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夏凡 《学海》2005,(2):176-178
书籍自有书籍的命运。张一兵教授写的《回到马克思》(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9年版 )和《无调式的辩证想象》(北京三联书店 2 0 0 0年版 )两本书的两种命运 ,很令人玩味。《回到马克思》只是作者写给自己的一本书 ,原以为写均匀之后就被埋在书架深处落灰 ,谁知却引发了一场小规模的批判。反倒是《无调式的辩证想象》(以下简称《无调》)一书落得了“万马齐喑”的境遇。我不禁联想起当年资产阶级怎么对付马克思的《资本论》的 :先是企图用沉默封杀 ,后来发觉不济事 ,才又开始批判。这种联想未免牵强 ,但是《无调》成为一个“没有读者的文本”① ,…  相似文献   

2.
欣赏是一种善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52年秋天,屠格涅夫在斯帕斯科耶打猎时,无意在松林中捡到一本皱巴巴的《现代人》杂志。他随手翻了几页,竟被一篇题名为《童年》的小说所吸引,作者是一个初出茅庐的无名小辈,但屠格涅夫却十分欣赏,钟爱有加。他四处打听作者的住处,最后得知作者2岁丧母,7岁失父,是由姑母一手抚养照顾长大的,为了走出生命途中的泥泞,作者刚跨出校门便去高加索部队当兵。  相似文献   

3.
李冠杰 《学海》2006,(2):201-203
美国史学大师史景迁的著述陆续被翻译成中文出版,以至于我们能够拜读到西方人视野下的历史研究成果。他的著述主要有《康熙自画像》、《中国纵横》、《曹寅与康熙》、《皇帝与秀才》、《天国之子和他的世俗王朝》、《王氏之死》等,这些书籍在中国畅销的原因是作者研究历史的独特视角,以及他超乎寻常的“叙述”历史的方式。《王氏之死》这本书主要通过一些“小事情”来反映17世纪山东郯城县人民的生活。在写作过程中,作者也穿插了一些合理的想象,更显得近乎历史真实。此书的资料来源主要有三种:冯可参主编的《郯城县志》、曾经做过郯城县知县…  相似文献   

4.
《天风》2020,(5)
正大约一个月前,我接到温岭郏方恩老弟兄的电话,请我为他最新的一本小册子写序。接着,我又接到另外一位弟兄的微信,提到郏老现今没有停下脚步,还在继续不断地写作。这位身居浙东沿海山村的老人家,只在小学读过两年书,没有念过神学,也很少登台讲道,却默默无闻地坐着、躺着写作。回忆第一次探访老人时,摆在窗台上那一堆成"金字塔"形状的空水笔,我心中油然生起敬佩之心。那编辑近百万字而成的两大本书籍,大概没有多少人愿意翻阅,但放上书架  相似文献   

5.
真诚的忏悔     
导言 自从有圣经以来,在众多宗教书籍中,《奥古斯丁的忏悔录》可算是最多人阅读的一本书(或者只有《效法基督》一书是例外)。说真的,奥古斯丁可说是继圣保罗后,最具影响力的基督教思想家。他不只是在他自己的时代中最伟大的人物,其思想更笼罩了整个基督教神学有7个世纪之久。他的思想也奠定了后来的罗马天主教的神学。他也同样启  相似文献   

6.
目前大批苏联著名学者正在集体撰写一部新的哲学教科书。我们认为,把这些作者撰写教科书的指导思想、书的结构、前言和结束语向广大哲学界作一介绍是适宜的。我们也和该写作集体一样,希望听到读者的反应。该书即将由《政治书籍出版社》出版。(《哲学导论》一书现正由贾译林、李树柏主持翻译,即将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杜出版。)  相似文献   

7.
偶尔一次     
人生做事,要有准则,要有底线,只能维持,不能打破,偶尔一次也不行! 易中天教授是这样一个人。作为教授,他给自己定了一条规矩:每天至少写作4000字。有一回在学校教研所开了一天会,散会后他又到医院陪生病住院的女儿,天色很晚回到家,已疲惫不堪,但他依然写作到凌晨一点才就寝。正是凭着“偶尔一次也不行”的态度,一部《品三国》名满天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一、《主麻演讲精粹》使我关注布推长老叙利亚布推长老是近年来受到全球穆斯林关注的著名学者。十多年前笔者在沪西清真寺主持教务工作,几位阿拉伯穆斯林商人主麻拜后赠送了几本阿文书籍给我,其中就有布推长老的著作《主麻演讲精粹》。他们郑重其事地告诉我,布推长老是享誉伊斯兰世界的著名学者,他的演讲书籍受到伊斯兰世界的高度评价。笔者获得这本演讲书籍后怀着强烈的好奇心开始了认真地阅读。  相似文献   

9.
正一、《主麻演讲精粹》使我关注布推长老叙利亚布推长老是近年来受到全球穆斯林关注的著名学者。十多年前笔者在沪西清真寺主持教务工作,几位阿拉伯穆斯林商人主麻拜后赠送了几本阿文书籍给我,其中就有布推长老的著作《主麻演讲精粹》。他们郑重其事地告诉我,布推长老是享誉伊斯兰世界的著名学者,他的演讲书籍受到伊斯兰世界的高度评价。笔者获得这本演讲书籍后怀着强烈的好奇心开始了认真地阅读。  相似文献   

10.
1974年麦克米兰公司出版了《贝克莱》一书,作者为加拿大蒙特利尔市麦克吉尔大学哲学教授H. M. 布拉肯(H. M. Bracken。《贝克莱》一书系统论述了贝克莱的主要哲学观点。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对贝克莱哲学的基本倾向和性质,指出了同传统观点不同的新看法。他认为,贝克莱哲学不属于同洛克的名字紧密相连的英国经验论一派,而属于笛卡  相似文献   

11.
在北京白云观内,有一位年近花甲的道长,名叫成本胜。他是湖北省石首市粟田湖村人,1986年来京常住。他是一个普通的道士,生活在道众中间,他的言行也很平凡,但道友们一提到他,总是赞口不绝……尊师爱友成本胜道长出家于湖北省石首南岳山道观,他的度师是李信善道长,虽与师父在一起生活时间不到一个月,但对师父的感情十分深厚。他到白云观常住后,一直与师父频繁通信来往,交流思想感情。还多次购买道教经典书籍,赠寄师父,仅一本《云笈七签》就花去三十多元。四年来,共购寄书籍三十多册,用去人民币一百多元。今年(1990年)春。  相似文献   

12.
一徐雁同志与我旧有课业观摩之雅,交往已有二十多年。他神思善用,长于迅速及时地策划组织出版新图书,《中国版本文化丛书》即是他的又一成果。浏览一过,惊喜莫名。窃以为,这是他至今在规划出版的各种丛书中最为成功的一部。其一,面貌新。自解放以来,中国书籍史、出版史等学术作品登上大学讲坛,进而有普及之势,至今已五十余年矣。各种教科书类型的书籍不断出现,总不能摆脱早期那种高头讲章的形态,惟篇幅有大中小之别耳。这一套书可是面貌一新,表现在分册编排上,也是别具一格。其二,内容也新。表现在,一则加入了许多过去这类书籍较少提到(且不…  相似文献   

13.
1992年2月27日,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在京召开了“章韶华四部哲学著作出版座谈会”与会者50余人.会上,出版社总编辑张品兴对章韶华的四本书(《我所理解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走出哲学的误区》、《走出哲学王国后的沉思》、《需要一创造论》)的主要内容和特点作了简要的介绍.张品兴同志说,《我所理解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一书,是作者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进行了深入探讨的成果,书中提出了许多新颖的观点.《走出哲学的误区》提出了一个发人深醒的问题:为什么我们发自内心地坚持“唯物主义路线”.“按照辩证法办事”,结果却不由自主地一次又一次地误入了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泥沼?对此,作者认为,原因固然是多方  相似文献   

14.
《法音》1986,(6)
作者是一位虔诚的佛教信徒,家住四川巴中县,现年66岁。幼年随父信佛,嗜好读书,曾就学于王恩洋居士门下。16岁时因患眼疾,双目失明。以后他经受许多磨难,克服重重困难,从事佛学研究;在别人的帮助下,背熟了《成唯识论》,阅读了佛学、儒学和医学等方面的许多书籍,先后在《海潮音》、《现代佛学》杂志上发表过研修文章。  相似文献   

15.
康德既没有在他的道德哲学中,也没有在他的《人本学》中,“提出过一种详细的理性的行为哲学”,这是近现代有关康德的文献一向感到遗憾的事情。放在我们面前的F.考尔巴赫的这本全面解释康德的书的标题,却一下子就使我们感到不胜惊讶,因为它谈的竟完全是康德哲学中的“行为原则”问题。多年来他发表了一大批论康德哲学的书籍和文章,这些著作不但证明了他是最杰出的康德解释者之一,也证明了他是一个最坚持己见的人。当然他也知道,康德本人“并没有很明显地使行动的概念成为他的哲学的论题”。然而康德哲学的“论述”却贯穿着“能交织出一种行为理论的线索”;他甚至认为  相似文献   

16.
一幅木版画     
那次看校友H的木版画展,安静的展厅充满无声的艺术语言,我几乎被每幅版画展示出的黑白世界所吸引.我整个身心沉浸在其中,并竭尽全力要透析作者的心机,因为我总认为,对于艺术作品,是不能作简单理解的.我一幅幅看过去,当转到《路遇》这幅版画前时,我突然看到一张极其粗糙和丑陋的脸,脸部器官的安排使人想起毕加索的人物来.他仰着脸,脖子紧缩着,一双同样丑陋象虬枝的手紧紧握着自行车把,车子的轱辘却扭曲在他的身下,完全失去了正常的对称与平衡.令人震惊的是他的一双眼似乎正闪着晶莹的光,深情地注视着长在道旁的一束水灵灵的花,它映照着疲惫不堪沾满风尘的丑陋男子,  相似文献   

17.
英国《泰晤士报》文章题:信奉道教的一代(记者简·希林)如果让你说出最能表现你个性的某个生活片段,你会选择什么呢?是录有加尔都西会素歌(一种宗教歌曲)的激光唱片、几书架的自助书籍、窗户上的水晶玻璃、常食绿色蔬菜、出行所用的破车,还是预定诺福克乡村小屋以...  相似文献   

18.
《声画集》作为我国最早的一部题画诗总集,极具研究价值,但目前对其研究尚少,无人梳理其研究史。通过对历代文献的收集与整理,将关于《声画集》的研究史做梳理叙述,并将历代对《声画集》的书籍性质、作者家学及其版本与校考等问题的研究都进行了整理。  相似文献   

19.
《中庸》作者献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认为,《中庸》作于汉代,因此作者不可能是战国时代的子思。除了继续前辈学者的工作,从《中庸》的一些提法如“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等确定其写作年代外,作者还着重孟子、荀子与子思的关系。他指出,孟子师事子思,荀子批评子思,但二人都未提《中庸》,也未褒扬或批评《中庸》内容。《孟子》与《中庸》都谈到“中”、“诚”、“仁者人也”,但据其思想内容看,是《中庸》抄袭并发展《孟子》而不是相反。作者还认为《史记·孔子世家》中“子思作《中庸》”一语,不是司马迁所说,而是后人所增窜。  相似文献   

20.
杨新宾 《管子学刊》2012,(3):115-119
《七略》在中国学术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古今学人多将其视为“考镜源流,辨章学术”的上乘之作,但就其实际成书过程及六分法的体系框架来看,称之为学术史著作似较为不妥。《七略》是在官藏书籍的整理过程中产生的,藏书目录是其原始和基本功能;刘歆虽在其中尤其是《诸子略》中倾注了自己的学术关怀,加入了一些考辨源流的文字,使之部分具有了学术史的功能,但仍不能完全撼动《七略》书籍目录的基本性质。《七略》是目录学与学术史双重标准的产物,但其作为目录的功能更为明显,学术界对《七略》学术史的推崇有进一步界定和澄清的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