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谈佛教词语"业"向"孽"的嬗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佛教词语"业"在汉译佛经中可指善业、恶业、不善不恶之业,后来在中土文献中多用来偏指"恶业",宋元以后又开始逐渐被"孽"所替代,而其大量替代主要发生在明清之际.本文描写了这一嬗变过程在词义演变和词语更替上的发展轨迹,并探讨了其中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生命的密码     
生命的密码,根据现在的科学说,已经研究出来了,那就是“基因”!其实,生命的密码——基因的另一个名词——业力,佛陀早在二千五百年前,已经召告人间了。如果生命的密码“基因”,只是说它像细胞,是一个单位的话,基因还不够解释生命,应该用“业力”来说,更为恰当。业,是身口意的行为,有善业、恶业、无记业。“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只要是身口意所  相似文献   

3.
《法音》2017,(9)
<正>第六节戒体功能一、防非止恶戒体的根本功能是防非止恶,即防范、对治烦恼恶业。《羯磨疏》云:"防非者,以除过去、未来非,现在无非可防也。"此处的"过去非"亦可称作"已起非",是指过去已经发生的恶业;忏除往业,令其不再相续,便是"防过去非"[408]。"未来非"亦可称作"未起非",是指可能产生而尚未产生的烦恼恶业;当面对各种外境之时,依戒体的作用,令自身安住正念,起心对治烦恼而不为惑业所转,  相似文献   

4.
一、什么是业?古印度语称为竭摩,梵语(Karma),巴利文(Kamma),中文翻译为“业”。业有三种含义:一者、造作;二者、行动;三者、做事。在佛陀未出世之前的古印度,人们对业的解释为“做事情”。他们认为因为有欲,故有种种的欲向与欲望,我们的意念就有意志与方向,因为有欲向就会造业,有业故有果报。佛教用语中的“业”特别有“造作”之意。我们起心动念,对于外境与烦恼,起种种心去做种种行为。行为可分  相似文献   

5.
第三讲人生的三失缺陷入生有太多的缺陷,我们学佛修行的目的就是要消除人生的种种缺陷。人生的缺陷有三种是最根本的,那就是:惑、业、苦,这是我们一切凡夫所无法避免的三种缺陷。什么是惑呢?顾名思义,惑就是迷惑、迷妄,就是无明、烦恼,它是我们流转生死、造诸恶业的推动力。惑主要包括贪、喧、痴,也就是三种最根本的烦恼,我们一般称为“三毒”,贪是对顺境的贪著、贪爱,镇是对于逆境的憎恶排斥,痴就是愚痴,不明事理,不明因果。我们时常说“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唤痴”,可见我们之所以造作种种恶业,是因为有贪唤痴这三…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印顺导师指出:“宗教的施设教化,在于给人类以绝望的安慰。若肯定地说,这种人(五逆十恶之人)决无办法了,这在大悲普利的意义上,不是圆满的。任何人,无论到了什么地步,只要能真实的回心,忏悔向善,这还是有光明前途的。”[1]他又说:“‘有罪当忏悔,忏悔则安乐’,在僧伽中,只是忏悔现在所违犯的,以免障碍圣道的修行。忏悔是心生悔意,承认错误,接受僧伽的处分(一般称为‘作法忏’)。……‘修善以灭除’,就是善业力大了,善业成熟感果而恶业不受报了。所以忏悔无始以来的业障(后来演变为忏悔无始以来的‘三障’—…  相似文献   

7.
释果也 《法音》2021,(11):9-15
十法界一切凡圣,无论苦乐,皆有正报、依报,此即佛教所说的依正二报。正报,指依过去善恶业因,而感得的五蕴果报体。依报,指与正报相应的处所之果报。圣人亦同样如此,声闻、缘觉、菩萨、佛,因修出世间善而得出世间正报与依报。如《华严经行愿品疏钞》云:依者,凡圣所依之国土,若净若秽;正者,凡圣能依之身,谓人天、男女、在家出家、外道诸神、菩萨及佛。  相似文献   

8.
佛教理论中的因果论,被佛教信徒视为宇宙运动变化的永恒规律,所谓欲知前世事,令生受者是种善因必得善果,种恶因必得恶果。佛教认为人生的一切良好的自身命运和外部优越条件都是善业的福报,而贫穷饥饿、疾病痛苦等种种恶运,都是恶业的回报,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归根结底是业力的差别。  相似文献   

9.
编后语     
《法音》1991,(2)
业报是身、口、意的善恶业因所感招的苦乐果报,为佛教的重要基本观念。业报有善、不善、无记三种,善得善报,恶得恶报,无记则不报,这是必然的业报法则。唐仲容老居士《谈谈业报因果》一文,指出佛教因果论中的“业为因,果为报,因果相续,无穷无止”的特点,对业报因果的基本理论等方面,都作了精辟的阐述。佛法,从来都称为佛法,近代才有称为佛学的。佛法流行于人间,必须作为有条理、有系统的说明,使他学术化;但佛法的本质,是理智的德行的宗教,是以身心的笃行为主,而达到究竟解脱,决非抽象的概念,也决非以说明为目的。佛法的  相似文献   

10.
苹果上市,品种不一,价格悬殊。妻子买了二斤“红星”,买了二斤“富士”。为的是对比着吃,以便下次量体裁衣选择价廉物美的品种。“红星”酸些,“富士”甜些,妻子已把滋味尝出来了,她还说,“世上的事也真怪,都叫苹果,同是地中生长,空中结果,同晒一个太阳,共度一个月亮,可各是各的味。”我说,“说怪并不怪,那是因为种子不同,酸种出酸果,甜种结甜果,丝毫不差。缘相同,种子不相同,果味自然就不同。俗话说,入上~百,形形色色,差别还是在种子,恶业生恶种,善业生善种,佛学所说真实不假。”妻子默默嚼着苹果,许久未说话…  相似文献   

11.
异熟概念之意指与果报不同,而有强烈的道德哲学意蕴.通过异熟概念的建立,唯识学认为道德善恶不同于价值而有绝对的意义,同时将道德善恶评判的范围严格限定在有记业上边,并阐明了道德对于现实生存状况的决定关系.  相似文献   

12.
禅定的修习确能使人健康长寿,能使人的寿命延长无数倍,郭元兴居士前不是曾著文发表于《法音》吗?他论说修禅者可住世一封,这个时间是很长了吧;外道的世间禅定,也可延长他们今世的寿命,如果他们认真修行,亦可达到坚固身体,甚至可以将生命延续到千万世之后。但是在这有漏的善业果报结束之后,还是会随着个人宿世的业力田缘,轮回于六道之中,只是他们今世用了修习禅定的方法,将自己前世的业果因缘推后感报而已;同样,现代气功的各八门派,无论说得如何天花乱坠,其作用亦不过是强健身体,得些小神通而已。修习禅定虽可长寿,但我们…  相似文献   

13.
取凡地一念之心,具十法界,十神性相,为三法之始。若有无明烦恼性相,即是智慧观照性相。以迷明故,起无明;若解无明,即是于明。如冰是水,如水是冰。悉有恶业性相,即善性相。由恶有善,离恶无善,翻于诸恶,即善资成。—一明·智旭《阅藏知津》截取世俗观念的每一个闪念,其中都具备十法界(佛、菩萨、声闻、缘觉、人、天、呵修罗、畜生、恶鬼、地狱)十种性相(即探究诸法实相应把握之相、性、体、力、作、因、缘、果、报、本末究竟等十个方面),这是三种认识途径或认识角度的起点。如果有无明烦恼性相,那就是智慧观照性相。产生无…  相似文献   

14.
三、“异熟”能变识在种子生起现行活动的各个阶段,表现为一定的因果关系。这种因果关系使摄藏于阿赖耶识中的种子能够不断地“异熟”,即“或异时而熟、或变异而熟、或异类而熟”(窥基《成唯识论述记》)。阿赖耶识的自身的“多异熟性”得名“异熟识”,而此识的功能作用因此表现为异熟能变。敝《成唯识论》说:“此是能引诸界趣生善不善业异熟果故,总名异熟。离此,命根所同分等,恒相续胜异熟果,不可得故。此即显示初能变识所有果相。”人处在自然环境中,同时又处在社会环境中,因此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社会意识形态,决定或制约了一个人今后的造业行为。无论是那一个思想家,其活动和学说是和他所处时代的社会意识形态相适应的;而没有人类科学知识的积累,也就没有现代科学技  相似文献   

15.
又空宗说有假补特迦罗,依彼造业受果,业果决定不乱,且能增长,未作不得,已作不失。极重之业,如五无间,现生必受。次重如杀盗等,多次生受。乃至极轻之业,后后生中,因缘会遇,亦决受报。众生各由引业所牵,往善恶趣。同生一趣者,引力决定相同;然由余满业差别,同一趣之有情,各有苦乐悬殊。如是业果之例,广如经说。不见能取离所取,通达三有唯是识,故此菩萨住般若,通达唯识真实性。  相似文献   

16.
佛教果报理论与伦理观念的总原则是 :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恶有恶报 ,善有善报 ,不是不报 ,时候未到。而《聊斋志异》叙述得最多的就是善恶之业 ,果报不爽 ,在劫难逃的故事。概言之 ,作者不仅借助佛教善恶报应的因果理论来宣说一定的纲常伦理观念 ,而且也借助佛教的因果规律来展开情节 ,塑造人物 ,交代故事的来龙去脉 ,使之更合乎情理。从而使人们通过阅读这些故事 ,更加明确遵守纲常伦理的重要性 ,增强社会道德的责任感 ,自觉修善积德 ,防恶止非 ,在严格要求自己的同时 ,也建立起良好的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17.
古典瑜伽哲学中的神是以瑜伽的自我冥想为基础的经验建构,是一种特殊的神我,是断灭了尘世系缚而获得解脱的“独存者”;它不受时间的限制,也不为烦恼、业、果报和潜在力所触动,具有永恒的无限智慧、行为和能力;神在瑜伽实践中负责清除原初物质变现过程中所遇到的一切障碍。古典瑜伽与数论是两个互相独立的思想体系,它们从方法论、教义结构到概念都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8.
佛言祖语     
尔时,智光长者承佛威神,即从座起,顶礼佛足,恭敬合掌,而白佛言:“世尊!我今从佛闻是报恩甚深妙法,心怀踊跃,得未曾有;如饥渴人,遇甘露食。我今乐欲酬报四恩,投佛法僧,出家修道,常勤精进,希证菩提。佛大慈悲,于一时中在毗舍离城为无垢称说甚深法。汝无垢称以清净心为善业根,以不善心为恶业根。心清净故世界清净,心杂秽故世界杂秽。我佛法中以心为主,一切诸法无不由心。汝今在家有大福德,众宝璎珞无不充足,男女眷属安隐快乐,成就正见不谤三宝,以孝养心恭敬尊亲,起大慈悲给施孤独,乃至蝼蚁尚不加害。忍辱为衣,慈悲为室;尊敬有德,心无憍慢;怜愍…  相似文献   

19.
所谓生态问题,在佛教看来,实际上就是一个共业的问题。人间社会共同的造业方式,由于现代工业社会的直接影响,已经从以往相对分散的方式,转变为相对集中的方式,其所感召的果报也呈现出共同受业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佛言祖语     
云何念法施?行者作是念:法施利益甚大,法施因缘故,一切佛弟子等得道。 复次,佛说二种施中,法施为第一。何以故?财施果报有量,法施果报无量;财施欲界报,法施三界报,亦出三界报。若不求名闻、财利、力势,但为学佛道,宏大慈悲心,度众生生老病死苦,是名清净法施。若不尔者,为如市易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