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风》2011,(10):63-63
[基督日报讯]一份基督教智库报告指出,婚前已经同居的夫妇“明显”地有更高的离婚可能。研究机构称婚前同居是现今“最脆弱”的一种两性关系。该份名“同居:婚姻的一种替代方式?”的研究报告,由位于剑桥的基督教社关组织“Jubilee Centre”(银禧中心)发布。  相似文献   

2.
《天风》2011,(2):61-61
婚前协议,是这几年特别流行的一个词。选择做婚前协议的人,通常认为如今婚姻变数越来越多,为避免一旦夫妻离婚时遭遇麻烦,不如“先小人后君子”。可是,他们没有想到它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3.
为什么有些夫妻结婚后相亲相爱、白头偕老,有的夫妇结婚不久便分道扬镳;更有人结婚离婚、离婚结婚,始终找不到合适的伴侣?最近,美国家庭婚姻问题专家弗雷克夫利教授,对离婚案例进行研究分析后认为:离婚与人的性格有关,有8种性格的人离婚率较高。其一,过度浪漫型:这种性格的人对婚姻生活充满了罗曼蒂克的幻想。他们认为,爱情应该多姿多彩,热情必须经久不衰,婚后生活要永远像恋爱时那样弥漫着梦幻般的激情。一旦现实生活无法实现梦幻般的婚姻时,双方便会  相似文献   

4.
媒体扫描     
恩惠 《天风》2010,(5):38-38
<正>三亚:为房笑着离婚[南海网报道]三亚保障性住房申请开始后,结婚、离婚大量出现,尤以离婚为甚,10天之内突然有44对夫妻离婚,有人离婚时有说有笑,短短10个工作日内就有1000对夫妻领证,婚姻登记处日日爆棚。这些"诡异"  相似文献   

5.
《天风》2012,(6):55-55
[上海热线]上海的结婚登记和人口出生数量在2011年至2020年的10年内将逐年下降。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沪上的离婚人数,目前上海平均每天有344对新人登记结婚的同时也有100对夫妻办理离婚登记。相比之下,离婚的数字不容小觑。有统计说,离婚人群中20岁至40岁的占到了54%。其中以70后为主的30岁至40岁的人群占28%,以80后为主的20岁至30岁的则占了26%。  相似文献   

6.
姻亲关系是婚姻家庭生活中的重要议题,但研究却较少涉及。本研究以选自四川及重庆城市和乡镇的341对夫妻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考察姻亲关系与夫妻婚姻质量间的关系,并检验姻亲冲突下伴侣支持在其中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我国夫妻的姻亲关系普遍处于中等偏上的状态,妻子的姻亲关系问题显著多于丈夫,但受到的姻亲冲突下伴侣支持显著少于丈夫;丈夫和妻子报告的姻亲关系均能显著正向预测自身的婚姻质量,丈夫报告的姻亲关系还能显著正向预测妻子婚姻质量;妻子受到的姻亲冲突下伴侣支持在妻子报告的姻亲关系与其婚姻质量间起调节作用,高伴侣支持可以减缓姻亲关系对婚姻质量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7.
速成年代,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一次性用品多了,速食面吃腻了,就连感情这么严肃的事,都跟着速生速灭,认识三天同居了,认识一周结婚了,还没有举行仪式就离婚了。  相似文献   

8.
朱哲 《四川心理科学》2014,(16):152-152
当代婚姻讲究自由恋爱,人们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的爱人伴侣,然而在先秦儒家时代,讲究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可以说孔孟荀的夫妻之道代表了整个古代中华民族的夫妻伦理道德思想的精华,对我们今天处理夫妻关系,以及处理家庭道德关系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离婚会给夫妻双方,尤其是女方带来很大的心理创伤。有些人在离婚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终日以泪洗面,沮丧之情难以言表,甚至走上自杀的道路。据有关的研究资料表明,离婚给女人造成的心理问题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孤独:虽然由于离婚而解决了眼前婚姻生活中产生的矛盾冲突,可能获得一种暂时的安定感。但是,过去形成的家庭人际关系一旦崩溃,对女人总要产生凄凉、孤独的感觉。据对离婚者的心理调查表明,尽管离婚夫妻中,5对有4对在提出离婚申诉前  相似文献   

10.
王荣伟 《天风》2016,(9):57-57
近日,诗班的一位姊妹第二次复婚了,邀请我这个“调解人”及多位诗班员一起感恩聚餐,算是对我极力促成他们夫妻破镜重圆的感谢……当下,离婚已经不是一件“新鲜事”。国家民政部公布的《2015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5年,中国依法办理离婚手续的夫妻共有384.1万对,粗离婚率为2.8‰。中新网记者统计,相比2002年中国粗离婚率仅有0.90‰,13年来,  相似文献   

11.
媒体扫描     
恩惠 《天风》2010,(3):38-38
<正>离婚数字30年激增5倍[中国民政部网站讯]民政部发布"2009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结果显示,2009年,中国民政部门办理离婚登记的夫妻共计171.3万对(不含法院和相关部门办理的调解和判决离婚),比上年同期增长  相似文献   

12.
《学海》2019,(2)
请求权是一种从基础权利派生出来的技术性权利,其旨在保护基础权利不受侵害。确认请求权、离婚请求权以及收养关系解除请求权本质上是程序权利,共有物分割请求权本质上是形成权,它们名为请求权而实非请求权,故此不应适用诉讼时效。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请求权可以划分为依法和依性质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请求权两类:依法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请求权是指依法律、司法解释、指导性案例不适用诉讼的请求权时效;依性质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请求权是指基于特定法律地位所生之请求权,主要包括夫妻同居请求权、亲子领回请求权、股东的清算请求权、股东缴付或返还出资请求权以及基于不动产相邻关系所生之请求权等。  相似文献   

13.
在民事案件逐年上升的今天,离婚案件一直居高不下,在离婚案件中,尽管导致婚姻危机。使婚姻走向裂变的原因很多,但究其内容却与以往有很大不同,其中当事人的心理障碍是导致夫妻离婚的诸多原因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为此应引起办案人员及婚姻当事人的注意。  相似文献   

14.
方蒙恩 《天风》2005,(6):50-51
是大能的神重塑了我们的婚姻和家庭.使破裂了整整十六年的家庭, 在世人眼里一道无法愈合的鸿沟——我不曾想到,也不可思议,能在离婚整整十六年后,我们夫妻能和好如初,而且感情比从前更加密切,真是奇妙。十六年前,我和妻子结婚才四年,已有两个孩子。那正是八十年  相似文献   

15.
据有关资料统计,80年代初,我国的离婚率为4.7%,以后逐年缓慢上升。到1993年离婚率为9.97%,离婚人口90.9万对。1995年离婚率为11.34%,离婚人口105万对。1996年离婚率为12.12%,离婚人口113.22万对。1998年离婚率为13.1%,离婚人口119.1万对。而北京、上海两市的离婚率高达25%。社会经济大潮的变幻,性  相似文献   

16.
王晓萍  朱婷婷 《心理科学进展》2020,28(10):1742-1750
以实证研究为基础的婚姻教育是一种预防取向的心理教育模式, 近40年来被广泛研究和全面推动。婚姻教育在形成和发展时期主要面向婚前阶段中产阶级高功能伴侣, 是一种广泛性预防。针对贫穷等处境不利伴侣的选择性预防和处于抑郁早期伴侣的指导性预防是当前研究的重点。基于三级预防模型的婚姻教育在理论基础、研究方法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 未来婚姻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应从理论与研究、项目设计与实施等方面展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离婚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影响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引起国内外研究者的极大关注。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对离婚如何影响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研究进行综述:(1)离婚与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关系的研究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理论变迁——从"严重影响说"到"有限影响说";(2)离婚影响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机制探讨:大量研究都证实父母冲突是比离婚本身对儿童青少年影响更大的一个因素,离婚前父母冲突会调节离婚对儿童青少年的影响方向和大小,离婚后的父母冲突与父母共同养育会通过影响亲子关系和父母的教养行为进而对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发展造成影响;(3)现有研究对实践工作以及未来研究方向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再婚家庭的建立,既是夫妻以往婚姻悲剧的真正结束,也是新生活的真正开始。据有关统计资料,我国离婚的夫妻于1995年已突破百万对大关,其中处在30~40岁这一年龄段的中青年男女占绝大多数。因而带有子女的再婚家庭也相应  相似文献   

19.
夫妻离婚不仅会给彼此带来心理和感情上的创伤,更会给孩子造成极其严重的心理创伤,导致他们变得消极,不振作。本就此问题谈论了离异后单亲家庭中孩子可能的心理变化,而后又对如何维护和保护他们的心理健康,使他们茁壮成长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我是一个33岁的男子,年轻时做过舞蹈演员,后来因为年龄及体力关系,告别了舞台,现在是一名普通职工。4年前因为与妻子意见不合而离婚,离婚前性生活正常,离婚后没有找到合适的对象,一直独居。半年前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里看到一位与我年龄相仿的男朋友的裸足,我不知怎的突然对他的足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