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学《课程标准》中这样描述科学探究:“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那么如何让孩子经历科学的探究过程,在自由的活动中体验乐趣,获得更多成功的机会呢?下面笔者以数学方面的教学,谈谈自己的做法.  相似文献   

2.
探究性学习是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和技能、体验和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形成和提高创新意识、树立科学的价值观的活动过程.联系生产实际,关注社会热点,考察学生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3.
一、问题的提出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旨在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是提高科学素质的重要内容,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也是中学生物主要的课程目标之一。而旧的实验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课程标准》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生物实验教学改革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
物理课程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积极进行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物理课程改革的根本目标;而有效地落实这一目标的关键,是积极主动地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在物理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物理课程的特殊性也为开展探究式教学提供了其它课程所不能具有的优越平台。目前对探究教学有哪些特征、在物理教学中应当怎样展开探究教学,人各有异,对探究教学所涉及的一些问题本人只能谈一些浅显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小学科学教学的主要内容就是认识大自然,开展对大自然进行探究活动。因为农村与大自然的关系十分密切:农村贴进大自然。所以农村的自然条件对农村小学学生的科学探究有着十分便利的一面,对动物、植物、水、空气、磁铁、沉浮、天气等知识的探究与学习有着潜在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关于学习环模式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袁维新  吴庆麟 《心理科学》2007,30(3):632-635
学习环模式是一种有效的科学学习与教学模式。西方科学教育工作者对此做了大量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本文综述了学习环模式的理论基础、基本结构与发展。这一模式对于我国当前中小学科学课程设计和探究性学习的开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目前,实验探究是小学科学探究中的主要方式。合适的科学实验材料是顺利进行实验活动、提高实验教学效果的必要条件和重要保证,它的有效选择往往会影响学生的探究过程,影响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探究能力的形成。那么如何合理地对小学科学实验中的材料进行选择呢?本文就实验中材料的选择谈几点粗浅的想法。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改革,实施科学探究,要注意营造一个有利于探究教学的环境,探究教学的安排要由易到难,探究教学的设计要考虑学生已有的经验和能力水平,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要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习方式的转变意味教师必须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所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并不仅仅针对学生而言,也促使教师在教育观念、教学方式的转变,通常从四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  相似文献   

9.
《四川心理科学》2014,(7):F0003-F0003
走进自然,走近科学。“小牛顿科学考察队”活动旨在将课堂搬到大自然里,通过观察、标本制作等有效课程,在老师和专家的指导下,进行科学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充分感受科学发现的乐趣。  相似文献   

10.
小学《科学》真正从学生的生活入手,符合儿童的童心、童趣,为学生提供了很多的亲身经历的机会,促使他们去自主地参与、主动地探索,在参与和探索中有所收获。同时有机地把探究学习、体验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有机结合起来,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同时也在活动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尊重事实、勇于探索和质疑的科学精神。探究能力是需要训练与培养的,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妨教给学生一些具体的探究方法:  相似文献   

11.
程利 《四川心理科学》2014,(13):159-159
科学活动的本质在于探究,教育的宗旨在于形成人的良好素质,科学教育只有引导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来发展其科学素质,才能实现科学本质与教育宗旨的内在统一。因此,小学科学课程应以探究为基础,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一、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探求知识欲望 实验教学法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主体,它要求课堂教学从一开始就将学生“发起来”。  相似文献   

12.
探究性学习是新课程改革中所倡导的一中重要的学习方式。课程改革全面实施以来,充分体现新课改理念“自主、合作、探究”的合作学习模式被广泛采用。博弈思想是指在多个决策主体之间的行为相互作用时,各主体根据所掌握信息及对自身能力的认知,做出有利于自己决策的一种行为。  相似文献   

13.
自然事物认知偏好的初步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樊琪 《心理科学》2002,25(5):558-561
本研究从认知心理学角度采用实验方法探索自然科学学习的影响因素。发现:1自然事物的认知偏好中存在内隐学习现象。2.自然事物认知偏好的表现非常复杂:年龄的影响并不显著,经验的影响不可忽视;3.性别差异十分明显,男生比女生的自然事物认知偏好更为肯定更为积极,很可能社会性别角色是造成自然科学学习结果差异的重要原因;4.内隐组学习坦率好奇,倾向于把自然事物看得更熟悉更容易,具有更强的探究兴趣:外显组学生矜持审慎,倾向于把自然事物看得更陌生更难以理解,探究兴趣较弱。因此,科学教育要创设情境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学以致用;要帮助学生利用经验并从中获取乐趣、增长兴趣、树立志趣;要鼓励女孩子大胆挑战科学。  相似文献   

14.
目前,探究性学习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成为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的热点。历史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注重学生对历史的实践和体验,培养学生搜集史料、提取信息、解决问题、成果交流的能力,并将这些能力落实于学生历史学习的整个过程中。历史探究性学习恰好适应了新课改的要求,它让学生有一些属于自我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探索学习,在潜移默化中逐步提高探究的能力。因此,如何指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已是摆在历史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小学科学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它是以后学习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的基础,它担负着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任务。科学课程是一门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学科。实验是人类认识自然的基本途径,也是科学课的特点。小学科学教学中,常常需要教具来做实验。而教具的妙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下面我从实验、观察、会总结、会制作四个方面来谈谈我的初浅认识:一、课堂教具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主阵地。  相似文献   

16.
《科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通过对身边自然事物的观察,发现和提出问题、能运用已有知识做出自己对问题的假想答案”;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要求学生具有“想知道、爱提问的情感”;在科学探究方面要求学生“知道科学探究涉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将自己的结果与已有的科学结论作比较。知道不同的问题用不同的探究方法”等等。这些足以说明,课堂教学中对学生“问题”的优化和呈现策略的重要意义。自己通过实践探索,对学生的问题素养,形成了一些优化与呈现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7.
杜秀芳  张承芬 《心理科学》2007,30(2):391-393,336
科学探究涉及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Klahr和Dunbar的SDDS模型、Kuhn的模型以及双过程模型对此过程进行了描述;另外研究者们还对科学探究过程不同阶段需要的认知技能和认知策略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8.
探究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四周世界和现实生活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等解难释疑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自学能力,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创造思维。教师在其中起到引导者、支持者、促进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小学科学的教学,是学生在合作探究交流中获得的。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共同的,包容的学习,它要求小组成员共享目标和资源,共同参与任务,直接交流,相互依靠。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而且也能增加学生的信息交流量,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同时也培养乐学的合作意识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自新课标实施以来,合作学习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正越来越受到教师们的青睐。但怎样使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取得实效,真正为教学服务,结合教学实践,谈谈笔者的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20.
探究性学习是由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现问题、设计方案、通过主体的探索研究求得问题的解决,从而体验和了解科学探索过程,养成自主探索、创新的意识和习惯,形成和提高创造力;增长知识、积累和丰富直接经验的活动过程.探究性学习是对传统接受方式学习的一种改革,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教育观念.在教学领域中的体现为:问题的提出→方案设计与评价→实施→结论,均由学生来做,因而具有自主创新性.实施探究性学习的关键是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开放性的课题,创建问题的实际情境,进行学生主体性研究,从而调动不同层次的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使其思维得到有效发展.下面就从实验教学中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