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学教师职业压力及自我心理调控策略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社会发展与教育改革一方面给中学教师带来了新的发展和机遇,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和压力,一些教师由此产生了种种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据英国的调查表明:有1/5~1/3的教师感受到巨大的职业压力;美国的调查研究显示:78%的教师感受到职业压力,有37%的教师有严重精神紧张和焦虑情况。另据杭州市教育研究所的一份调查显示:有76%的教师感到职业压力太大,并且有13%的教师存在各种心理卫生问题,其中小学为9%,初中高达15.6%,高中则为13.4%。正是由于社会文化、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教师是一个容易产生心理问题的职业。因此,提高中学教师的心理素质,增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就显得尤为必要和重要。 相似文献
2.
This study explored 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 (ESOL) preservice teachers’ conceptions of and abilities to provide scaffolded instruction. In-depth study of three interns indicated that each was unique with respect to their views of scaffolding and in the degree to which their implementation of scaffolded instruction changed over the course of the year. Participants differed in the focus of scaffolding and in their attempts to scaffold within lesson frameworks, across sequential lessons, and through responsive instruction. Though some preservice teachers can develop complex conceptions of the process, scaffolding is closely linked to interns’ understanding of language and literacy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3.
中学教师教学风格和工作满意度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以上海市四所中学的153名教师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教师教学风格量表和工作满意度量表的施测。研究结果表明:(1)从总体上看,教师的教学风格以激进型、立法型、评判型和整体型四种教学风格为主,这四种教学风格是相对复杂、有创造性、效率较高的教学风格;(2)中学教师对同事关系的满意度最高,对自我实现和学校领导的满意度也较高,而对学生素质的满意度最低,其次为工资福利;(3)随着教龄的增长,教师对工作压力和工资福利的满意度逐渐下降;(4)对工作的满意度越高,教师越可能具有立法型、评判型、激进型和整体型四种教学风格,而教师对工作压力不满则倾向于采取消极、保守的教学风格。 相似文献
4.
中学生学习策略的结构与使用特点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本文采用修订的中学生学习策略量表,系统考察了初一到高三1341名中学生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结果表明:①本次修订的中学生学习策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划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的结构合理;②中学生在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的使用上有随年级增长而下降的趋势,在资源管理策略上女生得分明显高于男生;③时间管理策略、努力策略和支持寻求策略对初中生的学习成绩有正向预测作用,调节策略和努力策略对高中生的学习成绩有正向预测作用,而支持寻求策略有负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5.
贵州省普通初中教师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现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问题的提出研究初中教师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现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它有助于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了解当前初中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认识、理解、操作等现状,从而为学校和教师改进教学工作提供一定依据,使教育改革和教育创新更有针对性,更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6.
高校师德状况调查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旨在编制一个能够反映我国目前高校教师师德状况的调查表.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研究及与专家讨论形成了师德调查表的维度和初始题目.有3所高校的207名教师被抽取,成为预测被试.据此结果保留了48道题.有8个地区10所高校的1092名教师成为再次施测的被试.用该样本数据,确立了调查表的区分度、信度和效度.结果表明,高校师德状况调查表的各项指标皆符合测量学要求,可以作为一个测评工具使用. 相似文献
7.
中学教师教学效能感的特点及其与自我概念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9
教师教学效能感是构成教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从Asmor和Berman(1976,1977)研究教师教学效能感起,国外学者对教师效能感做了不少研究。教师教学效能感是教师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及对教育理论的了解,确认自己能有效地完成教学工作、实现教学目标的一种信念,包括一般教育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一般教育效能感是指教师对教与学的关系、对教育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等问题的一种信念。个人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教学能力的一种信念。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其实就是教师的一种自信心,即能否教好学生的自信心。自信心属于自我概念的范畴。教师自我概念的不同可能会对教学效能感产生影响。然而这方面的研究国内至今未见有报导,本研究目的是以中学教师为对象,在对教学效能感一般特点的了解基础上,探讨其与自我概念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小学生数学学习策略的运用与发展特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考察小学生学习策略运用的状况与发展特点是对小学生进行有效策略指导的前提。本研究采用自编的有较高信、效度的《小学生效学学习策略》量表,对658名小学生进行测查,结果表明:小学生的数学元认知策略和认知策略的使用都约高于“一半符合”的3分临界值之上.小学生的元认知策略的发展高于认知策略.小学生的元认知与认知策略有非常显著的高相关;学校是影响小学生学习策略发展的重要因素,不同学校小学生策略的使用有显著差异,年级、性别对小学生的学习策略的使用无明显影响,本研究支持了小学生的学习策略的发展未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This investigation evaluated the use of directed rehearsal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behaviors of four preservice elementary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during a teaching practicum. Directed rehearsal consisted of two phases: (a) initial feedback following baseline, review of teaching behaviors, and rehearsal; and (b) rehearsal contingent upon errors made during each lesson. Three teaching behaviors were assessed using a multiple baseline design across behaviors for each teacher. Social validity in the form of the acceptability of directed rehearsal as a teacher training intervention also was assessed using a questionnaire. Results indicate that directed rehearsal was effective in improving the teaching behaviors of the four teachers in this study to 100% correct implementation. In addition, the intervention was acceptable to the teachers and the class instructor. 相似文献
10.
11.
新课程背景下上海市中小学教师职业角色认同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是在了解新课程背景所倡导的教师角色的基础上,对教师职业角色认同状况的调查和分析。结果发现:教师在职业角色认同上可以分两个组:“高认同组”和“一般认同组”。在调查的十个教师职业角色中,“教师是文化的传播者”;“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处于角色认同排序的前三位,“教师是专家”、“教师是教育家”、“教师是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处于排序的后三位,其余“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教师是学生的心理顾问”;“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和“教师是学者”居中。教师所处的学校类型、教师性别和是否担任行政职务,在职业角色认同上有非常显著和显著的差异。小学教师的职业角色认同要高于初中教师,初中教师又高于高中教师。女教师的职业角色认同要高于男教师。学校行政领导的职业角色认同要高于普通教师。 相似文献
12.
13.
中学教师应对方式、教学效能感与职业倦怠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中学教师应对方式、教学效能感与职业倦怠的关系.方法:运用应对方式问卷、教学效能感量表和教师职业倦怠问卷(MBI)对河南省724名中学教师进行调查.结果:1.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现象不严重,女教师情感枯竭水平高于男教师,差异极其显著(p<0.01);2.中学教师的应对方式、教学效能感和职业倦怠有显著的相关;3.应对方式、教学效能感与职业倦怠维度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p<0.01).结论:中学教师职业倦怠现象并不严重,成就感较高,女教师情感枯竭水平高于男教师;应对方式和教学效能感对职业倦怠有很好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4.
The goal of this research is to examine the trajectory of school bonding over the middle school period and how factors such as gender, substance use, antisocial peers, delinquent behavior, and academic achievement affect this developmental process. Data from 4 waves of measurement of 2,902 adolescents are analyzed using hierarchical growth curve modeling. Results suggest that school bonding decreases in a non-linear fashion from Grade 6-8. However, school bonding development varies based on inter-individual differences. Boys have lower initial levels and greater decreases in school bonding than girls. Student deviant behavior, having antisocial peers, and low academic achievement are associated with lower levels of school bonding at Grade 6. Low grades and an increase in substance use are associated with a steeper decrease of school bonding over time. Increases in substance use and being male are also associated with a curvilinear pattern of school bonding. Implications for intervention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5.
中学教师工作倦怠量表的编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目的探讨工作倦怠在我国中学教师中的表现以建立其本土化定义并编制相应的测量工具。方法首先采用自下而上的思路对47名中学教师进行深入访谈,探索该职业领域工作倦怠的本土化定义;随后在质性研究的基础上编制教师工作倦怠量表,并对266名中学教师施测,考察各项信效度指标。结果中学教师工作倦怠主要表现为热情枯竭、精力枯竭和职业成就感丧失,分别对应Maslach倦怠问卷(MBI)中的讥诮态度、衰竭以及专业自我效能降低;修订后的量表各项信效度指标良好。结论国外工作倦怠的三维度定义在国内中学教师群体中得到独立验证,但衰竭维度的核心地位被热情枯竭所取代。 相似文献
16.
17.
18.
中学生学习策略量表编制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自我调节学习理论、信息加工理论和国内外有关学习策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我国中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编制了中学生学习策略量表,并进行了信度、效度检验。研究发现中学生运用学习策略有如下特点:①在使用学习策略方面存在着年级差异,有随年级增长递减的趋势;②女生在调控策略水平上显著高于男生,而男生在认知策略水平上略高于女生。 相似文献
19.
20.
本研究采用自编积极职业心态问卷、情绪智力问卷及工作满意度问卷,对来自广东、湖北、湖南、陕西和广西五省的207名中小学教师进行调查,探讨中小学教师的积极职业心态与其情绪智力、工作成效类变量(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和工作绩效)的关系。结果表明:(1)中小学教师的积极职业心态与情绪智力、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和工作绩效均存在显著正相关;(2)中小学教师的情绪智力对其积极职业心态具有正向预测作用;(3)中小学教师的积极职业心态在情绪智力与工作满意度、组织承诺及工作绩效之间均起部分中介作用。总而言之,中小学教师的情绪智力通过其积极职业心态对工作成效类变量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