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非功利主义目的论是一种从人的本质出发,追求诸如幸福、自由和自我实现等各种善的马克思道德理论进路,这种理论进路实际上是将马克思的道德理论视作一种追求抽象的人的本质实现的亚里士多德式目的论。从马克思思想发展的脉络来看,该理论进路的底蕴正是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批判的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思想遗迹和黑格尔哲学的目的论形式。非功利主义目的论者片面地发展了这种以抽象的、理想化的人的"类本质"为基础的人本主义和目的论,却忽视了马克思在创立历史唯物主义过程中与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决裂和对黑格尔哲学的"清算"以及历史唯物主义提供的历史性解释原则对于理解和构建马克思道德理论的根本性意义,因而只是一种具有历史限度的理论建构。  相似文献   

3.
《中国天主教》2009,(3):1-1
五旬节日一到,众人都聚集一处。忽然,从天上来了一阵响声,好像暴风刮来,充满了他们所在的全座房屋。有些散开好像火的舌头,停留在他们每人头上,众人都充满了圣神,照圣神赐给他们的话,说起外方话来。(宗2:1-4)  相似文献   

4.
正义理论是否存在道德基础,是当代政治哲学热烈讨论的一个议题。罗尔斯虽然把正义观解释为政治的而非形而上学的,不依赖于广包的宗教或哲学学说,但强调普遍的正义观念离不开政治文化的基础,包括道德基础,即人们所潜在地认可、普遍接受的那些基本理念和原则,如宗教宽容和反对奴隶制。正义原则的达成也预设了平等的公民之间的协议,以及公民拥有的正义感和善观念的道德能力。正当优先于善并不表示正当完全排斥善,而是说两者是相互补充的,正义观念是从两者共同推导出来的。政治的正义观念与其他道德观念之间的区别只是观念应用的范围问题。关于国家中立,基本制度和公共政策虽然不是设计来偏袒任何特定的广包学说,但不可能强求正义制度的影响都是中立的,它所影响的美德是富有意义的。公平正义包括对诸如公民美德和宽容的美德、理性和公平感的美德等的解释。罗尔斯强调其政治自由主义是一种"道德观念",它以最普遍的道德原则作为后盾,这里就包括尊重人、把人当作目的这个根本的道德公理。  相似文献   

5.
自从维特根斯坦和海德格尔表达了对传统西方思辨哲学的失望态度,消解了传统哲学问题后,20世纪后期西方哲学界弥漫着哲学危机论、终结论之类的悲观情绪,寻找当代哲学的出路成了现实而紧迫的问题,拯救哲学危机的努力使当代哲学走向了多元化的场景。但这是一种哲学的转换、转向,作为一种特殊的思想方式,这种转向表明哲学不仅没有终结,也不会终结,而且在寻找新出路中开拓发展,研究的领域和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了,研究空间也更加开阔更加自由了。实践理性转向和实践哲学的繁荣,便是标志。与此同时出现的生活哲学的复兴,标示了重新回归实践和生活已是当代哲学发展的重要趋势。生活哲学与哲学生活的关系、生活与生活世界的关系和生活哲学的涵义与特征是深入开展生活哲学研究的三个具有前提性基础性的问题。生活哲学必须面向生活世界本身,回归到生活实践之中,关注当下时代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探究范畴论数学基础的理论根基,首先要领会数学结构的解释说明,从而认识数学的结构本质;其次要解析范畴论对数学结构的阐释,借由范畴的形式化表征,理解范畴的结构特性,表明范畴论是描述数学结构的理论;最后通过内核与框架阐析范畴论数学基础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7.
尽管马克思自身并未表述过一种系统的正义理论,但是在将历史唯物主义阐释为兼容决定论与能动论、从而兼容规范性理论的前提下,我们能够通过马克思所构想的社会主义社会之适合正义存在的条件而建构出一种马克思主义的正义理论。由于这一正义理论基于道德规范的历史性原则,从而超越了近代道德哲学之完备形态的康德道德哲学,且由于其基于人的自由发展原则而对不平等分配加以调节的理论进路,而比罗尔斯正义论的差别原则在直觉上更为自然,从而也更为优越。比之社群主义道德哲学试图回到古代、从而陷入时代错置而不具可行性,这一立足于现代社会生活的理论亦更为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加速和谐社会的主体——人的培育。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最终都要落实到人的和谐发展上。因为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人的和谐发展是和谐社会发展的根本前提,构建和谐社会,落实起来关键是人,关键在人。和谐社会是由具有和谐人格、健全精神的人来建设和实现的。同时,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诸多内容中,人自身的和谐发展是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可能世界理论是现代西方哲学中的一个热门话题,本文简单谈谈这方面情况,以利于我们对其进行批判和借鉴。1.分析哲学可能世界理论起源于弗雷格的意义理论。弗雷格在他的著名文章“论涵义与指称”中,通过对同一命题a=a和a=b的分析得出结论:任何完备的语言表达式(他  相似文献   

10.
奥古斯丁在对《创世记》的解释中,逐步发展出一套基督教的宇宙目的论.受柏拉图《蒂迈欧篇》以及新柏拉图主义的影响,奥古斯丁主张宇宙的秩序根源于上帝对质料的赋形."赋形说"并不意味着奥古斯丁的宇宙论仅仅是"外在主义"的:一方面,奥古斯丁理解的质料并不是完全被动的,而是有着朝向形式的主动潜能;另一方面,奥古斯丁对"种子理式"的...  相似文献   

11.
12.
分配公平是一个历史范畴,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变化的。分配公平之所以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制度性特质,一方面是为了维系人之为人的基本权利和尊严;另一方面是基于维系社会合作体系的需要。在现代社会里,实现分配公平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人类财富的日益增多使分配公平的实现具有现实的可能性;现代制度文明也为分配公平的实现提供了制度保障。分配公平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的价值理念和价值准则。  相似文献   

13.
《共同的善与全球贫困的伦理学:一种儒家视角》一文凸显了缺失平等权利观念的儒家伦理的狭隘及特权的本性,即儒家"超越等差之爱"的"仁"的"推扩"本能地产生了一种狭隘的自我封闭,形成了一个在亲缘、亲密关系范围内的环形回路,对外界个体产生了屏蔽。儒家的"仁"与权利观念并非相互排斥,而是可以共存的,所需要的是界定二者各自运行的空间。在非道德领域及拥有相同道德权重的境况下,运用儒家的"仁",即亲缘、亲密关系的优先性,对家庭、亲戚和朋友关系成员的诉求优先满足是可允许的。这是儒家"仁"的运行空间。在拥有不同道德权重的境况中,主体的选择需要优先满足道德权重较大一方的道德诉求。这是权利的运行空间。  相似文献   

14.
信仰的根基     
我们信仰的根基不是建立在教会、属灵的伟人抑或善功之上,而是耶稣基督这真正的磐石上,我们属灵的工程必须建立在这磐石上才真正坚固。  相似文献   

15.
蒙福的根基     
余督兵 《天风》2008,(19):14-15
两种造房根基的比喻,是主耶稣登山宝训之后所下的一个结论: "听道必须要行道."主耶稣用建房的根基作比方,生动说明聪明人 听主话就去行与无知人不遵照主的话去行的两种不同根基和结果.主 在这里没有说建房用什么材料,建造哪种房子,只讲根基不讲别的东 西.  相似文献   

16.
信仰的根基     
姚红岭 《天风》2007,(5):2-4
我们信仰的根基,它不是建立在教会、属灵的伟人抑或善功之上,而是耶稣基督这真正的磐石上,我们属灵的工程必须建立在这磐石上才真正坚固。  相似文献   

17.
《学海》2015,(5):82-87
由传统而现代的社会转型,解构了形成已久的传统道德规范,从而将人所依据的法则从外在的律令转向了内心的良知。经历了社会严重失范的阿伦特,认为良知所唤起的记忆与思考,将会形成正确的判断进而做出善的行为,因而是人类危机时刻最为可靠的东西。然而,危急时刻唯有少数人才能坚守的个人良知,能否承受这一重负显然值得怀疑。唯有健康而合理的社会制度,才能使个体的良知免于煎熬与折磨,从而确保每个人都能自由地形成自己的正确判断,最终实现个人的"良善生活"。  相似文献   

18.
反本质主义美学并不是一个美学流派,而是一个边界模糊、理论旨归多样的美学思潮,它更多地指涉一种方法论意义上的思维态度。它在理论的最根本处对传统美学的最核心问题,即美是什么艺术是什么,发问并进行彻底清算。它是在哲学和艺术发生了根本变化的后现代语境中进行着的一种美学思维和观念上的革命。反本质主义美学以后现代境域中的审美现实和艺术实践的变化作为问题的起点,以变化了的后现代哲学思维模式为理论的方法论武器,对传统美学基于其上的元问题采取的是放弃的态度和立场。这是反本质主义美学的理论可能的基础,也是反本质主义美学的理论使命。  相似文献   

19.
大同思想的来源和基础是康有为思想研究的核心问题。本文认为,为了追寻理想的文明形态,康有为发掘出儒家传统的人为天生说和天人维度,作为构建大同文明的根本原则。他将天人维度中的价值原则发挥至极,消解了人类生活的伦理政治维度,构建起独立、平等、君子的大同世界。人为天生学说是理解三世说与《大同书》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龚自珍的美学目的论,是我们对他一系列思想的总结。它由三条线索组成:哲学上对“我”的图腾崇拜般的强调;美学上对情的价值和作用的尊崇;政治历史学上对人才的重视——对戮杀人才从而盛产“百不才”的专制制度的批判、把人才作为实现改革的力量等等。三者都体现着一个主题:对人的价值的弘扬。有一个共同特征:以主体为本体、为目的。这是一种主体哲学的草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