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伦理学理论在泛义上的“被应用”有两种意义 ,即被直接地或间接地作为理解或解释而诉诸。有三种直接诉诸伦理学理论的方式。将一种体系作为解释系统应用于全部领域的方式目标过高。部分地应用伦理学理论的方式具有灵活性 ,但牺牲解释的系统性。将一种理论应用于某一领域的方式较为合理 ,但也容易受到不同推理和不同结论的挑战。更好的选择也许是解除应用伦理学提供理解或解释系统的工作 ,使它专心从事它能最好地从事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进化伦理学及其向西方传统伦理学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进化伦理学”这个名称下,容纳了形形色色的具体构想。但是,各种进化伦理学纲领都以进化论来理解和把握人类道德现象。广义进化伦理学就是道德进化论。它侧重于对道德现象进行描述和说明(解释),但也试图对已有的道德规范体系进行评价,并在评价的基础上对已有的道德规范进行限定或修正,因而并未完全丧失规范伦理学的性质。进化伦理学对西方传统伦理学的基础、学科性质和若干核心伦理观念提出了尖锐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从技术要求上看 ,针对人的药物或其他治疗方法的人体实验 (即涉及人体的医学实验 )研究 ,往往采取“对照”的方法和原则进行 ,而在各种对照中 ,对受试者通过随机分组、使用安慰剂和利用双盲法的“安慰剂对照双盲法人体实验”是其中常规的技术要求和做法 ,这种做法是为了保证科研结论的客观性和增强人们对科研结论的可信度。但必须十分清醒地认识到其中存在大量医学伦理难题 ,需要对此进行伦理学辩护 ,并确定解决难题的伦理学原则。1 伦理难题的存在◆“安慰剂对照双盲法人体实验”是获取研究结论的惟一手段选择吗 ?可以适应于所有的实验吗 …  相似文献   

4.
奉献     
《天风》1996,(1):42-42
谈到“奉献”,有人也许马上会联想到教堂里的“捐箱”。的确,在旧约里提到奉献的事,往往是指物质金钱上的分别为圣归给上帝。但在新约时代“奉献”的意义远远不止这些,它已经包括了人整个身心和生命向上帝的归献。  相似文献   

5.
李仁杰 《哲学动态》2022,(12):104-113
动物权利论认为动物拥有权利,因此人类有道德义务回应动物的权利。但权利论缺乏足够的依据支撑自己。李剑等人的“弱权利论”没能很好地论证动物为何拥有权利,雷根等人的“强权利论”则过于极端地主张动物与人类的道德权利平等。实际上,不必依赖对动物权利的证成,人类也有道德的理由保护动物。从行为者美德出发提供道德规范的美德伦理学,能为动物伦理学的工作带来许多有益启发。借助“距离相对主义”和“人类物种身份”的思想,动物美德论能够回应它所可能面临的道德相对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批评。  相似文献   

6.
杨泽波 《周易研究》2023,(1):16-22+73
儒家生生伦理学以“生生”为核心,理由有三:一是它对道德本体进行了新的诠释,将时间和空间因素加入其中,打破了道德本体一成不变的传统观点,此为“道德本体之生生”。二是它以三分法为基础,将通常所说的道德本体析分为仁性和智性两个部分,这两个部分的互动是一个不断流动的过程,始终在路上,此为“道德过程之生生”。三是它重新考察了天人关系,不再以天讲人,而是以人讲天,不再讲天给人以道德,而是讲人给天以道德,天与人的交互关系有了全新的面貌,此为“天人关系之生生”。这些变化意义深远,预示着儒学思想范式很可能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相似文献   

7.
嬗变与攻击     
嬗变与攻击北京军区总医院(100700)刘建华,李凤友,杨连贵绝非几句话就能将临床医疗的范围界定出来。临床医疗也许无边际,因为它在不断地扩展与容纳。许许多多的临床医师均有本职业挣不到多少钱也不被他人看重的慨叹。不知道能有多少医师及医疗管理者认定自己这...  相似文献   

8.
要科学地界定传媒伦理,首先,不能偏离伦理“致至善”的本性;其次,须从元伦理学、规范伦理学及应用伦理学三个层面深入考察传媒伦理的理论进路。本文认为,传媒伦理首先是对人们媒介行为中善恶选择的系统性探究,它系统地研究道德善的媒体当如何履职、媒体是否符合它的应当以及媒介从业人员在其媒介行为中对善与恶,正当与不正当的认识与抉择等问题;其次,与人们实际生活相关的是,传媒伦理也试图界定那些构成价值与生活规范的,被作为个体、群体或文化共同体的人们所共同认可的原则性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施韦策尊重生命的伦理学为西方生态伦理学奠定了基础并确定了方向,成为现代环境保护运动的重要思想资源。施韦策认为,万物都有要生存下去的坚强意志,人应当尊重其他生命意志,并与它休戚与共。指出尊重生命的世界观具有宗教性,遵行它即是对上帝的敬畏与崇拜。本文从“求生意志”谈起,通过与通常伦理学相比较,可以显现出施韦策伦理学的特色。  相似文献   

10.
黄秋萍 《世界哲学》2023,(6):147-156
拉康的精神分析伦理学将传统伦理学中的“善”视为一种“伪科学”,视为律法和权力关系的伪装,这种“善”恰如商品一样是被制造和再生产出来的。对“善”的追逐将产生出“康德即萨德”的倒错形式,并使主体自身的欲望受阻。拉康试图通过萨德的原乐伦理学来把康德伦理学中缺失的欲望维度寻找回来。这一欲望产生于律法的内在分裂之处,并以“恶”的形式展现出来。由此,“恶”揭示了伦理实体的内在匮乏,它使被律法质询的主体形成了重复性的驱力,并以本体论上的否定性姿态为伦理实体的匮乏进行揽责。在精神分析伦理学中,“善”与“恶”处于视差辩证法中,善恶的差异是一个本体论上的差异,善恶的调停呼唤一个采取伦理行动的主体。精神分析伦理学最终赋予主体深刻的伦理责任,它鲜明地展现了驱力的否定性功能及其历史维度,并通过驱力因素在德国古典哲学与马克思主义之间进行了内在连接,为社会斗争的历史线索提供了驱力维度。  相似文献   

11.
“现象学伦理学”本质上并非独立于“意识现象学”的现象学分支,而是现象学自身的内在发展与完成,构成现象学运动的灵魂与旨归。“伦理现象学”实际上伴随着“现象学运动”的始终,因此,它绝非胡塞尔“回到生活世界”之后的产物,更准确地说,它是驱使胡塞尔从意识现象学回到生活世界的指引。没有伦理意识,胡塞尔不可能提出拯救欧洲科学危机的现象学之任务。在伦理学上,胡塞尔的独创性贡献在于,他不仅在价值论的基础上创立了意志现象学,而且运用先验的“发生现象学方法”创立了人格伦理现象学。伦理现象学成为20世纪70年代之前西方主流的伦理学运动。70年代之后实践哲学的复兴与伦理现象学密切相关,哲学一方面转向政治哲学,以正义伦理为核心,一方面转向应用伦理学,而应用伦理学早期的主将也无非就是深受现象学熏陶的存在论现象学的学生们。现象学伦理学的重要性不仅表现为它真正构造了20世纪的时代精神,而且真正成为了生命的内在意向和意志的展开与升华,这才是我们这个时代如此需要现象学的价值伦理学的最为根本的理由。  相似文献   

12.
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中的和谐思想及其现代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和谐”是一个重要的哲学范畴 ,它是同一性的一种状态 ,反映了事物发展的协调、平衡、秩序和合乎规律性特征。亚里士多德在他的伦理学中 ,通过对道德形成、道德选择、道德与利益关系、个人与社会关系等的论述 ,表现出丰富的辩证和谐思想。深入挖掘和系统整理亚里士多德关于“和谐”的辩证思想 ,对于我们深刻理解辩证“和谐”范畴 ,保证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相互和谐 ,真正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放弃治疗与生命质量:对生命质量和“放弁”的求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卫生资源严重短缺和“善待生命”传统的冲突将在卫生经济伦理学的建构中得到缓解,后现代主义哲学与伦理学,尤其是生命价值理论对“放弃治疗”予以理论支撑,而它源于医学科学技术发展、经济伦理背境和西方各种哲学和伦理学反传统的思潮,并指导“放弃治疗”的科学标准的建立和程序法则。  相似文献   

14.
白理明  安静侠 《天风》2013,(1):11-13
信仰与社会接触产生了基督教社会伦理学。尽管丁光训主教没有把自己当作是伦理学专家,不过他的神学思想对该领域有着重大的贡献。他在生活中,就是他融入自己生活的社会中发展、形成自己的神学思想。他没有闲暇紧闭在大学图书馆中思考生活而成为一名书斋式的思想家。他常常面对各种困难的伦理问题,以“行动主义神学家”来形容他也许是最好的。  相似文献   

15.
生命自主:当代生命伦理学的终极价值追求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 生命自主的含义人的生命 ,首先表现为一种自然存在形式和物质复合体 ,也就是指人的自然生命。但是 ,人之为人 ,不在于他有自然生命 ,而在于他还有着特定的人格 ,在于他的“价值生命”。“价值生命”作为对自然生命的否定 ,是人的自为之有的存在状态。在生命的类化过程中 ,人扬弃的是自然生命的自在性 ,超越的是生命的内在性和主观性 ,获得的是一个新的以意识自觉为前提的个体性的生命 ,即价值生命的创生。按照马克思的说法 ,“动物和它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正是这一有意识的生…  相似文献   

16.
医务工作者对于“安乐死”的态度及意向调查北京医科大学(100083)张拓红,邵集中,任刚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医务人员进行有关“安乐死”的知识、态度和行为意向调查,客观地反映出医务工作者这个特殊人群的态度和意向,为伦理学界、法学界及卫生行政部门提供决策...  相似文献   

17.
赞赏的力量     
赞赏是一种激励和温暖人心的力量。它也许并不华丽,但一定出自真心,在“赞美”之中包含着“欣赏”;它也许不具备点石成金的魔力,但一定拥有潜移默化、润物于无声的力量。  相似文献   

18.
放弃治疗与生命质量--对生命质量和"放弃"的求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卫生资源严重短缺和“善待生命”传统的冲突将在卫生经济伦理学的建构中得到缓释 ,后现代主义哲学与伦理学 ,尤其是生命价值理论对“放弃治疗”予以理论支撑 ,而它源于医学科学技术发展、经济伦理背境和西方各种哲学和伦理学反传统的思潮 ,并指导“放弃治疗”的科学标准的建立和程序法则。  相似文献   

19.
绵羊的克隆     
克隆羊的诞生,是人类科学技术上的一大进步,具有突破性的意义,它展示了这一无性繁殖技术最终被用于复制人类自身的可能性,但同时也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负面影响。毋庸置疑,人类发展科学是为人类的利益服务的,人类既能开创科学技术的新时代,也必能预防和制止科学技术的滥用。“克隆羊”,乃至“克隆人”,如同其他生物技术一样,从其诞生之日起,就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伦理、社会、法律形成的三道天然屏障。那么“克隆羊”会衍生出什么样的道德伦理、社会和法律的问题?“克隆”繁殖法一旦被用于人类,将会对社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应如何看待、评价这一生物科技领域的重大进步?本刊近期将对诸如此类的人们所关注的热点问题以及由此引发的科学和伦理之间的争论展开讨论,以期引导人们以理性的态度去对待新出现的生命伦理学问题。  相似文献   

20.
李喜英 《学海》2007,(3):46-50
从表面上看,元伦理学似乎对人类道德实践没有实际作用,因为它远离了客观现实生活,仅仅是对道德语言的逻辑分析,偏离了传统规范伦理学的旨趣和道路。然而,元伦理学并没有因此而丢掉其作为伦理学的学科身份。通过对元伦理学的主要流派主要观点的分析,本文认为,它并没有和传统规范伦理学产生彻底“断裂”,只是谋求对伦理学的道德概念和判断进行科学的逻辑论证,以此保证其伦理学的“科学”品格,进而间接地对人类社会生活和道德行为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