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文化产业是繁荣文化的重要途径.淄博文化产业发展首先要增强齐文化资源转化为产业优势的意识,其次要注意加强文化产业关联度,再次要正确并充分发挥政府引导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杨明辉 《学海》2007,(5):198-200
当前,江苏文化产业的集团化发展进入了转型期,面临着发展方向和发展路径的选择.本文结合现行文化体制和江苏文化产业集团发展实际,提出江苏文化产业集团新一轮的发展应完成从外延扩张向内涵增长的转变,在发展路径上应在整合集团资源、培育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进行有序扩张.  相似文献   

3.
文章在深入分析生态文化内涵及要求的基础上,通过梳理河北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立足生态文化视角,为构建河北文化高质量发展的生态文化体系,提出进一步加快推进河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途径,包括:科学统筹,合理规划,持续加强物质投入;与时俱进,健全文化产业制度;充分借助新技术,促进河北文化产业可持续性传承创新。  相似文献   

4.
盐城以滩涂湿地、海盐文化、红色精神、淮剧文化为特色,这些视觉文化资源是盐城视觉文化产业差异化路线的源泉。盐城文化产业必须以盐城居民视觉文化消费市场现状和审美价值取向为基础,将这些独特的文化样式"演绎"成视觉文化产品,激活居民的视觉文化消费需求,促进视觉文化消费和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5.
李振 《周易研究》2023,(1):89-93
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保持人类文明多样性的基础性工程,而文化产业体系则是文化传承的资源支撑。以往的文化传承和产业体系建构实践中,以政府为主导的模式容易导致政绩冲动、形式主义和效率低下,从而引发财政难以为继。以市场为主导的模式则可能在逐利的驱使下影响到传承内容的丰富性和传播形式的多样化。未来应采取政府、市场和社会三方主体共同参与的方式,合作开展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共建适应时代的文化产业体系。适宜的合作机制可以破解过度依赖政府或市场所导致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国家文化安全是指一个国家在发展过程中,能够有效地消除和化解潜在的文化风险,抗击外来文化冲击,以确保国家文化主权不被威胁的一种文化状态,属于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①。本文试图国家文化安全的内容入手,从中国文化的特性与延续性和当前文化产业发展的角度提出一些关于提升国家文化安全能力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1927—1937年南京工业的发展及其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六朝古都 ,南京既是中国最早的通商口岸之一 ,也是长江流域的重要商埠之一。由于历史相沿特别是 192 7年南京国民政府的定都 ,南京逐渐发展为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商业中心。本文以 192 7— 1937年南京工业的发展为基础 ,着重探讨这一时期南京工业的特征 ,指出虽为经济中心 ,但由于自然与历史沿革 ,南京的工业发展带有自身的显著特征。而且 ,从总体上说 ,南京的工业一直不发达 ,并且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并影响到后来  相似文献   

8.
南京人文荟萃,历史悠久。利玛窦三进南京,不仅记述了南京城的秀丽和雄伟,描述了江南城市的物质充裕、经济繁荣的景象,他还详细解读了南京的政治文化、科技文化、建筑园林、音乐艺术和文人集会。他的这种多侧面、多视点的对南京城市风貌、物质文化和人文艺术的阐释,为欧洲了解南京文化开启了一扇窗口。  相似文献   

9.
张晓 《管子学刊》2011,(3):109-111
文化产业成为我国经济新增长点的态势愈加明显,其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国民经济结构中发挥的作用在更大范围内获得了认可。当代社会各种产业利润主要靠领先的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来实现,而文化产业正是自主创造和技术含量高的一个门类。加上政策因素和市场因素的作用,文化产业的资本盈利率比较高,文化产业领域投资热将会长期存在。文化创意产业是指依靠创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赋,借助于高科技对文化资源进行创造与提升,通过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产生出高附加值产品,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产业。  相似文献   

10.
《学海》2014,(5):51-55
遵循网络文化市场规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网络信息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是实现做大做强网络文化产业和坚持正确的网络舆论导向的必由之路。网络文化市场优先传播低成本采集、分析和制作的网络信息,以提高网络信息传播与使用效率;政府要引导网络技术创新和网络文化产业发展,实现网络文化市场对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基于网络信息主要流向网络利润区的商业逻辑,政府要重点规制网络利润区的传播秩序和网络文化市场秩序。发挥网络文化产业的信息资源市场化配置功能,政府部门必须解决三个问题:彻底破除管理万能观念、解决市场失灵问题和加强网络信息资源配置的法治化建设。  相似文献   

11.
城市文化软实力的理论构架及其战略选择——以南京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城市文化软实力指的是城市的精神力量,体现为城市创造价值理念的能力,形成文化符号的能力,提供文化成果的能力,制造文化产品的能力.本文在梳理国内外"软实力"理论体系的基础上,立足我国城市发展的实际,构建城市文化软实力的理论框架,在分析南京城市文化发展优劣势的基础上,提出了提升南京文化软实力的五大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12.
王晓畅  叶素琼 《美与时代》2014,(11):124-124
赣州红色文化资源丰富,但尚未形成真正的红色文化产业,要实现红色文化资源产业化转型,必须“以红色文化旅游业为主打,以红色文化演艺业为辅助,衍生红色文化动漫创意产业”,从而建设相关联动产业,并建立红色文化创意产业园,才能真正将赣州红色文化创意园实现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3.
《学海》2016,(6):136-141
伴随着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文化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机理,贡献程度,与其他产业有什么样的关联,关联程度如何?需要建立科学的定量模型进行测算。基于投入产出模型,分别从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完全劳动报酬系数、完全税收系数等维度研究文化产业对其他产业的波及影响效应,从而量化文化产业对区域经济变量的影响,并依据最新公布的江苏省2012年投入产出表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文化产业的关联效应尚未充分发挥;(2)各级政府应积极地发展文化产业,促进经济的全方位发展;(3)虽然文化产业对江苏财政税收的影响并不明显,但是对就业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提出充分发挥政策引导和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把握好"文化+"、"互联网+"的产业发展机遇,进一步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发展主体,推进文化与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突出文化创意设计的产业引领功能。  相似文献   

14.
杨虹 《美与时代》2014,(3):16-16
河南省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的的发展,随着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文化产业也迎来了加快发展的重大机遇。文化创意产业把文化和创意相互结合,并依附于一定的产业载体,生产出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文化产品。  相似文献   

15.
近日,我受五台山风景名胜区区委、区政府安排,随同忻州市委杨增武副书记带队的忻州市文化产业考察组赴湖南省长沙市、衡阳市、张家界市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文化产业考察,听取了当地有关领导和宣传文化部门负责人关于发展文化产业的介绍,走访了部分县(区)、乡(镇)负责同志,  相似文献   

16.
《学海》2017,(4):101-108
英国工党政府在20世纪末提出的"创意产业"(creative industries)概念迅速取代了传统的"文化产业"(cultural industries)概念并成为许多国家的政策术语。这一概念反映了本质主义文化观向工具主义文化观的转变,随之而来的政策取向也由传统的美学价值、社会价值转为经济价值和市场价值。然而,文化问题毕竟不是经济和市场所能全部解释的,基于文化价值的日益自觉和文化向经济社会各个领域渗透和转化,文化已成为引领和支撑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之一,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提供了新的可能,因此而形成的"文化经济"(cultural economy)概念提示了文化认同与经济发展之间不断增强的共生关系,这一概念因其兼容经济、社会的双重效益而更具现实解释力和理论生命力,指出了文化政策的演变方向。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明中期以后中国内地伊斯兰教发展的地域分布,以及南京穆斯林所具有的特殊政治、经济、文化地位,明代南京兼容并包的开放环境,南京经堂教育为金陵学派的产生所作的人才上的准备等四面阐述了金陵学派产生的原因.指出金陵学派的思想渊源是<古兰经>、"圣训"以及伊斯兰苏菲思想,同时汲取中国传统文化儒道释精华.最后谈及金陵学派的贡献及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18.
导向系统不仅能规范人们的出行活动,还能提升城市形象,提高城市的知名度。阐述地铁站导向系统的概念,以南京地铁站导向系统为例分析其现状,探讨地铁站导向系统中地域文化的重要性,研究将地域文化融入地铁站导向系统的具体案例,为地域文化在地铁站导向系统中的应用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9.
叶南客 《学海》2004,(2):52-58
本文依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新的科学发展观 ,提出了我国经济先发达地区也应该成为三个文明率先协调发展的示范区 ,并就区域文化现代化的时代背景和战略目标作出了较深入的理论探析 ;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区域现代化的四个战略重点和深化文化体制、优先发展文化产业等七项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20.
传统中华文化是以儒佛道为主体的宗教性文化.文化大发展是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组成部分,而传统中华文化是文化大发展的主要基础和资源.为此,要振兴中华文化、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首先需要对其精神内涵、价值、功能等做出全面客观的重新认识和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