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医学的基本概念 医学的性质;医学的科学属性;医学与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的关系;医学与文化的关系;医学中有无伪科学?划分科学、非科学、伪科学的标准是什么?  相似文献   

2.
医学伪科学产生的宗教学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以气功、人体科学名义出现的医学伪科学是一种宗教现象或准宗教,其组织形式为膜拜教团,教主与信徒之间是欺骗与被欺骗的关系。医学伪科学的产生有一定的文化学背景,对文化的过高评价造成中国传统文化的超科学假象。虽非真正的宗教,医学伪科学却可以填补宗教的空缺发挥替代作用,这是医学伪科学得以出现和发展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铲除医学领域的伪科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要回顾几年来关于医学庸俗化的学术讨论明确提出应从本质上对前科学、科学、伪科学和反科学这四个相关概念加以区分。医学庸俗化现象事实上包括伪科学和反科学两种既相联系、相区别的社会现象。指出“法轮功”是反科学而不是伪科学。医学中伪科学包括在基础医学1临床医学、临床药物不,乃至卫生管理领域弄虚作假,欺世盗名,违背科学,图财害命的百法行径。医学中的反科学则包括邪教活动、巫医神汉、预卜吉凶等迷信破坏活动。  相似文献   

4.
先讨论了科学哲学对科学与伪科学的分界标准,从历史角度论述了中医对理性道路的选择,中医第一使命与中国古代科技文化背景对其发展道路的塑造,与近现代科技背景下对中医的伪科学诘难,认为中医虽非严格意义的科学,但不能对其贴上附加贬义的伪科学标签,中医是理性和具备科学精神的,应正确看待其探索角度与思路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先讨论了科学哲学对科学与伪科学的分界标准,从历史角度论述了中医对理性道路的选择,中医第一使命与中国古代科技文化背景对其发展道路的塑造,与近现代科技背景下对中医的伪科学诘难,认为中医虽非严格意义的科学,但不能对其贴上附加贬义的伪科学标签,中医是理性和具备科学精神的,应正确看待其探索角度与思路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医学作为一门科学的特点,提出了宽容地理解医学的必要性与意义,探讨了医学中的科学、非科学与伪科学的划分,并就由此而引发的几个问题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伪科学特征     
通过取缔和批判法轮功的思想政治斗争,人们对伪科学的实质及其严重危害性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科学的精神、科学的思想进一步得到了发扬。伪科学是披着科学的外衣,以探求未知为幌子,用怪异、奇特来惑人的荒诞谬论。将伪科学与科学相对照,可以作出如下的一些特征比较。 1、科学是客观的、可检验的;伪科学是主观的、不可检验的 科学是对客观世界规律性的认识,是从物  相似文献   

8.
近来,一些人对伪科学能否进行“检验“的问题,提出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颇值得思考和研究。解决好这一问题,对于当前和今后坚持科学、反对伪科学,具有重要意义。于祺明先生《伪科学特征》(载《科学与无神  相似文献   

9.
伪科学之所以流行,有其深刻的认识和社会原因,但科学普及不够,科学没有真正有效地占领人们的生活领域和精神世界,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因为,伪科学正是抓住了公众对科学既信任又不甚理解这种状况,从而打着科学的旗帜,使其具有更大的欺骗性。因此,要战胜伪科学,就必须下大力气普及科学。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世界上各种超常声称的流行情况及原因,以及CSICOP组织与《怀疑的探索者》杂志对此所进行的调查工作。并以罗斯威尔的飞碟事件和在中国进行特异功能调查事件为例,阐明超常声称的真相和调查工作方法。得出需要帮助公众对伪科学和超常声称的辨别以及对真科学产生兴趣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伪科学,就是不具备科学品质却将自己标榜为科学的非科学。它往往借用科学的美名,做出危害科学、危害社会的丑事。因此,正确地辨识伪科学并将其从真正的科学中驱逐出去,一直是科学史、科学社会学与科学哲学长期不懈努力的一个方向。这些研究为我们在操作层次上识别伪科学,提供了很多可借鉴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刘岳松先生以教授级高工的身份在《科学与无神论》2003年第5期上公开为伪科学“正”了一次“名”。全文四段:首段认为“科学与伪科学”难以界定;次段认为伪科学与反科学性质不同;三段说:“批判伪科学弊多利少”:收尾认为邪教是反科学不是伪科学。怕人误会,又明白地说他并不提倡伪科学,只是要我们给一个宽松的环境让伪科学存在以供疏导参与争鸣。言简意赅,主旨明确:为存在的伪科学摆好。  相似文献   

13.
医学思维与哲学思维的结构及其关系刍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医学领域中 ,只有对研究成果进行思维的加工 ,才能上升为科学意义上的医学认识 ,因而从这个角度上说 ,医学认识就在于医学思维。尽管医学思维活动中离不开哲学思维的指导作用 ,但哲学思维不能代替医学思维 ,它只能作为医学思维的先导 ;尽管从发生学意义上说 ,二者都起源于人的智慧想要解释人与世界的关系 ,但哲学思维是观念层次的思维 ,它力求以抽象的、无限的方式从整体上把握世界 ,而医学思维作为科学思维的一种 ,则是以具体的、有限的方式把握人类健康和疾病现象 ,是一种实证性的思维[1 ] 。医学家要想在医学思维活动中更好地运用哲学…  相似文献   

14.
伪科学(Pseudoscience)一词出现于1844年。我们今天称之为伪科学的许多东西在历史上与科学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占星术之于天文学,炼金术之于化学。但是历史上的占星术和炼金术都不是伪科学,只有在科学值得冒充之后,它们有意识地冒充科学才可算是伪科学。面对社会上的日渐泛滥的伪科学,我们不得不提高警惕,利用科学的方法揭露伪科学的真面目。我们迫在眉睫的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提倡科学精神,拒绝伪科学。  相似文献   

15.
德国反科学现象研究协会成立于1987年,现有会员670名,其中有科学家、医生、心理学家、物理学家、记者、教师、魔术师和对科学感兴趣的人。德国反科学研究现象协会的宗旨是:促进科学的发展,用科学的方法解释反科学和伪科学;对伪科学的现象采用批判的思想;加强反科学现象的研究;传播科学和科学方法;与同仁、组织和研究机构展开合作。该协会目前由22名专家监管,专家来自不同的专业领域,从天文学到心理学,从医学到哲学以及其他领域。德国反科学现象研究协会经常举办报告会、大型会议和研讨会,对反科学的做法进行科学的检测。协会设有自己的网站,通过该网站可以随时了解德国反科学和伪科学研究方面的情况和有关信息。协会欢迎大家参与反科学和伪科学现象的讨论,希望大家入会。会费每年60欧元,学生25欧元。家庭参加更加优惠。协会会员可以免费参加每年协会举办的会议。该协会目前与其他国际反科学和伪科学的研究组织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欧洲怀疑者组织委员会(ECSO)和世界怀疑者大会(CSICOP)。  相似文献   

16.
邻国的黄禹锡事件,也引起国人的关注。对于把科教兴国作为战略来推行的我国来说,它有警示作用,有借鉴价值,有助于我们反思。科学是实事求是的学问。科学要发展,发展要创新。把实事求是的态度同创新的精神结合起来,推动科学的长足发展,是当代中国人的普遍愿望。黄禹锡是希望创新的,他在创新的道路上已经取得世人注目的成就。但当他继续创新难以如期实现时,他就采取了反科学的态度:作伪造假。请注意:黄禹锡事件的本质是作伪造假,而不是科学实验过程的失败,不是对实验结果的误判,也不是他提出的假说经不住实践检验。一部科学史说明,科学是艰苦探索的事业,从幻想、想象到提出假说, 以及假说的被实践所检验为原理、公理、规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有些已成定论的东西,甚至或者又被新发现、新实践所修正,所推翻,这都是正常的事。在科学探索的崎岖小路上,如果不允许犯错误,受挫折,那只好取消科学。但作伪造假的性质与此迥然不同。作伪造假是道德学风上出了问题,是科学良心出了问题。对这种行为的唯一社会评价,是他在骗,骗他人,骗国人,不管他出于什么动机,骗的行为是一样的——当然,这是就事论事,并不能因此而否定其人的全部,包括他已经取得和未来可能取得的成就。黄禹锡事件爆发后,有两件事令人印象至深,一是其本国,从学界到政府,对事件进行的严肃认真的调查和处理,并不因为他是国宝级的科学家,就为其袒护遮瞒,封舆论界的口;一是其本人,面向媒体大众,坦诚其作假的事实,向其国人深深道歉,令人对之是又一类的肃然起敬。这样的政府,这样的科学家,在科学的发展上,必定是前途无量的。我们需要反思些什么?这里只提两点:一是“人体科学”,我们是否需要反思?二是反对“伪科学”, 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态度?近两年来,与“反科学主义”同行的是为“伪科学”辩护,而走在反伪科学前列的学者,则被冠以“科学警察”的恶称,大批小批,似乎是反伪科学妨碍了中国科学的发展和创新,成了中国科学的罪人。我们提请这些伪科学的捍卫家们,看看近邻的榜样吧。所谓“伪科学”,就是作伪造假,作任何其他解释,都是遮羞。  相似文献   

17.
上期本刊评出了十大伪科学著作,这期刊登了几篇讨论科学与伪科学区别的文章,姑且称为“科学与伪科学之辨“。那么,为什么要辨别科学和伪科学? 有人不同意“伪科学“这个概念,因为当今  相似文献   

18.
欧洲12届怀疑论者会议于2005年10月13日至16日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召开。这次会议的主题为“伪科学、非正规医学与媒体”。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欧、亚、非、美四大洲共18个国家,200多人。此次会议为什么要确定“伪科学、非正规医学与媒体”这样一个主题?最近一段时间出现了媒体全力相助和给伪科学、伪医学现象创造机会使他们发展壮大的现实。所以,科学家、怀疑论者就很关注这种现象。欧洲12届怀疑论者会议提供一个场合,构建一个合理的平台,让来自欧洲和其他地方的怀疑论者,科学家与新闻记者共同探讨真、伪科学问题,并进行沟通和交流。尽管在大…  相似文献   

19.
伪科学的英文表达是Pseudo-Science,Pseudo是有假的、伪的、冒充的含义,由此可见,伪科学就是:表面上打着科学旗号,实质上却违背科学本质的虚伪骗人学说。伪科学活动是一种世界性的现象,近年来在中国大地呈蔓延泛滥之势,给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危害。整个伪科学活动主要包括三个环节:生产环节、传播环节和接受环节。一、伪科学的炮制者(1)伪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一种是某些科学家为了得出“突破性”的发现,而对观察到的一些现象作出违背科学基本现象的解释,提出“新”的理论,以便一鸣惊人,这种现象称为病态科学现象。病态科学在…  相似文献   

20.
尊重知识,普及科学知识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破除迷信,需要科普先行.由于我们在这方面做得不够,再加上其它一些原因,使某些伪科学猖獗.例如,气功是祖国医学中重要的一部分,正确的、科学的应用则可以起到健身强体、防病治病的作用.然而,现今社会上却有那么一些人,利用人们对气功的信任,大搞伪科学来诈骗民众的钱财,同时,那些受骗者不仅仅是损失了钱与物,也使健康受到了损害,甚至使一些人死亡.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应当加强学习,增长知识,谨防形形色色的骗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