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从风雨中走来,从冰雪中走来,建过蝉声悠悠,走过蛙鼓咚咚。心不再忧伤,眼不再迷茫,雨后的彩虹,让我心里洒满阳光……”这是我写的小诗《走过蝉声悠悠》,记述了一段难忘的往事……  相似文献   

2.
听月观心     
泽道 《佛教文化》2018,(4):63-64
月光照进禅房,洒落心中。月光引我走过山路,带我涉过溪流,照我穿行松林,印人我的心田……  相似文献   

3.
海宁 《思维与智慧》2009,(10):36-37
每当在街头看着蜷缩在路口,眼里写满期待的民工,酸涩会立刻充斥着我的心肺;每当走过尘土飞扬的工地,看到在烈日下或寒风中挥汗如雨的打工者,涌上心头的,便是他们在陌生的城市如何地艰辛和卑微。因为,他们之中,有我的父亲……  相似文献   

4.
训练记忆     
科学家按不同种类把记忆分为长期记忆、短期记忆和中期记忆几类。童年生活中的一些片断直至最小的细节人们都能记得很清楚;你问自己亲近的人,父母、爷爷和奶奶,他们会对你谈起几十年前的一些起事;童年时强记的乘法口诀永远留在记忆中。这就是长期记忆.你看了一部电影,读了一本书,但是过了很短一段时间,你就会把这部电影、这本书的内容志得一于二净.人家介绍你同某人认识,而你在重新和他见面时,却怎么也记不起他的名字。这是短期记忆.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多次重复需要记住的东西。如“严寒和太阳——天气晴朗”……但是更好、更重要…  相似文献   

5.
末芥姊妹  渊声 《天风》2010,(6):63-63
<正>问:当教会中人们遇到一些难处,请求他人为其祈祷时,有人喜欢开一些所谓"属灵的处方",如有人会这样说:"神对我说了,你应该怎样怎样……才能得主的喜悦,这样有病会好、有难会过……"我很困惑,难道神真的对他说话了?末芥姊妹  相似文献   

6.
人们对教师的记忆,大多在于早年学生时代的班主任、语数老师。不得不承认这些老师平均花费在每个孩子身上的时间更多。我多希望当我两鬓斑白时,孩子能依然记得我一他的音乐老师,而不会像余秋雨在《老师》中所言:我尴尬地望着他,终究记不起他的姓氏。“一分汗水,一分收获。”只凭和学生每周二节课的相处。教授课本内容,岁月长河很快就会将我从他的生命中冲刷得无影无踪,我没有理由不去思考寻找进驻孩子心灵的机会。  相似文献   

7.
两颗相同的种子一起被抛到了地里。一颗这样想:我得把根扎进泥土,努力地往上长,要走过春夏秋冬,要看到更多美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8.
初恋,赠予人的记忆,不是永远的幸福,便是永远的残酷。我常常这样百无聊赖地想着。 独自走在武汉的街头,看到无数的车辆从身边走过,或许,偶尔还会看到那熟悉的14路,或者走向起点,或者驶向终点。此时,我总会在心中问自己:你现在正在车上吗? 是呀,好久没有再乘14路公汽了,或许此后  相似文献   

9.
最近阿倩很古怪,她常常一个人孤零零地躲在没人的角落里发呆,和别人交往时也总是心不在焉,毫无热情,而且总是一副心事重重、闷闷不乐的样子。后来她在给我的一封求助信里这样写道:“我真的不知道自己该么办?我感觉全世界似乎都在和我作对,每当我走过一些人听见他们有说有笑的时候,我就感觉他们是在取笑我。如果在我出去游玩的时候下雨,我就会认为是老天作祟,如果……虽然,我也知道这些想法可能不合理,但我没办法控制自己,我总感觉最不幸的事情会发生,有时候我甚至想完全与世隔绝,只有这样别人才不能伤害我,我才能彻底摆脱烦恼。”心理诊疗或…  相似文献   

10.
我国当代著名报人、原《经济日报》和《人民日报》总编辑范敬宜,生前在对朋友谈起母亲对自己的两次教诲时总是饱含感激之情:“这是我人生记忆最深刻的两件事,事情虽然不是很大,却是我在人生路上的清醒剂。每当有片刻的迷惑时,就会想起母亲的那两次教诲,脑子也就立刻清醒了许多。”  相似文献   

11.
人们会做出一些不道德的事情,这可能对他们积极的道德自我概念构成威胁。为了应对这种道德自我威胁,人们会表现出道德记忆偏差,即遗忘威胁道德自我的不道德事件或信息。近年来,研究者基于自传体记忆范式、游戏范式、代入范式和自我参照范式,为道德记忆偏差现象提供了证据支持。研究还进一步表明,这种道德记忆偏差可能出于应对道德自我威胁的需要,即人们希望通过有选择地遗忘来维护积极的道德自我概念。 值得注意的是,道德记忆偏差现象存在一些不一致的发现。未来研究应该寻求可能的调节变量,以整合现有不一致的发现,揭示人们使用道德记忆偏差应对道德自我威胁的情境或个体差异。此外,根据道德自我威胁的解释,道德记忆偏差的存在可能需要一定条件。人们做出有意不道德行为时,应该能够意识到自身行为有违道德标准、体验到道德自我威胁,进而表现出道德记忆偏差;但是人们在做出无意不道德行为时,可能不会体验到道德自我威胁,也就不会表现出道德记忆偏差。人们做出不太严重的不道德行为时,道德记忆偏差能够帮助人们很好地应对道德自我威胁。但是人们在做出严重违反道德的行为时,道德记忆偏差可能不足以应对道德自我威胁,该偏差可能就不复存在。 道德记忆偏差与其他应对道德自我威胁策略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联系。一种可能性是,道德记忆偏差与这些策略之间是相关补充、共同发挥作用的。还有一种可能性是,其他策略可能为道德记忆偏差的出现提供了条件。人们在做出不道德行为后,可能会通过道德推脱和自我合理化等方式来降低其道德标准,改观其对该事件的评价,从而更容易地模糊不道德行为,表现出道德记忆偏差。除应对道德自我威胁外,道德记忆偏差还存在其他可能的解释。道德记忆偏差可能源自人们的印象管理动机,即人们可能为了维护在他人面前的道德形象而表现出道德记忆偏差。道德记忆偏差还可能发生在记忆加工的不同阶段,比如该现象可能发生在编码阶段,即人们对道德事件的编码加工多于不道德事件;储存阶段,即人们可能受到积极自我图式的影响而对不道德事件产生遗忘;也可能在提取阶段,即人们可能会主动地抑制对不道德事件的提取。未来研究应关注道德记忆偏差存在条件,并在研究广度上扩展其研究范畴,在研究深度上揭示其认知机制,并探究与其他应对道德自我威胁策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马婷婷 《天风》2004,(3):36-37
每当我漫步于回忆的林子时,我内心的湖泊就会泛起一种无法言说的甜蜜和 感动…… 翻开记忆的诗章,许多遥远的故事仿佛昨天发生过的一样历历在目。我无法去忘记它们,是因为我确信这所有的故事都有着它特殊的意义吧! 那是一个飘着雪的夜晚,母亲快要生我了,可是  相似文献   

13.
强迫自己     
我曾在一事无成时幻想有一个辉煌灿烂的未来,在悲观叹息时指望明天是个新的开始,在寂寞彷徨时渴望有个息息相通的知己……当日复一日地重现这些无奈时,我才发现在行进的过程中, 我并没有去努力,去争取,而是在徘徊,踯躅不前,为得不到人生良好机遇的垂青而怨恨命运的不公, 以至于走过的那段青春路上仍然是一片空白和茫然。  相似文献   

14.
《思维与智慧》2014,(7):M0002-M0002
几年前,我偶然看到了你,淡绿色的着装一下子将我深深吸引。清新的颜色,质朴的外表,封面上几个清秀的文字:思维与智慧。我棒着你,在书香的氛围里,静静地读,慢慢地品。周围的一切仿佛都沉淀在记忆的长河中……  相似文献   

15.
每个人的成长经历不同,家庭背景各异,通过个人成长分析报告你能了解我是个怎样的人。儿时的记忆仿佛就发生在昨天,和小伙伴一起捉迷藏、掏鸟窝、滚铁环、赢纸盖……42年的时间,在历史的长河中可谓弹指一挥间。不知不觉中,已经人到中年。昨天仿佛自己刚背上书包上学,今天儿子就已经是高中三年级的学生了。在自己走过的42个春秋里,有过儿时被老师表扬时的兴奋,作文被当作范文在课堂上念给同学听,也有因淘气被母亲打屁股后的伤心;有当班干部时的自豪,也有不尽如人意时的低落;有参加工作后取得成功时的喜悦,也有当提拔时没被提拔的悲伤;……蓦然回首,心存淡淡的感激,感谢上苍让我经历了如此多姿多彩丰富的生活,春夏秋冬的交替方悟出辛勤劳作的道理;感谢上苍使我阅人无数,从中懂得了人间的真情、冷、暖、假、恶、美、丑。特别喜欢一位哲人说过的一句话"人生没有彩排,都是直播,无法改写"。  相似文献   

16.
梦醒的时候     
在澳大利亚学习时,我住的公寓离一个著名的海滩很近,我常常会一个人在清晨时去海边散步,感受一下尚处于平静状态的大海。我喜欢那种赤脚踩在沙子上的感觉,喜欢让海风轻拂我的面颊,喜欢听海鸟清脆婉转的鸣叫,更喜欢那时海的宁静与柔情……这时的我仿佛沉浸在一个七彩斑斓的梦里,而且久久不愿意醒来。  相似文献   

17.
梦醒的时候     
在澳大利亚学习时,我住的公寓离一个著名的海滩很近,我常常会一个人在清晨时去海边散步,感受一下尚处于平静状态的大海。我喜欢那种赤脚踩在沙子上的感觉,喜欢让海风轻拂我的面颊,喜欢听海鸟清脆婉转的鸣叫,更喜欢那时海的宁静与柔情……这时的我仿佛沉浸在一个七彩斑斓的梦里,而且久久不愿意醒来。黎明前,海与天交接处刚泛出鱼肚白,人们便从四面八方赶  相似文献   

18.
又到了落雪的季节。 我坐在书房里,透过窗户玻璃,凝视着飞舞的雪花将地面一点一点地染白。我的思绪,也不由自主地跳跃起来。冷峻的雪花,总是会让我陷入思索。思考身后所走过的路,思考自己所经历过的艰辛。  相似文献   

19.
我们中有许多人是在“千万要小心谨慎从事”这样一种敦促、提醒、告诫的语言环境中一步步度过人生年华的。譬如:当某人辞职离开原工作单位时,许多善意朋友常劝道:“千万要谨慎行事”。其意大多蕴含着“你不该这么办”的含义。 正因为存在着周围环境的时时刻刻善意提醒,方使得一般人很难挣脱原有束缚去冒一把险。的确,冒险会具有风险,这也是许多人踌躇不敢迈步的最大原因所在。一般情况下一提到“冒险”二字,人们就会自然联想到:“如果我果真去冒险的话,妻子一定会拧下我的头!”……“我一定会被搞得体无完肤、惨不忍睹”等这样一…  相似文献   

20.
光荣六十年     
<正>六十年艰苦奋斗,一甲子春华秋实。伴随着共和国的成长,国家宗教事务局走过了光荣六十年。一路走来,几度风霜,几许艰辛,磨砺出一代代优秀的宗教工作者;许多欢笑,许多收获,沉淀成最美好的记忆,镌刻在共和国的年轮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