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姜太公与管仲改革陈青荣姜太公与管仲改革有没有关系?是什么样的关系?这不仅涉及到齐国两位著名代表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和影响,也涉及到管仲改革中的继承与创新的诸多问题。本文的目的就是通过对管仲改革部分内容的分析,来探寻齐国历史传统禅递的遗迹和环节,并粗浅地...  相似文献   

2.
论姜太公     
论姜太公刘蔚华,苗润田姜太公是我国商周之际最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曾为周王朝的建立立下了不朽功勋。同时,他又是齐国的开国始祖,其政治谋略和军事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与思想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一、西周开国元勋,姜齐立国始祖姜太公,姓姜名尚,字子牙。东海...  相似文献   

3.
文章依据《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相关成果,结合相关历史文献资料,在厘定古人有关认识的基础上,认定姜太公生于公元前1138年,卒于公元前1036年。  相似文献   

4.
姜太公学术讨论会综述李兴斌1996年9月13日至14日,由淄博市社会科学联合会和临淄区齐文化开发领导小组联合举办的姜太公学术研讨会在临淄召开。京、沪、鲁、台北及日本的学者近40余人与会,会议共收到论文30余篇。著名学者杨向奎先生出席会议并发了言。与会...  相似文献   

5.
武王灭商后,封太公于齐,他既是齐国的首封之君,也是齐文化的奠基者。但太公史料比较缺乏,辨析、整理亦难,现仅就研究太公时对资料辨析之一得就教方家。  相似文献   

6.
由徐树梓先生主编、杨向奎先生作序、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的研究姜太公的论文集粹《姜太公新论》已经面世。姜太公这位辅周治齐的谋略大师,一向被后人称为传奇式的人物,在他身上笼罩着种种神秘的外衣,而往往忽略其真人面貌。《姜太公新论》一书,旨在以科学的态度,对姜太公讲行全面综合研究,恢复其本来的面目。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古代历史中,边其断代来说,先秦史的时间跨度长,从传说时代(即原始社会)至夏、商、周三代,约有五六千年,这段历史又很复杂,问题也最多。因是最早的一个历史时代,故古史上许多问题的追根寻源都要在先秦史中去探求。但,我国先秦史中的不少人和事并非一时一文就能说得清楚,甚至有的问题要留待子孙们去根据新发现的资料进行探讨。对于先秦史中作出过突出贡献的历史人物,在目前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历代有关的记录、论述搜集起来,分类排比、编辑成书,供进一步的研究,是一项有  相似文献   

8.
姜太公经济管理思想特点浅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太公经济管理思想特点浅说徐树梓姜太公辅周灭商,谋宗一代,功盖群辅,以首功封齐,建都营丘。他入齐之后,虽然遇到的是"五谷少而人民寡"的自然经济条件,然而由于他实行了务实、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度势危行,走自己的路,从而使经济迅速恢复、发展,只用了六年...  相似文献   

9.
姜太公封齐是在周武王建政之初还是周公东征之后,是否先封于吕、后封于齐,是否就国,学界对此一直聚讼不已。周武王大封诸侯,首封齐鲁,旨在监视东夷,屏护周室,此乃周王朝建政之初巩固统治之亟需,不可能晚至成王之时始封齐鲁。武王先封太公于齐之营丘,周公东征后又将薄姑加封于太公,太公“遂有全齐”。《史记》多次记载太公封齐就国之事,与《晏子春秋》《汉书》的相关记载并不矛盾。后人仅凭个别史书的片言只语,以及新发现之断编残简,或曲解,或猜测,试图推翻《史记》等权威史籍的记载,难以令人信服。  相似文献   

10.
蒋波 《管子学刊》2012,(4):109-112,118
姜太公,又称姜子牙、姜尚、吕尚、吕望、太公望、齐太公等,我国商末周初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虽然记载姜太公生平事迹的相关史料并不多,但由于他彪炳史册的功绩,以及丰富的政治、军事思想,学界对其一直较为关注。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以来,研究论著层出不穷,例如人物评传就有刘斌、徐树梓的《姜太公本传》(山东人民出版社1996年)、焦安南、李建义的《姜太公传》(泰山出版社1998年)、姜国柱的《姜太公评传》(国防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韩玉德的《姜太公》(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等多部。  相似文献   

11.
2013年9月25日,作为中国(高青)第二届黑牛节系列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由中国殷商文化学会、高青县人民政府、《管子学刊》编辑部共同主办的姜太公文化研究会成立暨姜太公与陈庄西周城址学术研讨会在高青隆重举行。30余名姜太公文化及商周考古方面的国内知名专家汇聚一堂,围绕“弘扬姜太公文化,促进地方精神文明建设,推进学术研究,加强文化学术交流”这一宗旨,对姜太公文化及陈庄西周城址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研讨,取得了丰硕成果。  相似文献   

12.
研究齐文化,首先必须研究姜太公。因为太公以齐开国之君,行举贤尚功之法(《汉书·地理志》),修因俗简礼之政;“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史记·齐太公世家》)。诸多建构,“成为齐国历代统治者的一贯文化政策”(《文史知识》,1989年第3期,第31页),实为齐国文化的开山。而齐国文化则是“齐文化的主体部分”,“也是齐文化研究中内容最  相似文献   

13.
九斤姜     
有一位富人,家私丰厚,总想作神仙,偶得一位仙翁告之曰:“行善积德。”于是为表决心便自改其名曰“积德”。于平日里做些好事,修盖庙宇,设香坛,每日必跪于坛前祈祷数次,坛内香火未断,且燃的都是九文钱一支的“马蹄香”。转眼三年过去了,所剩家私无几却仍虔诚地焚着马蹄香。仙翁得知,便欲点化,于是化作一卖姜老者在其门前等待,积德欲买一斤姜,老者搓一盘问:“一斤否?”积德见是三斤,又觉老者不识枰,于是曰:“一斤。”见有如此便宜之事,便又买两盘,九斤姜却只付三斤姜钱。积德欣喜欲走,老者却化为仙翁痛心曰:“仅仅九斤姜抵去三年马蹄香。”积…  相似文献   

14.
姜太公,是商周间的大军事家,也是政治、经济大家。他辅周灭商,以首功封齐,为一代贤臣明君;他法三皇、验时事的治道,世受推崇,其法治思想也一直被历代统治者所重视。本文拟借有限之史料,管窥其法治思想之一斑,取其精华,为今所用  相似文献   

15.
姜太公吕尚助周武王灭商之后,又与周公旦东征东夷族熊盈17国,灭掉了少昊氏之后的齐国。周朝为了镇定东方,防止商朝的同族东夷族的再次叛乱,便封周公旦长子伯禽于奄国故地,建立鲁国,以控制东夷族的中心;又封姜太公于齐的故墟,建国称齐,以镇抚东方前沿,和鲁国犄角而监视着整个山东半岛众多的东夷族的动向,无疑为巩固西周统治起着  相似文献   

16.
姜雲作品     
正~~  相似文献   

17.
姜太公封齐的历史背景及治国方略的提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太公由周武王分封到齐地做国君。姜太公根据此地的地理条件和人文风俗,因地制宜提出了与其他诸侯国不同的治国方略,为姜齐政权日后能够成为春秋五霸之首,奠定了良好的开局。  相似文献   

18.
姜太公“圣”名之辩的历史文化蕴涵陈青荣一在现代人的观念中,圣人是指那些德智超群、出类拔萃者,他们都是历史上一些高不可攀的超凡人物.实际上,据学者考证金文、《尚书》、《诗经》、《左传》、《国语》中的"圣"字,皆是普通的称美之词,毫无神秘意义.顾颉刚先生...  相似文献   

19.
一、炎姜族根在东方姜姓炎帝神农氏的发源地问题,历来大体有东、西两说。西方说者如徐旭生、王献唐皆主张源于陕西渭水上游的姜水一带,而后辗转东迁齐鲁(见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王献唐《炎黄氏族文化考》)。东方说者如王国维、吕思勉则认为自古帝王之都皆在...  相似文献   

20.
佛教与旅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两千年来,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既深且广,对中国旅游资源和旅游事业的开发也作出了重大贡献。游方问道在佛教界有着悠久的传统。佛教有一部流传极广的大乘经典《华严经》,该经的《入法界品》介绍了善财童子从文殊菩萨处发心问道,继而百城烟水,前后参访请教了五十三位大善知识,终于证入“华严法界”的生动事迹。千百年来,中国佛教徒以善财童子为榜样,通过“西行求法”、游方问道、朝礼名山胜迹的活动,促进了民间旅游活动的成长和发展。中国僧侣的游方问题是受佛陀“游行教化”传教方式的启发而形成的。早在东汉中叶,中印佛教徒就开始了交往。汉明帝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