法"的精熟掌握和对人物配景恰如其分的表达营造出情景交融的画面气氛,对人物的精神及画面的主题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王华沙 《美与时代》2004,(10):22-23
李公麟是继唐代吴道子后在人物画上另一位有更大成就和影响的画家,也是宋代文人士大夫画家中的代表人物.李公麟,字伯时,号龙眠居士,生于宋仁宗皇佑元年(1049).他的家庭原来是南唐李氏的较为疏远的一派,是一个大族.父亲名虚一,曾经做过大理寺丞.虚一喜欢收藏书法名画,李公麟从小在家庭里受到熏染,看到许多好作品,为后来的艺术成就打下了基础.他"从仕三十余年,未尝一日忘山林",一生主要从事书画活动.  相似文献   

16.
面对经济文化全球化的严峻挑战,中国画画家如何选择自己的艺术道路?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现实问题.而对于刘文西先生来说,他的成功就在于坚持一个信念--"艺术要为人民服务".  相似文献   

17.
梵高(Vincent van Gogh 1853-1890)于1853年3月30日出生于荷兰格鲁特的一个基督教牧师之家.他一生作过店员、传教士、教师等,最后夙愿以偿,做了画家.可他常苦诉资金不足,缺乏绘画资料,缺少爱情;常梦想着"共同的画室",渴望着"艺术家的乐园",考虑着自己画能变成钱的日子…….视艺术如生命的梵高,超常规的行为方式,有时病态的习性,百余年来使论者们众说纷纭,他们说梵高是人格精神扭曲的偏执狂,是宣泄原始冲动的自虐者,是现代社会秩序的陌路人;有人说是表现主义的先驱,是透视未来的画家等等;还有人说"历史以其大师的手,正好敲击病态的键",这就是梵高.  相似文献   

18.
李超峰 《美与时代》2007,(10):56-58
作为当代最著名的画家之一,吴冠中十分重视形式美的探究.他在"师古化之"的基础上,"借洋兴中",大胆地突破了传统中国画的点、线.他以石涛的"无法之法乃为至法",作为自己创新的理论依据,继承传统又打破传统,做了传统的"叛徒".在造型意境说、繁简之道、抽象的提取上,对传统的形式美进行了创新,使吴氏水墨产生了世界影响.他的这些有着浓厚时代气息的水墨,表现了他鲜明的艺术个性,令人耳目一新,开创了中国水墨艺术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9.
士在中国代表了一个很庞大的群体——文人阶层,他们淡泊名利,秉持宁静致远之道.古往今来,为了中华文化的传承、发展,多少士人不求名利,用毕生精力求得诗文之精妙,精神之强大.倘若在当代艺术大世界里寻觅此种精神支撑力量——可以从画家何多苓那里获得. 邵大箴曾惊叹于何多苓的"自我"之强大.这又作何解?很多人说这是个性,不顾他人感受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固执地追求自己的东西,或许也太过于自傲,高估自己吧!对,这似乎是何多苓具有的特点.这种从骨子里散发出的"气味"让他令人痴迷,让他与世格格不入,让他变化,让他回归,让他边缘化,让他拥有一片自留地.  相似文献   

20.
金建荣 《美与时代》2007,(11):57-60
宋末遗民画家龚开,博才多学,能文擅画,尤以水墨写意瘦马与水墨钟馗著称于世.其山水、花鸟也卓尔不凡.他的作品表现手法"怪异",风格独特,常隐寓深意,寄托他驱除异族统治,复兴宋朝的愿望,在中国古代绘画史上放射出独特的光芒.其绘画风格对后世具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