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绝不只是经济运行方式的转换,更是传统文化与现代精神的承接。在传统文化的变形中,传统信用文化的整合与转换则是重要内容,为此,本文综括了中国传统信德的特征、透析了传统信德断裂的成因、提出了传统信德承继的原则,以期实现传统信德文化与现代市场经济的信用文化的沟通与融合。  相似文献   

2.
当前一些民族自治县在县域范围内展开了利用建筑载体表达民族传统文化的实践活动。传统文化的建筑表达实践,一方面凸显了民族文化特色,另一方面这种实践赋予建筑艺术特性,传达出了某种伦理价值观,因此是一种伦理叙事。本文借助建筑伦理叙事理论对裕固族传统文化的建筑表达实践活动进行解读,发现裕固族利用传统文化服饰、民间故事形象、宗教信仰、传统游牧生活场景等文化符号对公共建筑进行了民族化表达的实践中,呈现了裕固族人的传统英雄观、德性观、生活观、爱情观,具有伦理传达、行为导向和传统伦理现代建构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大力倡导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内涵,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治国理政,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论述,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人传承民族精神血脉的文化自觉和历史担当,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不忘本来、开辟未来的文化情怀与思想价值。  相似文献   

4.
徐州回龙窝传统街区作为徐州传统建筑风格的代表,在文化传播中结合Q版文化创意衍生品这一新的呈现方式加深现代人对传统建筑的认知,既做到了对本土传统文化的保护,又拓展了文化创意设计产业的发展思路。数字化开放式保护使传统建筑以得天独厚的优势得以传承,必然会对传统建筑价值的挖掘与活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开启了城市地标建设、文化创意产业及历史文化传承的创新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传统村落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在这片土地上孕育了大量的建筑古迹、民俗文化,展示了中华文明千年的历史文化。时代的发展,改革开放等政策的实施,加快了城市化进程的同时,也导致传统文化的流失、传统村落的衰败。国家对此高度重视,发表了一系列关于乡村、传统文化的重要谈话,提出了村民参与、共同发展的指示,致力于将传统村落再生,让传统文化延续。如何在现代社会的今天,保护和传承的同时不破坏传统村落的肌理和建筑文化,保留并发扬其历史、文化、建筑等特色成为不可避免的难题。文章以南京杨柳村为例,从景观空间形态方面对杨柳村进行再生设计。  相似文献   

6.
祭祀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继承和发展了传统的祭祀文化。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参加了多种祭祀礼仪活动。中国共产党人的相关实践说明,对于传统的祭祀礼仪文化可以取其精华、古为今用,服务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7.
本义论述了中国传统文化总体上的有神论性质,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问题,指出了无神论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服从整个人类文化发展的普遍规律。  相似文献   

8.
本文使用2010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对中国居民传统超验文化的现状及其社会学人口学特征进行了分析,并特别考察了中国居民传统超验文化与宗教信仰之间的关系。本文发现,女性、年纪较轻和已婚的居民更相信传统超验文化;而中国居民的宗教信仰、宗教参与和宗教虔诚与传统超验文化之间则呈现出了倒U型关系。据此,本文进一步讨论了中国传统超验文化对宗教市场理论及世俗化理论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设计与文化息息相关,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巨大宝库,对当代艺术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营养。房地产广告对传统文化理念、传统美学、传统图形符号等三个方面的运用,既是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又是广告设计的创新。  相似文献   

10.
传统文化价值的四类解读方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世纪中期以来,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开始了对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解读,并因此形成了公例主义、科学主义、唯物主义和实用主义四类解读方式。四类解读方式的形成及运用,不仅使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价值被发掘出来,而且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意义;同时为建构更为科学、合理的解读传统文化价值的方法体系准备了思想和经验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讨论有限和无限的对立统一规律在抗原和抗体产生机制中的体现的基础上,提出关于细胞信息跨膜传递特异性机制的假说:第一信使可能由有限的基本单位构成,其信息的特异性可能通过有限的信息中介的组合来得以体现,效应部位也可能因具有特定的信息中介结合位点的组合而产生特异的细胞效应。本文最后为这一假说的证实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12.
面临后现代主义的中医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后现代思潮的目的在于对于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的反思和纠正,与之相应的,中国天人合一的一元统一观念便可能使中医学成为医学乃至科学发展的终极提示。面对这种以否定现代为特征的后现代思潮,中医学仍需要补充其所缺乏的主客分离的现代理性程序,这是使其以医学这种自然科学的形象存在的前提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神经营养因子的发现,生理作用及意义进行了回顾研究,综合自然辨证法的基本原理得出在科学研究中的两点启示:一在科学研究中要牢记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二是科学研究中要勇于接受新观点。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医药卫生发展趋势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以信息科学和生命科学为先导的信息革命贯穿整个时代,生物技术开创医学保健新纪元。人类基因组计划即将好成,基因奥秘即将被揭开。人们在基因水平上将阐明艾滋病,心血管病的发病机制。基础医学研究的前沿学科是:生物信息学及其带动的医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免疫学、内分泌学、药理学和神经科学等。在临床和预防医学领域是:取代医学,器官移植,癌基因工程,老年医学,远程会诊等。预防医学则推动第三  相似文献   

15.
论哲学思维在医学思维活动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医学思维活动离不开哲学思维的作用。医学思维和哲学思维的主要区别表现和思辨性和抽象性两个方面。虽然哲学思维不能代替医学思维,但是,哲学思维是医学思维的一般前提,医学思想往往由哲学思想过渡而来,医学认识的突破也以哲学思维为先导。医学家自觉运用哲学思维于医学认识之中,将会使医学思维更有效地进行。  相似文献   

16.
医疗事故处理法律亟待统一规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在我国医疗工作的实践中,医疗纠纷呈上升趋势。然而,解决和处理医疗纠纷与医疗事故的法律、法规尚不移规范统一。随着我国法制的逐步健全,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医疗事故处理的法律亟待统一规范,以利于全社会遵法,守法,执法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医学伪科学产生的宗教学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以气功、人体科学名义出现的医学伪科学是一种宗教现象或准宗教,其组织形式为膜拜教团,教主与信徒之间是欺骗与被欺骗的关系。医学伪科学的产生有一定的文化学背景,对文化的过高评价造成中国传统文化的超科学假象。虽非真正的宗教,医学伪科学却可以填补宗教的空缺发挥替代作用,这是医学伪科学得以出现和发展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精神、意识有无实体历来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神经科学家从“心网”与“脑网”的关系出发,在这个问题上形成了片面的认识。由于精神、意识依赖于人脑,因而他们就把精神、意识与实体的关系等同于“心网”与“脑网”的关系。我们的基本观点是:首先,精神、意识与实体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哲学上的主观与客观的关系;第二,意识作为哲学范畴还有人类意识与个体意识之分,并认为“三个世界”的理论能够较完满地解决这一争端。要揭示意识的本质不能仅仅依赖神经科学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单细胞个体存在原始意识和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物质、意识的双轨制进化,并探讨这一新观念的重大意义;方法:把哲学观点与现代医学有机结合,通过对人的意识性的作用特点及产生过程加以分析,推论出动植物也具有意识属性,进一步推论认为:单细胞个体同样具有意识属性。以单细胞个体的生理活动特点及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为例,论证单细胞个体内原始意识存在的生物学依据。结论:原始意识的存在是区别原始生物与非生物的根本标志,原始意识的诞生标志着生命的真正起源,生物进化是物质、意识的双轨制进化。  相似文献   

20.
大生态医学—21世纪医学发展的战略走向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文章基于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和对现代医学弊端的分析,认为医学正面临一轮新的革命。结合传统中国文化思想和世界性潮流,提炼出新的健康概念,并以此为基石构建大生态医学模式,认为它将代表21世纪医学发展的战略走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