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将身体献上     
罗江涛 《天风》2003,(12):46-46
论到奉献,我们可能很自然地会想到钱财的奉献,似乎那就是奉献的全部内容。但那样去理解奉献,实在是太片面了。奉献可以说,是我们每个基督徒都具备的行为,也是我们信仰生活的一部分。基督徒该如何去理解奉献的内涵,如何过一个奉献的生活呢? 保罗说:“弟兄们,我以上帝的慈悲劝你们,将身体献上。”他这话是对“弟兄们”而言的,意即我们每一个基督徒都有奉献的资格。保罗以上帝的慈悲劝我们献上,所以我们今天的奉献,并不是被强迫或慑于权势而被命令去奉献,乃是因着上帝的慈悲,也不是因为被惧怕所驱使,而是为着爱和慈悲。那我们当怎样奉献呢?  相似文献   

2.
以色列民族有一个优良的信仰传统,即是家庭的信仰教育和信仰生活。 上帝教导以色列人的圣经说:“以色列啊,你要听!耶和华我们上帝是独一的主。你要尽心、尽性、尽力爱耶和华你的上帝。我今日所吩咐你的话都要记在心上,也要殷勤教训你的儿女,无论你坐在家里,行在路上,躺下,起来,都要谈论……”(申6:4—7)日后,当他们的儿女问及上帝颁布的律法的意思时,作父亲的有责任把上帝怎样带领他们的祖先出埃及的经过,给他们详细地加以解释(参申6:20—25),以色列民  相似文献   

3.
谬解与真理     
秦牧 《天风》2001,(6):48-51
“圣经都是上帝所默示的,于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的,叫属上帝的人得以完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因此,另外还有一个事实:自古以来,常有人“强解”圣经(彼后3:16),“谬解上帝的道理”(林后4:2),使基督的福音受蒙蔽。所以保罗指示提摩太,要“作无愧的工人,按着正意分解真理的道”(提后2:15)。我们说,圣经都是真理,意思乃是说,上帝的言  相似文献   

4.
卢龙光  叶菁华 《天风》2005,(8):28-29
若我们思念宇宙的浩瀚、河山的壮丽、生物的繁多、人类的奇妙,我们会赞美造物主的伟大。《尼西亚信经》宣认,我们所相信的上帝既是“全能的父”,也是“天与地和有形无形万有的创造主”,整个世界(天与地)和其中的万有,无论是看得见的(有形)和看不见的(无形),部是上帝所创造的。上帝与世界万有的关系,就是创造主与受造物的关系。有关创造的教义,主要目的不是要描述上帝在亿万年前的工作,也不牵涉科学可否证明上帝的创造,而是要阐述上帝与世界的关系,从而让我们更认识、更敬爱、更信靠这位创造主,而他是我们的帮助(诗121:2;124:8;耶32:17)。  相似文献   

5.
史奇珪 《天风》1994,(12):43-45
经文:创1:14—18,伯9:6—10 请切记所读的圣经告诉我们: “上帝说,天上要有光体…… 上帝……就把这些光摆列在天空…… 上帝看着是好的。” (一) 1994年7月16日至22日,这六天内,有一颗彗星分裂为21个大小不同的块片,以每秒30多公里的高速碰撞了木星。  相似文献   

6.
卢龙光  叶菁华 《天风》2005,(4):20-21
“你要尽心、尽性、尽意、尽力爱主你的上帝”(可12:30;另参太22:37—40;路10:27),这是耶稣所说基督徒最大的两条诫命之一(“其次就是说:‘要爱人如己一),意即是要我们以全部的意志、情感、理智、力量,毫无保留地爱我们所信仰、所崇拜的上帝。有些人认为,基督教信仰最重要的是对上帝的感受和经历,也有人说最重要的是以道德生活实践上帝的旨意。这些都没错。然而,理智、理解对信仰也同样重要。事实上,  相似文献   

7.
经文:约翰一书4章7—11节 这段经文一开始就呼召:“亲爱的弟兄啊,我们应当彼此相爱。”(约壹4:7)结尾再次重申回应:“亲爱的弟兄啊,上帝既是这样爱我们,我们也当彼此相爱。”(约壹4:11)约翰指出,凡有上帝儿子生命的,且有权利承受天上基业的人应当彼此相爱。圣经告诉我们爱的三方面:1、爱的源头爱是从上帝来的。2、爱的本质:上帝就是爱。3、爱的彰显:上帝差他儿子为罪人死。我们要彼此相爱,  相似文献   

8.
张君华 《天风》2004,(4):46-47
经文:出20:7 上帝的名有特殊的意义,上帝的名“耶和华”(原称“雅威”)是自有永有的意思(出13:13—15)。“自有”就是起初就有、自然而有;“永有”就是永永远远的有。上帝与人不同,人有死亡的限制,而上帝却是自有永有、从亘古到永远,所以诗人说:“主啊,你世世代代作我们的居所。”(诗90:1)谁依靠上帝,上帝就作  相似文献   

9.
徐耀明 《天风》2005,(6):30-33
我们相信的上帝是真上帝,他的本质是真实、真善、真美……这一切都由他而来。我们不仅人人都喜欢真善美,更主要的是要人人都体现真善美。耶稣说:“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上帝。……要爱人如己。”(太22:37-39)世人若能如此行,和谐社会就在我们的身边。  相似文献   

10.
神迹与记号     
沈承恩 《天风》2002,(6):4-6
信耶稣不是因他会行神迹,乃因他有永生之道。通过神迹认识上帝,是信仰的初级阶段,我们应离开基督道理的开端,进入更完全的地步,不要把心思专注在神迹上,而是要谨守遵行上帝的话,完全降服在上帝面前。在生活和侍奉上都要圣洁,宁可没有爱情不能没有圣洁;宁可没有钱财不能没有生命;宁可没有权力不能没有权柄;且莫张狂,谦卑跟随主。  相似文献   

11.
荣美人生     
《天风》2015,(5)
<正>经文:诗90:17"愿主我们神的荣美归于我们身上。愿你坚立我们手所作的工;我们手所作的工,愿你坚立。"诗人摩西在《诗篇》90篇中说:"我们经过的日子都在你震怒之下;我们度尽的年岁好像一声叹息。我们一生的年日是七十岁,若是强壮可到八十岁;但其中所矜夸的不过是劳苦愁烦,转眼成空,我们便如飞而去。"(诗90:9—10)但他并不仅仅停留在感慨人生的苦短上。随后摩西大胆地向上帝祈祷:愿主我们上帝的荣美归于我们身上。我们应当向上帝献上感恩,我们这些渺小的人,  相似文献   

12.
在四福音中,有三卷福音书都记载了同样一件事,那就是法利赛人和希律党人试探耶稣,问纳税给该撒可以不可以。耶稣的回答是:“该撒的物当归给该撒;上帝的物当归给上帝。”(太22:15—22,可12:13—17,路20:20—26)。我们每当看到讲道标题为“该撒的物当归给该撒”时,马上会联想到,这是一篇讲应当  相似文献   

13.
方宇颂 《天风》2006,(3):26-27
社会需要和谐,而基督教是十分注重圣经中有关和谐的教导,我们所传的福音就是“和平的福音”(徒10:36;弗2:17)及“和平的道理”(林后5:18—20)。劝人应与上帝及与人与自然建立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14.
汤士文 《天风》2002,(1):23-23
当主耶稣说“你们必须重生”(约3:7)时,他究竟意味着什么?尼哥底母,这位当初耶稣和他谈话的宗教领袖,询问耶稣这是否意味着第二次变成一个婴孩(约3:4)。耶稣向他解释说,他是指灵性的再生,而不是指肉体的再生(约3:5-8)。我们需要重生,因为我们是灵性上死了的人。我们的罪已经使我们与赐生命的上帝断绝了关系。我们都已经由于违背上帝完美的道德标准而犯罪(罗3:23)。因此,我们都该受到责备和应该受到上帝的审判(约3:18-21)。我们每一个人需要的是赦免和永生,耶稣通过他那无罪的生命,他在十字架上献祭般的受死和他的复活,已经使得赦免和永生成为可能。灵性的再  相似文献   

15.
<尼西亚信经>以"我们信……"开始,然后申明大公教会对天父上帝、耶稣基督、圣灵的信仰."信"是基督徒生命的关键,因为我们是基于上帝的恩典,透过信仰为我们死而复活的主耶稣基督,让我们得以称义(罗1:17;3:26,28),与上帝和好(弗2章),我们可以得救,得着永生(约3:16).对上帝及耶稣基督的信仰是基督徒安身立命的基础.在谈论各教义课题之先,要先谈谈什么是信仰."信仰"一词有两种用法.按第一种用法,信仰是名词,指所信的内容,可说是基督教信仰的教义.基督徒相信上帝创造世界,相信耶稣基督拯救我们脱离罪恶和死亡的权势,相信圣灵在教会和信徒生命中工作等,都是信仰的内容.教会聚会中的唱诗、讲道、祷告、礼仪,以至教会提供的各种教导,以至神学工作者的著作等,都涉及以不同方式表达的信仰内容,而<尼西亚信经>就是对基督教信仰内容的权威性表白.信仰的内容乃是教会对信仰的对象--三一上帝--的理解.  相似文献   

16.
恶从哪里来?     
佚名 《天风》2014,(1):I0001-I0001
在一所著名学府的课堂上,教授向学生提出一个挑战性的问题:世上万物都是由上帝创造的吗?一位学生勇敢地回答说:是,都是他创造的。教授又问:上帝真的创造一切吗?那位学生回答:是的,当然。教授问:如果上帝创造万物,那么恶也是上帝造的吗?既然恶存在,根据外在行为反映一个人内心的原理,我们可以假定上帝是恶  相似文献   

17.
读经:路2:10—11 主耶稣降生的那个晚上,在伯利恒之野地里,上帝的使者向牧羊人报告了“大喜的信息”。一大队天兵欢声歌唱,唱出了人类史上最优美、最激动人心的赞歌:“在至高之处荣耀归与上帝,在地上平安归与他所喜悦的人。”(路2:14)每逢纪念主耶稣  相似文献   

18.
沈承恩 《天风》2013,(11):42-44
一、上帝创造的世界充满和谐 《创世记》1章至2章记载了上帝的创造。我们可以看到,上帝所创造的世界里,充满了和平。上帝与人、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都是那么和谐、融洽。  相似文献   

19.
谢立人 《天风》1997,(11):43-43
对于这个问题,我想提出几点个人看法,以供参考。 第一、圣经说,世界万物都是上帝所造的,当上帝造了这些物质后,在他看来,这一切发都是好的。上帝造了这些物质,除了要彰显他的荣耀外,还有一个最大的目的,乃是要为人类服务,让人类能够享受他所创造的物质。 第二、人类的犯罪,其原囚有三:一是肉体的情欲;二是眼目的情欲;三是今生的骄傲(约壹2:15)。上帝造人的本意是要人荣耀他,听从他的话,而人的罪性恰恰相反,却听从了魔鬼撒但的引诱。  相似文献   

20.
说服老母亲由佛教徒转为基督教的宝贝女儿(注),十多年过去了,如今已近老年,徐娘半老,丰韵犹存。她是一个坚定而虔诚的基督徒。她深信,祷告能治病,忏悔可免罪,即便有否定的例子也不动摇。由于虔诚的笃信,似乎她已从教徒升为神职人员。她不仅自己祷告,还经常给教徒宣讲。她讲的除了圣经有关段落外,还经常反复强调几点:1.世间万物都有一定的归属,而人的所有权属于上帝,人的最大价值是上帝的殿,让上帝居住,来荣耀上帝,也就是说,听上帝的话,供上帝使用。2.上帝就是耶稣,耶稣就是上帝,要感谢主,愿主耶稣与我们永远同在!3.我们中国,就是上帝所预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