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那是 1980年的事情 ,其时文化大革命结束不久。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一次派出他们的教授到伟大的理念论哲学的家乡———德国 ,这位教授就是王玖兴先生。王先生首先到美茵茨 ,以便了解康德研究的状况 ;然后再从美茵茨到慕尼黑。我与他约好 ,我在火车站接他 ,我手持一本红书在胸前 ,好让他能够认出我。我猜想 ,他会穿一身当时非常流行的蓝色制服。火车进站了 ,在众多的旅客中有一位中国先生向我走来 ,但他穿的却是一件欧洲式样的黑色大衣。他认出我来 ,并且笑着说 ,“你就像一个中共党员”。这样 ,我从一开始就对他抱有特别好感 ,我觉得 ,他对我…  相似文献   

2.
金岳霖先生是中国近代自海禁开后屈指可数的有成就、有影响的哲学家。对我来说,他是我的启蒙老师。我一到清华大学哲学系作学生,就听他的课。如果我的记忆没有错,大概听了他开的《知识论》、《休谟哲学》、《知识论问题》三门课。记得清楚的,是我们在  相似文献   

3.
几十年前我开始哲学玄想的时候,就想当然地认为:任何人只要竭尽全力研攻哲学,他就能够创立一种哲学体系,以后他就要坚持这种哲学并为捍卫自己的哲学而与论敌进行有说服力的论战,这种哲学时时会有小的变化,但并不需要大的修改。我周围的哲学家们好象也是这么设想的。但是事实逐渐推翻了这样的设想。我现在的哲学之所以形成,主要是由于这种设想破灭的结果。如果我未曾改变那种把哲学研究看成是建立一种似乎坚定不移的体系的话,那就会导致而且肯定会使  相似文献   

4.
罗素与他曾遇见过的,并就哲学问题进行过交流的好几位实用主义哲学家相互影响。这些相互影响同罗素与他的朋友和合作者如摩尔、怀特海、维特根斯坦等之间的相互影响性质不同。这是一种敌对的性质。事实上罗素与唯心主义者的相互影响也是如此。不同的地方只在于罗素本人曾经历新黑格尔主义这一阶段。至于就实用主义来说,罗素自始至终把它作为对手,实用主义者的主张对他来说是不相容的。尽管罗素自己思想发展过程中在这一点上没有改变过,但是,正如我们将看到的,他思想上的变化使他比他自己承认的更接近这些实用主义的观点。1896年,罗素在他第一次访问美国时结识了詹姆斯和皮尔斯。后来罗素又从W.维尔比(Welb  相似文献   

5.
Ⅰ.哲学意识的唤醒我很早就有了哲学的冲动,在我上高中的拉丁文课程时,我就写了有关贺拉斯哲学的文章。为了此事我特意到本地哲学家W.霍尔卡维那里,向他讨教了“哲学”这个词的意义。谈话中,他认为我已具备了对哲学基本问题的认识。孩童期平静悠闲的乡居生活培养了我好思考的精神,我喜欢思考生活即逝不定的性质,并且总想赋予它某种意义。那时,我就象列奥那多所洞见的那样,知道了一件事情,就被鼓舞着想知道“一切事情”。高中以后,我继续完成了文学、数学和  相似文献   

6.
曾亚 《学海》1990,(Z1)
我和周钧韬同志于1976年结识,1979年,我俩又都调到江苏省社会科学院。他在哲学所,我在文学所。那时,他主要从事美学研究工作,出版了《美与生活》,颇受好评。1982年,他转到文学所。他研究《金瓶梅》是到文学所后开始的。1987年,出版了专著  相似文献   

7.
一五四文化运動中的封建主义逆流梁漱溟的思想所代表的階級方向,是很容易識別的。他在他最早的系統闡述自己哲学思想的著作“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裏,就有过很明顯的表白。他說他之研究这些哲学問題是在一九一七年蔡孑民約他到北京大学去任教的時候,他“第一日到大学,就问蔡先生他們对於孔子持甚么态度?”並且向蔡声明:“我此來除去对釋迦孔子去發揮外更不作旁的事”!  相似文献   

8.
王路 《哲学动态》2023,(8):82-92
贺麟先生很早就对黑格尔产生兴趣,开始研究黑格尔。他从1941年开始翻译和研究黑格尔的《小逻辑》,约十年后出版。该书影响了几代人,对中国的黑格尔研究、德国哲学研究乃至整个哲学研究,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贺先生认为,黑格尔哲学是一个整体,它可以分为三部分,其中最主要的是逻辑学,包括《逻辑学》《小逻辑》等著作,这部分是其哲学体系的核心,而自然哲学、法哲学、历史哲学等都是应用逻辑学。所以,贺先生推崇和强调《小逻辑》,体现了他对黑格尔哲学最核心部分的认识。而且,这不仅是贺先生对黑格尔哲学的认识,也是他对德国哲学的认识,是他对哲学本身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 《天风》2012,(11):I0001-I0001
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安东尼·弗卢(Antony Flew)1923年2月11日出生在英国巴斯镇,他的父亲是英国卫理公会的牧师,从小就向他灌输宗教思想,希望他长大之后继承父业成为神学家。但是,他从15岁那年开始,就对宗教彻底反叛,喜欢研究哲学和历史。他曾在牛津大学的圣约翰学院攻读哲学,1948年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并且获得了英国大学哲学奖。  相似文献   

10.
罗素是现代西方分析哲学的主要开拓者之一,也是西方第一个系统阐述、论证和实践分析方法的人。罗素自述他在摒弃康德和黑格尔的哲学之后,便开始用分析的手段解决哲学问题,坚信哲学只有靠分析方法才能发展和进步。他断言,哲学的本质就是逻辑分析,而自己最重要的一个哲学“成见”就是分析方法。的确,追求精确和清晰是罗素分析方法的目的。他明确表示:“我喜欢精确和清晰的线索,我厌恶神秘的模糊性”。他说自己始终渴求发现有哪些可知的东西及其有何种程度的确切性或可疑性,他还认为哲学的使命就是把常识与科  相似文献   

11.
王路 《世界哲学》2002,(5):75-78
2000年11月,我参加波士顿大学科学哲学研究中心召开的“辛梯卡哲学现象”学术研讨会,认识了辛梯卡教授。在来年春季的学期里,我得到他的允许和邀请,经常到波士顿大学去拜访他。辛梯卡教授开朗、热心、富有激情。每次他都让我中午去,请我共进午餐。我们总是边吃边谈,从学术到化,从思想到学以及美国学术界,所谈内容极其广泛。与辛梯卡教授的交往,不仅使我在学术上受益良多,而且也是我在美国访问研究期间美好的经历。应《哲学译丛》(现《世界哲学》)主编之邀,我从与辛梯卡教授的交谈中选择出一些话题,做成如下访谈。从确定访谈到最终成,得到了辛梯卡教授的同意和确认。这里我要对辛梯卡教授表示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哲学史研究》是中国哲学史学会主办的学术研究刊物。自1979年10月,中国哲学史学会正式成立之后,即开始筹办《中国哲学史研究》杂志,以推动全国的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并于1980年刊出了第一期(创刊号),之后每年刊出四期,作为季刊出版。我有幸一开始即参加了这一杂志的编辑工作。当时的主编是辛冠洁先生,他是中国社科院哲学所中国哲学研究室主任,副主编是张绍良与丁冠之两同志。我们的杂志就挂靠在哲学所。我之所以被邀参加编辑部的工作,当时大概是与张绍良同志有关。  相似文献   

13.
一M.邦格是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哲学教授和科学基础与科学哲学部主任。他原籍阿根廷,毕业于拉普拉他大学物理系,并在那里获物理数学博士和担任理论物理学教授。从60年代开始,他转入哲学,在欧洲、南美、北美的许多大学里担任过哲学教授。他知识的渊博,在当代哲学家中是罕见的。他从事过实验物理、数学物理、生物物理和理论物理的科学实验和理论研究,并取得相当的成就。他兴趣广泛,即使对生物学和心理学的最新进展,他都跟踪不舍,他自己就曾说过,在“各种各样的理论生物学杂志中,每年都有几百个生物系统的数学  相似文献   

14.
主持人的话:查尔斯·S.皮尔士(1839—1914)的一生及其成就备受争议和瞩目,主要的原因是他的学说的广泛性和原创性。当前哲学研究许多领域的工作都可以追溯到皮尔士,譬如现代逻辑、符号学、指号学、可能世界语义学、科学哲学、数学哲学、语言哲学以及心灵哲学等等。此外,他对形而上学的贡献也被当代哲学家视为无尽的宝藏。如果把他和分析哲学的奠基者弗雷格做一比较,那么可以借用这样一个隐喻:皮尔士是一只狐狸,而弗雷格是刺猬。“狐狸知晓许多事情,而刺猬知晓一件大事。”计划30卷的编年体《皮尔士文集》从1982年开始到现在才出版6卷就足以…  相似文献   

15.
极其可贵的精神——在艾思奇哲学思想研讨会上的讲话宋平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艾思奇哲学思想研讨会,纪念艾思奇同志逝世30周年,缅怀他对研究、宣传、普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所作出的突出贡献,很有意义。我最早接触艾思奇同志的著作,是60年前开始走上革命道路的时候。当时,读了艾思奇的《大众哲学》。这本书将深刻的哲理寓于生动的事例之中,通俗易懂,使我从中受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启蒙教育。1938年,延安成立马列学院,艾思奇同志在那里讲授哲学。我听过他的课,得益很多,为以后自学打下了基础。1987年,我从国家计委调中…  相似文献   

16.
尚杰 《哲学研究》2012,(11):61-69,129
<正>一德里达2001年到2003年所开的课程《兽性与主权》(The beast and the sovereign)①,有厚厚的两卷,其中第二卷的大部分探讨与死有关的哲学——死亡哲学。开篇以思考一个"深渊句子"开始:"我孤独地与你在一起"(奥古斯丁这样的宗教思想家在《忏悔录》里使用"你",意味与作为绝对他者的神对话)。人与世界是一种孤独的关系。德里达延续着他独特而怪异的哲学思考方式,他将17  相似文献   

17.
哲学对主体的思考,并非从现代开始。中国传统哲学在不断观察客观世界的同时,很早就注意对人类自身的反思。因而历代哲学家都这样那样地接触到主体问题。船山哲学十分博大,他关于人之作为主体或人的主体性的观念,虽其理论形式带有历史的特征,但其思想内容不但总结了这方面的优秀成果,而且作出了自己杰出的贡献,对于现代哲学如何把握主体也有借鉴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王树人 《哲学动态》2006,(11):22-24
涂纪亮先生在现代外国哲学界是著名学者,无论是翻译还是研究,都有值得称道的丰硕成果。这在他八十岁生日纪念会上,已经为他的同事、朋友和学生所肯定和赞颂。同时,在他撰写的《学术思想自述》中,也记载着这些学术成果得以产生的轨迹。参加他的生日纪念会、读他的《学术思想自述》和对他平素的了解,我不能不为他活到老、学到老和研究到老的精神以及取得的杰出成就,深受感动和教益。一一条正确的外国哲学求索之路涂先生先前是以翻译家著称,甚至可以说,在改革开放之前他主要从事翻译。但是,自从1956年到哲学所后,他的翻译则进入了哲学专业翻译…  相似文献   

19.
德国慕尼黑大学哲学系教授、《费希特全集》(巴伐利亚科学院版)主编、国际费希特学会荣誉主席、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劳特(Reinhard Lauth)博士因病于2007年8月23日去世。劳特教授1919年8月11日出生于北德的奥伯豪森,曾获医学与哲学两个博士学位。1954年任慕尼黑大学哲学教授。从1961年起便开始了《费希特全集》的主编工作,这项浩繁的学术工程几乎耗尽了他后半生的全部心力。为了这个项目,他拒绝了来自包括柏林自由大学在内的国内外数家高校的教职邀请。作为享有国际声誉的哲学家,劳特教授在德国古典哲学研究领域,特别是在对先验哲学的阐释方面…  相似文献   

20.
走访达米特教授王路迈克尔·达米特教授(1925~)是英国牛津大学的哲学教授,当代著名哲学家,世界闻名的弗雷格研究专家。他的主要著作有;《弗雷格的语言哲学》(1973),《弗雷格哲学的解释》(1981),《分析哲学的起源》(1988),《数学的逻辑基础》(1991),《弗雷格和其他哲学家》(1991),《弗雷格的数学哲学》(1991),等等、著名哲学家艾耶不(A·J·Ayer)曾说,达米特的《弗雷格的语言哲学》是“杰出的成就。它不仅对弗雷格的观点提出明晰的说明和大体上系统的描述,而且在由此产生的许多重要而困难的问题上展示了作者的许多深邃的洞见。该书以其诚实、严谨和锐敏的风格使达米特先生挤身于当代杰出的哲学家之列”。对于这样一位哲学家,多年来我一直怀着一种崇敬的心情。1992年10月29日上午,我有幸专程到牛津达米特教授的家里拜访了他。达米特教授一开始就高度评价了弗雷格的《算术基础》,认为这是一部杰出的著作。他说:“你只要一读这本书,就会被弗雷格杰出的思想所吸引。”对此我深表同感。我告诉他我已把这部著作从德文译为中文,并找到出版社。他听了很高兴,表示赞赏,并说,这著作很重要,已有多种译本,他就得到过一个意大利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