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士金 《心理科学》2007,30(4):987-989
本文在大量学生学习心理调查资料的基础上,发现当代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着“非理性学习心理”状态,通过对典型心理资料的实证分析,探讨造成他们“非理性学习心理”的各种因素,对改变目前学生不良的学习心理状态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在中职教育过程中,学校在开展专业技能教育的同时,还要针对他们生理和心理发展情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在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和引导时,教师不仅要开展心理教学课程,让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知识,还要开设心理咨询室,在教师的引导下缓解心理压力,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一、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教学,保证教学的有效性在开展中职心理健康教育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心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使用中学生心理求助态度问卷和青少年社会支持量表对381名高中生进行调查,探讨高中生心理求助态度的特点及其与社会支持的关系,为提高学校心理服务机构利用率和帮助更多学生解决他们所面临的心理问题提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工读生不良人格和行为形成的原因及教育对策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张福娟 《心理科学》2002,25(4):468-469
在工读学校就读的学生大部分都是行为上有偏差和心理上有缺陷的学生,对这些学生来说,除了让他们接受文化和职业技术教育以外,更重要的是重新塑造他们的人格,即矫治他们的偏差行为,使之具有健康的心理。本文主要探讨工读生一般人格和行为特征,并分析产生的原因,同时提出人格辅导的一些建议,为工读学校今后开展这方面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时尚心理在各种年龄段的人心中都一直存在,对于中学生也是如此,伴随着网络文化成长的学生们,时尚心理从他们入学起就开始在他们脑中留下印痕,随着年龄的增加和文化知识的丰富,加上处于易冲动和叛逆的青春早期,到中学阶段,他们已经变成对新事物和流行文化最为敏感的群体,其对美的欣赏和追求与小学阶段已有很大的差别。新一轮课程改革背景下,美术教育已经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美术课程教学除了学生对美术知识、技能的掌握之外,对过程与方法的体验、对学生思维的开发和健康积极人格的塑造同样重要。而要使学生各方面素质得到健康、和谐、全面发展,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将中学生的时尚心理与教学内容加以整合,是新课标理念实践化的需要,也是提高学生艺术修养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学在新形势下应运而生的一个新问题。作者认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强调教育与发展模式;应突出教育对象的积极向上性;应强调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控制;应根据学生的心理困惑,及时有效地给予帮助;应教会他们模仿某些策略和新的行为,最大限度地发展他们的心理机能,促进内在潜力的开发,加速实现学生个体的社会化。作者还根据三年的实验实践,提出了一套学生心理困惑诊断模式。  相似文献   

7.
尊重学生是符合教育规律的.教育活动只有在既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积极性,又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积极性的时候,才能取得最好的教育效果.尊重学生则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关键.同时,尊重学生也符合学生的心理状态.学生都有模仿教师的心态,但他们又有一种强烈的独立愿望,要求别人尊重他们的人格和意见,当这种要求得到满足时,他们就会表现出由衷的喜悦.反之,就会感到失望,埋怨教师,产生对抗心理.由此可见,尊重学生何等重要!如何才能真正地尊重学生?  相似文献   

8.
在小学的心理诊断中,习惯上认为是对心理发展障碍的诊断、是测定“学生的成熟性”和对掌握知识水平的日常诊断(提出评价)。众所周知,只有当教师了解到学生发展到什么样的阶段、每个人善于做什么和他们熟悉课程情况的时候,教导工作才能进行得更富有成效。  相似文献   

9.
许燕和她的课题组,在2002-2004年间连续调查了来自全国各地共2022名中小学教师的心理枯竭情况,发现有20%的教师受到“职业枯竭”的困扰,16%的教师处于一个比较高的心理枯竭水平:其中不少被检测教师自卑心态严重。嫉妒情绪、焦虑水平偏高。对学生来说,教师出现心理枯竭后,由于他们倾向于对学生的行为做消极解释,因而他们所能为学生提供的服务和关怀的质量会衰退,学生无法从老师身上获取关注和爱,甚至还会被老师以恶劣态度和行为对待,这对于学生的身心都是一种伤害,极不利于他们的成长。目前教师是继警察之后第二大职业枯竭的继发群体。[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弱智儿童和智力正常的学生一样,具有天真活泼、模仿性强、可塑性大的特点。但是由于弱智学生在生理上和心理上存在着各种缺陷和伤残,因此对他们的养成教育必须十分注意他们身心发展的特殊性,通过四年多的实践,我们的体会是:  相似文献   

11.
华莉 《社会心理科学》2000,(2):114-114,120
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随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使他们的自信心和适应能力得到增强,心理发展水平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2.
华莉 《社会心理科学》2000,(1):114-114,120
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随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心理问题,使他们的自信心和适应能力得到增强.心理发展水平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刚刚从中学升入大学的一年级大学生,由于学习环境、学习方法、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变化,其心理也会发生比较明显的变化。认识大一学生的心理变化,并进行有效地疏导和调适,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和人生将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概括起来看,大一学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心理变化:  相似文献   

14.
我国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特点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前升入大学的学生,一般都是达到17—18岁的青年。他们已走过了儿童期、少年期,经历了相当长的学习和生活岁月,他们的身体成长已成熟,心理发展也逐渐定型。心理发展是多方面的,有心理过程即知、情、意的发展,有个性心理的发展。自我意识是个性结构的核心成分,它在个性发展中起着调节作用,也影响着人的整个心理的发展。研究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对改进当前我国青年教育工作,更好地促进青年发展,发挥他们的作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李智伟 《美与时代》2007,(10):137-138
对于初进大学校门的新生来说,面对入学时"高分林立"的情况,长期以来由高分带给他们的勉强还算坚实的心理构架极容易瓦解.我们必须采取恰当措施对学生的心理予以补充、完善甚至进行重构,审美教育正为我们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审美教育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恰当的情感倾泄方式,它还是学生们提高学习效率、找回失落的自信,形成多维心理构架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正(一)承认个性差异的存在,进行因材施教学生是不同的个体,在体育运动中的表现也不尽相同,运动能力以及运动负荷也不一样,对此不应强求一致,应在了解学生个性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施教。鼓励学生振奋精神,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良好的意志品质,使他们的个性向着成熟的方向发展,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在体育教学中,对于抑郁型的学生,要多鼓励表扬,要培养他们的自主、自立、自信;对意志差、活泼型的学生应严格要求,给他们布置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理投射技术在学校心理咨询中的实践意义和应用价值。方法:采取文献法梳理资料,案例分析法阐明实践操作。结果:心理投射技术能够降低学生的自我心理防御,减少他们的社交恐怖情绪,缓解他们的厌学心理,该技术可以有效地应用于学校心理咨询。结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部门应将诸如罗夏墨迹测验、绘画投射测验、沙盘游戏疗法、意象对话等多种心理投射技术相结合,广泛应用于青少年心理咨询。  相似文献   

18.
作为高师公共音乐鉴赏,我们的目的不是把学生培养成为歌唱家、舞蹈家、演奏家,而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陶冶他们的情操,提高他们的素养,也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如何将高师音乐鉴赏课上得生动、吸引人、有意义,是上述目的得以实现的根本保证.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四点:一、教学模式多样化;二、教学方法灵活化;三、更新教学观念;四、因学生音乐心理发展施教.  相似文献   

19.
走出困惑     
中师生正处在人生的春天,他们的生活充满了自豪与欢欣。同时,他们又是处于人生中最敏感、最不安宁的时期,他们也有忧虑与彷徨,内心矛盾冲突剧烈,情绪变化多端,心理学上称之为“心理危机期”。我们通过对中师学生的问卷调查和座谈,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研究,找出了中师生困惑心理的几种具体体现。 反抗束缚心理。 在问卷调查中,问及“你具有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吗?”92.5%的同学都回答有。“你认为学校对你们的管理如何?”60%左右的同学挑选A项:过于严厉。  相似文献   

20.
吴西 《美与时代》2014,(6):54-54
设计教育的“个性化”要求教师要从学生的心理差异出发,关注学生的个人情感、求知需要、兴趣爱好,从而因材施教、引导他们的思想和设计创意方向。两性的能力差异研究也是“个性化”研究的一部分。男女生作为两个性别群体,由于生理原因和社会影响,在心理上表现出较大差异。教师合理的关注和引导能帮助学生发挥性别心理优势,成为有个性特色的设计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