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世界是矛盾的统一体 ,平衡与稳定是万事万物存在的基本形式 ,而协同与拮抗作用是实现统一的重要手段。生态系统各成员间及其与环境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才能保持稳定状态。生物个体的死亡是整个生物群体生存发展的要求。同样 ,构成生物体的细胞也必须经历正常的死亡过程才能保证生物体的生长发育。这种死亡即程序性细胞死亡。由于大多数细胞的程序性死亡在形态上呈现典型的细胞凋亡特征 ,不少人已将细胞凋亡作为程序性细胞死亡的同义语。1 细胞生与死的矛盾维护着机体的正常功能细胞凋亡在多细胞生物的组织分化、器官发育和机体稳态的维…  相似文献   

2.
药物是诊断疾病、治疗疾病、预防疾病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药物是用来调节机体生理功能的特殊物质。药物对机体产生药效的同时 ,机体对药物在体内的过程也产生一种动力学的作用。药效学与药代动力学是药物治疗疾病过程中的统一体。它们之间的矛盾贯穿始终 ,只有当两方面的作用相互协调 ,治疗疾病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否则 ,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就会产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正是出现了不良反应 ,不仅影响治疗而且也影响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造成健康的损害。怎样处理好药物治疗作用与不良反应的关系 ,是临床药学工作者必须要研究的问题 ,也是现…  相似文献   

3.
从细胞凋亡看生命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细胞凋亡是细胞在基因控制下生理性、主动性的死亡方式,对维持整个生命有重要的作用,是生命的自主选择.这一认识改变了人们对死亡的传统理解.死亡不只是生命的终结现象而是伴随着整个生命的始终.细胞凋亡的理论为某些疑难疾病的防治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4.
从有序与无序的观点认识疾病的发生第三军医大学(630037)高全杰人体是一个高度有序的耗散结构。在正常生理过程中,机体内部由于新陈代谢的作用,使机体内部有序结构不断遭到破坏;与此同时,机体又不断从外界接受负熵,使无序变为有序,维持这种远离平衡态的平衡...  相似文献   

5.
临床肿瘤治疗决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是一种全身性疾病,虽表现为局部的肿块,但其实质是全身免疫功能受损导致某些组织失去控制的异常生长,机体内部由于肿瘤的生长而发生了许多改变。肿瘤治疗的目的在于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即与疾病共生存。肿瘤并发症的治疗和术后肿瘤复发或再生的预防在改善生存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严格的技术准入和规范化治疗是提高治疗效果的保证。  相似文献   

6.
肿瘤是一种全身性疾病,虽表现为局部的肿块,但其实质是全身免疫功能受损导致某些组织失去控制的异常生长,机体内部由于肿瘤的生长而发生了许多改变.肿瘤治疗的目的在于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即与疾病共生存.肿瘤并发症的治疗和术后肿瘤复发或再生的预防在改善生存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严格的技术准入和规范化治疗是提高治疗效果的保证.  相似文献   

7.
干细胞研究及其伦理学问题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干细胞是动物体内一种独特的基本细胞类型。干细胞分化时,有些成为特殊类型的细胞,另一些仍维持干细胞,准备替代机体衰老和损伤的细胞。这些干细胞本身能够复制,以供机体终生组织更新的需要。最基本的多能干细胞存在于早期胚胎中,科学家们成功分离和培育干细胞的报告,为退行性疾病主损伤甚至致合性疾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然而,与此同时也引起了世界范围的关于使用人类胚胎和死亡胎儿进行研究的伦理大争论。  相似文献   

8.
细胞核移植技术与克隆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细胞核移植技术与克隆羊安徽医科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合肥230032)王斌一、克隆羊的诞生是生物技术和理论的重大突破国际生物学界普遍认为,不论是动物还是植物的任何一个细胞都潜在地包含着整个生物体的所有基因“密码”,但对于作为有性繁殖的最高等哺乳动物来说...  相似文献   

9.
1 概述活的生物体总是保持自我更新,其组织和细胞根据所处的环境变化而不断地进行结构和成分的调节。在体内生长与分化缓慢的组织和细胞,在体外给予适当的条件均能恢复其快速增殖能力,进而可在体外进行扩增。同时生物学研究发现,生长在培养基上的细胞根据培养基及支架提供的条件而改变其生长及结构特征,如上皮细胞在体外可工程出管状上皮组织。科学研究发现自然界动物和植物体内均存在支持其生长、发育、生存的网络支架,宿主细胞具有支架附着的依赖性[1]。如果将分离的细胞悬浮在培养基中,使其失去附着,那么细胞则会失去极性和…  相似文献   

10.
细胞间粘附分子(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s,Ⅰ-CAMs)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粘附分子,涉及细胞-细胞粘附。它在维护正常组织的稳定、介导炎症细胞的迁移及肿瘤转移等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目前许多研究发现在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等恶性血液病患者中Ⅰ-CAMs高水平表达,并在血液循环中发现其可溶性分子。它们可能在恶性血液病的发生、转移、评估预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癌变机制理论研究中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恶性肿瘤的形成是一个多步骤过程,涉及到多个癌基因的活化及抗癌基因功能的丧失。以往对肿瘤发生机制的研究多集中于这些复杂的遗传学改变所致的肿瘤细胞增殖失控。然而维持内环境的稳定不但依赖于细胞生长速度,而且与细胞凋亡有关。本文从细胞及分子水平叙述了癌变机制理论研究的进展前从哲学角度加以分析,以期为探讨真正的癌变机制,为进一步从分子水平上诊断和治疗肿瘤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
心理应激与心理干预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自塞里提出应激理论以来,学者们对应激引起的疾病更加重视并进行了深入研究.目前对应激反应的机理认为是当生物体受到各种刺激时,能引起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功能活动增强而引起的反应.应激反应本身能够协调机体的适应力,所以有"应激无害论"一说.如果过激就会引起机体的生理、病理、心理改变.如同中医的七情学说,在正常情况下,七情是人的正常情绪反应,如果过激就会致病.  相似文献   

13.
细胞自噬作为真核细胞的高度保守的细胞生物学行为,可将细胞内受损、变性衰老的蛋白质以及细胞器运输到溶酶体进行消化降解。在正常生理过程中,自噬可以清除细胞内的毒性物质、维持细胞内环境的稳态,而自噬过程中产生的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可以被细胞代谢再利用,为细胞的生存代谢提供营养。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自噬过程中产生的小分子物质可以促进肿瘤生长,其在肿瘤形成和治疗中扮演着双重角色。本文就近年来细胞自噬与膀胱肿瘤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在神经发育过程中Semaphorins为轴突导向和神经细胞的迁移提供导向信息。这些导向分子通过抑制自发的或异常的轴突生长来维持己建立的神经连接,并参与突触可塑性以及中枢神经受损后抑制神经再生与神经细胞的死亡。目前,虽然对Semaphorins在神经发育、成熟及受损不同阶段中的功能己有初步的了解,但Semaphorins其受体多样,尚无法预测Sema-phorins与其受体的结合将产生的生物学效应以及Semaphorins在神经系统中起作用的分子机制。进一步研究Semaphorins对癫痫、精神分裂、老年痴呆症等神经系统性疾病的治疗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5.
植物的智慧     
都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这足从植物那里领悟到的生命道理。很多时候,我们就是通过一株植物来领悟世界的。在土壤里生长的植物,缺少足够的伸展空间,但也可以在一方天地里自由自在地生长。它们不能像动物一样呜叫,更不能奔跑飞翔,只能静静地、默默地生长,但它们是美丽的、神奇的。事实上,它们也有属于自己的起伏跌宕的喜怒哀乐、生命渴望。  相似文献   

16.
在神经发育过程中Semaphorins为轴突导向和神经细胞的迁移提供导向信息.这些导向分子通过抑制自发的或异常的轴突生长来维持己建立的神经连接,并参与突触可塑性以及中枢神经受损后抑制神经再生与神经细胞的死亡.目前,虽然时Semaphorins在神经发育、成熟及受损不同阶段中的功能已有初步的了解,但Semaphorins其受体多样,尚无法预测Sema-phorins与其受体的结合将产生的生物学效应以及Semaphorins在神经系统中起作用的分子机制.进一步研究Semaphorins对癫痫、精神分裂、老年痴呆症等神经系统性疾病的治疗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7.
自闭症谱系障碍是一组发病于生命早期, 由一系列生理、心理因素引起的神经发育障碍。遗传、脑神经结构、营养素等是自闭症谱系障碍的生物基础的重要来源。个体在孕育早期形成的大脑和机体异常可能是导致自闭症谱系障碍的关键。这种异常在出生后的发育中具体作用于神经活动、脑发育、免疫系统等生理途径。研究者们今后可以尝试横跨不同自闭症谱系障碍亚型、年龄和发育阶段, 开展横向与纵向相结合的大范围研究, 以进一步明确自闭症谱系障碍的生物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中枢免疫对于神经系统内稳态的维持意义重大。免疫活性分子TNFα及其受体系统参与神经发育、突触可塑性和认知功能调节;其表达异常,无论过度或者不足都可能导致对脑功能和行为的不良影响。应激,尤其是发育早期应激可能通过影响中枢TNFα的动态发展过程从而造成其功能的持续改变,并与后期免疫相关的心理病理发生密切相关。未来研究需拓展中枢免疫与认知功能障碍之间的因果联系,建立基于免疫调节的疾病防治新策略。  相似文献   

19.
NMDA受体的结构与药理学特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NMDA受体是一类离子型谷氨酸受体,其功能主要参与发育过程中神经回路的细化及触发多种形式的突触可塑性。近年来的证据表明,组成NMDA受体的亚单位有着复杂的生理学和药理学特性;NMDA受体的数量、分布和亚单位组成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在发育过程中、神经元活动时,以一种细胞特异性和突触特异性的方式变化着。这种NMDA受体的双向变化是突触可塑性重塑的基础,而其调节的异常又可导致神经-精神疾病的发生,如可卡因成瘾、精神分裂症等  相似文献   

20.
程序细胞死亡—细胞死亡的自组织过程苏州医学院94级研究生(215007)刘卫军1程序细胞死亡(PCD)的内源性—细胞自杀程序PCD是动物发育的一个基本特征,虽然其分子机制仍不清楚,但认为细胞通常是通过激活细胞自杀程序而死亡的。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