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木拖板忆往     
正夏天到了,大家纷纷换上风凉的拖鞋。有种拖鞋,现在不少年轻人已不知为何物,而经历过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人,却是在它的"踢踢拖、踢踢拖"的声音中,走过童年岁月的。那就是"木拖板"。木拖板是弄堂人家夏天脚上  相似文献   

2.
感悟脚印     
没有脚印的地方,咫尺之外也称作风景;有脚印的地方,走一步也叫人生。人背后的脚印,是人生轨迹的串连,要时常回望和检索:多数是直接和平凡,有时还显现阳光和斑斓。光环下的污浊,如不及早清除,可能变成枷锁。向上攀登者,步步远离山根;山下迂回者,脚印踩着脚印。你要是总踏着别人的脚印走,你就永远当不了冠军。  相似文献   

3.
人生须有先见之明。这是一种智慧。“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人生如棋,走一步算一步是庸者,走一步想三步是常者,走一步想十步方为智者。有先见之明者头脑睿智,目光敏锐.洞察世事,明晰事理。凡事看得准,看得远,遏事不慌,做事不  相似文献   

4.
<正>歌词这样写道:“我们好像在哪见过,你记得吗?”诗词这样写道:“与君初相识,犹似故人归”。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难免会出现这样的情景——当你走在路上,瞥到一位陌生人,脑中会闪现出这样一种想法:“他/她长得好像我的一位故人”,或者是:“我好像在哪里见过他/她”。  相似文献   

5.
正自从母亲知道微信里有计步功能之后,每天像着了魔似的在意这个步数,她给自己规定每天要完成7000步。天气好的时候,就到楼下小区花园里走几圈,若遇上天气不好,不方便外出,她便在客厅里来回转悠,直到微信步数显示7000步,她才停住脚,心满意足地长舒一口气后,安心坐下来看电视。她不光在意自己的步数,也  相似文献   

6.
2012年12月6日清晨,丸华山上阳光清冷,一位古稀僧人正三步一叩,缓缓拜上陡峭狭窄的99级石阶。他每走一步,便默念“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每叩一头,便顶礼“十方三世一协佛法僧三宝”。  相似文献   

7.
分数下来时,她的世界塌了。她第二次高考,分数跟第一次一样,低得出奇。她在电话里用颤抖的声音说:“爸,分数知道了,考得还不错,上了二本线。”挂断电话,她“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相似文献   

8.
新订教学语法在虚词中增加了一类拟声词。拟声词又叫象声词,指摹拟事物声音的词。例如:“砰”“轰隆”“哗啦啦”“噼里啪啦”。拟声词摹拟事物的声音大都是蹩脚的。例如:“关关雎鸠”中的“关关”,摹拟雎鸠的鸣声;“坎坎伐檀兮”中的“坎坎”,摹拟砍树的声音;“磨刀霍霍向猪羊”中的“霍霍”,摹拟磨刀的声音;“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中的“溅溅”,摹拟流水的声音;“小马哒哒地跑开了”中的“哒哒”。摹拟马蹄踏地发出的声音;“雄鸡报晓的喔喔声”中的“喔喔”,摹拟雄鸡报晓的声音;“轰隆轰隆的车轮声”中的“轰隆轰隆”,摹拟车轮滚动的声音;“鱼在扑棱扑棱地跳动”中的“扑棱扑棱”,摹拟鱼跳动  相似文献   

9.
代沟     
水声哗哗,是爸爸在洗澡,赶了一整天的路,风尘仆仆,下榻酒店后,大脑的第一反应就是洗澡。 我靠在床边梳理刚洗去满头尘灰的头发,等着多年的好友阿坦来做导游,初次来到桂林,一切新奇得令人跃跃欲试。 卫生间的门开了,爸爸走了出来。“小心!地板很滑!”我还没来得及告诉爸爸,他已经滑倒了,重重地跌在地板上,一支拖鞋飞得老远。地板上的水是我洗澡时弄的。“哎哟!”爸爸很快爬起来,他还很矫健,手一撑,整个高大的身躯已重新站立起来,小心翼翼地沿着墙根把另一支拖鞋捡起。我没有去扶他,但双眼却已经摄住了他滑倒的整个过程。我内疚,但却没对他说:“对不起”,多年来,与爸爸的代沟让  相似文献   

10.
我们都在准备买房或正做着“房奴”,气喘吁吁艰步前行。云疑惑地看着我们,说,为什么都得买房呢?可以让房子跟着人走啊,人是活的,房子是死的,房子其实是为人服务的,像你们这样,成了人服侍房子了。云不只是说说而已,她还这么做了。  相似文献   

11.
我常想,要是每个人都会在成年早期突然失明、失聪几天,也许是好事。漆黑会令人更珍惜视力;静寂则能让人明白听到声音是多么美妙。我经常问视力正常的朋友看到些什么。最近,我问一位刚去过树林散步的朋友,在树林里看见什么?“没什么特别的。”她答。“怎么可能呢?”我心想,“在  相似文献   

12.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语言特色。“你长得很革命,”那是遥远的老话。很多时候,你的落伍与傻帽,往往就体现在语言上。当你走在街上,向一位姑娘问路时,如果还正儿八经地叫“同志……”她可能不会太热情地帮你的忙;要是换了个词“小姐……”她可能一下子变得温柔起来,详细地给你指明方向。●“策划人”’的词意,以前可能是“特务”、“反革命分子”、“搞阴谋诡计者”等。现在一般是指有创意的人、卖点子的人、做广告的人。当今表扬一个人很勤奋,他会将信将疑;说他聪明,他不反对;说他有“创意”,他会高兴地说“过奖”了!●“对不…  相似文献   

13.
王海东 《天风》2002,(4):20-20
北方海滨的早晨寒风凛烈,雾气袭人,礼拜堂的门口,一位年老的姊妹瑟瑟地靠在紧闭的大门上,我走上前去问她:“你为什么站在这里?”“我来做礼拜,教堂的大门没开。”“那您为什么不敲门呢?”我奇怪地问她,她迟疑了一下还是回答说:“我不敢敲门。”“不敢敲门?”我有些迷惑。“是的”,她接着说:“守门的弟兄已经两次‘警告’我,以后礼拜不许来这么早!所以我只好站在外面等待。”她  相似文献   

14.
阴差阳错     
“我是兰兰”。 “你好。”是个……是个男人还是女人的声音?我一下子分辨不出,那声音有些沙哑,象伤风了似的。很柔弱,象是有病。“我,我读怎么称呼您?我可以叫你大姐吗?我今年十六岁”。 是个女孩儿。 “可以”。 “我有件非常非常苦恼的事”。她急切地说。 “嗯”。 “可是……你得答应替我保  相似文献   

15.
<正>这是一个已咨询20多次的个案。咨询师是个新手,她想讨论来访者的变化说明了什么。来访者在咨询中的情绪流露被督:“这次咨询中来访者有更多的情绪流露,她开始谈到和妈妈的关系,表达出对母亲非常复杂和强烈的情绪:愤怒,悲伤,以及内疚。在您督导之后,我有意识地跟着她的感觉走,没有过多指导性。我发现这样的咨询感觉很好。”督导:“你能总结一下为什么感觉好吗?”  相似文献   

16.
22岁那年,我正念大学四年级。班里24位同学,我只有两个“死党”:娟是睡在我上铺的“兄弟”,威则是班长兼我的老乡。我们三个人经常泡在一起,被同学们戏称为“三口之家”。娟的确是个漂亮的女孩,她走在校园里,男孩子的目光会不约而同地投向她;威则是帅气的男子汉,走在校园里使女生的回头率高达99%。而我夹在漂亮的娟和帅呆的威之间,多少有点自卑,然而友谊像涓涓细流,将我的自卑意识渐渐冲淡。刚入大学的时候,18岁的我便发誓:大学四年决不谈恋爱。而“死党”威却在神不知鬼不觉中将我的誓言击得粉碎。我  相似文献   

17.
刘作诚 《天风》2011,(4):37-37
日落黄昏,暮色像一团雾,淹没了这座街心公园。园中的林木,在昏暗中嬗变成千奇百怪的魍魉。她踏着微弱的灯光,像一个失魂落魄的魂,蹒跚地来到这久违了的园林,她刚刚迈上公园小径,就听见"当当当……"音乐般的声响,她意识到这是基督教堂塔楼上大钟发出的报时钟声。她抬头望了一下大钟,指针指着七点。她又继续前行,又听到"歌伴舞"旋律在公园一角响起,远远望去,影影绰绰地看到一群跳舞的身影,她走过去,扫视了一下围观的人群一也有认识的男士,  相似文献   

18.
望月     
纷繁的时候,便去望月——儿时望月:走一段路, 抬起头来,月儿总是跟着我,照着我,如影随形;我走她就跟着走,我停,她也就停,多像我的小恋人-我在路上,她在路上;我在河边,她在河中;我坐在井沿,她就跳下井,然后抬起明晃晃的脸儿看你;我到山顶,她在山顶;我回到家里,她正好在窗口前望你……  相似文献   

19.
望月     
心绪纷繁的时候,便去望月一一儿时望月:走一段路,抬起头来,月儿总是跟着我,照着我,如影随形;我走她就跟着走,我停,她也就停,多像我的小恋人——我在路上,她在路上;我在河边,她在河中;我坐在井沿,她就跳下井,然后抬起明晃晃的脸儿看你;我到山顶,她在山顶;我回到家里,她正好在窗口前望你……  相似文献   

20.
溪竹 《天风》1996,(9):16-17
张静姊妹在神学院就读的消息不径而走。人们站在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眼光,议论着她,看待着她。了解她的卫生界人士说:“她跟着有祖传秘方的父亲学习了不少医疗技术,放着大钱不挣,去上神学,真傻!”熟悉她的文艺界人士说:“一个能歌善舞的姑娘,几个歌舞团多次邀请她下海演出,她都谢绝不干,非要去上神学,真是不可思议!”同学们说:“4年医专毕业,学校里的高才生,多少医院要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