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成林 《天风》2002,(7):26-27
关于该隐和亚伯的献祭,人们有许多不同的看法和解释。不管人们怎样讲,我们只要根据圣经,就不难找出答案来。献祭是表示人对神最高的尊敬和效忠。一个人若失去了献祭的诚意,就等于失去了献祭的目的,神为什么没有悦纳,或者说神为什么悦纳了呢?根本原因在哪里呢?向来神所悦纳的就是遵行他旨意的奉献。 1、神没有悦纳和悦纳的原因 (1)该隐神没有悦纳该隐的祭物,其最主要的原因是该隐是个恶人。约翰一书3章12节说,该隐“是属那恶者,杀了他的兄弟。为什么杀了他呢?因自己的行为是恶  相似文献   

2.
《天风》2007,(4):26
圣经中记载到,有一日,亚当和他妻子夏娃同房,夏娃就怀孕,生了该隐,……又生了该隐的兄弟亚伯,亚伯是牧羊的,该隐是种地的。有一日,该隐拿地里的出产为供物献给耶和华,亚伯也将他羊群中头生的和羊的脂油献上;耶和华看中了亚伯和他的供物,只是看不中该隐和他的供物;该隐就大大地发怒,变了脸色。……该隐与他兄弟亚伯说话。  相似文献   

3.
郭刚 《中国道教》2006,(1):15-18
在古汉语中,“祭”之义为“祀”,《说文解字》称“祀,祭无巳也”。祭之字义从月(同肉),从又(同手),从示(祀神)。意思是说,用手拿着肉(祭品)献给神明享用。《孝经·士章·疏》的解释是:“祭者际也,人神相接,故曰际也。”这种解释与《说文解字》的字义训诂在精神上是一致的。从古  相似文献   

4.
林玉解  吴新望 《天风》2015,(2):18-20
<正>经文:诗116:12-19当你的生活是为了上帝的荣耀而活时,你所做的每件事都将成为崇拜的行动。在旧约中,以色列人向神献上他们的牛、羊、鸽子;在新约中,《希伯来书》的作者告诉我们"应当靠着耶稣,常常以颂赞为祭献给神"(参来13:15)。彼得说要"藉着耶稣基督奉献神所悦纳的灵祭"(参彼前2:5);保罗劝勉"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参罗12:1)。对于圣乐侍奉的人来说,怎样的侍奉才是更美的?笔者将从三个方面进行分享。  相似文献   

5.
活祭     
慕道 《天风》2009,(4):41-41
"所以弟兄们,我以神的慈悲劝你们,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是圣洁的,是神所喜悦的,你们如此侍奉,乃是理所当然的."(罗12:1) 这段经文让我们看到自己在信仰生活中的不足.我们常常愿意像亚伯拉罕一样,表现得愿意将自己最宝贵的儿子,甚至是自己当作"死祭"献给神,但我们却不能忍受活祭的痛苦.  相似文献   

6.
16世纪德国宗教改革的先驱马丁·路德(MartinLuther,1483-1546年)认为天主教的七圣事中只有洗礼和圣餐礼是耶稣基督亲口设立的,应该作为教会的圣礼来持守,而弥撒应废止。路德通过对圣经的专心研读,认为人神之间已有耶稣基督做了中保,不再需要一个祭司阶层,信徒人人都是祭司:‘你们来到主面前,也就象活石,被建造成为灵宫,作圣洁的祭司,借着耶稣基督奉献神所悦纳的灵祭。”(彼得前书2:5)。对当时天主会的善切得救、守圣礼称义的信条,路德主张“因信称义”(罗马书1:17),因为基督徒信仰的来源和标准是圣经,而不是天主教…  相似文献   

7.
《天风》2006,(10):26
以撒是亚伯拄罕和妻撒拉的独子(创17:19),雅各和以扫之父。亚伯拉罕和撒拉一直未生育,直到亚伯拉罕九十九岁时,天使向他们显现,预言神将在次年赐给他一个儿子 (创18:10-14)。次年撒拉果然生了一个儿子,就是以撒,在出生的第八天就给他行了割礼(创21:1-4;徒7: 8)。神要试验亚伯拉罕,就说:你带着你独生的儿子以撒,往摩利亚地去,要在我所指示你的山上,把他献为燔祭(创22:2)。亚伯拉罕就带了以撤和两个仆人,起身往神所指示他的地方去了。第三天他到了摩利亚,亚伯拉罕令他的仆人和驴在山下等候,把燔祭用的柴放在以撤身上,自己手里拿着火与刀,二人就往山上走去。  相似文献   

8.
渊声 《天风》2010,(11):63-63
<正>问:我信主已经多年,有一事想请教,即是否要奉献十分之一的问题。我听了不少道,传道人对此也有不同说法,有人说那是旧约的规矩,新约信徒只要尽心尽力就好。也有人说,"十一"奉献是神一贯之要求,不足"十一"就是对神之物的偷窃!请问,哪一种说法更合真理?此外,这"十一"奉献款可以由我支配吗?还  相似文献   

9.
张培生 《天风》2004,(10):42-42
耶稣的一生很短暂,他的言行从来不违背当时的法律法规。在遵纪守法的前提下,与各界人士交朋友。因此,在四福音记载中,耶稣与执政掌权者都友好交往。 主耶稣在世遵纪守法,他也希望他的门徒同样遵纪守法,该撒的物归该撒,上帝的物归上帝。保罗在书信中说到:"在上有权柄的,人人当顺服他;因为没有权柄不是出于神的,凡掌权的都是神所命的。所以抗拒掌权的,就是抗拒神的命……作官的原不是叫行善的惧怕……因为他是神的用人,是与你有益的…….他是神的用人,是伸冤的,刑罚  相似文献   

10.
王三元 《天风》2001,(6):42
我们灵性上的追求,也许非常羡慕圣经中和教会历史中那些蒙神特别恩典和被神所使用的人,就如亚伯拉罕、摩西、大卫、以利亚、保罗、奥古斯丁、马丁路得、卫斯理等。巴不得我们也像他们那样蒙恩。以致生活行为和工作凡事蒙神悦纳。然而,神对我们有更高的要求,他不只叫我们效法他们的榜样,更是叫我们效法基督,活出基督。就像保罗说的:“我活着就是基督。”(腓1:21)活出基督,是神拯救我们,我们灵命追求的至终目标。“基督本是神的像”(林后4:4),人类本来是照着神的形象造的,只因亚当的堕落,神的形象从人身上失落了。在基督里重新得回来。神的形象就是他的荣耀。因为神本来是荣耀的。如果我们将来进入他的荣  相似文献   

11.
悦纳进取疗法(willing 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WACT)是邓云龙教授基于心理治疗实践,结合进化、发展、认知等心理学领域的研究发现和儒、释、道等中国传统文化要义,提出的一种中国特色的正念相关心理治疗方法。悦纳进取疗法认为,痛苦是大脑的记忆,真实和谐是健康的本质,悦纳和进取,相辅相成,可有效减轻痛苦、促进健康。该疗法的鲜明特色在于直接扎根于本土文化和现代科学。期待通过进一步临床实践和推广应用来证明悦纳进取疗法的治疗效果和本土文化适应性。  相似文献   

12.
王学富 《天风》2021,(2):54-55
"该隐与他兄弟亚伯说话,二人正在田间,该隐起来打他兄弟亚伯,把他杀了.耶和华对该隐说:'你兄弟亚伯在哪里?'他说:'我不知道!我岂是看守我兄弟的吗?'"(创4:8-9) 我们继续沿着圣经前行,跟随上帝学习关怀与辅导.在这之前,我们看到上帝在园子里走动,呼喊亚当:"你在哪里?"当时,亚当躲在园中的树木中,不肯承担偷吃分别...  相似文献   

13.
微小 《天风》1996,(6):7-7
“基督到世上来的时候,就说:神啊,祭物和礼物是你不愿意的,你曾给我预备了身体,燔祭和赎罪祭是你不喜欢的。那时我说:神啊,我来了,为要照你的旨意行。”(来10:5—7)这段经文,是基督关于他道成肉身的一个祷告;这个祷告,说出了基督到世上来有一个目标:就是要成全神的旨意。基督到世上来有一个目标,我们生活在世上,也都应该确立一个明确的人生目标。一旦我们有了人生目标。  相似文献   

14.
信生 《天风》2007,(24):30-31
神创造宇宙万有和其中的物质规律,神启示圣经和其中的属灵规律。我们要按照神所命定的属灵规律,就是圣经原则来生活和事奉,才能蒙神所悦纳,其中有关恩赐的圣经原则,至少有如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于晓芳 《天风》2006,(20):24
作为一个基督徒,行事为人必须要合神的心意,在主前得蒙悦纳,在世上才能荣耀神,只有这样才会有美好的见证,下面从信仰上、生活上、工作上三方面和弟兄姊妹交通。  相似文献   

16.
思恩 《天风》2008,(4):29-29
该隐意思即为"得",他是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的长子.相信,当年该隐出生时,亚当和夏娃是非常欢喜快乐的,夏娃还高兴地说:"耶和华使我得了一个男子." (创4:1)后来,夏娃又生了该隐的兄弟亚伯,他们两兄弟长大后,该隐成了一个种地的农夫,亚伯则成了一个牧羊的牧人.  相似文献   

17.
苏恩 《天风》1996,(10):22-23
基督徒对于奉献要有认识。为什么要奉献?奉献有哪些意义?不然的话,奉献只是表面形式,看人家奉献,自己过意不去,也来勉强奉献一点儿,实际上不是甘心乐意,是被动,得不到神悦纳。原因是没有认识到奉献的目的与责任。故此我提几点,给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8.
红海与干地     
陈志华 《天风》2010,(7):39-39
<正>曾有人说:"以色列人的历史,是历史中的神迹,也是神迹的历史。"诚哉斯言。《诗篇》中更说:"独行奇事的耶和华以色列的神,是应  相似文献   

19.
思恩 《天风》2008,(2):29
该隐意思即为"得",他是人类始祖亚当和夏娃的长子.相信,当年该隐出生时,亚当和夏娃是非常欢喜快乐的,夏娃还高兴地说:"耶和华使我得了一个男子." (创4:1)后来,夏娃又生了该隐的兄弟亚伯.他们两兄弟长大后,该隐成了一个种地的农夫,亚伯则成了一个牧羊的牧人.  相似文献   

20.
辜玉梅 《天风》2006,(14):13
在一次教会“青年团契”的讨论会中,我们有一个计论议题:基督徒的人生是怎样的人生? 有人说“是奉献、舍己的人生”;也有人说“是服侍人的人生”;还有人说“是传福音、荣耀神的人生”,这些都对。但根据约翰福音15章,耶稣要求我们过的人生是多结果子的人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