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考察了计划、注意、同时性加工和继时性加工这些PASS认知技能,在多大程度上能够预测快速命名和单词阅读之间的共同变异量。84位说英语读三年级和四年级的加拿大儿童,接受了客体和颜色快速命名、单词确认、计划、注意、同时性加工和继时性加工任务的测量。结果表明,计划和继时性加工能够对快速命名和阅读之间的共同变异量做出显著的解释。这一结果表明,在探寻快速阅读与阅读密切关联的原因时,应充分考虑这两个认知过程。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以智力的PASS认知模型为基础,考察汉语阅读障碍儿童的PASS认知缺陷模式。研究采用DN:CAS认知评估系统,并结合统计分析对33名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PASS认知加工缺陷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存在不止一种的PASS认知加工缺陷,可能在计划、注意、同时性和继时性加工的一个或几个方面出现了困难。继时性加工缺陷是汉语阅读障碍儿童的主要特征,与英语阅读障碍的研究相一致。此外,汉语阅读障碍儿童在表达性注意、言语-空间关系和继时性加工上的成绩差于生理年龄匹配组,仅达到阅读水平匹配组水平,这些的不足可能是由于发展迟滞所致。  相似文献   

3.
研究以智力的PASS认知模型为基础,考察了3-5年级阅读障碍组和正常对照组的PASS认知加工特点,探究汉语阅读障碍儿童的PASS认知缺陷模式,为后期的干预提供理论上的支持和帮助。结果发现,PASS四个认知加工均存在明显的年级差异,低年级儿童的PASS认知加工能力明显不如中高年级儿童。汉语阅读障碍儿童在DN: CAS 12项分任务上的成绩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儿童。同时,大多数汉语阅读障碍儿童存在不止一种的PASS认知加工缺陷,即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内部是一个异质群体;阅读障碍儿童在继时性加工上存在的问题最为严重,存在缺陷的人数也最多。  相似文献   

4.
为系统探讨正字法技能不同成分的发展特点及其在英语单词阅读中的作用,对小学一、三、五年级共110名儿童施测英语正字法规则意识、正字法模式建构技能、正字法编码技能、单词阅读以及一般认知能力和英语语音意识测验。结果表明:(1)汉语儿童的英语正字法技能各成分随年级显著增长,各成分间及其与一般认知技能、语音意识的关系存在年级差异;(2)控制年龄、一般认知能力和语音意识后,正字法技能在三、五年级仍对单词阅读有显著的独立解释作用,且其独立贡献率高于语音意识;(3)进一步控制其他正字法技能成分后,正字法规则意识以正字法模式建构技能为完全中介间接地作用于单词阅读,正字法模式建构技能在三、五年级都仍对单词阅读有显著的独立解释作用,正字法编码技能在五年级中能显著地独立解释单词阅读的部分变异。  相似文献   

5.
周璇  蔡丹 《心理科学》2016,39(6):1391-1397
PASS理论是由Das和Naglieri提出的关于智力理论的一种认知过程理论。研究采用以PASS理论为基础编制而成的认知评估系统(第二版简版,CAS-2B)为研究工具,选取226名二年级、四年级以及七年级的学生,探讨PASS过程在数学计算流畅性,数学问题解决及数学推理等不同数学任务中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PASS模型各过程在三个年级的不同数学任务上各有侧重。在数学推理任务中,同时性加工对三个年级的数学推理任务预测显著,解释率为15%~17%,注意过程只在二年级对学生的数学推理任务预测;在数学计算流畅性任务中,注意过程随着年级的升高,其预测作用逐渐减退,解释率为5%~24%,计划功能的作用随年级的升高而逐渐突显;在数学问题解决任务中,继时性加工与注意功能对二年级预测显著,四年级时突显了计划和同时性加工的作用。不同复杂性的数学任务具有不同的认知特点,编码加工过程对于较复杂数学任务作用明显;计划与注意过程对简单数学任务作用明显。研究结果为今后不同年级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数学学习训练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PASS是Das等人提出的一套认知过程理论。文章分为三个研究:研究一验证了PASS理论的操作化工具CAS(认知评估系统)在中国的适用性,重测相关系数显示具有较高稳定性(r=0.73,p0.001),同时,CAS与麦卡锡儿童智能量表言语(r=0.36,p0.01)、数量(r=0.53,p0.01)、记忆(r=0.40,p0.01)的关联效度良好。研究二选取256名3-8年级学生,探讨PASS过程在数学学习中的作用,结果发现在各年级呈现不同的PASS效应。同时性-继时性加工这两个编码过程对数学的影响几乎贯穿了整个年级,计划能力在高低两个年级对数学成绩影响明显。研究三探讨PASS过程在筛选数学学学困难学生中的有效性。对68名数学学习困难学生和79名数学学习正常学生匹配,研究发现两组学生在PASS各过程中差异显著(量表总分F(1,145)=11.942,p0.001)。同时性加工、计划、继时性加工都对数学学习困难具有预测力。并且,同时性加工是预测数学学习困难的最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7.
王晓辰  李清  邓赐平 《心理科学》2014,37(4):803-808
本研究对汉语阅读障碍的加工缺陷进行探讨,期望有助于揭示语言加工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以及阅读障碍的成因,并可为后期的干预提供帮助。研究采用改编的言语认知测验对阅读水平匹配组与阅读障碍组和生理年龄匹配组进行比较后发现,阅读障碍组在语音意识和正字法加工任务上的成绩均明显差于生理年龄控制组和阅读水平匹配组;阅读障碍组在快速命名和语音记忆任务上的成绩不如生理年龄匹配组,仅达到阅读水平匹配组水平。因此,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存在语音意识和正字法加工缺陷,这两种缺陷可能是阅读障碍儿童面临的最主要的两大缺陷;阅读障碍儿童在快速命名和语音记忆上的不足可能是发展迟滞所致。同时,大多数的汉语阅读障碍儿童存在不止一种的认知缺陷。阅读障碍儿童在语音意识和正字法加工上存在缺陷的比例最高。  相似文献   

8.
刘霞  陶沙 《心理学报》2007,39(1):118-128
以120名四、五年级小学儿童为被试,探讨汉语儿童英语口语词汇与阅读学习的关系,并检验了英语语音意识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汉语儿童的英语口语词汇与阅读学习之间存在密切关系。控制一般认知能力和母语口语词汇的影响后,英语口语词汇对阅读学习仍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其中,英语口语词汇产生对于英语单词认读的预测作用更重要,英语口语词汇理解则对英语单词理解的预测作用更重要。(2)英语口语词汇产生既可以直接作用于英语单词认读、理解和假词拼读,也部分通过英语语音意识的中介间接作用于英语阅读;英语口语词汇理解对英语单词理解也具有直接作用,并部分地通过英语语音意识的中介发挥间接作用  相似文献   

9.
以287名3-6年级小学生为被试,分析影响汉语阅读理解的语言学认知因素。结果表明:(1)语素意识、语音意识和正字法意识与汉语阅读理解均有显著相关,语素意识是汉语阅读理解最显著的预测变量;(2)阅读困难组和阅读水平匹配组的语音意识、语素意识和正字法意识的差异不显著;阅读困难组的语素意识和正字法意识显著低于年龄匹配组,语音意识差异不显著。研究结果提示了汉语阅读困难是一种发展迟滞,该研究结果对汉语学习困难的评估与教育干预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是一个进行中的纵向实验的一部分,该实验旨在比较一个认知干预方案(PREP:PASS阅读促进方案)和一个主要关注语音、命名速度和意义成分的神经心理方案(DEST-RT:DEST补救工具)在阅读困难补救中的效能。从320位儿童构成的初始样本中,选择4组儿童,并一年级接受四周干预后,对他们在许多认知、语言、阅读和正字法测量上的表现进行比较:两个实验组共28名伴有阅读困难的儿童(每组n=14),平均年龄6岁6个月,分配到PREP和DEST-RT补救方案中,两组儿童基于年龄、性别、父母教育水平、非言语和言语能力进行匹配,同时也考虑他们的认知和语言表现剖面;一个阅读水平匹配组(RA-C,n=19),也存在阅读困难,不接受任何处理;一个实足年龄匹配组(CA-C,n=30)。结果表明,所有四组儿童在所有认知、语言、阅读和正字法测量上均随时间而改善;与CA-C和DEST-RT相比,PREP组在继时性加工上进步显著;在正字法选择,这一在单词加工中利用视觉-字形信息的正字法加工任务上,PREP组的表现也优于DEST-RT组;最后,在语音敏感性、字母数字的RAN、单词阅读(真词和假词)及段落理解等方面,PREP和DEST-RT的表现均显著优于CA-C和RA-C。讨论部分,则着重讨论设计理论驱动的低成本且能有效改善阅读表现的补救方案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1.
以146名小学一年级儿童为研究对象, 进行了历时2年的3次追踪测试, 考察小学生从一到三年级的语素意识、汉字识别和词汇知识之间发展关系的变化。在控制了语音意识、快速命名、正字法意识、一般认知能力和自回归效应后, 结果发现:(1)一年级时的汉字识别显著预测二年级的同音语素意识和同形语素意识; (2)一年级时的词汇知识显著预测二年级的复合语素意识和汉字识别; (3)二年级时的汉字识别和词汇知识对三年级的同音语素意识、同形语素意识和复合语素意识均有显著预测作用; (4)二年级时的同形语素意识对三年级的词汇知识具有显著预测作用。结果表明, 小学一至三年级的汉字识别和词汇知识对语素意识具有预测作用; 三种语素意识对汉字识别和词汇知识的预测作用中, 只有同形语素意识能够显著预测词汇知识; 三种语素意识、汉字识别和词汇知识的发展关系存在变化且具有阶段性特点。  相似文献   

12.
对149名小学一年级汉语儿童的口语词汇知识进行历时6年8次的追踪测试,采用潜变量增长模型探索了小学儿童口语词汇知识的发展轨迹,并在控制相关变量后,考察了口语词汇知识的起始水平和发展速度对儿童六年级时阅读能力的预测作用。结果发现:(1)小学儿童的口语词汇知识呈持续地非线性增长,其中三年级和五年级是儿童口语词汇知识发展的快速增长时期,儿童之间的个体差异表现出差异稳定的发展模式;(2)控制一般认知能力和相关阅读认知技能后,口语词汇知识的起始水平和发展速度均可显著预测六年级时的阅读准确性、阅读流畅性及阅读理解,且对阅读准确性和阅读理解的预测比对阅读流畅性的预测更强;相对于起始水平,口语词汇知识的发展速度对阅读能力的预测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13.
钟毅平 《心理科学》2002,25(2):173-176
采用音节检测、短时言语记忆、快速命名等语音加工任务和汉字、字母、数字等方向加工任务,探讨语音和文字加工在儿童初步阅读中的作用,116名6岁左右的香港双语儿童参加了测试。结果表明:语音加工能力是跨语言的比较稳定的因素,是预测汉语和英语阅读的较好指标;文字加工具有特异性.即汉字方向加工只能预测汉语阅读,字母方向加工则预测英语阅读。  相似文献   

14.
采用追踪研究考察了124名小学一年级儿童的阅读流畅性对其二、三年级阅读理解的影响。结果发现,在控制了性别、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推理能力、汉字识别、口语词汇及多种阅读相关认知技能之后,儿童一年级时的字词流畅性可以预期其二、三年级时的阅读理解水平,句子流畅性对二年级时阅读理解的变异有独特解释作用,但对三年级时阅读理解的变异没有显著的解释作用。相对于句子流畅性,字词流畅性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对阅读理解的贡献更大。  相似文献   

15.
以149名小学一年级儿童为被试,进行为期三年的追踪,采用交叉滞后的分析方法考察了儿童汉语语素意识、口语词汇知识与阅读能力的关系。结果发现:(1)儿童汉语语素意识、口语词汇知识、阅读准确性和阅读流畅性在小学1~3年级间有显著增长;(2)控制一般认知能力、语音意识、快速命名后,口语词汇知识在儿童早期的语素意识与后期的阅读能力之间起跨时间点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儿童早期的语素意识水平能够提高词汇知识获得的效率,进而促进阅读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以130名幼儿园小、中、大班儿童为研究对象,通过分层回归,系统比较了语音意识、语素意识和快速命名三种认知技能在学前儿童口语词汇、汉字识别和阅读理解等言语能力发展中的作用和相对重要性,结果发现:(1)学前儿童的各项能力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显著提高;(2)除了年龄因素之外,语音意识和语素意识是解释口语词汇的重要变量;(3)在控制了年龄和口语词汇量之后,语音意识、语素意识和快速命名能力都分别对汉字识别成绩具有独立的预测作用;(4)在控制了年龄、口语词汇量、汉字识别和其他两种认知技能之后,只有语素意识仍然能够独立预测阅读理解成绩,表明语素意识对于汉语阅读能力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汉字听写是小学生读写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多种认知技能影响。以858名小学一至六年级学生为对象,考察了元语言意识(语音意识、语素意识、正字法意识)和快速命名对汉字听写的影响,在控制了智力和口语词汇的影响后,结果发现:(1)语音意识和正字法意识在低年级儿童的汉字听写中起着重要作用,对中、高年级没有显著影响;(2)快速命名在中、高年级儿童的汉字听写中起着独特作用,而对低年级没有显著影响;(3)语素意识对整个小学阶段的汉字听写都起着重要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各认知技能在儿童不同的发展阶段对汉字听写的作用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8.
小学儿童句法意识、语音意识与阅读理解成绩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考察了小学二年级和四年级儿童句法意识、语音意识与阅读理解成绩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对于二年级学生,句法意识预测了词汇理解和句子理解的成绩;语音意识预测了课文理解的成绩.对于四年级学生,句法意识预测了词汇理解、篇章理解的成绩;句法意识和语音意识预测了句子理解的成绩.结果表明,句法意识和语音意识是影响小学儿童阅读理解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语音意识对阅读理解成绩的预测作用不如句法意识的预测作用稳定.  相似文献   

19.
李杰  杨悦  赵婧 《心理学报》2021,53(8):821-836
通过分别以高频汉字(实验1)和图形非言语材料(实验2)为刺激的两个联合视觉注意任务, 并采用基于Budensen视觉注意理论的参数估计方法, 系统地探查小学三~六年级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视觉同时性加工技能缺陷的内在机制。以43名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和46名生理年龄匹配典型发展儿童为被试, 每类被试均被分为小学中年级组(三、四年级)和高年级组(五、六年级)。两个实验均发现不同年级组的阅读障碍儿童在知觉加工速度参数上显著小于控制组儿童。在空间注意分布权重参数上, 实验1的结果显示, 不同于控制组儿童向左侧化发展的注意分布模式, 两个年级组的阅读障碍儿童均表现为无偏的注意分布; 而实验2未发现显著组别差异。且这两种同时性加工子技能分别与不同水平的汉语阅读技能密切相关。结果表明, 汉语阅读障碍儿童在同时加工多个视觉刺激时存在持续的知觉加工速度缓慢的问题, 在同时加工言语类刺激时还表现出异常的空间注意分布模式。本研究有助于从基础认知层面揭示汉语发展性阅读障碍儿童的缺陷机理, 为进一步设计相关的提高阅读效率的干预方案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语素意识、语音意识和快速命名三种认知技能对汉语儿童口语词汇、汉字识别和阅读理解等言语能力发展的预测作用,本研究对74名学前儿童进行了一年半的追踪测查,结果发现:(1) 学前儿童的各项认知技能和言语能力随时间均有显著提高;(2)在控制了因变量的自回归效应和其他两种认知技能后,语音意识对一年半后的口语词汇成绩仍有独特的解释作用,快速命名能预测一年半后的汉字识别成绩,而语素意识是解释一年半后儿童汉字识别和阅读理解能力发展的重要变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