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基于人-组织匹配、资源保护和认知坚韧等理论,考察了人-组织匹配对员工离职意向的影响机制以及认知坚韧于其中的调节作用。通过对395名企事业单位员工的问卷调查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人-组织匹配显著负向预测员工的离职意向;工作满意度在人-组织匹配与员工离职意向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且认知坚韧调节了这一中介过程的后半路径,即相较于低认知坚韧水平,高认知坚韧水平更有助于缓解低工作满意度对离职意向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2.
李树文  罗瑾琏 《心理学报》2020,52(9):1121-1131
基于人-环境匹配和资源保存理论, 研究构建了一个调节-中介模型, 从二元视角分析了领导情绪评价能力与下属情绪评价能力一致对员工建言的影响路径与边界。通过对43位领导与182位下属的配对问卷调研, 结果表明:(1) 相较“低领导-低下属”情绪评价能力一致, 在“高领导-高下属”情绪评价能力一致情境下, 员工的内部人身份感知更高; (2) 相较“高领导-低下属”情绪评价能力不一致, 在“低领导-高下属”情绪评价能力不一致情境下, 员工的内部人身份感知更高; (3) 内部人身份感知在情绪评价能力一致与促进性建言、抑制性建言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4) 相较领导-下属性别相同, 当领导-下属性别不同时, 员工内部人身份感知的中介作用更强。研究从情绪评价能力、性别的二元匹配视角揭示了员工建言的前因, 为领导与下属间交互影响提供了更多解释路径。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探究了参与型领导对员工工作幸福感的双重影响,并探究了感知同事支持的调节作用。基于191份互联网企业员工的三阶段追踪数据,采用路径分析发现:参与型领导既能增强员工的组织自尊进而提升员工工作幸福感,又会加重员工的工作负荷进而降低员工工作幸福感。感知同事支持在上述两条路径过程中发挥调节作用,当员工感知到高水平同事支持时,工作负荷的中介效应被削弱,而组织自尊的中介效应被强化。上述结果能启发管理者如何有效地为企业员工谋幸福。  相似文献   

4.
张征 《心理科学》2016,39(5):1204-1209
基于社会交换理论,通过2个时点对209名员工进行配对问卷调查,探讨了下属-主管匹配对工作幸福感的影响机制,尤其是领导-成员交换的中介作用和政治技能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1)下属-主管匹配对工作幸福感具有积极的影响;(2)领导-成员交换在下属-主管匹配和工作幸福感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3)政治技能调节下属-主管匹配和领导-成员交换间的关系,即当个体的政治技能水平越低,下属-主管匹配对领导-成员交换的正向影响越强。  相似文献   

5.
运用情绪智力问卷、主观幸福感问卷、获益支持问卷以及情绪劳动策略问卷对400名服务行业员工进行施测,建立结构方程模型以探讨获益支持及情绪劳动策略在情绪智力对主观幸福感影响中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1)服务行业员工情绪智力处于中等水平,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偏上水平;(2)员工情绪智力,获益支持、情绪劳动策略及主观幸福感之间两两相关;(3)获益支持与情绪劳动策略在员工情绪智力与主观幸福感之间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6.
采用问卷法调查了358名企业员工,探讨家庭支持型主管行为(FSSB)对工作满意感和离职意愿等工作态度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FSSB对工作满意感有显著正向影响,对离职意愿有显著负向影响。(2)工作-家庭增益在FSSB与工作满意感之间起着中介作用,而工作-家庭冲突的中介作用不显著;工作-家庭增益与冲突在FSSB与离职意愿之间的中介作用均不显著。(3)边界控制感调节了FSSB—工作-家庭增益—工作满意感这一中介过程。本研究提示可通过干预FSSB来提升员工的工作态度。  相似文献   

7.
探究仁慈领导与员工创新行为的关系,以及在该关系中内部人身份感知的中介作用和领导-部属交换关系差异化的调节作用。以68名主管和215名员工为对象,通过对两阶段主管-员工配对调查所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仁慈领导可以借助内部人身份感知的中介作用,对员工创新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2)领导-部属交换关系差异化能调节仁慈领导和内部人身份感知的关系,即当关系差异化水平越高,仁慈领导与内部人身份感知之间的正向关系越强;(3)领导-部属交换关系差异化能调节内部人身份感知在仁慈领导与员工创新行为关系间的中介作用,表现为被调节的中介作用模式,即领导-部属交换关系差异化水平越高,仁慈领导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通过内部人身份感知的间接关系越强。  相似文献   

8.
彭坚  王霄 《心理学报》2016,(9):1151-1162
内隐追随作为一种关于追随角色的认知结构,包括追随原型和反原型两种。其中,追随原型表征了个体对追随角色的积极预期。本研究基于角色理论,考察了领导者-追随者的追随原型一致性对工作绩效的影响及工作投入的中介作用。采用跨层次多项式回归和响应面分析技术,对64个工作团队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追随原型能否提升工作绩效主要取决于领导-追随双方的匹配情况。具体而言,(1)领导-追随双方的追随原型越一致,关系绩效越高。但上述结论并不适用于任务绩效。(2)在一致情况下,与"低-低"一致相比,任务绩效和关系绩效在双方追随原型的"高-高"一致时更高。(3)在不一致情况下,与"领导者的追随原型高-追随者的追随原型低"相比,任务绩效和关系绩效在"领导者的追随原型低-追随者的追随原型高"时相对更高。(4)追随原型一致性通过工作投入影响任务绩效和关系绩效。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付出-回报失衡对农村幼儿教师离职意向的影响机制。采用付出-回报失衡量表、离职意向量表、内部人身份感知量表和组织犬儒主义量表对670名在职农村幼儿教师进行测试。结果发现:(1)付出-回报失衡、内部人身份感知、组织犬儒主义和农村幼儿教师离职意向水平彼此之间显著性相关;(2)付出-回报失衡可以显著预测农村幼儿教师离职意向水平;(3)付出-回报失衡可以通过内部人身份感知和组织犬儒主义形成的链式中介作用预测农村幼儿教师离职意向水平。因此,内部人身份感知和组织犬儒主义在付出-回报失衡与农村幼儿教师离职意向的关系中起到链式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乡村教师付出–回报失衡和职业幸福感对离职意向的影响,选取四川省乡村教师358名,用付出–回报失衡量表、职业幸福感量表和离职意向问卷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控制月收入、年龄和教龄影响后,乡村教师付出–回报比显著提升离职意向;(2)乡村教师职业幸福感在付出–回报比对离职意向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3)乡村教师过度投入调节付出–回报比对职业幸福感的影响。与低过度投入组相比,高过度投入组的付出–回报比对职业幸福感有更强的负向作用。研究结果揭示了乡村教师付出–回报失衡对离职意向影响及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1.
基于调节聚焦理论的思想,通过对407名员工与其直接上级配对取样,探讨中国组织情境下仁慈领导对员工建言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研究结果显示,仁慈领导对员工的建言行为起到促进作用,且以员工心理安全感和个人地位感为中介;除此之外,员工对领导高权力的感知会弱化仁慈领导的正向作用,即员工感知到的领导权力水平越高,仁慈领导对员工建言行为的促进作用越弱,员工的心理安全感和个人地位感在"仁慈领导-建言行为"间的中介效应也越弱。  相似文献   

12.
从个体、领导和同事角度出发,采用2个时间点员工-主管配对问卷调查法对299名企业员工进行调查,探讨了管理者可信行为对员工建设性建言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1)管理者可信行为对员工建设性建言有正向影响;(2)员工-领导价值一致性和员工感知凝聚力在管理者可信行为与员工建设性建言关系间起双中介作用;(3)同事消极约束显著负向调节管理者可信行为与员工感知凝聚力间的关系,即当同事消极约束水平越低,管理者可信行为对员工感知凝聚力的正向影响越高;(4)同事消极约束在管理者可信行为与员工-领导价值一致性间的负向调节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以来自36个组织的223名员工为被试,通过上级、同事和员工自评三方配对的问卷数据,研究探讨了高承诺组织与员工建言行为之间的关系。采用多层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发现:(1)高承诺组织对员工建言行为(包括上行建言和平行建言)有显著的促进作用;(2)员工知觉到组织内的职业机会在高承诺组织和上行建言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工作满意度在高承诺组织和平行建言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工作绩效在知觉到职业机会和上行建言之间起正向调节作用;人际关系在工作满意度和平行建言之间起正向调节作用;(4)不光如此,工作绩效还调节着"高承诺组织-知觉职业机会-上行建言"这一中介路径;人际关系还调节着"高承诺组织-工作满意感-平行建言"这一中介路径。文章最后对所得结果、理论和实践意义及未来研究做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286名员工的问卷调查,探讨高层管理者的伦理型领导对员工工作结果(离职倾向、反生产行为)的作用。研究发现:(1)高层伦理型领导与员工工作结果负相关;(2)组织诚信在上述关系中起中介作用;(3)组织集体主义氛围调节了组织诚信与员工工作结果之间的关系,即组织集体主义氛围越高,组织诚信与员工工作结果之间关系越强;(4)组织集体主义氛围调节了组织诚信对高层伦理型领导—员工工作结果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5.
采用问卷调查法,以330名企业员工为调查对象,使用层次回归分析探讨了员工资质过高感知对其创新行为和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员工资质过高感知对其创新行为和工作满意意度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2)心理契约违背在资质过高感知对员工工作满意度的影响过程中起完全中介作用,在资质过高感知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影响过程中部分中介作用;(3)心理授权在员工资质过高感知通过心理契约违背影响员工工作满意度的过程中起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6.
通过332组在职MBA学员样本数据分析验证了包容性领导对下属揭发意愿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包容性领导显著正向影响下属的揭发意愿;(2)组织支持感在包容性领导与揭发意愿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3)上司组织代表性调节包容性领导与下属组织支持感之间的关系,上司的组织代表性越高,二者间的正向关系越强;(4)上司组织代表性调节组织支持感对包容性领导与下属揭发意愿之间关系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7.
IT企业的高离职率成为信息技术行业面临的一大难题,本研究运用问卷调查了浙江IT企业员工的多层次承诺(组织承诺、团队承诺和职业承诺)及其离职意向。结果发现,IT企业员工组织承诺是影响离职意向的重要因素;同时IT企业员工的团队承诺和职业承诺是组织承诺影响离职意向的缓冲变量。其中,团队承诺越高,组织承诺对离职意向的影响就越大;而职业承诺越低,组织承诺对离职意向的影响就越大。最后对IT企业的员工的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个体对组织氛围的感知是影响知识型员工敬业度的重要因素,亦是提高敬业度水平的关键。本文选取全国范围内168名高校教师为研究对象,探讨组织氛围各维度对知识型员工敬业度的作用机制。通过对样本的实证分析发现:(1)组织氛围各维度对知识型员工敬业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组织支持与工作意义对工作倦怠有显著正向影响;(3)工作倦怠对组织支持、工作意义与敬业度起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果验证了工作倦怠作为中介变量传导机制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9.
基于53篇文献的55项独立研究、研究样本总人数达51750的数据,对高绩效工作系统与员工幸福感的关系进行了元分析,并检验了文化和行业差异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高绩效工作系统对员工幸福感各维度均存在显著的正向作用,即具有“一致效应”,而非“矛盾效应”。(2)文化情境调节了高绩效工作系统与员工幸福感的关系,在高权力距离和集体主义文化情境下,员工感知的高绩效工作系统与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健康幸福感的正相关更强。(3)行业对高绩效工作系统与员工幸福感的关系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相比生产性服务业,医疗服务业员工感知的高绩效工作系统与主观幸福感的正相关更强;但医疗服务业员工感知的高绩效工作系统与健康幸福感的正相关低于生产性服务业。研究结论有助于全面理解高绩效工作系统与员工幸福感的关系,启示学界重新认识和审视高绩效工作系统的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生涯适应力对员工离职意向的作用机制,通过分析193名企业员工的问卷,采用Bootstrap法进行中介和调节分析,并采用Johnson-Neyman 法对职业满意度的调节效应进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1)生涯适应力通过感知到的组织内职业竞争力负向作用离职意向,通过感知到的组织外职业竞争力正向作用离职意向;(2)职业满意度(主观生涯适应力)调节生涯适应力对离职意向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当职业满意度达到中等及以上水平时,生涯适应力的增大会直接减少离职意向,但间接的通过感知到的组织外职业竞争力增加离职意向。因此,提高员工的生涯适应力和职业满意度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离职意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