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音乐表演是指器乐或声乐表演者把作曲家经过深思熟虑创作出来的曲谱或歌曲,通过自己的理解用乐器演奏或声音演唱充分地表现出来,形成某种特定的音响效果,以供音乐听众来欣赏.  相似文献   

2.
在传统的音乐表演活动中表演者通过将作曲家书写的音乐文本以呈现音响的方式予以表达,这些文本则是历代作曲家心中的音乐得以传世的唯一见证.因此对于一个表演者来说乐谱中的所有内容都是音乐表演活动的基础表演者的首要工作就是将这些内容真实无误地呈现给听众.在乐谱上的众多音乐要素中以节奏和音高最为重要它们如同人体的骨骼与血肉一样是音乐之间相互区别的根本所在.一旦这两个音乐基本构成要素发生了变化.音乐的本质内容及其所呈现的感性样式将随之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3.
雷红薇 《美与时代》2005,(10):58-60
音乐表演是在音乐创作的基础上进行的再创造活动,是音乐作品最终实现的重要环节.通过表演者对作品的充分理解,注入丰富的感情和运用形象化的手段使作品更加丰满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表演者应兰坚持主观性与客观性、历史性与现实性、技巧性与本体性相统一的美学原则.研究和掌握这一问题,对于表演者完美地体现作者的创作意图,充分再现音乐作品的艺术魅力,将发挥十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周咏 《美与时代》2004,(9):65-66
美感与技巧是音乐表演艺术的两大要素.美感就是音乐表演者对音乐作品的审美感受,技巧就是音乐表演者展现音乐作品的技术手段.音乐表演的技巧应围绕美感的表达展现,美感的表达又要依赖于技术手段的运用.在音乐表演实践中,要使美感与技巧协调统一,完美地表现作品的美学价值.因此,音乐表演者要从美感的获得、技巧的提高、美感与技巧的统一等方面努力提高自己的艺术素质.  相似文献   

5.
高师音乐教学应把音乐知识的传授与音乐审美结合起来.首先要引导学生发现和感悟音乐中的"美",理解其审美中的意境;其次,教师要以亲切的态度和对音乐作品的准确理解,通过语言、神态、形体以及演奏等,去感染学生,使他们进入音乐审美空间;第三,要向学生认真分析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音乐作品,加深学生理解;第四,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判断力和鉴赏力;第五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6.
"标题音乐"在音乐史和欧洲音乐艺术美学中的严格定义是:19世纪一些浪漫主义作曲家自觉地按照一种审美意识发明的,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成为一种体系的新音乐.它是具有明确文学含义的音乐作品,在音乐作品的内容中反映出具有情感的明确标题[1].欧洲浪漫主义作曲家在音乐创作中努力体现这种新的标题性思想(李斯特、舒曼、柏辽兹等),并试图为这个艺术新课题的实施制定一系列解决方案.他们力图在音乐中展现有个性的艺术内容和形象,展现诗情画意的自然景色,以及运用一种充分体现浪漫主义原则的方法——在音乐中结合不同的艺术形式.浪漫主义标题音乐的特殊思维和创作方法深刻影响了未来的音乐作品.而这些体现在欧洲钢琴音乐中的标题性思维,其中的许多观点与中国传统音乐美学思想不谋而合.  相似文献   

7.
对于所有音乐作品来说,从它的出现到被大家认可都要经过两次创造.第一次由作曲家完成,第二次则由表演者完成,要想成功完成二次创造,要求演唱者有较高的思想和艺术修养,对生活和音乐有深刻的理解,有较深的艺术造诣和较高歌唱技巧,才能将自己心灵的感受用美好的声音完整地表现出来,从而获得最佳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8.
在理所当然地将音乐作品视为文本的见解下,是否有人对此怀疑,为何音乐作品能与文本等同?是否有人质问,音乐作品是什么?文本又是什么?如果说,音乐作品是呈现于眼前的曲谱,那么,这种所谓的音乐作品就如同陈列于博物馆中的文物,只承载着过去的那一段历史,却缺失了音乐最重要的特性,"音乐的即时性"。如果说,音乐作品只是在音乐会上那一段段被奏响的旋律,那么这种说法,却又忽视了"音乐的同时性",也就是沉淀于音乐旋律中的历史。这两种认为,前者是混淆了语言文本与非语言文本,后者是忽视了音乐作品作为非语言的文本,是如何与音乐家的创作活动之间的关联。本文以这两点作为论述的前提,尝试凭借三个问题,来阐述音乐作品何以成为文本的哲学性研究。  相似文献   

9.
音乐和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两种交流系统。与语言一样, 音符的排列和组织也是建立在一定的句法规则之上。尽管现有研究发现听众具有感知音乐句法的能力, 音乐句法加工的认知机制以及影响因素仍不清楚。基于此, 拟深入探究预期和整合在音乐音高句法加工中的作用, 以及音乐层级结构和时间结构对音高句法加工的影响。以期进一步揭示音乐句法加工的本质, 为音乐和语言的比较以及探索人类更一般的交流机制提供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10.
器乐的演奏,是演奏者对音乐作品的二度创作。在当今社会人们欣赏水平的不同及欣赏要求的多元化,使古典音乐时期器乐单一的表现形式已不能满足于单纯的听觉的享受,视听一词就是对这一要求最好的表达。适当的肢体表演统一于音乐语言的变化,同整个音乐旋律的变化相相合,对刻画音乐形象来说,起着一定作用。同时在器乐的表演过程中加入肢体语言可以较大程度地提升作品的表现力,加深听众的印象。  相似文献   

11.
标题音乐是浪漫主义时期音乐与文学紧密结合的反映和产物,它的艺术目标是音乐的戏剧化和情节化,是浪漫主义音乐高度发展的成就和体现,标题音乐主张音乐应该贴近生活,被理解和提供交流.音乐需要对听众加以"解释",而解释的多样性直接导致了音乐意义的丰富性和争议性.  相似文献   

12.
扬琴独奏曲《流水欢歌》是一首脍炙人口的音乐作品,此曲生动、形象、真切地表现出河南林县红旗渠的壮观以及当地人民群众朴素的劳动生活。作曲家采用极富河南地方特色的主导动机,借鉴了古筝与钢琴的创作手法,使这首扬琴曲倍受海内外听众的喜爱。  相似文献   

13.
书法音乐的创作其实就是作曲家将从书法作品的心理体验积聚的创作情绪,由量变到质变,即脑中构建出的"蓝图般的原始音乐线"或称之为"音乐模型",这是一种依靠直觉和想象力获得的下意识的内心听觉中的"模型".这里仍要强调的是,它和一般音乐作品不同,对书法作品的感悟能力和深度、广度决定了书法音乐这种创作情绪的浓淡.  相似文献   

14.
戴维森关于意义理论的研究经历了一个变化、修改、发展的时期,其后期意义理论呈现出与早期成真条件意义理论的明显不同。他后期力争提出一种关于新的语言理解理论,这种新的理解理论与赖尔对"knowing how"的探究具有一种本质的联系。为此,本文试图论证戴维森的后期意义理论实质是一种关于语言意义理解的"knowing how"的理论。解释者在具体的交流行动中知道如何使用真理概念在交流过程中正确解释说话者的话语意义,并不需要预先假定关于语言意义的"knowing that"。  相似文献   

15.
在幼师的教学中,视唱是音乐教学的基础课,同时也是学习其他音乐门类必备的先决条件。学习视唱可以培养辨音能力,加强音准和节奏感,丰富音乐语言,扩大音乐视野,加强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这是幼师学生必须要掌握的技能。如何提高学生的视唱能力,是幼师音乐教育中所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由于我国现阶段职业教育的特点,职业学校的生源大多来自农村或县一级的地区。学生整体素质较低,给职业学校的教学带来了许多新的困难和挑战。现就如何提高幼师学生视唱能力和水平,将自己累积和体会的教学方法和经验与大家探讨交流。  相似文献   

16.
音乐表演的一个最基本的特征,就是与听众面对面的交流,无论是在音乐赛场、音乐会舞台、音乐考场,公开与专业教学课堂,甚至广播电视、录像、录音棚中概莫能外。一位优秀的成熟的演奏者,在听众面前表现的自信、出色演奏和个性魅力,很大程度上来自平时训练中良好心理素质的培  相似文献   

17.
余思韵 《大众心理学》2023,(3):38-39+35
<正>歌曲可以借助歌词向听众传递语义信息,而没有歌词的纯器乐音乐能否单凭音响本身让听众了解音乐要表达的内容、所抒发的情感呢?音乐家、理论家经常利用音乐的叙事性——通过不同的旋律、乐器、演奏方法等对故事或事件进行描绘,进而对作品进行阐述或分析。那么,这种叙事性是来自听众心智漫游时的随机事物串联还是由器乐音乐音响而触发的特定想象呢?这种想象是普遍存在的吗?它会受什么因素影响呢?  相似文献   

18.
从中国语言的词源上看,音乐中的"乐(yuè)"通快乐的"乐(lè)",它们都源自于"鼓",而鼓声能够令人兴奋、情绪激昂,因此,中国文化中的音乐的原初含义有"令人振奋、快乐"的声音和人在振奋、快乐时表达这种心情的声音两层意思。后来这两层含义延伸为"动情"即激发人的情感或心理感染和"传情"或"达情"即表达人的情感。基于此,创作好的音乐作品或评判一个音乐作品的好坏,要看它是否具有"言志"、"激励人或令人振奋"、"表达情感"和"培养或锻造人的积极情感或心理品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音乐欣赏,要以培养音乐审美能力为核心,利用所学的文化知识,对各种音乐作品进行欣赏和理解,并从中学习基本的音乐知识,了解音乐语言,逐步养成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和能力,完善音乐审美情趣,培养正确、高雅的审美观和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20.
俞静 《大众心理学》2022,(9):37-39+34
<正>摇篮曲体裁发展过程中,其情感意义被具有创造性的作曲家以娴熟的技巧深化运用,使体裁的表现潜力得到挖掘,使它在乐曲的含义表现中与其他因素交织起来、互相影响,最终得以承载更多、更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以舒伯特《小溪摇篮曲》为例,立足于摇篮曲体裁特征及其隐喻意义,由此论述音乐作品的审美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