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文奥运,就是以人为本,追求人的本质力量的自由实现,追求人的全面发展.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一次人文的奥运,同时也是和谐的奥运.人文奥运中的和谐意蕴,首先正是在我们通过体育竞技而始终维护和葆有人类尊严,从而体现出人性的光辉和人之为人的伟大与崇高的行动中展开.同时人文奥运对促使我们建立一种身心和谐的生活方式、促进科技与人文、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以及在促进人类多元文化的和谐过程中,彰显出其特有的和谐意蕴.  相似文献   

2.
李保乐 《天风》2009,(5):15-15
有人说"和谐"一词意为人人都有饭吃,个个皆有发言权,此话虽不能完全诠释"和谐"之意境,但仔细琢磨,倒还真是有点意思在里面.从这个意义上说,"和谐"一词是人类社会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高度概括.今天,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和谐"与基督教历来所倡导的,圣经中蕴含丰富的"和睦","和好"、 "和平"的福音,或"三和神学"有异曲同工之妙,作为体现基督徒信仰生活的主要场所——教堂,是和谐精神集中展示的地方.那么如何才称得上和谐教堂昵?对这个问题,也许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虽不尽相同,但在以下几个方面应该是共同的.  相似文献   

3.
如意 《法音》2006,(3):28-31
在世事纷乱、人心浮动的时代里,生活在地球上的每一人,都有着和平的愿望。人人都有权利要求过安定、福乐、没有战争、没有恐惧的生活。纵观纽约、马德里、伦敦先后遭遇恐怖袭击,以及巴黎、雅典、悉尼相继爆发社会骚乱,恐怖主义肆虐,社会矛盾激化,种族冲突、阶级对抗和国家利益争夺……为了避免人类残酷暴行的一次次重现,人们不得不寻求针治人类弊病的途径,来化解消除这些危机。置身动荡的世界,人们企盼和乐,“和谐世界”已成为备受瞩目的国际议题。如何建构和谐世界?佛教讲发心,发善心,人心定了,世界就安定了。而构建和谐世界,也必须从“心…  相似文献   

4.
人是组成社会的基本因素。人自身生命的和谐至关重要。人在社会中的一切表现,者陟及到社会,都是社会行为。因为社会就包括家庭、国家、及整个人类大家庭。有位西方学者说,生与死都包括了人类问题的全部。所以,每人自身生命的和谐,自然与所有社会的和谐有关。一个人他自身生命是和谐的,他的生活才能是和谐的,个人道德才能符合社会公德,他才能愉快地使自己融入社会大家庭,完成社会和历史赋予人的使命。  相似文献   

5.
和谐的社会与世界是人类安全与快乐生活的基本条件,因此有智慧及慈悲心的人无不努力促进社会与世界的和谐。古德云:“有因有缘事易成,有因无缘果不生;不信且看寒江柳,一经春风枝枝新。”凡事要成就必须因缘具足,因此要和谐世界就要了解成就此一结果的种种因缘,及促成此众缘和合的方法。“众生无边誓愿度”,佛弟子本着佛法慈悲的精神,无不希望众生能离苦得乐,适逢现代多元、多变、物质文明发达、人欲横流及人与人之间互动密切的时代,世界浮现许多问题,以致人心常感到不安,因此社会与世界的和谐更显重要。  相似文献   

6.
刘延东 《法音》2006,(5):4-5
(2006年4月13日)各位高僧大德、各位来宾,朋友们:阳春时节,西子湖畔,来自37个国家和地区的佛教界朋友在此相聚,就建设和谐世界进行探讨,是一件具有深远意义的盛事。首先,我谨代表中国政府和中国政协,向首届世界佛教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世界各地的来宾表示诚挚的欢迎!向为人类福祉、国际友好、世界和平作出积极贡献的各位高僧大德,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谐是人类的美好愿望,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我们共同生活在地球这个大家庭中,“家和”才能“万事兴”。国与国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有利于人类的和平发展,国家的和顺兴…  相似文献   

7.
追求和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和谐是指理想的关系 ,体现为稳定、有序、协调的状态。和谐作为理想的关系是值得追求的。追求自然的和谐是为了得到一个适合人类生存发展的自然环境。追求社会的和谐不仅在于它是社会实现持续平稳快速发展的条件 ,更在于它本身就是三大社会终极价值目标 (富裕、和谐、自由 )之一。追求社会和谐首先要建立起公正合理的制度体系 ,同时也要启动博爱之心。前者是社会实现和谐的基础和保障 ,后者则能提升社会和谐的等级 ,让社会充满祥和之气。  相似文献   

8.
王莹 《道德与文明》2003,3(3):42-44
斯密接受了西方近代启蒙思想家和法国重农学派关于自然秩序的思想 ,认为人类社会有着自然的秩序 ,人们只要遵从这种自然秩序 ,不进行人为干预 ,社会就会自然和谐。从社会经济生活方面看 ,促进国民财富的增长就必须遵循自然秩序 ,而遵循自然秩序就必须实行经济自由的原则 ,无须国家的干预 ,这样才会有社会经济的和谐。从社会政治的角度说 ,一只“看不见的手”不仅调节着社会经济 ,也促使社会政治生活的和谐 ,它使追求个人利益的各个人得以和平共处 ,实现政治生活平衡。同样 ,这只“看不见的手”作为中间桥梁 ,实现了个人利益向社会利益的过渡 ,使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达到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9.
世界和平与发展需要和谐的国际社会环境,世界和谐是构建性的。以世界和谐为伦理诉求的国际组织在全球治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并遵循公正与共生的伦理原则。同时,在实践中正确处理有关主权、人权、国际责任、人道主义等方面的问题,才能真正实现世界和谐。  相似文献   

10.
天主教所理解和倡导的和谐涉及到人与自身、人与他人和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些关系与人与上主的关系息息相关,不可分割。按照天主教的信仰,爱天主与爱邻人互为表里,两者缺一不可,与此类似,人与自身、与他人和社会、与自然的和谐与人与天主的和谐亦互为表里,可以说是同一事实的不同方面。依照这样的关系,人间种种和谐便具有了一种超性的实质和动机,同时说明,如果没有人间生活和社会的和谐,人与天主之间的和谐就是虚假不实的。进而言之,人与天主之间的和谐须从信仰者的脚下开始,从信仰者与自身、与邻人、与自然的和谐开始。  相似文献   

11.
城市建筑是人们满足社会生活需要,利用所掌握的物质技术手段,并运用一定的科学规律、风水理念和美学法则创造出来的人工环境。打上人工环境标记的现代城市建筑倾注了人类对建筑美的理解和渴望,其中,中国建筑最主要的美学原则之一,就是以“和谐”作为建筑美的本体,中国城市建筑在经历了时代的变迁,以及社会大环境的变化之后,仍不断寻求真正适合人类居住和生存的“和谐”建筑。从中国现代城市建筑中寻找和谐要素,以不同地域为为线索,对不同建筑的和谐要素进行分析,并由此结合发展的脉络,才能预见中国现代城市建筑未来审美体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伊壁鸠鲁伦理思想的核心主张是追求过一种"肉体上无痛苦和精神上无纷扰"的快乐生活。用我们当今的和谐话语来说,伊壁鸠鲁追求的就是人自身的和谐。而促进人自身的和谐不仅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终价值归宿,因为不管是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还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其最终的目的都在于保证人自身的和谐。在此种意义上,我们可以把伊壁鸠鲁的伦理思想概括为自我和谐的快乐论。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源头的齐鲁文化,其实体是由儒、道、法、墨等文脉构成的,它们揭示了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脉络,并以多元理论诠释了实现普遍和谐与稳定的思想。基督教是西方传统文化“基因图谱”的根源,它以宗教的方式阐释了上帝是造就人类社会至善至美的始动者,信奉上帝所言而行是创造和谐的必然。本文通过对不同文化生态模式的比较,析离出中西方和谐观各自产生的本源及对当代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4.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也是宗教界始终不懈努力的目标。促进和谐社会不仅是公民的神圣使命,也是教友的应尽之责。在圣经里,我们看到一幅人类追求和谐生活的图景。不论是在旧约,还是在新约里,我们都可以读到许多关于公平正义、诚信忠实、万物有序、和睦和谐的教导。基督宗教的信仰就是追求天人合一、万物和谐。  相似文献   

15.
古代和谐思想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中国古代和谐思想内容广泛,包含着人与自身、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也就是内心和谐、社会和谐、宇宙和谐.这一宝贵思想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统筹协调各方面伦理关系,妥善处理社会矛盾,以达到内心和谐、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  相似文献   

16.
基督教是个讲和好的宗教,所宣扬的信息是和平的福音,《圣经》教导人怎样与神和好,同时也指示人怎样走向和谐。神人和好是整本《圣经》的主线,也是基督教最基本的神学教理之一。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基督教的和好、和谐、和睦之精神与时代的主旋律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对中国基督徒来说,传和好的信息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叶小文 《法音》2005,(6):9-10
五年前,朴老留下“生固欣然,死亦无憾;花落还开,水流不断;我兮何有,谁欤安息;明月清风,不劳寻觅”的一纸遗偈,离我们而远行。转眼间,朴老已经走了五年。哲人其萎,风范犹存。他的事业和精神,真是“生固欣然,死亦无憾”。他的人格和风范,犹如“明月清风,不劳寻觅”。他的音容和笑貌,虽已“我兮何有,谁欤安息”,他留给我们的丰富的精神遗产,仍在“花落还开,水流不断”。朴老一生为和平奔走呼号。佛教的“和平”是广义的和平,是小而身心、大而世界的和平。和者,和谐也;平者,公正也,和平就是和谐、公平的略称。佛教希望净化人类相依共存的生活环…  相似文献   

18.
当今时代,世界上宗教关系的对抗性矛盾与非对抗性矛盾交织,往往成为国际政治冲突的要素;而地球村的形成、人类的和平与发展,要求用贵和哲学取代贵斗哲学,才能实现多元宗教和谐共生。宗教和谐理论是唯物辩证法在当代条件下处理宗教关系的创造性运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现代化的一种体现。  相似文献   

19.
学诚 《法音》2012,(6):8-9
(2012年5月30日于阿斯塔纳)一、和平与和谐的意义全球化的浪潮将世界各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紧密联结为一个命运共同体,这意味着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类社会开始逐渐成形。与此同时,和平与和谐的意义受到越来越多有识之士的广泛认可,这是因为:和平与和谐是一个基本前提。和平与和谐能够  相似文献   

20.
《中国道教》2011,(1):10
和平、发展与合作仍是时代主题,但世界并不安宁。宗教间的交流交往日益频繁,涉及宗教的矛盾冲突日益增多,对国际政治和世界事务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中国处在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时期,社会生活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已经成为广泛共识。倡导宗教和谐,是各个宗教适应社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