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天风》2010,(8):38-38
<正>《雅各书》5章16节说:"所以你们要彼此认罪,互相代求,使你们可以得医治。"我们需不需要向神认罪悔改之后再向人认我们的罪呢?人是否会像神一样,全然赦免我们曾经的罪呢?这个问题,不是用"是"或"不是"所能简单回答的。  相似文献   

2.
抹油与祷告     
<正>祷告是基督徒最为日常的灵性操练,圣经中记载了许多伟大祷告的典范,值得基督徒效法。但是,在《雅各书》中提到了当时教会中一种较为特殊的祷告情况:"你们中间有病了的呢,他就该请教会的长老来,他们可以奉主的名用油抹他,为他祷告。出于信心的祈祷要救那病人,主必叫他起来,他若犯了罪,也必蒙赦免。所以你们要彼此认罪,互相代求,使你们可以得医治。  相似文献   

3.
王芃 《天风》2002,(12):6-7
经文:约2∶1—11“变水为酒”就是发生在“家中”的一件事。这是约翰记载的七个“记号”(神迹)中的第一件,约翰称之为“记号”和“标志”,是在提醒我们注意不要把目光仅仅停留在神迹奇事的表层,更重要的是,要越过这样表层,看到其中丰富的内涵,因为每一个“记号”的背后,都有深刻的基督论的含义。七个“记号”,有三个与“医治”有关(医治大臣之子,毕士大池边38年患疾病的人,生来瞎眼的人),有三个与对自然法的超越有关(变水为酒,给五千人吃饱,在海面上行走),这些是对自然法的超越,变不可能为可能。最后一个神迹带有总结性的意味,是生命的复活(拉撒路的复活)。因为这些“记号”带来的启示是,耶稣是万主之主,他胜过疾病,超越自然法,甚至胜过死亡。这是神迹或记号的真  相似文献   

4.
永恒     
徐淑萍 《天风》2013,(5):43-43
小序:雅各离开家乡多年,再回来时,母亲已经不在。失去是一种完美,利百加的美在雅各心中成为永恒。  相似文献   

5.
冀慎杰 《天风》2006,(17):6-7
约瑟是圣经中最完美的人,他的一生没有一点过失,他预表主耶稣。圣经中提到他是一个秀雅俊美的人(创39:6)。他不但有俊美的外貌,而且也有美好、的心灵;是一个秀外慧中、表里如一的人。一、以善胜恶是一种美约瑟是雅各的第十一个儿子,是雅各年老时生的,深受他的宠爱。约瑟17岁时与同父异母的十个  相似文献   

6.
<正>一、囚徒困境概述囚徒困境是非零和博弈中的一则经典范例,其描述的是一种特殊情境。在囚徒困境中,两个罪犯被分别关押在两个独立的牢房中,不能互相沟通或协调行动。检察官为两人提供了以下方案:如果两人都认罪,则每人得到5年刑期惩罚;如果两人都不认罪,则每人得到1年监禁的轻判;如果只有一个人认罪,则认罪者将被免于惩罚,而另一个人将被判10年监禁。如果两人都采取自私策略(即认罪),则会进入囚徒困境唯一稳定的“纳什均衡”,双方都得到5年的刑期。但若两人都能采取合作策略(即都不认罪),则双方都只需服刑1年,达到有效的协作(见图1)。  相似文献   

7.
彼此相爱     
高欣 《天风》2002,(4):43-43
圣经在约翰福音第13章34节中告诫我们:“我赐给你们一条新命令,乃是叫你们彼此相爱;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相爱。”这一条经训是要求我们无论是在社会上、教会里,或者家庭中都应遵循的做人处事的守则,也是我们跟随基督的人所特有的记号。保罗对这种爱又作了相当精确的描述,并作了正反两  相似文献   

8.
理雅各是中西文化交流史上重要的人物,在对中国经典,特别是儒家经典进行全面翻译与研究的基础上,理雅各对中国儒家逐渐形成了一种不充分的宗教比较主义的宗教观。但是,囿于时代与传教士立场的局限,理雅各在阚释儒家时带有浓厚的神学色彩,并试图按照基督教的信仰体系构建理雅各式儒家信仰体系。  相似文献   

9.
寇世远 《天风》2018,(1):12-14
'所以,神配合的,人不可分开。'经文:太19∶6一、不可分1.认罪与恨罪不可分圣经说世人都犯了罪,只有我们认罪悔改,信靠耶稣才能得救,脱离死亡的权势。我们不仅要认罪,还要恨罪,因为爱耶和华的,常恨恶罪恶(参诗97∶10);恨罪才能远离罪。基督徒一般的光景,仅认罪不恨罪,所以才会一再犯罪。他们不是为恨罪而认罪,而是因怕刑罚而认罪。认罪与恨罪分不开,  相似文献   

10.
方平 《天风》2003,(6):10-11
经文:创32:22-32 圣经在这里记述了雅各从舅舅拉班家逃出来以后,即将回到父亲的家里,并要面对自己的哥哥以扫。此时,以扫带着四百人正迎着他而来。对一般人来说,这是一个令人兴奋的时刻,因为雅各在舅舅家寄居了20年,这时要见到自己的亲哥哥,可谓是久别逢亲人,格外亲切!然而雅各却不然,因为他不知道临到自己的是福还是祸,因此他甚是惧怕,心中忧愁。  相似文献   

11.
严锡禹 《天风》2022,(6):24-24
陈金镛将《雅各书》分为七个部分,分别是论信、论行、论富、论舌、论智、论贪和结论(信行合一).本篇先讲论信.这部分包括《雅各书》1章1节到18节. 雅各在这一段话中,反复提到信."因为知道你们的信心经过试验,就生忍耐."(雅1∶3)"只要凭着信心求,一点不疑惑……心怀二意的人,在他一切所行的路上都没有定见."(参雅1∶6、8)陈金镛指出,雅各写此书的目的,不仅是为了生发人的信心,还是为了巩固人的信心,所谓"不第欲起人之信,尤在坚人之信".  相似文献   

12.
袁琼 《天风》1994,(12):28-30
上帝爱世人。他造就了人类的始祖亚当、夏娃,并给他俩预备了美好的婚姻,从此,世界上就有了家庭。 但是人却违背上帝的命令,偷食禁果,终被赶出了幸福的家园。 亚当夏娃在犯罪后不是彼此认罪悔改,而是互相推卸责任,导致相互间的不信任、不理解和不友爱,以至失去了乐园。  相似文献   

13.
拉结     
思恩 《天风》2007,(18):23
每当读到旧约圣经的雅各时,我们都能看到一位幸福的女子——拉结(拉班的次女,雅各的妻子,约瑟和便雅悯的母亲),因为雅各为了她而为自己的舅舅拉班(拉结的父亲)服事了十四年。从雅各为拉结的付出,我们可以看到拉结将是多么幸福的一位女子。但就是这样一位本应幸福的女子,却在一  相似文献   

14.
禾艺 《天风》2005,(8):46-47
“我虽然是画家,但我身上却带着基督的记号,当我们将热忱、关爱带给更多的人时,我们内心也会得到一种爱的回报。”  相似文献   

15.
经文:创28:10—22;罗13:11—14 “他使我的灵魂苏醒,为自己的名引导我走义路。”(诗23:3)这是大卫一生经验的总结。如果我们放在雅各身上,这一点就更为突出。雅各一生有许多毛病,但上帝却把这样的一个人改变成得胜的以色列。亚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最终也是雅各的神。  相似文献   

16.
约数与实数     
《天风》2016,(3)
正司提反在殉道前的证道中,上追溯到亚伯拉罕的信心壮举,下论述至所罗门建造圣殿,其间的主要历史事件均有提及,可谓是以色列的浓缩版历史。当中自然提及雅各下埃及的事件,但司提反提到的雅各家下埃及的人数明显与旧约的表述不同。"约瑟就打发弟兄请父亲雅各和全家七十五个人都来。"(徒7:14)但在旧约中几处提及雅各家下埃及的人数均是七十人,如"那与雅各同到埃及的,除了他儿妇之  相似文献   

17.
林孔华 《天风》2006,(11):26-27
祷告是神给人的一种极高的权柄,通过祷告,人可以向神吐露心语、诉说心愿、倾诉委屈、认罪悔改、感恩赞美、接受能力等。圣经中记录着各式各样的祷告,见证着一颗颗伟大的心灵在神前的尽情释放。  相似文献   

18.
相对于其对儒家经典的翻译和诠释,理雅各的道教研究则较少为人所重视.他在早期对于道教持强烈的贬斥态度,对于道家思想家如老子、庄子等也很少涉猎.在牛津大学任教期间,理雅各应马克斯·缪勒的邀请负责编撰翻译《东方圣书》之中国部份,从而开始对道教的系统研究.从理雅各在不同时期的言论和作品来看,随着资料的增加和研究的深入,理雅各对道教的看法在很多方面都有所转变.而本文最后所讨论的手稿本,则展现了理雅各在看待道教思想时的模糊和矛盾之处.  相似文献   

19.
陈美麟 《天风》2004,(4):4-5
经文:雅各书2:14—26 耶稣基督从死里复活,让所有信靠他的人坚定了信心,同时明白了一个真理,基督徒要活出信仰必须信心与行为相一致。 雅各书2章14—26节是我们比较熟悉的经文。它主要论述基督徒如何处理信心和行为的关系。这段经  相似文献   

20.
沈天慧 《天风》2006,(23):14-15
雅各的一生的确经历了许多,正如他所说,平生的年日又少又苦。在雅各的一生的经历中有一个地方是特别值得纪念的,这个地方就是毗努伊勒,毗努伊勒的经历被后世信徒讴歌传颂。那是一种生命的转变,我们每一位属神的儿女,在我们的生命当中也必然要经历“毗努伊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